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三项制度改革评估白皮书深度解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
完善劳动用工制度,实现员工“能进能出”
• 作为国企改革的尖兵,充分发挥示范突破带动作用,在三改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
对标市场和行业先进标准,提高社会化招聘比例;严格按照业绩考核结果,实现员工“能出”;完善劳动用工制度,实现常态化管理
双百企业
• 建立了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企业内生活力得到有效激发,实现了收入分配与企业效益挂钩。
15%
未开展/尚未考虑,
6%
• 凡是工作,必有目标;• 凡是目标,必有计划;• 凡是计划,必有执行;• 凡是执行,必有检查;• 凡是检查,必有结果;• 凡是结果,必有责任;• 凡是责任,必有奖惩。
• 是监管机构落实监督职权;
每年一次,
• 检验政策落地效果的“检验尺”;
5%
正在推进中,
• 为后续评估提高思路和框架。
• “能下、能减、能出”依然是三改的“深水区”——下的渠道、减的方法和出的路径上也仍旧需要以钉钉子的精神去逐一摸排和解决
三、三改评估是三改活动的必要环节,也是检验成效的工具
• 三改评估是检验国企改革效果的“试金石”
• 评估是企业自我监视、自我完善的常规工具
有此类计划,但尚未开展,
企业管理口诀
评估的重要性
重点问题反馈
·按照评估事项节点
· 企业自身· 企业集团· 监管机构· 第三方机构
04
绩效与考核
绩效管理准备;绩效管理动员;绩效管理培训;绩效管理辅导与实施;绩效考评;考核结果汇总
一、企业人力资源与三项制度改革
• 三项制度的内容渗入企业人力资源的方方面面,伴随人力资源变革不断推陈出新
• 组织发展管理阶段
人力资源管理整体,不再模块割裂。强调持续人才供应,业务重心转向吸引、招募、发展、管理和留任人才,强化人力资源的战略地位
经常/定期开展,
40%
13%
每2-3年一次,
7%
不定期,按需进行,
曾经开展过,
1%
26%
上篇:什么是三项制度改革,基础还是改革下篇:如何开展三改评估
目录
四、三改评估目标多维立体,促进企业持续发展成为首要关注
• 支撑战略、促进发展成为众多企业三改评估的首选目标
三改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支撑战略,匹配业务,服务发展认识自我,形成对企业管理水平的客观评价对标先进,对齐标杆中实现比学赶超
“管理人员能上能下”
全面推行公开招聘制度,确保公平、公正,提高员工招聘质量;
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建立健全以合同管理为核心、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市场化用工制度,确保用工
“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
管理依法合规;
构建员工正常流动机制,合理控制用工总量,优化人员结构,实现实体组织和虚拟组织间的灵活配置。
加强工资总额能增能减机制建设,不断提高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推进与效益紧密挂钩的内部薪酬制度改革,优化薪酬结构,合理拉开收入分配差距;规范员工福利保障制度,统筹规范所属企业福利保障制度,加强福利项目和费用管理,严格清理规范工资外收入。
74.73%
60.44%
48.35%
在同一系统内找准企业的位置,为未来推改革摸底衡量当前改革政策的积极性、科学性及有效性阶段小结,总结前一阶段制度建设和管理实践的经验执行/完成改革任务
32.97%
26.37%
14.29%20%
5.49%10%
0%
30%
40%
50%
60%
70%
80%
• “三改”植根于企业基础管理体系的内在需求,三改评估正是对需求实现广度、力度的检视和验证• 企业对于三改目标的认知也体现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赢得发展的自身需求
二、开展三改中企业做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还要思考什么?
