河南省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 (2分)(2018·北部湾)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一门父子三词客”指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人也并称“三苏”,苏轼为“大苏”。
B . 海伦·凯勒是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其代表作。
C . 古时男子十八岁行加冠礼,仪式上男子束发戴帽,后人就常用“冠”或“加冠”表示成年。
D . “飞来山上千寻塔”“方七百里,高万仞”中的“寻”“里”“仞”都是古代的计量单位。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
2. (8分)(2017·杭州模拟) 古诗文名句填空
①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________ , ________。
(孟浩然《过故人庄》)
②三人行,________ ,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
《论语·述而》
③故天将降大任与是人也,必先________ , ________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④李后主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同样是写愁,李清照却把它搬上了船,她这样写到:________ , ________。
⑤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演说中感谢恩师徐怀中先生,可以说,有了徐怀中才有莫言。
这让我们想起了韩愈在《马说》中同样的感慨:________ , ________。
⑥在生死大义面前,孟子主张“舍生而取义者也”,文天祥慷慨陈词“________?________”。
古人的这些豪壮之语感召了多少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
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7分)
3. (7分)(2019·襄阳) 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划线的字注音。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________清芬。
”汉水苍茫,沧浪濯缨,洗涤了高士大儒们的尘埃,成就了他们的武功文事。
凝________思静想,他们的一世英名,如汉水之清流,历万世而流芳。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4. (7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答题。
淮上渔者
(唐)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①船移江浦②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③花中。
【注释】①逐:跟随。
②浦:水边,岸边。
③荻: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1)本诗第二句中体现渔家生活特点的两个字是、。
(2)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
五、对比阅读 (共1题;共13分)
5. (13分) (2018八下·霞山期末)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①渔人甚异之________
②悉如外人________
③便要还家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开篇描摹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两句是写景妙笔,造语工丽,形象生动。
B .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体现了桃花源人民的淳朴热情、好客.
C . 文章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按发现桃花源一进入桃花源一拜访桃花源一三访桃花源的顺序来讲述故事。
D . 和平安宁的桃花源与战乱频繁的现实世界形成对比,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4分)
6. (22分) (2017八下·海安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夜半钟声怎么到客船
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更深何处人吹笛,疑是孤吟寒水中”……这些优美的古诗句都描写了深夜从远处传来的声音,这些诗人为什么都写半夜钟声或乐声,却几乎没有人写正午的妙音呢?这正体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科学现象。
②声音在凉爽的夜晚传得尤其远。
夜深人静没有噪音是一个原因,但却并非主要原因。
③光是一种波,声音也是一种波,光会反射和折射,声音同样会反射和折射。
当声音发出后,如果在空气中向四面八方的传播速度相同,那么声音就会像膨胀的球一样向外传播,但是,不同位置空气的温度和密度是不同的,而且地面等固体还会反射声波。
