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教育意义和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经典教育意义和价值
一、国学经典与教育国学经典与传统文化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我认为传统文化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国学经典。

中国古代以部数的形式表现出的内容就是经典,这种学术形式就是国学。

二是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的内容可以小到一个概念,比如为什么我国称为“中国”、为什么我们是炎黄子孙、为什么我们的幅员称为“九州”等;也可以大到一种制度,比如家族制度、科举制度、历代的兵制和官制等。

三是传统的游艺技艺,包括踢毽子、放风筝、捉迷藏等传统游艺,以及一些需要通过长时间反复地练习才能获得的传统技能技艺。

比如围棋大家都会下,但是一个刚懂围棋规则的人和一个九段棋手的差距是非常大;书法大家都会写,但是一个刚写书法的人和一个书法家的差别也是巨大的。

(一)从社会、政治方面看待国学经典与教育问题现在人们常说“世界在一体化”——用全球文化一体化打破军事武力,文化统一地球和谐,用地方文化繁荣经济。

世界一体化的内容并不在于使各种文化变得同质。

而是在于各个民族的多样化。

所以说,中国梦离不开中国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离不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

我们应该发挥中华民族最突出的历史文化优势,提升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当代文化。

(二)从学术、教育方面看待国学经典与教育问题国学经典教育是最有价值、最优质的教育。

它集通识教育、博雅教育、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于一体,统一于对人的主体性的丰满和完善,内在有共通之处。

素质教育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教育任务的教育,是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上来把握的教育思想、理念。

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及其指导的实践教学活动,是培养具有融会贯通、一以贯之的能力以及博雅
气质和丰富感情的精英完人的教育。

博雅教育是培养学生内在精神品质和
外在气质以及自主自由能力的贵族休闲教育。

人文教育指对受教育者所进
行实践活动和意识活
动进行一种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
价值实现的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

二、素质与素质教育1985年5月,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第
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
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


同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在整个
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
出人才、出好人才。

”这是我国素质教育最初的思想源头。

所谓“素”,本义是没有染色的丝绸。

比如你今天穿了一身白色的衣服,大家评论你穿得很“素”。

“素”有白色的、空无的、本来的、最初
的意思。

“质”有质地、形体、根本的意思。

“素”和“质”在中国古代
是两个单字,后来考虑到它们有根本的、最初的意思,古人就把这两个单
字合成起来构成了一个合成词。

中国“素质”的概念和西方的“白板”概念有一定相似之处。

在西方,从亚里士多德到洛克,都强调人出生后的精神世界、心灵世界就像一块白板,什么东西都没有。

但是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形形色色的人,
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事情,逐渐形成了我们的观念、思想和价值观,就像蜡
块接受了图章的印记一样。

