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文化传承与创新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2013级二轮复习专题训练(二)
政治试题卷
总分100分答题时长:5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
本部分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2年春节期间,一出《十谢共产党》的花灯戏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传唱,原创与表演者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歌为心声,《十谢共产党》唱出了中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展现了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
这说明
①文化是对经济和政治的反映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
③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④劳动群众是文化创作的主体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热播的电视节目《中国达人秀》,将镜头定格在平凡小人物身上,以现实的深度与情感的浓度穿透人性,以开放的创造精神与自觉的文化态度促成了“舶来品”的华丽转身。
《中国达人秀》的成功启示我们
①借鉴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③进行文化创新应考虑到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要④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2012年2月16日,中国木版年画展在哈萨克斯坦中央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一批批参观者在零距离触摸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这表明
A.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在不断缩小B.中哈两国人民的价值观正在趋同C.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D.世界各国都遵循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4.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随着我成长,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
”这说明
①文化由人创造,反过来又影响人②民间艺术元素决定了文化作品的成败
③文化创新离不开文化继承④文化具有多样性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①③
5. 中德对话论坛2012年会议于7月23日至24日在上海举行。
论坛中方主席徐匡迪表示,中德对话论坛是两国非官方高级别论坛。
成立七年来,论坛议题涵盖了中德关系的方方面面,提出了许多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和意见,为促进中德关系的深入发展发挥了独特作用。
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①中德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色彩②中德文化差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③中德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能促进中德文化的繁荣发展④中德文化交流是中德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6.“我希望世界各地的文化之风都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
”甘地这句名言强调的是
A.要扬弃传统文化,革故鼎新B.要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也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色
C.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和发展D.要承认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同性
7.电影《唐山大地震》再现了唐山大地震的场景,在创作拍摄上注重运用国际上灾难大片的一些基本元素。
同时,将传统特技和数字高科技有机结合,使这部影片有了比较完美的艺术和技术的精彩呈现。
这说明
①文化形态更替是由科技进步决定的②创新推动着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③现代高科技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④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A.①②D.②③C.②④D.①④
8.近年来,国家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
如果请你写一份“积极行动起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倡议书,应当运用的观点是
A 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
B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C 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D 文化遗产只能是本民族的宝贵财富
9.驴打滚、艾窝窝等北京人熟悉的北京小吃将打包申遗。
实施“北京小吃”打包申遗项目的文化意义是
A.提升北京小吃的品牌价值
B. 利用物质载体传承传统文化
C.促进中外文化的传播交流
D. 丰富中华文化的形式和内容
10.2012年,《江南style》仅用86天,便获得超4亿点击量,堪称奇迹。
有评论认为,纵观《江南style》的MV,你会发现除了东方面孔和几个韩文外,几乎看不出什么韩国烙印,编曲完全是欧美流行范儿,所以,东西方观众接受起来完全没有什么冲突感,因而促成了全球流行。
这表明
①民族的才是世界的②文化创新应博采众长
③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文化传播④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先进文化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1.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既有过“兼收并蓄、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过“全盘抛弃,彻底西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它们的共同错误在于
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B.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D.违背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12.广东某县依托葛洪等历史名人的文化遗产,致力于挖掘当地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和宗教文化,力塑文化旅游品牌。
该县的这一做法是基于
①文化独特性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②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
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④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A.①③B.①④C.③④D.②③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本部分共2题,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为推动文化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保驾护航”。
2011年11月,财政部表示,今后将进一步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支持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继续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充分调动社会各类文化机构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设立财政专项,支持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材料二当前,我国文化“走出去”的行动不断加强,但还存在较多问题。
如某些国产电影因缺乏想象力、制作工艺粗糙、营销手段落后等,在国际电影界备受冷落。
但文化“走出去”也不乏成功的例子,如中国交响乐团在德国演奏了改编创作的交响京剧《贵妃醉酒》,以德国人喜爱的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国京剧的魅力。
因此,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
(1)运用政府责任和职能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一。
(13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对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更应
“走进去”的认识。
(13分)
1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
材料一日本在地震、海啸及核泄漏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通过一切传播手段向公众传递如何避灾减灾、安全自救以及与此相关的科学知识。
在此之前,作为多地震国家,防震知识和自救手段也是日本日常学校、社区和媒体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
材料二由于公众对自身安全状况的忧虑、以及相关核知识的匮乏造成了一场起始于谣言的恐慌性抢购,在危机之后,我们要深刻反思:要注重教育,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工作,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一个国家有没有前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重视不重视教育。
材料三温家宝总理在一次答记者问中讲到:世界的文化是多样的,国家的社会制度也是不同的,但是我们认为这都不妨碍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相学习和借鉴。
在这方面,我曾经在新加坡就讲过,开放包容,国家才能富强。
(1)与日本国民在地震之后的冷静与坚毅相比,我国国民“听风就是雨”的表现值得反思。
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我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原因是什么?(12分)
(2)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谈谈材料三给我们的启示。
(14分)
秀山高级中学高2013级二轮复习专题训练(二)
政治答题卷
姓名:考号:成绩: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3.(1)运用政府责任和职能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一。
(13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对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的认识。
(13分)
14.(1)与日本国民在地震之后的冷静与坚毅相比,我国国民“听风就是雨”的表现值得反思。
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我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原因是什么?(12分)
(2)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谈谈材料三给我们的启示。
(14分)
参考答案
1-5 A C C D C 6-10 B C B B D 11-12 D C
13.(1)①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政府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政府加大财政投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4分)
②政府加大文化建设投入,支持中国文化“走出去”等是通过经济调节、经济服务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的表现。
(3分)
③政府通过加大文化建设投入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文化发展是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的表现。
(3分)
④政府通过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调动社会各类文化机构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是政府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具体表现。
(3分)
(2)①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我们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中华文化“走出去”,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5分)
②以德国人喜爱的形式改编《贵妃醉酒》充分展现了中国京剧的魅力,说明要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优秀文化的交流、借鉴,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面向世界人民的文化需求,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
(5分)
③某些电影因缺乏想象力、制作工艺粗糙、营销手段落后而备受冷落,启示我们要促进文化
内容和形式、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提高文化产品的竞争力、采用先进的营销方式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3分)
14.(1) 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的影响越来越大(4分)②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4分)③发展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客观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有利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或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4分)
(2)①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3分)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3分)
③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它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3分)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还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3分)
⑤根据本国自身情况,结合自身发展需要有选择地借鉴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反对全盘西化的观点。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