因此,地面附近的声音不可能像膨胀的球一样四处扩散。
④秋冬季节,夜间的地面和水面较冷,贴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也很低,在一定范围内,越高处的空气温度则越高。
而声音的传播与空气的温度有关,空气温度越高,传播声音的速度越快,反之,则越慢。
声音在从气温较低、传播速度较慢的气层进入气温较高、传播速度较快的气层时,不但会发生折射、反射,还会像光一样发生全反射。
大气层中,温度不同的气层有很多,那么,声音向高处的传播就不断遇到阻碍(被反射和全反射)。
于是,就像光很容易局限在玻璃光纤中传播一样,声音也很容易局限在冷空气层中传播,很少会透出去到达高空。
声音的能量损失就很少,可以贴着地面或江面传播到很远的地方,声音的强度却没有多少衰减。
于是,那悠扬的夜半钟声可以从山上传到客船,可以从此岸传到彼岸,其实在寒冷的天气里,如果湖面或江面结了冰,即使在比较喧闹的白天,人们也可以清晰听到平时听不到的彼岸的声音。
⑤声音在白天传播得特别高。
白天地面接受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升高,而且越靠近地面,空气温度越高,那么贴地传播的声音速度会大于高空的。
当地面附近发出声音时,向地面传播的声波会被地面向上反射,而向上传播的声波能大部分会通过折射进入高空。
由于大部分声波折射向高空,人在高空就会格外清晰地听到来自地面的声音,如果唐朝诗人曾坐在热气球里旅行,或许会给我们留下“晌午钟声到云霄”的诗句。
也正是由于大部分声波折射向高空,所以白天的声音一般很难听到中午的钟声,不会有感而发了。
⑥奇妙的是,由于声音的折射和反射,白天在适当的地方,还会出现静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人们就发现了奇怪的现象:一门大炮在不断发炮,当有人驱车从数百千米外的远方驶向大炮时,起初还能听到炮声隆隆,但距离大炮近一些的时候,有一段路程里却听不到炮声;再靠近一些,就又听到了炮声。
究其原因,很远处听到的炮声是高空大气反射到地面的炮声,近一些的地方既没有高空大气反射的声波,又没有大炮直接传来的声波,所以就形成了静区。
再靠近时,大炮的声波直接传来,人又可以听到了。
当然这就是声音传播的奇妙之处了。
⑦“夜半钟声到客船”,这句流传了一千多年的诗句,一语道出了声音喜欢向较凉爽的地方传播的科学事实,真实体现了文学的美感和科学的美妙。
(选自2011年第4期《大科技》,有改动)
(1)文章开头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
(2)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秋冬季节,夜间的地面和水面较冷,贴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也很低,在一定范围内,越高处的空气温度则越高。
(3)第⑥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4)阅读全文,说说为什么客船上的人一般只能听到夜晚的钟声,而很难听到中午的钟声。
7. (12分) (2018八上·廉江期末)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暖爱拂过红围巾
邓迎雪
许小然想送妈妈一条漂亮的红围巾。
事情的起缘是她看见同学李美琪的妈妈就围着那样好看的红围巾,石榴红的颜色,金色的丝线若隐若现,看上去毛绒绒的,给人感觉非常温暖,再衬上李美琪妈妈那件有蕾丝边的黑棉衣,那美丽的搭配效果,立即就像一朵砰然绽放的花轻轻击中了许小然的心。
她想给妈妈买条这样的围巾!妈妈每天去市场卖菜,围的是一条黑白相间的薄薄的旧围巾,回家的时候,脸颊常冻得红红的。
许小然想,如果妈妈围上那条暖和又漂亮的红围巾,肯定就不怕冷了。
许小然去商场悄悄看了看,但是一看价钱,热切的心好像立即被凉水浇了,120元,而许小然只有30元,离这个数目还远着呢。
尽管如此,许小然还是摸了摸围巾,果然细致绵软,手感很好,那美丽的色泽比春天的花朵还鲜艳。
导购小姐说,这是澳洲产的羊绒围巾,今年卖得最好。
许小然无精打采地离开商场,心里失望透了。
她一边走一边想围巾,忽然有个想法跃上心头——她可以在学校捡饮料瓶卖钱,说不定就能凑够买围巾的钱呢。
她为自己的这个想法感到兴奋。
许小然平时住校,一周才回一次家。
这天放学吃过饭后,趁着班里没人,许小然鼓足勇气去教室后面的灰斗里捡瓶子。
只见那里横七竖八地躺着好几只饮料瓶,许小然忙高兴地弯腰去捡,忽然,身后响起阴阳怪气的口哨声,许小然一惊,回头见是胖男生张承虎。
许小然脸红心跳,仍旧低下头捡瓶子。
张承虎怪声怪气地问,许小然,你在干什么。
许小然没有理他,拎着袋子走出了教室,刚走到教室门口就听见后边传来他稀里哗啦的笑声。
许小然心里有些难过,但想想那条漂亮的红围巾,这些不好的情绪转瞬即逝了。
那天晚自习后,许小然拎着一袋子塑料瓶回了寝室。
室友邵娟立即掩鼻子反对,这是垃圾啊,有病菌。
许小然的脸又红了,她赶快拎着放置到卫生间一角。
直到第二天,她和打扫卫生的赵阿姨商量,才把那袋塑料瓶放在赵阿姨放置工具的贮藏室里。
赵阿姨夸许小然说,现在像你这样懂事的孩子可不多啊。
渐渐地,班里同学都知道她捡瓶子了,大多数同学都没有笑话她。
许小然发现,他们不再到处扔空瓶子,而是悄悄地放到她的塑料袋里。
刚开始,她很不好意思,再后来,她会大方地有礼貌地说声谢谢,内心里洋溢着小小的温暖。
许小然的两个好朋友很多次关心地问,你现在很困难吗?用不用我们帮你?许小然摇摇头,神秘地一笑。
许小然第一次卖废品的收入是11元钱,她把那11元钱放在口袋里,又紧紧捏着口袋,好像怕它飞走似地。
她的步子轻快,嘴角不住地绽开小花,她喜滋滋地想,虽然收入很少,但毕竟积少会成多啊,这样算来,她春节前应该能实现买围巾的愿望啦。
