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增强扫描的临床应用
CT增强检查的临床意义
例17:女56岁,右上腹隐痛 (下腔静脉平滑肌肉 瘤 并侵犯双肾静脉)
实用文档
因为伴有双肾静脉侵犯, 临床改变术式,切除双 肾静脉和病变处下腔静 脉,进行人工血管搭建
术后3个月复查,人工 血管通畅,侧支循环 建立充分。
实用文档
VR
MIP
例18:实下用文肢档 血管重建
下 肢 动 脉 闭 塞 及 长 度 测 量
经肝胆
4、X-线造影剂优化方案
1、尽可能使用等渗造影剂,尤其对于高龄、糖尿病以 及高危患者应特别重视;
2. 尽可能使用非离子型,提高安全性; 3. 高危人群不用或慎用; 4. 在保证影像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低浓度的造
影剂(能用300不用350,能用350不用370); 5. 在保证诊断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造影剂的使
用量; 6. 使用造影剂前后应充分水化; 7. 使用造影剂前后48小时,须停止服用二甲双胍类药
物。
5、造影剂不良反应的表现
副作用的发生率与造影剂的剂量及给药速度成正比。造影剂副反 应的机制相当复杂,尚未完全阐明。除造影剂的高渗外,还有化学毒 性及神经毒性。
(1)轻度反应 热感,恶心、呕吐、喷嚏、头晕、轻度头痛、局部 荨麻疹、轻度胸闷,不需要做任何处理 (2)中度反应 有较明显头疼、胸闷、气急,全身荨麻疹、血压轻 度下降,需要做过敏处理 (3)重度反应 喉头水肿,严重呼吸困难、循环系统障碍,休克直 至死亡,需要紧急抢救。
V R
腹主动脉瘤
AV实用A文档
MIP
实用文档
2、分辨病变与周围组织 及血管的关系
实用文档
例1:颈部肿瘤
实用文档
例2:淋巴结结核
颈淋巴结结核
实用文档
例3:舌癌淋巴结转移
CT增强检查的临床意义
谢谢大家的聆听!
5、造影剂不良反应的表现
副作用的发生率与造影剂的剂量及给药速度成正比。造影剂副反 应的机制相当复杂,尚未完全阐明。除造影剂的高渗外,还有化学毒 性及神经毒性。 (1)轻度反应 热感,恶心、呕吐、喷嚏、头晕、轻度头痛、局部 荨麻疹、轻度胸闷,不需要做任何处理 (2)中度反应 有较明显头疼、胸闷、气急,全身荨麻疹、血压轻 度下降,需要做过敏处理
CT增强检查的临床意义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像学 诊断水平也不断提高,这其中很大 程度得益于CT扫描技术的不断改进 完善以及对比剂在增强扫描中的应 用,明显提高了病变检出率及诊断 准确性。
一、造影剂的临床应用
1、造影剂的定义
所谓造影剂是指临床检查和治疗过程中为了增加某 一内脏组织或腔道对比度,更加清晰地显示器官或 腔道的形态、轮廓及病变特征,常需要应用某种特 殊物质,这种物质就叫对比剂(contrast medium ),俗称造影剂。 造影剂没有任何的治疗作用。 造影剂在体内不发生代谢,72小时内99%以上通过 尿液以原型排出体外。
例2:女,58岁,3年来多次出现手足抽搐症状, 近一月来自觉头晕头疼
胶质母细胞瘤(IV级)增强后肿瘤边界、周围水肿显示清晰。
例3:右眼眶海绵状血管瘤
R
L
CT
AX
R
L
眶内海绵状血管瘤CT增强:渐进性强化
例4:神经鞘瘤
R
L
CT
AX
R
L
CT
骨窗
AX
R
L
CT
增强 AX
R
L
视 神 经 受 压 移 位 CT 增强 COR
(3)重度反应 喉头水肿,严重呼吸困难、循环系统障碍,休克直 至死亡,需要紧急抢救。
ct增强工作总结
ct增强工作总结
CT增强工作总结。
CT(Computed Tomography)增强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通过注射造影剂来增强器官和组织的影像对比度,从而更准确地诊断疾病。
在临床工作中,CT增强技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医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CT增强工作进行总结,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和意义。
首先,CT增强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用于检查各种器官和组织,如头部、胸部、腹部、骨骼等,帮助医生发现病变和异常情况。
通过对比增强前后的CT影像,医生可以更清晰地观察病变的范围和性质,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此外,CT增强还可以用于引导介入治疗,如肿瘤消融术、血管内治疗等,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其次,CT增强技术在临床研究和学术交流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医学影像学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和方法。
CT增强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不断推动着医学影像学的进步。
通过临床实践和研究,医生和科研人员可以积累大量的CT增强影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病例研究,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此外,CT增强影像也可以用于学术交流和教学,帮助医学生和医生进一步了解疾病的表现和影像特征,提高临床诊断的水平和质量。
