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西师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师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本单元主要是识字,课文有《春天来了》、《我的小天地》、《西柏坡》、《交通工具》、《口语交际走出校园认汉字》、《积累与运用一》。
在教学本单元时,我注重了环节设计的合理性,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进行识字,因为学生在生活中有了一定的识字经验和能力,但是学生学的不是很有兴趣,没有在具体的语境中识字,学生学起来、记起来也是比较枯燥的,通过开火车方式检测孩子的识字情况,发现有些孩子掌握的不是很扎实,识字环节教学没有夯实。
如果能够在学生熟读课文之后在进行识字指导的话,我想就会降低学生的识字难度。
一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虽然在发展,但占优势的还是无意注意,注意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新鲜的刺激所吸引,受兴趣和情绪所支配。
学生识记、巩固生字最好的方法就是复现。
在课中我注意采用多种形式复现生字,让学生多种感官参加活动。
学生的无意注意被充分利用,有意注意也被调动起来。
学生年龄虽小,想象力极其丰富,甚至有时异想天开,自己却“收不住了”,这就要求老师能够恰如其分的给予引导和小结。
在课上我通过借鉴一些好的教学设计,并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逐步引导展开,但是过程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例如:有些学生对“融化”相对应的课文插图不能理解,回到办公室后,自己反复的琢磨思考,思来想去,终于豁然开朗,找到了“病根”所在。
借鉴别人的教学设计,究竟是为了模仿还是借鉴?如果一味的把别人的教学设计的种种环节,甚至是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照搬到自己的教学中来,不但不会见效,反而还会事倍功半。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针对孩子们不同的接受水平以及已有的知识能力,努力为他们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在课堂上,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有些孩子过于内向,很少举手回答问题,作为教师,我们还应该善于发现每一名学生的优点所在,不失时机的给他们与表扬和鼓励。
例如:有些学生不爱举手回答问题,可是他坐得笔直,听讲认真,我们就可以鼓励他:你坐得真好,老师相信回答问题也会很棒的,勇敢一点,试试看!有的学生回答问题不准确,偏离了答题方向,我们可以说:你的想象力可真丰富,试试看,根据老师的提示,会不会答的再好些呢?
同时,在识字教学时我以竞赛形式让学生识字,好胜心理促使学生三或四人小组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大家一字一字读得特别认真,充分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寻找到了学习的快乐。
我还让获奖小组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这实际上是教师给学生搭建了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让学生能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交流一些识字的方法和途径,老师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并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把祖国的语言文字学好。
通过本单元的识字教学,我学到了很多教学方面的知识。
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会不断的发现、积累,为孩子们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本单元主要是课文的阅读,课文有《小贝壳》、《谚语三则》、《顽皮的阳光》、《老人与苹果树》、《种子》、《草》、《口语交际春天真好》、《积累与运用二》。
在教学本单元时,我发现,在阅读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无论课文描述的景色多么迷人,叙述的事情怎么感人,可学生就是无动于衷。
其重要原因是学生角色模式的定势,使得他们在阅读课文中多把自己置于文外,语言内容难以引起学生体验,语言情感难以激起学生共鸣。
可见,要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必须以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变旁观者为当事者,变阅读课文为经历生活,变感受人物情感为自我流露情感。
从而,最大限度地缩小学生与课文、与文中人物之间的情感差、心理差,以促进学生真心地阅读,真切地体会,真情地感悟,真实地感受。
而课堂表演能让学生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之中,通过角色的转换,从而与文中的人物想在一起,以深刻地感受语言的蕴涵,理解语言的意义。
课堂表演,十分符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是有效促进学生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
在教学《种子》一课时,我主要抓六自然段的动作词,让学生做种子发芽过程的相关动作,通过“伸、揉、打、探出”等动词的表演,学生不仅领悟到种子发芽的动作,而且更深刻地到体味到了文章用词的精确巧妙。
《草》是一首富有情趣的五言诗。
这首诗有一幅插图,画的是原野上的草,正是诗的意境。
这首唐诗有四行两句。
作者描述了草顽强的生命力,它由枯到荣的过程,我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古诗的特点,教学时,充分利用电脑、小黑板、生字卡片等辅助手段,再现古诗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了解古诗的意思,通过朗读领悟古诗的意境和韵味,效果不错。
《顽皮的阳光》展现的是阳光的特点,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
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我力求体现快乐学习,自主学习的理念。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走近生活,体验阳光的特点,感受生活的情趣。
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通过比较、辨别,理解课文;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感悟语境;通过动手拼图,培养想象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
本单元主要是课文的阅读,课文有《生日礼物》、《山爷爷》、《森林,你好》、《种树》、《看浪花》、《古朗月行》、《口语交际珍惜每一滴水》、《积累与运用三》。