就这样一点一滴,许小然卖废品的收入积攒到了85元,再加上她的零用钱,已快够买一条美丽的红围巾了。
可就在她即将实现这小小梦想的时候,有一件事情让她改变了计划。
是在周一的升旗仪式后,校长在全校师生面前通报了初二班一位女生家庭的不幸遭遇。
就在前天,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女生父亲突然犯病,挥刀砍向她和弟弟,妈妈为救她姐弟两个,死死地抱住父亲,结果被父亲砍成重伤,女
生和弟弟受了轻伤,现在她们一家三口,住在两个医院里。
她家里本来就很穷困,现在遇上这样的事情,更是雪上加霜,也因此,学校号召全体师生向他们捐款,奉献爱心,帮他们度过难关。
班上的几名女生听着听着就哭了,许小然也哭了。
班里开始捐款的时候,许小然第一个捐款,120元,正是那条红围巾的价格。
那天,天很冷,下着雨,但当她把钱放进红色捐款箱的时候,心里却特别温暖、踏实,这份爱心,那名同学和家人更需要。
许小然想,看来今年给妈妈买不成那条红围巾了,但是相信明年冬天,她一定会给妈妈买一条最漂亮的围巾。
(1)阅读全文,填写下面表格。
情节许小然心理变化
许小然想给妈妈买一条120元的围巾,而自己只有30元①________
②________。
兴奋
同学张承虎嘲笑许小然检饮料瓶③________
大多数同学悄悄把空瓶放到许小然的塑料袋里先不好意思,后来内心洋溢着小小的温暖
许小然第一次卖废品得到11元收入喜滋滋
许小然第一个捐款120元④________(2)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品析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许小然的两个好朋友很多次关心地问,你现在很困难吗?用不用我们帮你?许小然摇摇头,神秘地一笑。
②许小然第一次卖废品的收入是11元钱,她把那11元钱放在口袋里,又紧紧捏着口袋,好像怕它飞走似地。
(3)文章写许小然想方设法要为母亲买一条漂亮的红围巾,好不容易凑够了钱,却插入初二班一女生家庭横遭惨祸,有什么作用?
(4)结合全文,谈谈“拂过红围巾”的“暖爱”有哪些?许小然身上哪些可贵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七、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
8. (12分)下面有两幅图,请选择其中一幅,仔细观察并认真思考后,说说自己从图中读出了什么。
八、名著阅读根据阅读的名著,完成下列题目。
(共2题;共8分)
9. (3分)(2014·东营) 下边是某名著的插图,请认真观察,完成下面的填空。
插图出自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中的《________》.本书通过________、________等情节事件(不含插图中表现的内容)塑造了画面中的主人公________这一侠义英雄的形象。
10. (5分)名著阅读。
我又搬到外祖父那里。
“怎么啦,小强盗?”他用手敲着桌子,迎面对我说。
“现在我不养你了,让外祖母养你吧!”
“让我养我就养,”外祖母说,“你以为这是个什么了不起的难题吗?”
“那你就养好了!”外祖父大叫一声,但是马上又安静下来,对我解释道:
“我和她完全各过各的了,如今我们样样都是分开的……”
(1)阅读上述文字,你能从人物的对话中推断出,“我”的外祖父是一个的人;文中的“我”是外国文学名著《》的主人公,名叫。
九、作文 (共1题;共5分)
11. (5分)(2017·莱芜)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行,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能做到如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则可称“居善地”;心境养到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则可称“心善渊”;说话做到如潮水一样准时有信则可称为“言善信”;立身处世做到像水一样公平正直则可称“正善治”……
请以“与水结缘”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不少于6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要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不得抄袭、套作;要有真情实感。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1、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
2-1、
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7分)
3-1、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4-1、
4-2、
五、对比阅读 (共1题;共13分)
5-1、
5-2、
5-3、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4分)
6-1、
6-2、
6-3、
6-4、
7-1、
7-2、
7-3、
7-4、
七、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
8-1、
八、名著阅读根据阅读的名著,完成下列题目。
(共2题;共8分)
9-1、
10-1、
九、作文 (共1题;共5分)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