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交融:高校学位点建设中新的增长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交融:高校学位点建设中新的增长点
陈景春
【摘要】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is a fundamental work and also a core part of university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With sharp promotion in this aspect,the academic degree program will naturally reach high efficacy.As a highlight of the 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the academic degree program construction has gradually aroused concerns and attention among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However,there still exist deficiencies in the process in some schools,such as spontaneity overweighing planning,project application gooing prior to construction,focusing on adding new dsiciplines without considering demands.And worst of
all,some schools put emphasis on the interdisci-plinary blending,but only tend to roughly make arbitrary arrangemntts by knocking different disciplines together. 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and interdisciplinary blending are supposed to abide by the internal demands and rules,to make authentic interdisciplinary blending realized,to generate new and leading interdisciplinary growth points and to push further the development of academic degree program.To be more specific,we should recombine,integrate and cultivate new academic degree
progams,emphasize interdisciplinary blending and create new academic degree programs,and focus on disciplinary innovation and optimize the old academic degree programs.%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工作也是根本性工作,学科建设水平提升了,学位点建设必然会取得成效。

学位点建设作为
学科建设的高起点,日益受到高校的重视。

然而,不少高校在学位点建设中存在着多自发欠规划、重申报缓建设、重增设轻需求等问题。

学科建设应当遵循其内在的需求和规律,注重学科交融,产生大量的前沿性、跨学科的增长点来推动学位点的发展。

具体地讲,应该加强学科的重组与整合,培育新的学位点;加强学科的贯通和交融,增拓新的学位点;加强学科的创新与发展,优化原有学位点。

【期刊名称】《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4(000)006
【总页数】5页(P132-135,140)
【关键词】高校;学科建设;学科融合;学位点建设;增长点
【作者】陈景春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图书馆,江苏扬州225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0
学科建设是高校工作的重点和核心,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学术地位和社会声誉。

高校的学科建设,一般分为专业建设和学位点建设两个层次,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后者则是前者的深化和发展,也是前者的最终的标志性成果。

本科专业建设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至关重要。

由于本科教育的目的、内涵、层次和地位,决定了本科教学水平不足以全面、综合地反映一所高校教学、科研的实力和水平;同时,由于本科教育是以课程教学为中心工作,通常注
重教学规范和教学质量,偏重教学过程的管理,科研工作的重视程度相对欠缺。

仅仅依靠本科阶段的专业建设层次和水平,很难实现学科建设(学位点建设)的突破。

当然,本科教育为高校的学位点建设积累和积聚了基本的师资力量、研究能力、设备仪器等基本条件,形成了学科进一步发展的雏形,因此它是高校学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不容小觑和掉以轻心。

[1]
学位点建设作为学科建设的高起点,虽以本科教育为基础,但它不满足和拘泥于本科专业建设结果,它在学术梯队、研究方向、科研水平、物质条件、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要求在学科建设中汇聚和展示更多的成果和亮点,特别注重内涵建设和综合实力。

由于,一所高校的学位点建设的规模、布局和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所高校办学层次、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以及社会声誉的重要标尺。

因此,高校都将学位点建设工作视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对学位点申报工作更是高度重视、重点突破、全力以赴、不遗余力。

由于激烈竞争、压力沉重,不少高校在学科建设和学位点申报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值得深入分析和冷静思考。

[2] 一、学位点建设中的问题与分析
问题一:学科点建设中,统筹规划不够。

高校在制定本校五年规划中,往往要单独拟定学科发展规划,并根据规划稳步推进,积极发展。

但也有少数高校在学科建设方面处于自发的状态,学科发展方向不明确和目标不具体,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造成学术科研方面多为追踪性、总结性的研究,原创性、前瞻性、前沿性研究相对不足。

少数学科甚至对本学科在国内外的最新发展动态和趋势都不甚了了,对学科建设的目的和目标也心中无数,虽然对学科建设和学位点申报工作也满怀热情,但有关工作不是有的放矢,有效性和针对性不强,盲目性、被动性却很突出。

