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第九章《无讼》(解析版)-【教考融合】《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分章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一、《乡土中国》第九章《无讼》教考融合练习
一、语言文字的运用与表达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我们足球比赛时,裁判官吹了哨子,说那个人犯规,那个人就得受罚,用不到由双方停了球辩论。
最理想的球赛是裁判员________(除了做个发球或出界的信号员)。
为什么呢?那是因为①裁判员是规则的权威②而且都事先约定根据双方同意的规则之下比赛③每个参加比赛的球员都应当事先熟悉规则④他的责任是在察看每个球员的动作不越出规则之外。
一个有Sportsmanship的球员并不会在裁判员的背后,向对方的球员偷偷地打一暗拳。
如果发生此类事情,不但这个球员,而且裁判员可以罚他,甚至全球队的名誉即受影响。
球员对于规则,要________,技艺要能做到________而不________的程度,他需要长期的训练。
如果发生有意犯规的举动,就可以说是训练不良,也是指导员的耻辱。
(《乡土中国•无讼》)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③②④
B.④①②③
C.③②④①
D.③②①④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形同虚设谙熟称心如意逾常
B.名存实亡熟悉称心如意逾常
C.形同虚设谙熟从心所欲逾规
D.名存实亡熟悉从心所欲逾规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发生此类事情,不但裁判员可以罚他,而且这个球员,甚至全球队的名誉即受影响。
B.因为发生此类事情,裁判员不但可以罚他,而且这个球员,甚至全球队的名誉即受影响。
C.因为发生此类事情,这个球员,不但裁判员可以罚他,甚至全球队的名誉即受影响。
D.如果发生此类事情,不但这个球员,裁判员可以罚他,甚至全球队的名誉即受影响。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礼治秩序中的礼,其内容既有成文仪式规范的部分,也有生活经验的知识积累。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无讼”这一篇讨论了很多“礼”是如何作为司法程序、判断证据、审判前提和制裁方式的。
他①,指出两者的差异在于维持规范的力量,礼是不需要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的。
从表面上看,礼似乎接近于“文化”,是人自动形成的秩序,依赖于人的道德修养。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礼没有强制力,相反,礼所背负的道德要求会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同时它本质上作为人与人之间规矩的反复衡量,在处理罪行的时候比法律从个人权利出发的考量要复杂得多,也苛刻得多。
所谓“无讼”,并不是一味压制争端,制造一种
②,而是说大量基层纠纷不会通过官方司法机构,而倾向于
③。
“无为政治”所说的就是国家法权无法介入乡土社会的情况。
4、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请用三个否定句概括上文提及的费孝通《乡土中国》“无讼”篇中的重要观点。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在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中做人,如果不知道“礼”,就不是个好人。
一个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狱。
如果非打官司不可,那必然是因为有人破坏了传统的规矩。
打一个譬喻来说明:在我们比赛足球时,裁判官吹了哨子,说哪个人犯规,哪个人就得受罚,用不到由双方停了球辩论。
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每个参加比赛的球员都应当事先熟悉规则,而且都事先约定根据双方同意的规则之下比赛,裁判员是规则的权威。
球员对于规则要谙熟,技艺要能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的程度,他需要长期的训练。
如果发生有意犯规的举动,就可以说是训练不良,也是指导员的耻辱。
这个譬喻可以用来说明乡土社会对于讼事的看法。
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
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关系,都有着一定的规则。
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
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
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
而是在身内的良心。
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
理想的礼治是每个人都自动地守规矩,不必有外在的监督,但是理想的礼治秩序并不常有的。
一个人可以为了自私的动机,偷偷地越出规矩。
这种人在这种秩序里是败类无疑。
每个人知礼是责任,社会假定每个人是知礼的,至少社会有责任要使每个人知礼。
所以“子不教”成了“父之过”。
这也是乡土社会中通行“连坐”的根据。
儿子做了坏事情,父亲得受刑罚,甚至教师也不能辞其咎。
教得认真,子弟不会有坏的行为。
打官司也成了一种可羞之事,表示教化不够。
在乡村里所谓调解,其实是一种教育过程。
我记得一个很有意思的案子:某甲已上了年纪,抽大烟。
长子为了全家的经济,很反对他父亲有这嗜好,但也不便干涉。
次子不务正业,偷偷抽大烟,时常怂恿老父亲抽大烟,他可以分润一些。
有一次给长子看见了,就痛打他的弟弟,这弟弟赖在老父身上。
长子一时火起,骂了父亲。
家里大闹起来,被人拉到乡公所来评理。
那位乡绅,先照例认为这是件全村的丑事。
接着动用了整个伦理原则,小儿子是败类,最不好,应当赶出村子。
大儿子骂了父亲,该罚。
老父亲不知道管教儿子,还要抽大烟,受了一顿教训。
这样,大家认了罚回家。
那位乡绅回头和我发了一阵牢骚:一代不如一代,真是世风日下。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当时体会到了孔子说这话时的神气了。