“素质”和“白板”都是这样一种比喻性。

“素”看起来是空无,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颜色,因为白色也是一
种颜色。

如果它是什么都没有的空无,就不能作为质地为其它颜色提供基
础。

但它也不是一种特定的、具体的颜色,否则会被其它具体的颜色相混淆,同样不能够成为其它颜色的质地和基础。

所以刘先生认为,所谓“素质”是有和无的统一,“有”不是一种特定的、具体的“有”。

而是可以囊括一切具体之“有”,不受局限的特殊的“有”。

而这样一种“有”,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无”。

但我们在说它“无”的时候,也不是空无的“无”。

而是能够为其他具体之“有”提供依托、作为基础的“无”。

大家以白色的墙作为例子,能更容易理解这句话。

另一方面,素质虽然没有具体内容,甚至是一尘不染的,但是它不着一物、空无一物的状况,又预示着一切的可能。

也就是说,当我们在谈论素质的时候,我们着重的不是它现在的一无所有,而是它未来可能出现的前景。

所以,素质和白板并不意味着什么东西都没有,相反,它预示着一切的可能。

用人和动物做一下比较,我们就能看出人的素质状态和素质发展的可能。

我们知道,动物是在母胎里渡过最重要的发展时期的,比如一只小牛或一只小羊刚生下来就会站立、行走,甚至能跑和跳;而人一生下来除了会哭,别的都不会。

人特有的本能——直立行走和语言,也是要到十个月甚至一年之后才能具有。

但如果把一个刚生下来的婴儿,放到脱离人群的地方,他是不会具有这些能力的。

所以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动物有其本能和规定性。

就如康德所说,“动物通过其本能已经是其全部,一个外在的理性,已经把一切都给它安排好了”。

动物这样的特定性、这样一种专门化,既成全了它们,同时也限制了它们。

动物是依靠本能,使其能够在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世界上保持种族的延续。

但是动物特定的本能和专门化的器官,是与外部环境相适应的,
也就是说,动物对外在的环境有很高的依存度。

这个依存度之高,以至于
很多动物都是以特定的地区来命名的。

比如华南虎、美洲豹、东北虎,它们只能在特定的地区才能生存;如果外在环境发生了变革,这个种群的延续可能就会面临困境。

所以每一种动物都有它特定的空间和
生活方式。

人相对于其他的动物而言,本能极其匮乏。

而这种所谓的匮乏就构成
了素质的含义。

我们没有动物那种能支持快速奔跑的肌肉,也没能抵御外
在寒冷的毛皮,但正是由于我们处于这样一种“素质”的状态,我们的身
体需要保育、性情需要规训、精神世界需要塑造,一切都要从头学习。

相对于动物而言,人和动物根本不在同一起跑线上。

这种非专门化的
本能匮乏,具有很强大的否定作用。

如果没有别人的照顾,我们每个人很
难存活下来。

但从长远来看,这种非专门化的匮乏又是非常宝贵的有利条件,因为人的器官不是为完成少数几种生命功能而被狭隘制定的。

人不为
本能所控制,所以能够思想,能够发明,能够通过受教育超越动物。

人的
多种能力和首创精神,使其能够适应变化的外部条件。

比如无论在热带地
区还是在寒冷的地区,人不仅能够适应,还能通过创造改变环境,使环境
和人相互适应。

人们通过创造和改变社会习俗使环境变得更加舒适。

人的起跑线本是落后于动物,但正是通过“素质”的状态,最后做到
了极大的超越。

所以说,“素质”的这种无规定性、非专门化为其他具体
之物提供了依托、成为了基础,而且蕴藏着无限发展的动力,具有无限的
发展的可能性。

(二)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合理地调整和安排素质的结构,
并不断地完善和优化素质结构的活动和过程。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
农业而不是工业。

”素质好比是土壤,各种各样的技能就像在土壤中生长
出来的庄稼。

土壤为庄稼的生长提供了依托和基础,使种子发芽、生根、
开花、结果的各种潜能都能得到实现。

素质教育就是改良土壤、提高地力
的过程。

只有土壤改良了,地力提高了,在这块土地上种的东西才会蓬蓬
勃勃地生长。

如同一个人的素质优化了、眼界
开拓了,他在面对任何事情都能得心应手。

如果是一片盐碱地,种子
再好,工人再勤奋,庄稼也很难生长出来。

我们所说的下棋、弹琴、绘画、唱歌跳舞,不过是在素质的土壤上栽
种各种各样的花花草草,而不是根本的改良土壤;不过是在素质的模板上
新增了一些图案,而不是改善这块模板的结构。

所以说,素质教育的关键
是“道”“体”“本”的问题;而各种技能的学习之所以次要,是因为它
着眼的是“器”“用”“末”。

三、国学经典教育就是素质教育(一)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前文中提到,中国的素质教育和美国的通识教育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美国实施的是
通识教育,学生上大学之后,前一、两年,甚至整个大学四年,都不分科
分专业地学习,而是学习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的课程可能有几千门,其中
有两大核心课程:一个是人类文明,一个是经典研读。

人类文明是世界各
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历史,比如地中海沿岸史、太平洋周边史、欧洲中世纪史、中国唐代史等;经典研读就是对伯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康德、罗蒂等著作的研读,每一本书可能要开一个学期,甚至一个学年,比
如《理想国》《爱弥儿》《民主主义与教育》等。

我国的素质教育,在我看来,就是要学习我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研
读我们民族的经典。

我想以我的导师的经历,来说明素质教育如何优化一
个人的素质、开拓一个人的眼界。

我的硕士导师叫张舜徽。

他是中国历史
文献学会的第一、第二、第三任会长,是我国第一个历史文献学的博士生
导师。

张舜徽先生在很多学者看来,是一位真正的国学大师。

比如中国文
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先生就曾表示,20世纪至今这一百年,能够荣获
“国学大师”称号的,只有章太炎、黄侃、王国维、钱穆、张舜徽这五个
人足以当之。