总之,CT增强技术在临床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医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可靠的影像数据,帮助他们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信CT增强技术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ct增强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主动脉
扫描时间18-22s,速率3-4ml/s, 层厚2-2.5mm
肺动脉栓塞
胸部CT增强扫描程序
肺结节
常规扫描 40s 动态增强扫描 速率3-4ml/s 30s 70s 120s 180s
适当层厚,以结节直径的1/3作层厚为佳
肺动脉
扫描时间12-15s,速率3-4ml/s, 层厚2-2.5mm
+C60秒
Dynamic MSCT scanning
+C90秒
鉴别肺内孤立性病变
大多数肺部结节可以通过形态学区分良恶性质或 做出定性诊断。部分肺内孤立性结节形态学特征 不典型,增强扫描有助于帮助为病灶定性。
0-20HU 无强化 良性病变可能性大 20-60Hu 轻中度强化 恶性结节可能性大 >60Hu 明显强化 炎性结节可能性大
主动脉
扫描时间18-22s,速率3-4ml/s, 层厚2-2.5mm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多平面重组(MPR),显示内膜片起自左锁骨下动脉远侧, 为主动脉夹层Ⅲ型
头颅CT增强扫描程序
CT增强扫描新技术应用
CTA
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技术
简称 CT血管造影
(需结合CT后重建处理显示,如三维重建、多 平面重组MPR等)
肾脏 皮质期-髓质期-分泌期
正常肝脏CT
平扫
动脉期
门脉期
延迟期
肝囊肿
肝Hale Waihona Puke 管瘤延迟肝血管瘤早出晚归
肝癌
快进快出
平扫 低密度
动脉期 高密度(相对)
门脉期 低密度(相对)
肝癌
胆管细胞癌
平扫
动脉期
延迟强化
门脉期
延迟8’
延迟15’
CT增强扫描的临床应用 ppt课件【34页】
CT增强检查的目的及临床应用
❖ 男性,52岁,体检发现左肺下叶不规则占位。
CT增强检查的目的及临床应用
目的2
根据病灶的强化及血供特点,有助 于疾病的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
CT增强检查的目的及临床应用
CT增强检查的目的及临床应用
CT增强检查的目的及临床应用
目的3
准确定位,明确侵犯的范围及 程度。有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
CT增强检查的目的及临床应用
肝囊肿
肝癌
肝血管瘤
CT增强检查的目的及临床应用
肝囊肿
低密度病变:边界光滑,囊壁薄 平扫CT值约0-20Hu 增强扫描无强化。
CT增强检查的目的及临床应用
肝血管瘤
是最常见的肝良性肿瘤,约占 84%
CT增强:特征性 “早出晚归”征 象
平扫期:圆形低密度灶,边界清楚。
动脉期:病灶边缘呈高密度强化, 与主动脉相同。
CT增强检查的目的及临床应用
男性,67岁,B超体检发现肝右叶低回声结节, 无临床症状。
平扫期
动脉期
CT增强检查的目的及临床应用
男性,56岁,低血糖反复发作多年。
CT增强检查的目的及临床应用
男性,74岁,右上腹不适三月。超提示肝内低回 声结节。
CT增强检查的目的及临床应用
目的1
通过增加组织对比度,从而 发现平扫无法发现的小病灶。
CT增强扫描的目的及临床应用
目录
CT增强扫描的定义 CT增强扫描的目的及临床应用 CT增强扫描新技术应用--CTA技术
CT增强扫描的定义
定义
增强扫描-静脉内注入含碘对比剂后的CT扫描 平扫--无对比剂注入的CT扫描
含碘对比剂
泛影葡胺--离子型、高渗型 碘海醇--非离子型、低渗型
医学CT增强扫描的临床应用ppt培训课件
主要内容
1 CT增强扫描简介 2 常规适用范围 3 CT增强扫描新技术应用
放射科
CT增强扫描简介
定义 增强扫描-静脉内注入含碘对比剂后的CT扫描 平扫--无对比剂注入的CT扫描
放射科
含碘对比剂
泛影葡胺--离子型、高渗型 碘海醇--非离子型、低渗型
(粒子数越多,其渗透压约大, 对血液细胞膜的损伤也越严重)
平扫期:圆形低密度灶,边界清楚。 动脉期:病灶边缘呈高密度强化,
与主动脉相同。 门脉期:增强区进行性向中心扩展,
可见病灶大部分或完全强化。 延迟期:病灶呈等密度填充,
填充时间与病灶大小有关, 最后整个血管瘤被造影剂“填满”
放射科
肝血管瘤
放射科
肝血管瘤
放射科
2 增强扫描有助于肝脏病灶定性
肝癌
肝细胞性肝Ca,最常见,占90%以上 。 主要由肝动脉供血,为不同程度的多血管肿瘤
肝癌
低密度 高密度
低密度 低密度
(少数高 密度)
放射科
3 明确定位,显示组织关系
增强扫描可清晰的 显示病灶与周围组 织的关系。
肝癌门静脉癌栓
放射科
腹部CT增强扫描程序
肝脏 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 肾脏 皮质期-髓质期-分泌期
放射科
肾脏增强扫描
皮
髓
质
质
期
期
平
分
放射科
肾脏增强扫描:肾癌
皮质期 髓质期
放射科
造影剂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轻度(70-75%)
-面色潮红、皮肤瘙痒等-不处理或口服抗组胺药物
中度(25-30%)
-心慌、头痛、支气管痉挛所致哮喘、喉水肿致呼吸困难-地 塞米松肌注
增强CT临床应用课件
04
增强剂的副作用:过敏反应、 肾功能损害等
05
增强剂的使用禁忌:孕妇、 肾功能不全患者等
06
增强剂的使用后处理:观察 患者反应,及时处理不良反
应
扫描前的准备
01 患者需空腹,避免食 物和饮料的摄入
02 患者需去除金属物品, 如首饰、皮带等