• 以激发活力、提高效率为核心,多主体参与三改的目标和而不同
宏观经济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决国企效率问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目
打造国企新样板
集团层面
的是解决国企的效率问题
•••••
规模合理,发展实力,体现发展基础结构优化,发展体系构架,提供发展支撑活力迸发,发展能力,竞争优势突出质量优良,发展水平,经济效益良好幸福和谐,发展品质,体现文明程度、环境质量
监管机构
集团及所属企业
五、三改评估的总体逻辑和实施方法
• 不同主体可按照如下逻辑和要点开展三改评估
谋方案
做准备
评估准备阶段
闭环管理
定策略
建模型
选指标
明场景
评估实施阶段评估结果应用
问题
多方式
推整改
执行
方案
监管机构、企业集团、单体企业
五、三改评估的总体逻辑和实施方法
• 评估准备阶段:谋方案、做准备
准备阶段信息收集示意表
序号
案例标杆
1234
能下能减能出
• 健全干部“能下”通道:中国化学工程• 工总备案,放权搞活:鞍钢集团
3.“能下、能减、能出”多点突破、亮点案例形成示范
• 拉开收入差距,改变既往分配秩序:云天化集团• 构建劳动合同“1+1+20”制度体系:国家电网
二、开展三改中企业做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还要思考什么?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
主要特征 增强企业活力,落实企业自主权 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决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 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 劳动、分配改革的意见》((国经贸企 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来;1984《中共中央关于经济 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 改〔2001〕230号)正式提出三项制度 2015年出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增强企业 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改革;
• 以钉钉子的精神在三改的深水区中前行,管理人员“下”成为焦点关注
三改中最难做好的方面
打通“管理人员能上能下”中“下”的渠道和方式
68.13%
实现“收入能增能减”中“减”的方法建立“员工能进能出”中“出”的路径按市场规则,而非“传统做法”开展管理活动摆正及正确联动薪酬资源变动与个体薪酬增减处理好市场化选人流转和干部选拔管理的关系打破个体与群体舒适圈,建立人才良性流动的机制落实制度执行,拒绝“思想的巨人”和“行动的矮人”其他
员工关系管理
0605
0203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引导;组织关系和社会关系、部门关系、员工关系协调;部门关系和员工关系协调;工会化和劳资谈判;综合企业文化建设
人力资源六大模块
培训与发展
薪酬福利管理
培训需求的调查与评估;培训程序与策略;培训方案设计;培训组织实施;培训考核;总结评估
岗位价值评估;岗位分层级;岗位标杆设置;计算层级薪酬总和;薪酬结构确定;薪酬格式设定;薪资计算;保险(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其他福利项目的设定
• 人力资本管理阶段
组织战略、人才战略、核心战略、体系战略、文化战略;注重人力成本的投资回报率。
• 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人员规划、招聘管理、人岗匹配、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开发、员工关系、人事事务;实现专业化管理。
• 人事管理阶段
人员招聘、入职管理、规章制度、考勤管理、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工资核算、离职管理、人事报表、人事档案
· 监管机构:以评促改、以评促“治”
序号
信息类别
信息形态
作用与用途
利弊分析
· 企业集团:检验自我发展、促进系统内改革成效· 单体企业:基于发展找问题、明确结果促发展
数据可获得性数据整理难度数据可比性
自我纵向比外部横向比
1
基础数据类
指标收集表
调研问卷访谈记录
满意度调查
员工的配合程度领导的期待程度
23
访谈调研类制度建设类
集团层面
• 实施三改是打造国企新样板的工作要求,实现规模合理、结构优化、活力迸发、质量优良、幸福和谐
提升发展质量
企业层面
•••
选贤任能,优进劣退,使能者得其位、尽其才,优化管理机构
科学设置岗位,构建员工正常流动机制,发挥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
企业层面
• 实施三改是提升公司发展质量的迫切需要,选贤任能、优化管理机构、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
管理无漏洞
管理有价值
发展有人才
开拓有伙伴
一、企业人力资源与三项制度改革