现代都市社会中讲个人权利,权利是不能侵犯的。
国家保护这些权利,所以定下了许多法律。
一个法官并不考虑道德问题、伦理观念,他并不在教化人。
刑罚的用意已经不复“以儆效尤”,而是在保护个人的权利和社会的安全。
尤其在民法范围里,他并不是在分辨是非,而是在厘定权利。
在英美以判例为基础的法律制度下,很多时间诉讼的目的是在获得以后可以遵守的规则。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无讼》)材料二:
嘉兴11月4日电“39”“25”“11”,在浙江嘉兴平湖市新埭镇星光村,村书记许强自豪地向记者举出三个数字:2017年星光村在平湖市法院涉诉纠纷39起,2018年下降到25起,2019年至今只有11起。
星光村涉诉纠纷走起了“下坡路”,靠的正是平湖近年来探索推广的“无讼”工作——调和息讼,就地化解矛盾。
这一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不仅从源头上有效减少矛盾纠纷产生,更推动了传统无讼文化与现代法治精神融合。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浙江平湖“息事无讼”:擦亮基层社会治理“无讼”品牌》)材料三:
今天,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人们的权利意识日益增强,各类利益关系相互交织,各种社会纠纷也大量增加,诉讼案件数量逐年增长。
然而,司法资源相对有限,司法机关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在此背景下,强调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实践价值。
这一模式与传统的“无讼”理念有许多相通之处。
当然,我们对“无讼”理念的借鉴,不能简单照搬历史上的某些做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纠纷的内容及复杂程度远异于前,而司法与其他矛盾纠纷解决方式的配合已有较好的制度基础和现实条件。
我国正在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充分发挥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非诉解纷手段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努力使大量纠纷化解在诉讼之前。
与此同时,要强化司法对于社会纠纷解决的引导作用,特别是通过司法案例明确司法对于各种社会行为的判断,引导当事人对纠纷解决结果形成合理预期,为非诉化解纠纷提供示范。
通过这些具体措施,推动人们对诉讼形成理性认识,正确对待和行使自己的权利,自觉抑制滥用诉讼权利、浪费司法资源的行为,让“无讼”文化在法治中国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摘编自顾培东《认识传统社会“无讼”理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的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礼治社会需要人们服膺传统规则,做人必须遵循传统的“规矩”,即“礼”。
B.孔子觉得,听讼的过程就是自己在被批评教化的过程,十分难受,所以他认为让诉讼行为不发生才是重要的。
C.每个人都自动守规矩的情形只能出现在有理想礼治秩序的社会,所以孔子的“无讼”理想从来就没有真正成为现实。
D.浙江平湖“息事无讼”的成功做法,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这是当前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形式。
2、依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非常注重教化,如果有人越出规矩,会被认为教化不够;如果有人打官司,也会被认为教化不够。
B.乡土社会中人的利益关系相对简单,人们的权利意识也不够强,教化更多的是“以儆效尤”而不是获得规则。
C.推行现代司法制度,能帮助人们树立法治思想、权利意识,改变其诉讼观念,因而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纠纷。
D.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不断健全,各种非诉解纷手段充分发挥作用,让一些纠纷化解在诉讼之前成为可能。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与“无讼”无关的一项是()
A.孔子指出“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德政使人们富足,用礼教使人们知耻,人们就会自我约束,走上善道。
B.《儒林外史》中“族长严振生,乃城中十二都的乡约。
”乡约,即乡中小吏,主要负责传达政令,调解纠纷等。
C.《阿Q正传》中,阿Q调戏吴妈,被地保教训一通后,答应了地保所提出的包括到赵府赔罪在内的五项条件。
D.卷入党派政治斗争的苏轼,被迫承认在诗中批评新政,从而平息事端,苏轼最终也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4、材料一运用了多种与鲁迅《拿来主义》相同的论证方法,请分别指出并举例说明。
5、某同学在阅读完以上三则材料后,认为“无讼”文化在现代法治社会还是有必要的。
你是否认同他的观点,请根据这三则材料的内容,谈谈你的理由。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小题。
“无讼”概念源自孔子在《论语·颜渊》中的一句话:“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意思是我审判案件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但是我的目标在于使人们不争讼。
这体现了孔子对理
想社会关系的追求。
在以儒家文化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两千多年的中国农业文明时代,“无讼”观念是调剂社会关系的美好愿景。
在当今中国,尤其在广大的乡村社会,这种观念依然普遍存在,即在发生纠纷时通常愿意用传统的伦理道德等观念来调解,而非直接诉诸法律。
在孔子看来,“仁”是社会的基础。
每个人都做到“克己复礼”,约束私利,天下就“归仁”了,个人也就成为“不忧不惧”的君子,从而构成“君子”社会。
君子“既明且远”,因而可以从政来治理社会。
如何调解社会纠纷矛盾?诉讼必不可少,但诉讼的目的是止讼以至无讼,消除诉讼的社会根源。