03 患者需去除衣物,换 上医院提供的衣物
04 患者需保持情绪稳定, 避免紧张和焦虑
02 脑肿瘤:增强CT可
以清晰地显示肿瘤的 边界、大小和位置, 为手术治疗提供指导。
04 脑外伤:增强CT可
以显示脑组织的损伤 程度和范围,为治疗 提供依据。
3
增强CT的注意事 项
增强剂的使用
01
增强剂的种类:碘对比剂、 钆对比剂等
02
增强剂的剂量:根据患者体 重、年龄等因素确定
03
增强剂的注射方式:静脉注 射、动脉注射等
降低辐射剂量
01 02 03 04
01
技术进步:采用更先进的成像技 术,降低辐射剂量
02
优化扫描参数:调整扫描参数, 减少辐射剂量
03
智能剂量控制:利用人工智能技 术,自动调整辐射剂量
04
提高图像质量:通过图像后处理技 术,提高图像质量,降低辐射剂量
果。
03
04
增强CT的成像原 理是基于X射线 的吸收和散射特 性,通过计算机 对X射线数据进 行处理和分析,
形成图像。
增强CT的成像 原理可以更清晰 地显示病变组织, 提高诊断准确性。
增强CT的临床应用
01 肿瘤诊断:通过增强CT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肿瘤的形态、大小、位置等 信息,有助于肿瘤的诊断和分期。
02 血管病变诊断:增强CT可以清晰地显示血管的形态、走行和病变情况,有 助于诊断血管狭窄、动脉瘤、静脉血栓等血管病变。
CT增强扫描的临床应用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CT增强 扫描图像进行自动分析和诊 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 率。
个性化扫描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 ,制定个性化的CT增强扫描 方案,以提高扫描效果和患 者体验。
远程医疗服务
通过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 ,实现远程CT增强扫描图像 的传输和诊断,为偏远地区 患者提供及时的医疗服务。
过敏反应的处理
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扫描和造影剂注射,给予抗过敏和急救 措施。
其他并发症的处理
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对于造影剂外渗引起的局部疼 痛或肿胀,可进行冷敷或药物治疗。
06
CT增强扫描的临床价值及展望
临床价值评估
1 2 3
提高病变检出率
通过增强扫描,可以更清晰地显示病变与周围组 织的对比度,从而提高病变的检出率。
CT增强扫描的临床应用
汇报人:XX
2024-01-23
CONTENTS
• 引言 • CT增强扫描基本原理 • CT增强扫描在各系统中的应用 • CT增强扫描的优势与局限性 • CT增强扫描操作规范与注意事
项 • CT增强扫描的临床价值及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提高病变检出率
CT增强扫描通过静脉注射 造影剂,增加病变与正常 组织间的对比度,从而提
02 肾功能损害
造影剂需要通过肾脏代谢,对 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造影剂 可能加重肾脏负担,甚至导致 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03
辐射剂量
04
CT增强扫描需要使用X射线进行 成像,因此患者会接受一定的辐 射剂量。虽然现代CT设备已经 采取了多种措施降低辐射剂量, 但长期或频繁接受CT检查仍可 能增加辐射相关风险。
增强技术在胸部CT扫描中的应用
增强技术在胸部CT扫描中的应用胸部CT检查大多数情况系都需要静脉注射造影剂后进行,目的是将血管、纵隔结构及肺门结构与病变区分开,尤其是血管与肿瘤的区分。
肥胖病人纵隔内有大量脂肪,可形成有效的天然对比,因此静脉注射造影剂就不象纵隔缺乏脂肪对比的消瘦病人显得那么重要。
事实上,后者如不用增强扫描就很难分辨纵隔内的正常解剖结构与纵隔、奇静脉等。
为了对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等血管病变、淋巴结病变、肿瘤及畸形等进行准确定性,必须进行增强.需要进行螺旋CT增强扫描的情况包括:肺及纵隔肿瘤,血管疾病及畸形,创伤,感染性疾病有可能蔓延至肺门及纵隔者,肉芽肿性疾病及胸膜腔病变等。
相反,大多数累及大、小气道以及肺间质的病变并不需要增强,如支气管扩张、肺转移瘤、肺气肿以及肺纤维化等.大多数情况下,12~15s的延迟就可在肺动静脉及体循环(包括主动脉弓分支)中产生很好的增强效果;20S延迟即可强化双侧的锁骨下及颈总静脉交汇点;10s延迟肺动静脉强化好,但整个主动脉及主动脉弓分支的强化不足。
根据有关文献,从肘前静脉至胸腔内各结构的循环时间依次为:上墙静脉3.7±1.5s,肺动脉6。
5±2。
5s,升主动脉10。
5±3.0s,降主动脉及颈部血管12。
3±3.8s,颈静脉17.8±5.0s。
以上延迟时间只是近似的,需根据病人估计的心输出量及怀疑病变情况作出适当调整。
螺旋CT检查需预先在高压注射器的遥控器上设置造影剂量,计算公式如下:剂量=流速(毫升/秒)x{扫描延迟时间(秒)+扫描时间(秒)-7},这里的7秒是造影剂到达肺动脉干的时间。
这个公式适应于造影剂浓度为300mg碘/ml,流速2ml/s时;当造影剂浓度为150mg碘/ml,流速3~4ml/s时,造影剂剂量翻倍.另一种计算造影剂剂量的方法是根据病人体重,方法是:剂量(300mg碘/ml)=体重(kg),或剂量(150mg碘/ml)=体重(kg)x2,这种方法在儿童检查中较前者方便,也适用于大多数成人.当胸腹部螺旋CT检查同时进行时,需增加30%的造影剂量。
CT增强扫描的临床应用
