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白居易《养竹记》唐顺之《竹溪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养竹记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多树为庭实①焉。
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②者斩焉,篲帚③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菶茸荟郁④,有无竹之心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芟蘙荟,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惟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节选自唐·白居易《四部丛刊·白氏长庆集》)(注)①庭实:原指将贡品或礼物陈列于庭,让人观赏。这里是指将竹子种植在庭院中,随时观赏。②筐篚:竹制器物。③篲帚:扫帚。④菶(běng)茸荟郁:草木杂乱茂盛。
竹溪记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①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亦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买一石,百钱买一花,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呜呼!奇花石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然穷其所生之地,则绝缴海外之人视之,吾意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而绝徼海外,或素不产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见竹,吾意其必又有甚于京师人之宝之者,是将不胜笑也。
语云:“人去乡则益贱,物去乡则益贵。”以此言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
余舅光禄②任君治园于荆溪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竹间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其中。而间谓余曰:“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因自谓竹溪主人,甥其为我记之。”
(节选自明·唐顺之《任光禄竹溪记》)(注)①徽(jiào):边界。②光禄:官名。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假:借
B.长无寻焉寻:寻找
C.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薪:当作木柴烧
D.或芟而去焉芟:锄除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由是筐篚者斩焉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B.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其皆出于此乎
C.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今君乃亡赵走燕
D.奇花石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
B.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C.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D.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贞元,年号,“贞元十九年”是年号纪年。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一般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B.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隋唐只用于考中进士,明清殿试之一甲三名称赐进士及第,亦省称及第。
C.相国,汉朝廷臣最高职务。之后,相国官职正式任命一般是权臣。后代对担任宰相的官员,也敬称相国。明清对于内阁大学士也雅称相国。
D.京师,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养竹记》开篇以“竹似贤”领起下文,用竹子的“本固”“性直”“心空”“节贞”来比喻君子的四种美德。君子种竹于庭,大抵因为竹似贤。
B.《养竹记》叙述了关相国私第的竹子成长历程:关相国对它们爱护有加,后遭人任意砍伐,后来作者铲除杂草,搬运粪土,忙了几天才让竹子重新焕发生机。C.《竹溪记》第一段主要运用对比手法,将“江南人”与“京师人”对待竹子的不同态度进行了对比,一贵一贱,对比鲜明。
D.《养竹记》写竹子特点与君子的关系,为结尾言志做铺垫;《竹溪记》写人们对竹子的不同态度,凸显光禄任君身处江南“遍植以竹”的高雅志趣。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
(2)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
13.《养竹记》最后一段告诉我们写作此文目的,《竹溪记》第一段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请用自己的话分别表述。
写作目的:
道理:
5.B
6.D
7.B
8.C
9.D
10.D
11.B
12.(1)第二天,走到亭的东南角,在这里看到一丛竹子,枝叶凋敝,没有生气。(2)因为它难以得到而且又多枯死,(所以)人们就更加珍爱它。
13.写作目的参考角度:表现了作者对人材的重视,他希望统治者(使用人材的人),要重视人材的选拔,不要埋没人材。
道理参考角度: ①越稀有的东西,越令人珍惜和爱护;②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物有着不同的理解或态度。
【分析】
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B.本句意为:长度不到一寻。“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故选B。
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含义及用法的能力。
A.代词,它们/语气词,不译;
B.代词,它/副词,表推测语气,大概;
C.都是副词,竟然;
D.介词,表被动,被/动词,作为。
故选C。
9.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本句意为:竹子,只是植物,对于人会怎么样呢?凭着它与贤者有相像的地方,人们就怜惜它,栽培它,(它都会如此)更何况(对待)那些真正的贤者呢?
“哉”是句末语气词,断句的标志,排除BC;
“以其有似于贤”,“似于贤”是“有”的宾语,不能断开,排除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