张舜徽先生一生完成学术著作24部,共计八百万字。

这样一个鼎鼎
大名的学者,却没有上过一天的学堂,完全是接受的传统家族式教育,而
所学的内容也都是国学经典,都是传统文化。

张舜徽先生的父亲张淮玉,自幼聪明过人,有过目成诵之能;但他对
八股文向来深恶痛绝,也不参加科举考试,一生精研朴学,尤长于天文历算。

张舜徽先生自七岁发蒙,其父以王筠的《文字蒙求》为课本;稍长即
读《说文解字》,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王筠的《说文解字句读》
《说文解字释例》都是他这一时期的常备书。

十六岁后,张舜徽先生开始
研究郝懿行的《尔雅义疏》,并于十七岁时撰写了《尔雅义疏跋》,这是
他一生上千万字的浩博著作中的第一篇学术论文。

张舜徽先生对文字和训
诂的兴趣与功底就是这时培养起来的,其父虽然深恶八股,但对四书五经
非常看重,在张舜徽具备了文字基础之后,即开始让他读经。

因为自己的
学术兴趣和治学观念,张淮玉并不要求儿子死记硬背,他认为,不知天文,不足以读《诗经》和《尚书》,因此引导张舜徽学习天文与历算;《尚书》佶屈聱牙,于是指导张舜徽对照《史记》阅读。

由此可知,由于父亲的治
学旨趣和张舜徽本人的气质,他从一开始读书就偏重学问,而不是文章,
这一点对他以后几十年的治学生涯具有深刻的影响。

民国初年的沅江依旧
很闭塞,尤其是僻处乡下的长岛。

但张淮玉崇尚新知,非常留心各种新出
版物,并为张舜徽订购了《东方杂志》《学衡》《少年杂志》,还把当时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和历史教材买来给他看。

也是在这个时期,张舜徽
接触到了梁启超的新著《清代学术概论》,这本书对他影响至巨。

他在
《庭闱受学记》中曾说:“生平服膺乾嘉诸儒之学,盖自此始。

”张舜徽
先生17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

他的姑父余嘉锡也是我们国内鼎鼎有名的
学者。

余嘉锡看到张舜徽先生的父亲去世了,他又是个可造之才,便写了
一封信,邀请他住在自己家,一住就是三年。

每天白天,张舜徽先生到当
时的北京图书馆看书,晚上就和姑父讨论学问。

张舜徽先生晚年写了一篇
文章,叫《八十自叙》。

里面就提到这三年是他一生当中读书进展最速的
时期。

由于姑父的介绍,张舜徽先生结识了当时很多的学术名流,包括吴
承仕、沈兼
士、钱玄同、陈坦、邓之诚、马衡、高步瀛等。

同时,张舜徽先生还
常以同乡后学的身份,向杨树达、黎锦熙、骆鸿凯等湖南学者请疑问教。

正是这样一个好的启蒙教育和这三年的学习,为张舜徽先生成为一个现代
学者奠定了很坚实的素质基础。

在跟张舜徽先生学习的过程中,他最常教导我们的一句话是“言之无文,传之不远”,意思是如果一个人写的文章没有文采、讲的话不生动,
就很难流传开,很难得打动读者、听众。

所以他对我们写好文章特别重视。

那么,如何“言之有文”呢?张舜徽先生告诉我们,一定要多背长篇
古文,比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贾谊的《治安策》、王安石的《上仁
宗皇帝万言书》,他认为,背诵这些名篇可以“养气”。

“气”是看不见
摸不着的,但是我们可以称一个人讲的话很有气势、文章写得很有气韵。

可见,“气”是我们能够感受到的,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张舜徽先生认为,背诵这些古文之后,就能够感受到汉语的气势和气韵,可以驾轻就熟地驾
驭汉语,可以写得一手好文章。

很多把孩子送到国学班的家长跟我说,他们也不知道让孩子学了国学
有什么好处,只知道孩子如果把国学学好了,应付一篇高考作文不成问题。

我们暂且不说这些家长的功利用心,至少这些家长都意识到了学国学、读
古文和写作文之间的内在关系,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