CT增强扫描的临床应用CT增强扫描的临床应用1.介绍CT增强扫描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技术,通过注射造影剂来增强器官或组织的对比度,从而更好地观察解剖结构和病变情况。
本文将介绍CT增强扫描的临床应用。
2.脑部2.1 脑血管病变的诊断:CT增强扫描可以用于检测动脉瘤、动脉硬化斑块和脑血管狭窄等脑血管病变。
2.2 脑肿瘤的评估:CT增强扫描可以对脑肿瘤进行定位和分析,评估其大小、形态和边界,以及评估其血供情况。
2.3 脑卒中的诊断:CT增强扫描可用于判断脑卒中的类型,如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并评估卒中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3.胸部3.1 肺部疾病的检测与评估:CT增强扫描可以用于检测肺结节、肺炎、肺栓塞等肺部疾病,并评估其大小、形态和密度等特征。
3.2 胸腔和纵隔肿瘤的评估:CT增强扫描可用于评估胸腔和纵隔区域的肿瘤,提供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浸润程度等信息。
3.3 血管疾病的诊断:CT增强扫描可以用于检测肺动脉栓塞、主动脉夹层等血管疾病,并评估其病变的程度和范围。
4.腹部4.1 肝脏病变的诊断与评估:CT增强扫描可用于检测肝脏病变,如肝癌、肝血管瘤和肝囊肿,并评估其大小、形态和血供情况。
4.2 胰腺病变的诊断与评估:CT增强扫描可以用于检测胰腺炎、胰腺囊肿等胰腺病变,并评估其大小、形态和病变的程度。
4.3 肾脏和泌尿系统病变的检测与评估:CT增强扫描可用于检测肾结石、肾肿瘤和泌尿系统结构的异常,并评估其大小、形态和血供情况等。
5.其他部位5.1 骨骼系统病变的检测与评估:CT增强扫描可以用于检测骨折、骨肿瘤和骨转移等骨骼系统病变,并评估其损伤程度和骨密度情况。
5.2 淋巴结和肿瘤的诊断与评估:CT增强扫描可用于检测淋巴结的肿大和异常以及肿瘤的转移情况,并评估其位置、大小和血供情况。
5.3 颅面部疾病的诊断与评估:CT增强扫描可用于检测颅面部骨折、颅内占位性病变和颅面部感染等疾病,并评估其位置、大小和骨结构的异常情况。
心理护理用于CT增强扫描患者诊疗中的临床效果
心理护理用于CT增强扫描患者诊疗中的临床效果【摘要】心理护理在CT增强扫描患者诊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介绍心理护理的意义、应用方法以及对患者的影响探讨了其在CT增强扫描中的重要性。
研究发现,良好的心理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感,提高他们的合作度和诊断质量。
心理护理的实际操作也被证明对患者的诊疗效果有显著影响。
本文强调了心理护理在CT增强扫描中的价值,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
心理护理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CT增强扫描、患者诊疗、临床效果、应用方法、影响、重要性、实际操作、临床实践、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介绍心理护理在CT增强扫描患者诊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CT增强扫描在诊断疾病和评估治疗效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CT增强扫描的过程可能会引起患者的不适和焦虑。
心理护理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在CT增强扫描患者诊疗中的临床效果,为提高患者的治疗体验和医疗效果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背景对CT增强扫描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显得非常重要。
通过专业的心理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增强对检查的接受度,提高合作度,从而确保扫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心理护理还能够提升患者的整体治疗体验,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研究心理护理在CT增强扫描患者诊疗中的临床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究心理护理在CT增强扫描患者诊疗中的临床效果,并评估其对患者的影响。
通过研究心理护理在诊疗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及实际操作,深入了解其在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恐惧、压力等负面情绪方面的作用,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整体生理和心理健康水平。
研究将分析心理护理对CT增强扫描患者的重要性,并探讨未来发展方向,为进一步完善心理护理在患者诊疗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更加全面的治疗方案和更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身心健康,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双排螺旋CT增强扫描在二甲医院的临床应用价值