• 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顺应时代发展,不断丰富完善自身内涵—演进历程
起步阶段
探索推进阶段
全面推进阶段
深化推进阶段
四个阶段
(1978年-1993年)
(1993年-2001年)
(2001年-2013年)
(2013年至今)
国有经济布局战略调整,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三项制度改革评估白皮书》 深度解读
一、企业人力资源与三项制度改革
• 三项制度的内容渗入企业人力资源的方方面面,伴随人力资源变革不断推陈出新人力资源规划
战略发展规划;组织人事规划;制度建设规划;员工开发规划;费用规划
01
招聘与配置
根据组织规划进行岗位分析;招聘需求分析;招聘程序和策略;招聘渠道分析与选择;招聘实施;特殊政策与应变方;离职面谈;降低员工流失措施
1993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2001年《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人事、2013年出台《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
国企改革核心内容
指导意见》(中发〔2015〕22号),“1+N”政策体系逐渐完善。
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
2003年国资委成立。
在明确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
初步提出要建立“工人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工资能高能低”的制度。
形成了评估侧重点的差异
四、三改评估目标多维立体,促进企业持续发展成为首要关注
• 三改评估目标因评估主体视角差异而不同
单体企业
监管机构
企业集团
既检验自我发展又促进系统内改革成效
基于发展找问题、明确结果促发展
宏观视角、聚焦成效
国有股东(含监管机构)要求
企业
检验企业改革成效
1
评 估
企业集团
2
促进改革政策完善
• 企业对“衡量当前改革政策的积极性、科学性及有效性”也保持了较高的关注度
四、三改评估目标多维立体,促进企业持续发展成为首要关注
• 三改评估目标因评估主体视角差异而不同
• 中智认为,“两种视角”和“三类主体”的组合直接
影响了三改评估活动的目标
提效率
升质量
国家层面
企业层面
育标杆
集团层面
• 三改评估的主体因站位、活动层次、参与方式不同,影响并
强化人工成本管理,建立市场化工资分配和长效激励约束机制,理顺内部收入分配关系
二、开展三改中企业做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还要思考什么?
• 以“多领域集成、点面联动、多点突破”为特点,三改在创新中前进
1.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成效显著、率先垂范
2.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多点突破、亮点鲜明
• 中央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顶梁柱”“压舱石”,2020年全年生产经营持续向好,圆满完成力争绝大多数中央企业效益持续较快增长、力争中央企业总体效益实现正增长的“两个力争”目标
中央企业
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实现收入“能增能减”
•
实行按业绩贡献决定薪酬的分配机制,多种激励举措激发员工活力
建立健全干部能上能下常态机制,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地方国资国企
•••
完善职业发展通道,健全岗位层级管理体系坚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导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环境
• 地方国资国企也不断创新国企改革工作机制、持续完善中
多项操作指引正在逐步印发出台。
运行机制入手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
一、企业人力资源与三项制度改革
• 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顺应时代发展,不断丰富完善自身内涵—丰富内涵
模块
主要内容
完善以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为核心的管理人员职级体系;健全以综合考核评价为基础的管理人员选拔任用机制;探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职业经理人制度,合理增加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市场化选聘比例。
逐步构建了更加科学、高效、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框架。
在22号文的指引下,国有企业改革“1+N”的政策体系逐渐完善。