在学科建设工作中,无法显现自身的学科优势、专业特色和厚实条件,即使勉强取得一些成效,往往也是仓促上阵、权宜之计。

由于缺乏扎实细致的制度性、周期性的规划和设想,学科建设工作只是“靠天收”,碰运气,无法实现根本性突破。


此,如果不能清醒认识学科建设对高校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不能自觉主动、科学合理地设立学科建设的合理机制,忽视学科专业的自动需求和组织功能,不仅制约学科建设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计划性,而且使学科发展缺乏后劲和动力,最终影响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问题二:学科点建设中,重视建设不够。

近些年来,学位点的增设遵循着一条申报——审核——批准的工作流程,学位点增设往往具有“一次定终身”的性质,因此高校在学位点建设过程中,往往看重申报工作,特别是最终的评审结果。

高校中普遍存在重申报轻建设的倾向,关注的焦点在于学位点是否能够申报成功,至于学位点进一步建设,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甚至可以暂时忽略不计。

一些高校的申报热情和力度远远超过了学位点自身的内涵建设,直接导致了在学位点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忽冷忽热、忽松忽紧、呈周期性变化的问题。

申报前往往是凝神聚力、千方百计,申报成功后就如释重负、马放南山。

虽然现在国家对这一问题高度重视,也通过每年对学位论文的抽查和学位点的定期评估,督促学位点建设工作和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对高校的学位点工作形成了一定的压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少数高校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工作开展、任务分解存在着前松后紧、冷热不均的现象,往往距离评审时间越近,任务也就越重、工作就越紧张、压力就越大的问题,临阵磨枪、草率从事的现象也时有出现,最后的效果也可想而知。

问题三:学科点建设中,注重需求不够。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国的高等教育总体上的计划经济性质改变不够大,因此高校在学科设置、专业布局等方面存在着与社会需求、市场需要相脱节的现象。

学科在学科建设和学位申报工作中往往考虑的是学科分布和专业覆盖,相对忽视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在处理研究生的招生和就业的关系时,就业工作所受关注的程度远不及招生工作。

虽然近年来这种现象已有好转,但许多高校仍然依据自身学科发展的要求,而不是将社会和市场是否需要作为学科建设和学位点增设的出
发点和归宿点。

在这种情况下,学位点申报工作的最后结果是出现了与“市场”的脱节和社会的疏离情况,出现了一定的时间差和盲目性。

因此,近年来研究生就业也频频告急,直接影响到研究生招生,一些高校的许多学位点出现生源严重不足,学科梯队也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

[3]
上述问题都是学科和学位点建设工作中缺乏长期性、计划性和科学性的具体表现,一些高校的学位点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主观性、随意性和拼凑性,学位点建设的论证也不科学严密,相关的建设工作也浮于表面,难以落实,直接导致学位点的建设水平不够高,不能真正达到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目的。

分析其主要原因,首先是在学科建设中急功近利,片面追求学位点的数量。

高校对学位点建设和发展必须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和前提,只能水到渠成,不能拔苗助长。

没有坚实的学科建设为基础,学位点的建设和发展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缺乏生命力和竞争力,也难以上层次、上水平。

其次是对学位点建设和发展所遵循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把握不清,没有实现科学发展。

学科的调整和建设必须遵循其内在的需求和规律,学位点不能搞拼凑,拉郎配,应提高办学层次和水平,真正实现学科交融和专业交叉,产生大量的前沿性、跨学科的学科增长点,推动学术科研的发展,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再次是没有从学校的自身实际出发,盲目攀比,生搬硬套。

学位点建设可以借鉴他校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但不能脱离本校实际,完全模仿别人的模式和做法,丧失自己特色和优势。

此外,部分高校还存在着侥幸过关,寄希望于人情世故的不良心理,进而产生了一些不正常的心态、不端正的态度和不科学的做法。

二、学科交融中进行学位点建设的路径
学科发展的活力在于不断开拓创新,学科建设应在保持原有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扬长避短、推陈出新,寻找生长点。