像利J 计算 机软硬 技术 , 付 利用 螺旋 C T的扫描信息 , 实现 了三维空 间对颌面 l —2 8 2. 部骨折 的观察 , 三维展现颌面部 骨折影 像 , 断裂骨 的变形 、 能 如 断裂 缘的形 [ ] 杜红 文, 8 张蕴, 陈燕, 6 等.4排螺旋 C T多平 面重建和 容积再 现 图像 在 态、 骨折线 的止 行、 骨碎片的来源 、 目、 数 移位程度 和塌 陷的情况等 的全面 观 面中部 复杂 骨折 中的临床应用. 临床耳鼻咽喉 头颈 外科 杂志 ,0 9,3 2 0 2 察 , 问感 、 空 立体 感极 强 , 示的颌 面部 各骨关 系清晰 , 于分辨 其 复杂结 展 便 ( ):6 4 1 0—1 1 6. 构 , 其 是 结 构 重 叠 区 域 的 三 维 关 系 , 时 可 以对 颌 面 部 各 部 位 ( 括 骨 折 尤 同 包 [ ] 崔莹 , 9 牛延涛, 王振 常, 多层螺旋 C 等. T后重组技术对检出颅底复杂 骨 处) 进行 自f方 向的旋转 、 意切割 以展示 骨折及 周 围组 织的 情况 J 提 { j 任 , 折 的价值.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0 9 2 ( ):I 3 4 2 0 ,5 2 3 3~ I . 供更直观 、 真的立体三维影像 ; R影像也存 在一定缺陷 , 密度分辨率 欠 [ 0 V n i . r io ca cm ue o g pysann : cnlg . 逼 V 其 1 ] a ne MW Ca fai o p t t r n l d mor h cn ig t h o y a e o 佳. 细小 骨折 、 未见 明显移位 的骨折显示欠满 意 , 在颌窦前壁 、 骨及乳 突气 筛 a pi tn d ftr ed. r oC ai a e ,0 3 6 S p l1 : pl ai sa uue ̄ n sOt d r o cR s2 0 , ( u p ) c o n h n f 房 区域易 出现伪孔 【 。因此 , J 诊断颌 面骨骨折时 , S T 以轴位 图像 为诊 MC 应 2 —3 3 0. 断基础 , 据骨折的部位 、 根 移位 情况及 复杂程度 、 I 临床要求 等正确使 用 MP R
CT增强扫描技术
CT增强扫描技术相信大家现在对CT扫描这个词应该并不陌生,很多人在体检中都会涉及到CT扫描的检查项目,那么大家知道什么是CT增强扫描吗。
CT增强扫描可以提高病灶的检出率,及时发现普通CT检查时漏检的病灶问题,是一种可以提高肿瘤分期准确性、有利于病变定性的检查方法,能够更加全面的鉴别诊断和现实血管性病变以及非血管性病变问题。
不过一些医院和患者出于避免CT增强扫描所产生造影剂不良反应的考虑,在检查时通常只会做平扫,很少进行CT增强扫描,容易让一些病人耽误最佳的诊疗时机,也会在需要治疗时增加治疗成本。
下面我为大家说一下CT增强扫描技术,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认识和应用CT增强扫描技术。
CT增强扫描技术都有哪些应用呢?1.四肢关节及头颈部:在进行常规的四肢关节及头颈部CT扫描中,只需要扫描半分钟即可,如果有患者怀疑自己四肢或者头颈部有肿块或者在平扫中当发现局部肿块,则需要对这一局部进行延迟扫描,时间在1分钟左右,明确病灶问题。
2.胸部:在进行常规的胸部CT扫描中,同样半分钟时间即可,涉及到肺部结节病灶、肺部肿块或者需要进一步鉴别是否为血管情形时,则要对局部肿块进行加扫,时间在70秒左右。
3.肝脾:肝脾的CT扫描分为以下几项内容,平衡期扫描2分钟-3分钟,门静脉期扫描1分钟-70秒,动脉期扫描20秒-30秒。
①针对患者实质期病变迅速下降、动脉期明显强化的情况,可以只进行门静脉期和动脉期的扫描。
针对存在门静脉期强化的患者,可以延迟期扫描或者批加扫平衡期,多用于鉴别诊断转移性肝癌、肝脓肿、腺瘤、局灶性结节增生、血管瘤以及胆管细胞肝癌。
②针对囊性病变情况,需要进行门静脉期和行动脉期扫描,用于单纯囊肿与囊腺癌的鉴别诊断。
③针对动脉期和平扫没有发现患者出现占位性病灶的情况,只需要加扫患者门静脉期。
④针对带有脂肪肝、肝硬化等弥漫性肝病和外伤的患者,为了减少扫描辐射剂量可以只进行门静脉期的CT增强扫描。
不过不适用于是否合并占位病变的排查。
X线检查、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临床应用-文字
X线检查、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临床应用概况:近二、三十年来,影像检查技术飞速发展使影像诊断从单一的X线诊断发展为包括超声成像、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发射体层成像(ECT)、单光子发射体层成像(SPECT)、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ET)和数字血管造影术(DSA)等多种成像技术的学科。
每种成像技术又有多种检查方法。
各种成像技术都有它的优势和不足,并非一种成像技术可以适用于人体所有器官的疾病诊断,也不是一种成像技术完全能取代另一种成像技术,而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
●在选择检查手段时应当权衡利弊,择优选择。
一般应选用简单方便、安全、痛苦少的无创或微创性和费用低的成像技术。
●诊断一经确定,无需再作其他检查。
但个别病例则需综合采用几种成像技术与检查方法才能明确诊断。
各系统疾病影像诊断最佳选择CT的优势:●扫描速度快,图像清晰,分辨率高,能对病变作出明确诊断,螺旋薄层不会遗漏小病变,可对疾病作出早期诊断。
●显示出血及骨骼病变优于MRI;●利用先进的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可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使病变显示更加直观、准确,且不需要插导管就可以作CT血管造影,或对气道、肠道等空腔器官进行仿真内窥镜检查。