取得成绩 政府开始对企业“放权让利”。 改革路径逐渐明晰,国有企业的发展有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国有企业竞争力和市场空间被压缩,需从根本制度、管理体制和
存在不足
现代企业制度体系不够健全。
尚未出台系统全面的具体操作指引。
在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三项制度改革,出台完善一系列三项制度改革相关的制度法规。
在国有企业改革“1+N”的政策体系的指引下,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并开始引入评估机制,以评促改。
三项制度改革内容
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在分配、劳动和干部人事领域突破。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有企业
32.97%28.57%23.08%
14.29%13.19%
8.79%
6.59%
1.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 近七成受访者认为 “下”的渠道和方式是三改最难攻克的领域• 各有20%的受访者关注了实现收入“减”的方法、建立员工“出”的路径、按市场规则开展管理活动等方面。
完善劳动用工制度,实现员工“能进能出”
• 作为国企改革的尖兵,充分发挥示范突破带动作用,在三改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
对标市场和行业先进标准,提高社会化招聘比例;严格按照业绩考核结果,实现员工“能出”;完善劳动用工制度,实现常态化管理
双百企业
• 建立了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企业内生活力得到有效激发,实现了收入分配与企业效益挂钩。
15%
未开展/尚未考虑,
6%
• 凡是工作,必有目标;• 凡是目标,必有计划;• 凡是计划,必有执行;• 凡是执行,必有检查;• 凡是检查,必有结果;• 凡是结果,必有责任;• 凡是责任,必有奖惩。
• 是监管机构落实监督职权;
每年一次,
• 检验政策落地效果的“检验尺”;
5%
正在推进中,
• 为后续评估提高思路和框架。
• “能下、能减、能出”依然是三改的“深水区”——下的渠道、减的方法和出的路径上也仍旧需要以钉钉子的精神去逐一摸排和解决
三、三改评估是三改活动的必要环节,也是检验成效的工具
• 三改评估是检验国企改革效果的“试金石”
• 评估是企业自我监视、自我完善的常规工具
有此类计划,但尚未开展,
企业管理口诀
评估的重要性
重点问题反馈
·按照评估事项节点
· 企业自身· 企业集团· 监管机构· 第三方机构
04
绩效与考核
绩效管理准备;绩效管理动员;绩效管理培训;绩效管理辅导与实施;绩效考评;考核结果汇总
一、企业人力资源与三项制度改革
• 三项制度的内容渗入企业人力资源的方方面面,伴随人力资源变革不断推陈出新
• 组织发展管理阶段
人力资源管理整体,不再模块割裂。强调持续人才供应,业务重心转向吸引、招募、发展、管理和留任人才,强化人力资源的战略地位
经常/定期开展,
40%
13%
每2-3年一次,
7%
不定期,按需进行,
曾经开展过,
1%
26%
上篇:什么是三项制度改革,基础还是改革下篇:如何开展三改评估
目录
四、三改评估目标多维立体,促进企业持续发展成为首要关注
• 支撑战略、促进发展成为众多企业三改评估的首选目标
三改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支撑战略,匹配业务,服务发展认识自我,形成对企业管理水平的客观评价对标先进,对齐标杆中实现比学赶超
“管理人员能上能下”
全面推行公开招聘制度,确保公平、公正,提高员工招聘质量;
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建立健全以合同管理为核心、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市场化用工制度,确保用工
“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
管理依法合规;
构建员工正常流动机制,合理控制用工总量,优化人员结构,实现实体组织和虚拟组织间的灵活配置。
加强工资总额能增能减机制建设,不断提高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推进与效益紧密挂钩的内部薪酬制度改革,优化薪酬结构,合理拉开收入分配差距;规范员工福利保障制度,统筹规范所属企业福利保障制度,加强福利项目和费用管理,严格清理规范工资外收入。
74.73%
60.44%
48.35%
在同一系统内找准企业的位置,为未来推改革摸底衡量当前改革政策的积极性、科学性及有效性阶段小结,总结前一阶段制度建设和管理实践的经验执行/完成改革任务
32.97%
26.37%
14.29%20%
5.49%10%
0%
30%
40%
50%
60%
70%
80%
• “三改”植根于企业基础管理体系的内在需求,三改评估正是对需求实现广度、力度的检视和验证• 企业对于三改目标的认知也体现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赢得发展的自身需求
二、开展三改中企业做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还要思考什么?