在教学中我能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
通过教学我认为达到了课程目标的要求,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寓教于乐,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努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积累成功的体验,在活动中感悟知识为生成、发展与变化,由生活引入课堂,由课内迁移到课外,在拓展中延伸,在建构新知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尤其是在《山爷爷》中安排了仿照儿歌句式让孩子练说的环节,这种安排打开了孩子思维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加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让学生感到“我也能编儿歌”“我也可以做一个小诗人”,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乐趣,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教学《看浪花》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初读课文,在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后,布置了学习任务:尝试运用“发现法”学习课文。
仔细读课文,想想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
在四人小组里讨论交流,并强调学生能感悟多少就说多少,发现什么就交流什么,看谁发现得多,看谁的思维最敏捷。
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教室里呈现出书声琅琅、圈圈画画、主动思考、热烈交流的景象。
交流时,各小组的同学都争着发言,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古朗月行》一课时,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我让学生用自学讨论法去读书、思考、讨论,解决问题,并注意保护学生的发现,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在教学《森林,你好》时,通过比赛的形式,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注意了面向全体的训练。
但朗读的指导不到位,由于孩子小,让每个学生把全文都读下来,从课堂上看,有点吃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以后就让学生读一段,同时增加了其他同学参与的机会。
我自己的激励、调控、评价也没有跟上,这是教学没有朗读气氛的直接原因。
教师不仅要评价,也要让学生参与评价。
一是训练了学生注意倾听;二是从评价中知道了怎么读。
学生对各种句式的运用局限于书本中,联系实际生活造句的能力还要加强。
西师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反思本单元主要是识字,有《庄稼小卫兵》、《加一加》、《换一换》、《反义词歌》、《综合性学习有意思的名字》、《积累与运用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年级的教学重点。
小学一年级应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因此,识字教学必须博采众长,综合、灵活应用多种识字方法,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开发学生识字潜能。
在本单元中我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编一编。
让学生自己编字谜,编故事,帮助记住汉字。
如学习“困”字时,一个学生就编出了个字谜:方方的院子种了一棵树。
(困)
2、找一找。
在学过的生字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比较、发现,给字归类,寻找学习规律。
3、比一比。
比较“请”“清”“情”“晴”和“睛”。
4、换一换。
通过换一换偏旁记生字。
如:请—清—情—晴—精—睛,通过换偏旁比较,学生既明白了形旁表意,又记住了这一组形近字。
5、赛一赛。
利用学生的好胜心,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一比谁认的字多,让学生开展认字比赛。
同时,我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猜谜语形式喜闻乐见,所以在识字时我就在课始导入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兴趣,且谜语的内容具有生活气息,贴近孩子的语言,很自然地引出课文内容。
教学中我注意以兴趣为先导,关注个性化张扬,采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摒弃了“教教材”的传统观念,借助教材精心设计了多种语文实践活动,抓兴趣点教学,不但激活了学生的好奇心,而且将它变成求知欲,在课堂氛围空前高涨的情趣中,学生已经把学习识字变为一种自我需要了,教学效果较好。
识字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我们放手让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创造性的识字,我们就会惊喜地发现——孩子的思维之广阔,潜能之无边。
而我们的识字教学也不再单调。
本单元主要是课文的阅读,课文有《夏天的夜晚》、《风》、《瓜娃娃打电话》、《三颗心》、《我去台湾接外婆》、《静夜思》、《口语交际我能帮你做什么》、《积累与运用五》。
在教学本单元时,我注重了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特点,它不仅仅是指导学生会读课文,读懂课文,更重要的是要唤醒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使学生产生学习需求。
教学开始,我首先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自主学习的空间。
用“你想知道吗”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又为学习课文作了铺垫。
然后范读,让学生提意见,这不仅为学生读课文作了示范,而且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积极评价的能力。
教学《三颗心》时以读促悟,关注情感体验。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重点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读读、想想、悟悟,强化语感指导,并通过生生评价,考察学生读书感悟的程度,使学生在于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中,获得情感的体验、独特感受和理解。
同时,在教学《瓜娃娃打电话》中以想象作启迪,关注学生角色转变。
郑国民博士说过:“根据小学低年级的心理发展规律,他们不仅生活在现实世界,还生活在想象世界,学生喜欢做梦。
学生想象世界的丰富程度与思维发展密切相关,在学生喜欢做梦的时候,应该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和条件。