CT的缺点:●有放射线损伤;●头颅扫描颅底时可产生骨伪影;●盆腔的显示不如MRI,不能区分子宫、前列腺的细微结构,如子宫粘膜及结合带、前列腺中央叶及外周叶….等。
●增强扫描:即使已做过碘过敏试验阴性者,过敏体质患者也要承担碘过敏的风险,严重过敏可导致死亡,死亡率约1/3-5万。
CT扫描的适应症:任何一种影像学检查手段,有长处和短处,CT扫描也不例外,虽然全身各部位都可以检查,但决不是所有病变做扫描可获得准确诊断,而有其相应的适应性。
●颅内病变:颅内肿瘤、颅外伤、脑血管病,脑变性疾病、先天性畸形、颅内感染性疾病、脑积水、代谢性疾病。
●五官:眶内炎症、眶内肿瘤、眼眶外伤及眶内异物;外耳、中耳、内耳先天性畸形、颞骨外伤、耳硬化症、中耳炎症、颈动脉球瘤;鼻窦炎、鼻窦囊肿及息肉,鼻窦及鼻咽部肿瘤、喉癌、涎腺肿瘤以及炎症。
浅谈CT增强扫描的意义
浅谈CT增强扫描的意义CT增强扫描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它通过使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综合成像人体内部器官和组织的结构,能够提供高分辨率、高对比度的影像,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辅助信息。
本文将从CT增强扫描的原理、意义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CT增强扫描的原理CT增强扫描是在普通CT扫描的基础上,通过静脉注射含有碘的造影剂,利用造影剂的吸收特性,提高血管、组织和器官的对比度,从而更清晰地显示人体内部结构。
其基本原理是X射线通过不同密度组织的吸收程度不同,造影剂可以增强该差异性,从而增强图像的对比度,提高CT扫描的诊断价值。
1. 提高影像质量CT增强扫描通过注射造影剂可使血管、肿瘤等病变更加清晰地显示在图像中,提高了影像的对比度和分辨率,有利于医生准确诊断和定位病变。
2. 显示血管灌注情况CT增强扫描可显示器官和组织的血管灌注情况,有利于了解血管供血情况,对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3. 观察肿瘤形态和特点CT增强扫描对于肿瘤的大小、位置、边界、内部结构和血供情况等方面提供了更为详尽的信息,对临床肿瘤的诊断和分期有重要意义。
4. 评估治疗效果对于接受放疗、化疗或手术治疗的患者,CT增强扫描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疗效。
5. 引导介入治疗CT增强扫描可为介入治疗如肿瘤的经皮穿刺抽吸、介入治疗、栓塞治疗等提供必要的影像学指导。
三、CT增强扫描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1. 临床诊断CT增强扫描广泛应用于肿瘤、血管疾病、骨质疾病、内脏器官疾病等的诊断和评估,为医生做出准确诊断提供了重要的辅助信息。
2. 临床研究CT增强扫描在临床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肿瘤疗效评价、新药研发评价、临床试验的影像学评价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 术前评估对于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CT增强扫描可提供重要的临床信息,为手术前的评估和手术过程中的指导提供了必要的影像学依据。
ct增强在颅内的应用
CT增强在颅内的应用一、引言颅内疾病由于其位置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诊断技术的要求极高。
CT作为一种无创、快速、分辨率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已成为颅内疾病诊断的常规手段。
然而,常规CT在显示颅内血管和病变组织的血供情况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CT增强技术的出现,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使血管和病变组织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对比度增加,从而大大提高了颅内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二、CT增强的基本原理CT增强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造影剂在X线下的特殊性质,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后,使血管和病变组织与周围正常组织在CT图像上形成鲜明的对比度。
造影剂通常含有碘元素,具有良好的X线吸收能力。
在CT扫描过程中,造影剂随着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各部位,特别是在血管丰富的区域如颅内,造影剂的浓度更高,从而使这些区域在CT图像上呈现出更高的密度,便于医生观察和诊断。
三、CT增强在颅内疾病诊断中的应用1. 颅内肿瘤的诊断:CT增强对于颅内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增强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同时,根据肿瘤在增强扫描后的强化程度,可以初步判断肿瘤的良恶性。
例如,恶性胶质瘤通常呈现出明显的不均匀强化,而脑膜瘤则多表现为均匀一致的强化。