• 以激发活力、提高效率为核心,多主体参与三改的目标和而不同
宏观经济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决国企效率问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目
打造国企新样板
集团层面
的是解决国企的效率问题
•••••
规模合理,发展实力,体现发展基础结构优化,发展体系构架,提供发展支撑活力迸发,发展能力,竞争优势突出质量优良,发展水平,经济效益良好幸福和谐,发展品质,体现文明程度、环境质量
监管机构
集团及所属企业
五、三改评估的总体逻辑和实施方法
• 不同主体可按照如下逻辑和要点开展三改评估
谋方案
做准备
评估准备阶段
闭环管理
定策略
建模型
选指标
明场景
评估实施阶段评估结果应用
问题
多方式
推整改
执行
方案
监管机构、企业集团、单体企业
五、三改评估的总体逻辑和实施方法
• 评估准备阶段:谋方案、做准备
准备阶段信息收集示意表
序号
案例标杆
1234
能下能减能出
• 健全干部“能下”通道:中国化学工程• 工总备案,放权搞活:鞍钢集团
3.“能下、能减、能出”多点突破、亮点案例形成示范
• 拉开收入差距,改变既往分配秩序:云天化集团• 构建劳动合同“1+1+20”制度体系:国家电网
二、开展三改中企业做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还要思考什么?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
主要特征 增强企业活力,落实企业自主权 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决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 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 劳动、分配改革的意见》((国经贸企 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来;1984《中共中央关于经济 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 改〔2001〕230号)正式提出三项制度 2015年出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增强企业 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改革;
• 以钉钉子的精神在三改的深水区中前行,管理人员“下”成为焦点关注
三改中最难做好的方面
打通“管理人员能上能下”中“下”的渠道和方式
68.13%
实现“收入能增能减”中“减”的方法建立“员工能进能出”中“出”的路径按市场规则,而非“传统做法”开展管理活动摆正及正确联动薪酬资源变动与个体薪酬增减处理好市场化选人流转和干部选拔管理的关系打破个体与群体舒适圈,建立人才良性流动的机制落实制度执行,拒绝“思想的巨人”和“行动的矮人”其他
员工关系管理
0605
0203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引导;组织关系和社会关系、部门关系、员工关系协调;部门关系和员工关系协调;工会化和劳资谈判;综合企业文化建设
人力资源六大模块
培训与发展
薪酬福利管理
培训需求的调查与评估;培训程序与策略;培训方案设计;培训组织实施;培训考核;总结评估
岗位价值评估;岗位分层级;岗位标杆设置;计算层级薪酬总和;薪酬结构确定;薪酬格式设定;薪资计算;保险(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其他福利项目的设定
• 人力资本管理阶段
组织战略、人才战略、核心战略、体系战略、文化战略;注重人力成本的投资回报率。
• 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人员规划、招聘管理、人岗匹配、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开发、员工关系、人事事务;实现专业化管理。
• 人事管理阶段
人员招聘、入职管理、规章制度、考勤管理、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工资核算、离职管理、人事报表、人事档案
· 监管机构:以评促改、以评促“治”
序号
信息类别
信息形态
作用与用途
利弊分析
· 企业集团:检验自我发展、促进系统内改革成效· 单体企业:基于发展找问题、明确结果促发展
数据可获得性数据整理难度数据可比性
自我纵向比外部横向比
1
基础数据类
指标收集表
调研问卷访谈记录
满意度调查
员工的配合程度领导的期待程度
23
访谈调研类制度建设类
集团层面
• 实施三改是打造国企新样板的工作要求,实现规模合理、结构优化、活力迸发、质量优良、幸福和谐
提升发展质量
企业层面
•••
选贤任能,优进劣退,使能者得其位、尽其才,优化管理机构
科学设置岗位,构建员工正常流动机制,发挥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
企业层面
• 实施三改是提升公司发展质量的迫切需要,选贤任能、优化管理机构、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
管理无漏洞
管理有价值
发展有人才
开拓有伙伴
一、企业人力资源与三项制度改革
• 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顺应时代发展,不断丰富完善自身内涵—演进历程
起步阶段
探索推进阶段
全面推进阶段
深化推进阶段
四个阶段
(1978年-1993年)
(1993年-2001年)
(2001年-2013年)
(2013年至今)
国有经济布局战略调整,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三项制度改革评估白皮书》 深度解读
一、企业人力资源与三项制度改革
• 三项制度的内容渗入企业人力资源的方方面面,伴随人力资源变革不断推陈出新人力资源规划
战略发展规划;组织人事规划;制度建设规划;员工开发规划;费用规划