孔子反对以力服人的强暴统治,强调道德模范的引领,认为这是实现无讼的关键。
以道德和榜样的力量来影响社会,“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从而达到“仁者”爱人、识人、容人而无诉讼纷争的理想社会境界。
虽然孔子的“无讼”理想没能成为当时现实的社会场景,但这种社会治理理念贯穿于中华文明始终。
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用“乡土社会”来概括中国社会的总体特征,称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在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中做人,如果不知道“礼”,就成了撒野,没有规矩,简直是个道德问题,不是个好人。
一个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狱。
如果有非要打的官司不可,那必然是因为有人破坏了传统的规矩。
费孝通称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
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关系,都有着一定规则。
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
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
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是在身内的良心。
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
理想的礼治是每个人都自动地守规矩,不必有外在的监督。
知礼是每个人的责任,社会假定每个人是知礼的,至少社会有责任要使每个人知礼。
所以“子不教”成了“父之过”。
这也是乡土社会中通行“连坐”的根据。
打官司也成了一种可羞之事,表示教化不够。
近代以来从欲望到需求的文明转换,使乡土中国进入乡土重建。
在乡间,普通人还是怕打官司的,但是新的司法制度却已推行下乡了。
尽管当时中国已处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但原有对诉讼的观念还是很牢固地存留在广大的民间,使现代的司法不能彻底推行。
况且,依照现行法律去判决,时常会和地方传统不合。
乡间认为坏的行为却是合法的行为,于是司法处在乡下人的眼中成了一个包庇作恶的机构,费孝通认为,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要进一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进行改革。
如果在这些方面不加以改革,不但法治秩序效果不好,而且破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就会先发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城乡分割背景下的基层社会构建中,如何化解发生在人民内部的社会矛盾?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的“枫桥经验”,其实质是对无讼的追求。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枫桥经验”创造了依靠发动群众、进行说服教育、就地化解矛盾的基层社会管理方式,达到了“捕人少、治安好”的良好效果。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
社会发展从城乡分割走向城乡一体,社会运转方式发生相应变化。
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成略。
城乡全面融合,乡村全面振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逐步实现,社区治理的无讼思想无疑在此过程中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在新时代,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许多地区发挥其主动性与创造性,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以“无讼社区”建设为抓手,以“诉调对接”为核心,以“息争止讼”为目标,针对快速城镇化、市场化、工业化带来的社会矛盾剧增的情况,运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律师调解、行政调解、公证调解、仲裁调解等方式,打造综合性调解平台,节约了诉讼资源;在平台上预约服务,将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制度化下沉社区,根据群众需要定时定点到社区办公服务,将绝大多数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无讼社区”建设就是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立规矩、以德治扬正气,最大限度地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倡导“和为贵”理念,主要针对民商事纠纷,本着当事人自愿的原则,人民调解前端介入,运用“诉调对接”方式,对调解结果进行司法确认,增加调解的权威性,达到“息争止讼”的目的。
大邑县通过政治、法治、自治、德治、智治“五治”综合发力,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通过“无讼社区”建设,在基层社区进行社会主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积极探索,是成功的,是可资借鉴的。
(摘编自徐平《建设“无讼社区”实现有效基层治理》)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克己复礼,君子应发挥道德模范的引领作用,从而达到“无讼”的理想社会境界。
B.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注重把传统规则内化成修身的习惯,重视教化的作用,而有些传统
与现代法治不合。
C.“枫桥经验”和“无讼社区”建设,都本着“息争止讼”的理念,重视调解的作用,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有益实践。