2. 脑血管疾病的诊断:CT增强在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增强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颅内血管的形态、走行以及是否存在狭窄、闭塞等病变。
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CT增强可以迅速判断是否存在颅内大血管闭塞,为溶栓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此外,CT增强还可以用于诊断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血管性疾病。
3. 颅内感染的诊断:颅内感染如脑炎、脑膜炎等,常导致颅内血管通透性增加,造影剂在感染区域的渗出增多,从而在CT增强图像上呈现出明显的强化。
通过观察强化的范围和程度,可以对颅内感染进行准确的定位和定性诊断。
4. 颅内损伤的诊断:对于颅脑外伤患者,CT增强可以清晰地显示颅内血肿、脑挫裂伤等病变的范围和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内容
1 2 3 CT增强扫描简介 常规适用范围 CT增强扫描新技术应用
放射科
CT增强扫描简介
定 义
增强扫描-静脉内注入含碘对比剂后的CT扫描 平扫--无对比剂注入的CT扫描
放射科
含碘对比剂
泛影葡胺--离子型、高渗型 碘海醇--非离子型、低渗型
(粒子数越多,其渗透压约大, 对血液细胞膜的损伤也越严重)
放射科
(1)鉴别肺内孤立性病变
右肺下叶SPN,
病理结果
平 扫: CT值 17HU 动脉期:CT值 86HU 强化幅度 >60HU 炎性假瘤
放射科
(2)血管畸形或血管性病变的诊断
血管性病变
1 肺动脉栓塞 2 肺动静脉瘘 3 肺隔离症 4 主动脉夹层 ~~~~~
.中央型aPE ,
平扫隐隐可见局部肺动脉密度轻微增加,
增强扫描图像上,进一步检查肝静脉、门 静脉、胆管与病灶的关系容积效应, 直径较小的病灶往往在CT平扫上难以显示,或显示不清。
病例1 小肝癌
平扫
动脉期
放射科
1 发现病灶
病例2 男性,67,B超体检发现肝右叶结节低回 声病灶,无临床症状。
平扫期
动脉期
放射科
1 发现病灶
放射科
(1)鉴别肺内孤立性病变
大多数肺部结节可以通过形态学区分良恶性质或 做出定性诊断。部分肺内孤立性结节形态学特征 不典型,增强扫描有助于帮助为病灶定性。
0-20HU 20-60Hu
无强化
良性病变可能性大
轻中度强化 恶性结节可能性大
>60Hu
明显强化
炎性结节可能性大
放射科
(1)鉴别肺内孤立性病变
病例3
肝左叶7 mm 肝癌结节: 动脉早期不显示,动脉晚期强化显影
放射科
有肝脏基础病变的病人(如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等) 病人应该:
每半年做一次超声检查,
做一次AFP测定,
有异常情况进行肝脏三期增强扫描。
只做CT平扫对于小病灶没有任何意义, 有时反而贻误诊断时机。
放射科
2 增强扫描有助于肝脏病灶定性
肺结核
肺癌
肺炎性假瘤
放射科
(1)鉴别肺内孤立性病变
左肺上叶SPN,
病理结果
平 扫: CT值 20HU 动脉期:CT值 22HU 强化幅度 <20HU 肺结核
放射科
(1)鉴别肺内孤立性病变
右肺下叶背段SPN, 平 扫: CT值 25HU 动脉期:CT值 56HU 强化幅度20-60 HU 病理结果 肺泡癌
2显示平扫不能显示 或可疑的病灶,前列 腺和子宫占位病变常 呈等密度,单纯平扫 难以确定;
3了解肿瘤的供血情 况,根据增强特征鉴 别病变性质;
腹壁占位
子 宫 平 滑 肌 瘤
强化
放射科
颈部CT增强检查
颈部病变
1显示颈部血管及血 管丛,区分血管断面 和淋巴结、病灶。 2重点观察病灶与颈 动脉的关系。 3了解肿瘤的供血情 况,根据增强特征鉴 别病变性质;
癌
平扫 低密度
动脉期 高密度(相对)
门脉期 低密度(相对)
放射科
肝癌
放射科
平扫
动脉期
门脉期
延迟期
肝 低密度 边缘高密 高密度范 高密度 度 围扩大 血管瘤
肝癌 低密度 高密度 低密度 低密度 (少数高 密度)
放射科
3 明确定位,显示组织关系
增强扫描可清晰的 显示病灶与周围组 织的关系。
肝癌门静脉癌栓
肝囊肿
肝癌
肝血管瘤
放射科
2 增强扫描有助于肝脏病灶定性
肝囊肿
低密度病变:边界光滑,囊壁薄 平扫CT值约0-20Hu
增强扫描无强化。
放射科
2 增强扫描有助于肝脏病灶定性
肝血管瘤
在肝良性肿瘤中最为常见,约占84% 病理:充满血液的血管囊腔构成
CT增强:特征性 “早出晚归”征象
平扫期:圆形低密度灶,边界清楚。 动脉期:病灶边缘呈高密度强化, 与主动脉相同。 门脉期:增强区进行性向中心扩展, 可见病灶大部分或完全强化。 延迟期:病灶呈等密度填充, 填充时间与病灶大小有关, 最后整个血管瘤被造影剂“填满”
1 确诊主动脉夹层 2 了解病变范围(分型) 3 寻找破裂口
~~~~~
主动脉多平面重组(MPR),显示内膜片起自左锁骨下动脉远侧,
为主动脉夹层Ⅲ型
放射科
(3)明确纵隔结构与关系
左肺门中央型肺癌:病变侵犯左肺动脉、并包绕主动脉
放射科
CT增强扫描适用范围
常规扫描 非常规扫描
腹部CT检查 盆腔CT检查 颈部CT检查
常规扫描 非常规扫描
腹部CT检查 盆腔CT检查 颈部CT检查
胸部CT检查 颅脑CT检查
放射科
(一) 腹部CT增强扫描应用
放射科
腹部CT增强扫描程序
肝脏 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
肾脏 皮质期-髓质期-分泌期
放射科
动脉期
门脉期
放射科
肝脏多期增强扫描的意义
发现平扫不能显示的病灶,尤其是1cm以下 的小病灶。 根据肝脏病变的强化特点,判断病变性质。
肺动静脉瘘
肺动脉与肺静脉之间部分分支存 在异常交通,好发肺门附近
对于肺门附近的肺内结节做 穿刺活检之前应首先排除本 病,以免引起严重出血!