(二)写作的技巧写文章一定要有技巧,但是技巧只是
“器”“用”“末”的层次,要把文章写好,还必须注意
“道”“体”“本”层次的问题。

我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写作的技巧:
1.不要说笼统的话,不能说含混的话
2.让静态画面动起来现在有这样一种说法:教学就是情景的创造,在
教学的过程中要给学生制造一个想象情景,把他们引领到这个想象情景当中,和老师的思路保持一致。

显然对于一个情景的创造来说,动态的描述
比静态的陈述要有效得多。

还是以教材为例,在我曾经编写的一册教材中,第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当最早的人类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并用另外一块
石头把它敲打成最简单工具的时候,他就实现了从猿到人的跨越。

这句话
其实就是恩格斯所说的“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但是恩格斯面临的读者对象是学者,是成人;而我的读者对象是孩子,是11、12岁刚进初中的孩子。

所以我就不能只给他们一些概念。


就是
说,孩子在读我这本教材的时候,我要在他的头脑中放一个“小电影”,使这个历史场景生动、活跃起来。

这种表述在我主编的教材中非常普遍,甚至在一些复习题当中我也采
取这种方法。

比如一些文化思考题我是这样出的:“假如现在是在2200
多年前,你在汨罗江边很幸运地遇到了不幸的屈原,你会对他说些什
么?”“张骞曾经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被匈奴扣押十多年,假如身边的
随从只剩你一位了,并且你又跟随张骞第二次出使了西域,请告诉老师和
同学,两次出使西域有什么不同?”所以说,我们的写作要尽量地为孩子
制造一个想象的情景,让孩子能最大限度地贴近历史。

写作时技巧的运用
是必要的,是锦上添花的事情,但是从本质上来说,技巧是属于
“器”“用”“末”的层次。

在我看来,所谓的好文章,就是把优雅、精
致的语言,镶嵌到独特的、有节奏的句子中。

大白话很好,但是不能全篇
都是大白话。

白开水不错,但是我们适当时候喝点茶,喝点咖啡,可能会
更好一些。

有人喜欢“大江东去”,也有人喜欢“小桥流水”,风格不一。

但是不管怎么样,都要有个性。

无论是形成优雅、精致的语言,还是要形
成独特的有节奏、有气势、有气韵的句子,都必须到古文当中去感受、体
会和把握。

3.国学经典能使我们语言优雅精致比如《声律启蒙》原文节选: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
春雨杏花红。

”句子短小,形式整齐,隔句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
来铿锵入耳,大家都喜闻乐道。

这就是我们的汉语,优雅、精致的祖国语言。

《幼学琼林》这本书向大家郑重推荐。

我觉得这本书对于我们快速地
增加国学知识,提高国学素养,甚至加深对国学的兴趣都很有帮助。

其中《幼学琼林·卷三·人事》中提到:“人微笑曰莞尔,掩口笑曰胡卢。


笑曰绝倒,众笑曰哄堂。

”我们所说“莞尔”就是微微而笑,捂着嘴笑叫“胡卢”。

大笑叫“绝倒”,众人笑叫“哄堂”。

读了之后,使人有会心
的感觉。

不仅如此,读了这些文章之后,能够帮助我们阅读古文、了解古文、扫清阅读古文中的障碍,对我们作文遣词造句也有非常多的好处。


如“畴昔、曩者,俱前日之谓;黎明、昧爽,皆将曙之时”,如果了解了
这些词汇,在写文章的时候就不至于连续说“前天如何如何”,说得自己
都生厌,换成畴昔、曩者既典雅又避免重复。

比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开篇第一句话写的是“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么是“曩者”?就是前天的意思。

这个书为什么叫《报任安书》?正是因
为前天任安给司马迁写了一封信,于是司马迁写了回信。

在学校里,许多大学生过来问我:“徐老师,我们现在想学国学该学
什么?”我说:“你就读《幼学琼林》。

”《幼学琼林》只有短短的四卷,但是有42个门类。

如果四年间能把《幼学琼林》读好了,你的国学素养
会比别的同学高出一大截;如果把《幼学琼林》读精了,国学素养会比徐
老师还好。

古文的阅读,哪怕是蒙书的阅读,都能使我们的语言变得优雅
精致。

如果把这些文本读多了、读熟了,想不把文章写好都很难。

以上这些文本能使我们的语言变得优雅、精致,那能不能形成独特的
有节奏、有气势、有气韵的句子呢?一样的能。

《庄子》中有这样一段话:“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天地”“四时”“万物”“人事”是中国古代组
织知识的基本逻辑和框架。