学科发展的路径很多,如重点科研项目立项和学位点立项建设,资源配置向优势学科倾斜,特色学科建设等。

但是加强学科的整合、交融和创新则更为重要和实际,可以又好又快地提升学科建设的内涵和水平,
实现学位点的较快持续的发展。

[4]
路径一:加强学科的重组与整合,培育新的学位点
高校的办学历史不尽相同,在彼此独立的环境中形成了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科结构和研究特色,且有一套适应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和学科文化。

但从学科建设来讲,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不将分散的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很有可能造成人心涣散、人才流失,资源闲置和浪费。

系统理论中的整体优化原则认为,任何系统的整体功能(E整),等于各部分功能(E部)之和,加上各部分相互联系形成结构产生的功能(E联)。

即:E整=∑E部+E联。

一般说,E联≠0,它总是大于零或小于零。

若E联>0,则E整>∑E部(整体优化),E联<0,则E整<∑E部(非整体优化)[5]。

根据这一理论,对科学进行整合,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最大效能,合理整合配置资源就显得非常重要。

以扬州大学为例,它是我国第一所合并的综合性大学,多年来十分重视学科的整合。

例如,该校将原先分散在多个学院的部分哲学社会科学的专业和学科加以整合,重组为新的社会发展学院,旨在对学科专业进行优化、整合和投入人、财、物进行建设,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为学位点的建设和申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学院的重组,实现了学科、专业等方面力量的重组和整体优化,实现了学科布局和专业建设等方面新发展,带动了学术方向、学术梯队、科研水平的整体突破,因此该学院在第十次学位点申报中分别成功申报了中国古代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等6个硕士点。

[6]
再如,该校近年又对分布在农学、建筑、水利、旅游、艺术等学院中有关风景园林旅游规划设计等学科资源,进行调整和重组,设立了扬州大学风景园林与旅游划设计研究所。

该研究所不仅可以更好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为学校相关科研成果与技术的转化提供“出口”,为科研力量的组合及教师能力的展示提供平台,也更有利
于学科的整合发展和集中优势力量进行科研项目的研究,不断巩固该校城市绿地规划设计、风景旅游方案策划、园林景观人文艺术、生态环境研究评估等学科在省内外的优势地位,更有利冲刺省级以上精品课程群和省级特色专业的创建,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申报园林专业硕士点和风景园林工程硕士点
路径二:加强学科的贯通和交融,增拓新的学位点
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变化,相关的学科专业知识也在不断分化、更新、整合与重组。

比如现在的分子生物学就经历了一个从生物学到细胞生物学再到现今阶段的演进过程;学科的结构也由原初的树状分支转变为现在的相互交叉的网状结构。

又如化学除了分为无机化学与有机化学,还通过与生物学的结合产生了新的生物化学。

深入发掘学科建设和发展本身固有的内在联系,尊重其发展规律,利用学科之间的关联、相融、互补,通过专业知识、基础理论、管理模式、研究方法等层面的交流、互借、碰撞、融合,既扩大了原有学科的生存发展的空间,又孕育出新的学术分支和研究领域,这就是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

因此学科的交叉融合,融会贯通显得十分重要。

[7]同时,系统理论中的合理组合原则告诉我们,对管理中的多个要素(人、财、物、时空、信息)进行合理的搭配是必要的,多个要素有很大的潜能,如果由于多要素
所处的位置不当,配置不佳,将制约他们能量的发挥[5]。

对于高校尤其是合并高
校来说,在学科交融上有着独特的优势,诸如学科门类较为齐全,优势学科数量较多,科研综合实力较强,学术科研环境较为优越等因素,为学科的交叉融合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合并高校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根据自身的特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其最大效能,不断衍生新的学科点。

在具体实践中,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以社会需要定位学科交融和学位点建设。

对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高校要积极主动参与其中,选好切入点,充分发挥相关的学科优势,多年来,作为省属重点大学的扬州大学,紧扣“科教兴省”和服务社会的目标,“十五期间”将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与重点建设工程作为学科发展的
重要参照指标,对相关学科的发展予以优先考虑,加速社会紧缺的相关学科的建设。

对那些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专业,则组建学科群;在进行学科交叉融合的过程中,始终紧扣开发高新技术应用成果和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这根主线,努力提升扬州大学在“科教兴省”中的实力与地位。