D.从古至今,“无讼”的时代内涵始终如一,反映了中国人民内心的美好愿望,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的“无讼”理想在当时没成为现实场景,其原因在于每一个社会成员并不都是“克己复礼”的君子。
B.在乡土社会蜕变过程中,要缓解法治秩序和礼治秩序的矛盾,就必须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进行改革。
C.改革开放后,社会发展从城乡分割走向城乡一体,这一转变使社区治理的“无讼”思想得到了空前提升。
D.当代社会是法治社会,法治手段应该贯穿于“无讼社区”建设的各个环节,以此来增强调解的权威性。
8、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无讼”范畴的一项是()
A.某地区派出所在宣传栏内张贴家训家规内容,悬挂“有理让三分,冤家也成亲”等宣传条幅,以传统文化助力平安治理。
B.某镇居民自发成立“和事佬”协会,招募热心公益的退休人员,组成志愿调解员队伍,及时为群众提供公益调解服务。
C.某电视台《生活帮》栏目与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建立联系,直面百姓生活中的盲点、疑点和难点,全力为百姓排忧解难。
D.某市整合司法、行政、公证等多种资源,搭建综合性调解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受理群众诉求,化解各类纠纷。
9、请综合材料内容,为“无讼”下一个简要定义。
10、“无讼”理念在乡土社会和新时代所发挥的作用有何异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解析
一、语言文字的运用与表达
1、D
【解析】根据语意可判断①④两句涉及对象为裁判员,②③两句为球员,排除A项。
且根据主语在前的原则,顺序为①④、③②,可排除B、C项。
2、C
【解析】形同虚设:形式上虽有,却不起作用。
名存实亡:名义上还存在,实际上已消亡。
结合“最理想的球赛是裁判员”及后面原因的分析,此处主要讲裁判员形式上是存在的,但不需要起作用,选用“形容虚设”。
谙熟:意思是熟悉(某种事物)。
熟悉:意思是了解得清楚,清楚地知道。
此处强调球员非常熟悉规则,选用“谙熟”。
从心所欲:完全顺随自己的心意去做事。
称心如意: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
结合“技艺”分析,此处讲技艺完全随心,符合要求,选用“从心所欲”。
逾规:指越轨。
逾常:超过寻常。
结合“技艺”分析,应该是不犯规,选用“逾规”。
3、A
【解析】原句有两处语病,都是语序不当。
从关联词的位置看,前后分句主语不一致,故关联词“不但”应置于主语之前,排除B项。
从逻辑顺序看,“不但……而且”表示递进关系,违反规则的影响越来越大,顺序应为:个人受罚,导致个人名誉及全球队名誉受影响,排除C 和D。
4、①将礼与法律区分;②海晏河清的和平假象;③在乡土社会内部自行裁决。
【解析】第①空,由下文“指出两者的差异在于维持规范的力量,礼是不需要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的”可知,“两者”分别指“礼”和“法律”,且费孝通是将“礼”和“法律”的区别,故此处可填写“将礼与法律区分”之类的句子。
第②空,所谓“无讼”,不是一味压制争端,而一味压制争端的结果应是虚拟的太平景象,故此处可填写“海晏河清的和平假象”之类的句子。
第③空,由句前“而倾向于”可判断,此处所填写的内容应与上文构成转折关系,与
“不会通过官方司法机构”相对,故此处可填写“在乡土社会内部自行裁决”之类的句子。
5、①礼不需要有形的权力来维持;②礼不是没有强制力;③“无讼”不是没有纠纷。
【解析】由“他将礼与法律区分,指出两者的差异在于维持规范的力量,礼是不需要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的”分析可知,礼不需要有形的权力来维持;由“从表面上看,礼似乎接近于‘文化’,是人自动形成的秩序,依赖于人的道德修养。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礼没有强制力,相反,礼所背负的道德要求会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分析可知,礼不是没有强制力;由“所谓‘无讼’,并不是一味压制争端,制造一种海晏河清的和平假象,而是说大量基层纠纷不会通过官方司法机构,而倾向于在乡土社会内部自行裁决”分析可知,“无讼”不是没有纠纷。
二、现代文阅读
1、C.“从来没有真正成为现实”错,原文“理想的礼治秩序并不常有的”,不常有说明还是有,不是从来没有真正成为现实。
2、C.“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纠纷”说法绝对。
原文“通过这些具体措施,推动人们对诉讼形成理性认识,正确对待和行使自己的权利,自觉抑制滥用诉讼权利、浪费司法资源的行为,让′无讼’文化在法治中国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但没有说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纠纷。
3、D.“无讼”指不打官司,“卷入党派政治斗争的苏轼,被迫承认在诗中批评新政”是指苏轼被迫承认强加在自己身上的罪行,不符合“无讼”文化。
4、①比喻论证,材料一用足球比赛来说明乡土社会对于讼事的看法,《拿来主义》用对待大宅子的态度来比喻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②举例论证,材料一以调解父子抽烟一案为例,《拿来主义》列举送去主义的种种表现;③对比论证,材料一将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诉讼进行对比,《拿来主义》将拿来主义与送去主义对比,等等。
【解析】材料一第一段“打一个譬喻来说明:在我们比赛足球时,裁判官吹了哨子,说哪个人犯规,哪个人就得受罚,用不到由双方停了球辩论。
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每个参加比赛的球员都应当事先熟悉规则,而且都事先约定根据双方同意的规则之下比赛,裁判员是规则的权威。
球员对于规则要谙熟,技艺要能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的程度,他需要长期的训练。
如果发生有意犯规的举动,就可以说是训练不良,也是指导员的耻辱”;《拿来主义》“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
材料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