我们中国古代的类书(古代的百科全书性质的
著作),往往是按照“天地”“四时”“万物”“人事”的逻辑进行编排的。

如果有了这样的框架和逻辑,再看我们熟悉的《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我们会发现,短短的《千字文》就是按照这样的逻辑展开的。

开始是写日生日落、月圆月缺,
写星辰遍布太空的壮美,写四时的循环往返;写完遥远天空事情之后,再
回到我们的脚下,写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

所以我总说,别看《千字文》
只是一个启蒙读本,但是它的逻辑非常严整,语言非常典雅,形式极其精巧,结构庄严宏大,内容更是亲切如斯。

所以我认为,国学经典教育不是
直接养成我们某种特定的技能,而是在更深刻、更高远的层面上做着夯实基础、调整结构、完善素质的工作,是一种源于根本、专注根本、为着根本的教育。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国学经典教育就是素质教育,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甚至是不二法门。

四、国学经典教育就是人文教育(一)人文教育的意义朱自清先生曾说过这样一番话:“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国学经典教育,不能给我们带来现实的好处,不能解决我们的饭碗问题,不能解决我们的衣食问题。

但是它最大的功效是使我们成为有文化的人。

西方的一位学者曾这样说过:“说当一个人把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大家想一想,我们每天都在吃喝,每天也都在排泄,食物在我们的身体中穿过,最大的功效是维系了我们肉体的生长。

知识也同样如此,老师教给我们的知识可能会忘记了,但是它优化了我们的素质,开阔了我们的眼界。

我经常说,在一些历史事实上,我记得可能不如一位正在准备高考的文科学生。

但尽管这些内容我忘记了,却并不妨碍我是一位历史学家,而他是一位高中生。

因为我因为拥有了这些知识,借助它们建立了自己的历史视野,有了自己的历史感。

这些知识虽然忘记了,但它们确立了我的素养,使我达到了一种境界。

这就是知识的功效和作用。

我认为,人文教育就是在文化中或是朝向文化的教育。

“文化”不是一个名词,而是动词,是文而化之的意思。

人文教育的核心内容,是通过阅读经典与历史上有智慧的人进行对话交流,最终目的是使我们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

所以我经常讲,国学教育有多方面的功效,它
能使我们增进知识,但它又不只是一个增进知识的过程,而是把知识
消化于生命,转化为生命,使我们具有德性的过程。

国学教育具有熏陶气质、变化性情、提高涵养的意义。

中国古代做官要读“四书五经”,要写“八股文”。

一个人把四书五
经读得再烂熟,把八股文写得再好,对于处理各种刑事案件、征收钱粮有
用吗?看似是没有任何实际的作用,但它真实的目的是为了确定一个基本
价值准则,使他在面对任何事、任何情况的时候,都能恪守这个准则。

下面我以中国古代启蒙教育的历史来说明这个问题。

(二)中国古代启蒙教育史唐朝以前,中国的启蒙教育刚刚起步,那
时候启蒙教育的目的是单纯的识字,孩子上学读的第一篇文章是东汉史游
编写的《急就篇》。

“宋延年,郑子方。

卫益寿,史步昌”这些像什么?
一个一个人的名字。

为什么上学要读一个一个的名字呢?就是为了识字,
没有别的意义。

然后读的是《千字文》。

《千字文》是一篇精美绝伦的锦
绣文章,但我们从它流传过程中的实际功用来看,也是一个启蒙的识字读本,因为这一千个字不重复,是很合适孩子识字的材料。

我曾考察过,现
在可见的唐朝以前的启蒙课本有30余种:从最早的《史籀篇》到流传很
广的《苍颉篇》,再到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千字文》,这些都是识字读本。

隋唐五代至两宋时期,启蒙教育除了识字外,还增加了其他功能,其
中知识类型非常多样,比如学习天文的《步天歌》、学医的《历代名医蒙求》等。

在这种情况下,《三字经》这样的文本被孕育出来。

《三字经》
很多人只知道分为五段,但不清楚它想给人们传达什么样的信息。

其实这
五段之间是有内在关联的,它们共同指向劝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