如该校将材料加工科学与材料加工新技术结合起来、心理学与体育运动心理学结合起来、营养学与医药卫生科学结合起来,加以投入和建设,并在第十次学位点申报中分别成功申报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心理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硕士点。

二是以优势学科带动相关学科的融合,加强学位点建设。

以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为基础,向相关学科交融、拓展,带动和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

如扬州大学在“十五”期间被江苏省政府确定为《“211工程”及重点高校建设项目》建设单位,该校
紧扣经济和社会需要,遴选了“动物重要疫病的预防控制及其食品安全监测”、“作物基因工程与农产品优质安全生产技术”、“界面化学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跨流域调水和节水工程新技术及应用”、“扬、泰文化与‘两个率先’”等5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这5个项目均以国家和省部重点学科为依托,联合相
关学科组建“多学科交融发展、合作科研攻关”学科群。

经过几年的建设,强势学科实力更强,相关学科得到长足发展,提升了学科整体水平,形成了一批新的增长点。

三是以科学研究项目作为学科交叉融合的载体,加强学位点建设。

高新科学技术通常是跨学科的,它的发展,需要多学科支持。

科研成果的形成过程就是各学科间内部联系逐步显现的过程,有组织有目的促进学科相互融合、交叉渗透,可取得好的效果。

[8]例如扬州大学将“胶体与界面化学”、“环境化学”与“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相结合,以科研为“桥梁”开展活动,研究从最初的资源获取、材料制造,到后来的材料循环利用、抛弃降解全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与污染环境的修复,从而有效地解决材料的制造、使用和丢弃过程中对环境
的压力问题,有效地进行环境修复从而消除环境公害。

近年成功申报了“江苏省环境材料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为学位点的建设与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升了学科发展的平台。

路径三:加强学科的创新与发展,优化原有学位点
系统理论中的环境适应原则提出,系统应具有根据环境变化不断调整自我,保持稳定的能力[5]。

高校学科的发展,要适应环境的变化,关键之一在学科研究方向的不断创新,主要表现为:研究方向具有不可替代性,同时在研究水平上具有先进性和独创性。

只有全面、准确、及时地把握本学科在国际、国内上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正确评估学科点的发展水平与学科地位,并找出本学科点与那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点的差距,才能确定具有学术前景的学科研究方向,找准对学科生存和发展有利的空间,并在本学科已有的特色和优势基础上形成新的、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确保学科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9]
以扬州大学为例,该校多年来,一直重视学科的创新和学科研究方向上的特色与优势。

例如,中国近现代史学科在1982年就获得硕士学位,在国内已具有较高的影响和地位。

但该学科不断凝炼新的方向——中国近代史料学与口述史研究、中国近代秘密社会与当代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学术史与扬州学派研究。

这些研究方向凸现了扬州大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的优势和特色。

其中,中国近代史料学与口述史研究方向,开展中国近现代史料学的研究历史长、积淀厚,口述史的研究起步早、视角新。

早在20世纪50年代,扬州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学科就开展了史料学的整理和研究工作。

20世纪末期,扬州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学科在国内率先倡导口述史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反响,实现了学术研究传承与创新的统一。

又如,中国近现代史学术史与扬州学派研究则突出了区域特色,实现了学术研究与地方社会紧密结合,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

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特别是研究方向的创新,该学科在第十批学位点申报中,成功取得了博士学位
授予权。

目前已成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参考文献:
[1] 梅新林.学科交融与学术创新[J].文学遗产,2012(1):137-140.
[2] 冯向东.论并校中的融合[J].高等教育研究, 2001(2):55-60.
[3] 梅秀文.合并高校学科融合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煤炭高等教育,2003(3):53-55.
[4]宋健.发挥多学科优势,加速人才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5(3):63-65.
[5] 傅树京.教育管理学导论[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9:65-73.
[6] 袁建力.交叉边缘学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9(3):38-40.
[7]陈景春.高校学科交融应建立长效机制[J].高等理科教育,2013(1):31-43.
[8]王生洪.抓好学科交叉,推动学科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1(3):8-10.
[9]史宁中.学科交融与方法创新[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102(5):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