~~~~~
放射科
(2)血管畸形或血管性病变的诊断
血管性病变
1 肺动脉栓塞 2 肺动静脉瘘 3 肺隔离症 4 主动脉夹层
肺隔离症:
部分肺组织
不能由正常的肺动脉供血,
由来自主动脉分支供血。 CT:实性、囊实性肿块
~~~~~
好发部位:左下肺后基底段
放射科
(2)血管畸形或血管性病变的诊断
血管性病变
1 肺动脉栓塞 2 肺动静脉瘘 3 肺隔离症 4 主动脉夹层
~~~~~
放射科
(2)血管畸形或血管性病变的诊断
血管性病变
1 肺动脉栓塞 2 肺动静脉瘘 3 肺隔离症 4 主动脉夹层
增强显示右肺动脉干和左下肺动脉充盈缺损 放射科
(2)血管畸形或血管性病变的诊断
血管性病变
1 肺动脉栓塞 2 肺动静脉瘘 3 肺隔离症 4 主动脉夹层
~~~~~
aPE, 肺动脉内附壁性充盈缺损, 与管壁呈锐角
放射科
(2)血管畸形或血管性病变的诊断
血管性病变
1 肺动脉栓塞 2 肺动静脉瘘 3 肺隔离症 4 主动脉夹层
--对肾功能的损害,即对比剂肾病。 (破坏红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 --多数对比剂对肾脏的损害是一过性的,只有极少 数有高危因素的病人出现不可逆损害。 --高危因素: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多发性骨髓瘤等 --预防方法: 检查前水化:检查当日不禁水、检查前鼓励病人多饮水。
住院病人可检查前静滴液体1000ml。
胸部CT检查 颅脑CT检查
放射科
CT增强扫描新技术应用
CTA
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技术 简称 CT血管造影
(需结合CT后重建处理显示,如三维重建、多 平面重组MPR等)
放射科
CT增强扫描新技术应用
脑血管CTA
颈部CTA
CTA
心脏CTA 体部血管CTA
下肢血管CTA
放射科
颈 部 CTA
放射科
心 脏 CTA
软斑块
放射科
体 部 血 管 CTA
放射科
体 部 血 管 CTA
放射科
主要内容
1 2 3 CT增强扫描简介 常规适用范围 CT增强扫描新技术应用
放射科
放射科
放射科
CT增强扫描的目地
增加组织对比度,以便更好观察及区别组织结构。
1 进一步发现病 灶,提高病变 的检出率。 2 根据病变增强 特点,利于确 定病变性质, 有助于定性诊 断及鉴别诊断 。 3 准确的判断肿 瘤的位置及侵 犯程度,有助 于估计手术范 围及手术方式 的选择。
放射科
CT增强扫描适用范围
放射科
造影剂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轻度(70-75%)
-面色潮红、皮肤瘙痒等-不处理或口服抗组胺药物
中度(25-30%)
-心慌、头痛、支气管痉挛所致哮喘、喉水肿致呼吸困难-地 塞米松肌注
重度(<1%)
-过敏性休克-扩容、升压、抗过敏,立即在CT检查床上给 予肾上腺素皮下注射。
放射科
造影剂不良反应
毒性反应
肝脏 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
20-25s 60s
肾脏 皮质期-髓质期-分泌期
20-25s 60-70s
放射科
胰头癌, 包绕肠系膜上动脉
放射科
CT增强扫描适用范围
常规扫描 非常规扫描
腹部CT检查 盆腔CT检查 颈部CT检查
胸部CT检查 颅脑CT检查
放射科
盆腔CT增强检查
盆腔占位 与腹壁占位鉴别
1显示盆腔内血管及 血管丛,区分血管断 面和肿大的淋巴结。
放射科
腹部CT增强扫描程序
肝脏 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
肾脏 皮质期-髓质期-分泌期
放射科
肾脏增强扫描
皮 质 期
髓 质 期
平
分
放射科
肾脏增强扫描:肾癌
皮质期
髓质期
放射科
肾脏增强扫描:肾癌
皮质期
髓质期
放射科
肾盂癌
肾平滑肌瘤 平扫
平扫
强化
强化
放射科
肾脏增强扫描:显示肾癌下腔静脉瘤栓
放射科
腹部CT增强扫描程序
平扫
强化
放射科
腮腺深叶多形性腺瘤
CT增强扫描适用范围
常规扫描 非常规扫描
腹部CT检查 盆腔CT检查 颈部CT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