”我在教学中设计情境,使学生顺应教学过程很自然地转换了角色,走进文本,入情入境。
这样为学生感受和体验丰富多样的情感提供了机会。
在教学《我去台湾接外婆》时以模仿为基础,关注语言训练。
模仿是人的天性,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教师以课文为凭借,让学生根据样本大胆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练习说话,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巧妙地进行语言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但是,本单元教学时上课时间没有把握好,过于注重生字的识记教学,对学生放得太松,以致写字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
学生主动参与的愿望还没有调动起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自己上课激情的训练。
本单元主要是课文的阅读,课文有《奇妙的舌头》、《小鸭子的问号》、《蜘蛛织网》、《青蛙搬家》、《小燕子进步了》、《寻隐者不遇》、《口语交际动物的本领》、《积累与运用六》。
本单元我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课文,在朗读中感悟真情,在生活中提高认识。
结合个人预习,提出自读课文时不认识的字是哪几个,有哪些问题,做了什么标记,是怎么解决或准备怎么解决。
让学生自己书写,自己分析字形,用自己认为可行的方法记忆字形。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指导和鼓励,包括写字的姿势。
在教学《小鸭子的问号》一课时我特意创设了一个虚拟的情境——故意用增、删、改等方法“篡改”课文12处,再制成朗读录音,让学生挑刺,“帮助”老师找出错误所在,利用商讨策略,先合上课本倾听,再翻开课本边听边看,边思边辩边演,为服务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对文中人物、事件形成“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提供了放矢之“的”。
六七岁的孩子上课易于疲劳,有意注意不能持久,我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给“权威”挑毛病,在“助人为乐”中成了真正的“发现者”,通过近似竞赛的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内驱力和学习兴趣,创造了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自由轻松的学习气氛,有效地提高了注意力。
教学中,师生之间、教学内容与学习者之间的距离感消除了,具有争强好胜特点的学生们的探索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了最大的满足,形成了“紧张而活跃”的高潮气氛,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在教学《青蛙搬家》这课时,我紧紧把握“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
学生采用合作、自主的学习方式,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较好,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想像能力,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学会欣赏美的自然现象。
创新智能落实到了具体的过程中,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本单元的阅读教学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教师应从“适应学生的角度出发”,发挥主导作用,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在“实”字上下功夫,求效益,这很重要。
我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也受到了美的熏陶,收获不小。
教学相长,这其中的快乐,只有自己知道。
本单元主要是课文的阅读,课文有《热闹的菜地》、《种水珠》、《三个伙伴》、《岳飞练字》、《达尔文浇花》、《所见》、《口语交际我喜爱的体育活动》、《积累与运用七》。
回顾本单元教学,我认为基本实现了课前的教学理念。
1、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较好的发挥了教师的引导、指导、点拨的作用。
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时,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学习理解课文时,学生读懂哪一段就汇报哪一段。
使课堂学习气氛十分热烈。
这样既保障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体现了灵活组织教学的引导作用,效果很不错。
2、有效地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3、注重对学生创新智能的培养。
在学生自读互评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创新智能的培养。
圈圈划划是阅读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在教学《三个伙伴》中,我实施开放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掌握识字方法,培养学生形成自主识字的能力。
插图也是语文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
教学《达尔文浇花》时,在了解了课文内容后,我让学生小组合作,看课文插图,讲讲故事。
孩子喜欢讲故事,凭借插图讲故事可以帮学生梳理内容,加深理解。
教学《热闹的菜地》时,我注重指导朗读环节,让学生揣摩不同身份人物的心情来朗读,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
教学中我及时抓住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如我让每一组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展示在黑板上,并进行互评时,学生就显得异常激动,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一旦得到其他组同学的肯定,脸上幸福快乐的光芒就情不自禁的显露出来。
同时,我利用最具感染力的音乐,和谐的音符与优美的文字,给孩子们创设了乐于接受的情境,活泼民主的课堂氛围,让他们在想象的空间里思绪飞扬,在独特的感受中畅所欲言,点燃他们求知的欲望。
当学生读通课文后,我便让学生自编自导,来表演课本剧,学生通过富有想象力和生动有趣的表演,进入意境,想他所想,去体验角色的感觉,通过参与者扮演活动的过程,学生从所承担的角色角度和立场去理解和表达,真是事半功倍!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我看到学生的创新智能是不可估量的。
作为教师要把学生的创新智能作为教学永恒的主题,要像江泽民书记说的那样,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