01
招聘与配置
根据组织规划进行岗位分析;招聘需求分析;招聘程序和策略;招聘渠道分析与选择;招聘实施;特殊政策与应变方;离职面谈;降低员工流失措施
1993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2001年《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人事、2013年出台《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
国企改革核心内容
指导意见》(中发〔2015〕22号),“1+N”政策体系逐渐完善。
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
2003年国资委成立。
在明确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
初步提出要建立“工人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工资能高能低”的制度。
形成了评估侧重点的差异
四、三改评估目标多维立体,促进企业持续发展成为首要关注
• 三改评估目标因评估主体视角差异而不同
单体企业
监管机构
企业集团
既检验自我发展又促进系统内改革成效
基于发展找问题、明确结果促发展
宏观视角、聚焦成效
国有股东(含监管机构)要求
企业
检验企业改革成效
1
评 估
企业集团
2
促进改革政策完善
• 企业对“衡量当前改革政策的积极性、科学性及有效性”也保持了较高的关注度
四、三改评估目标多维立体,促进企业持续发展成为首要关注
• 三改评估目标因评估主体视角差异而不同
• 中智认为,“两种视角”和“三类主体”的组合直接
影响了三改评估活动的目标
提效率
升质量
国家层面
企业层面
育标杆
集团层面
• 三改评估的主体因站位、活动层次、参与方式不同,影响并
强化人工成本管理,建立市场化工资分配和长效激励约束机制,理顺内部收入分配关系
二、开展三改中企业做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还要思考什么?
• 以“多领域集成、点面联动、多点突破”为特点,三改在创新中前进
1.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成效显著、率先垂范
2.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多点突破、亮点鲜明
• 中央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顶梁柱”“压舱石”,2020年全年生产经营持续向好,圆满完成力争绝大多数中央企业效益持续较快增长、力争中央企业总体效益实现正增长的“两个力争”目标
中央企业
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实现收入“能增能减”
•
实行按业绩贡献决定薪酬的分配机制,多种激励举措激发员工活力
建立健全干部能上能下常态机制,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地方国资国企
•••
完善职业发展通道,健全岗位层级管理体系坚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导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环境
• 地方国资国企也不断创新国企改革工作机制、持续完善中
多项操作指引正在逐步印发出台。
运行机制入手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
一、企业人力资源与三项制度改革
• 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顺应时代发展,不断丰富完善自身内涵—丰富内涵
模块
主要内容
完善以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为核心的管理人员职级体系;健全以综合考核评价为基础的管理人员选拔任用机制;探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职业经理人制度,合理增加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市场化选聘比例。
逐步构建了更加科学、高效、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框架。
在22号文的指引下,国有企业改革“1+N”的政策体系逐渐完善。
取得成绩 政府开始对企业“放权让利”。 改革路径逐渐明晰,国有企业的发展有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国有企业竞争力和市场空间被压缩,需从根本制度、管理体制和
存在不足
现代企业制度体系不够健全。
尚未出台系统全面的具体操作指引。
在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三项制度改革,出台完善一系列三项制度改革相关的制度法规。
在国有企业改革“1+N”的政策体系的指引下,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并开始引入评估机制,以评促改。
三项制度改革内容
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在分配、劳动和干部人事领域突破。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有企业
32.97%28.57%23.08%
14.29%13.19%
8.79%
6.59%
1.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 近七成受访者认为 “下”的渠道和方式是三改最难攻克的领域• 各有20%的受访者关注了实现收入“减”的方法、建立员工“出”的路径、按市场规则开展管理活动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