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企业国际贸易结算方式的改变与发展趋势的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贸企业国际贸易结算方式的改变与发展趋势的调查报告
罗俊勤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近年来,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传统上最重要的信用证结算方式使用得越来越少,汇款方式占比越来越高,同时混合结算方式日趋增多。
随着国际结算的汇率风险不断加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日趋普遍。
由于跨境电商业务的发展,paypal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使用日趋广泛。
2017年暑假期间,我们组织学生对居住地附近的外贸企业开展有关国际结算方式的问卷调查,主要关注企业对结算方式的选择及风险控制。
期间,我们共发放问卷130份,回收有效问卷116份。
在调查数据基础上,我们总结了结算方式的最新变化趋势,分析了原因及给企业带来的风险,提出了应对之策。
关键词:国际贸易结算方式;趋势;对策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31-0117-02
对外贸企业来说,费用高低、风险平衡和手续繁简是评价不同的国际结算方式的基本依据。
通常进出口双方会从安全与效益两方面出发慎重选择支付结算的办法。
汇款、托收和信用证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国际贸易中传统的三大支付结算方式,尤其是信用证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一直占据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地位。
但是最近十年以来,信用证结算方式在实务中使用得越来越少,托收和汇款虽然以商业信用为基础,却越来越多地被企业广泛采用,大有一种成为主流的结算方式的趋势。
同时,国际结算中的混合结算方式日趋增多。
伴随国际结算的汇率风险的不断加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日趋普遍。
由于跨境电商业务的发展,paypal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使用日趋广泛。
2017年暑假期间,我们组织学生对居住地附近的外贸企业开展有关国际结算方式的问卷调查,主要关注企业对结算方式的选择及风险控制。
期间,我们共发放问卷130份,回收有效问卷116份。
在调查数据基础上,我们总结了结算方式的最新变化趋势,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及给企业带来的风险,提出了应对之策。
一、调查实施情况
我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2015级学生作为调查员,于2017年暑假选取居住地附近的外贸企业作为调查对象,走访企业的负责人,现场完成关于国际结算方式的调查问卷。
本次调查涉及的企业90%为浙江省内自营出口额在100万美元以内的中小外贸企业,80%的企业从事跨境电商业务。
本次调查主要关注企业对结算方式的选择及风险控制。
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企业本身的状况,包括出口的规模、主要的出口市场等;二是关于国际结算的情况,包括主要的结算方式、选择结算方式的考虑因素、结算失败的经历及原因。
其中,还特别关注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使用情况。
二、调查数据分析
国际结算最新发展趋势与原因分析:
1.T/T成为企业使用频率最高的国际结算方式,信用证结算方式逐渐衰落,不再是主流的结算方式
很长的历史阶段中,汇款、托收和信用证一直是最重要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其中信用证一直是占比最高的方式。
信用证方式虽然具有银行信用、风险分担、资金负担比较平衡的优点,但其缺点同样突出,即更高的费用,更大的占压资金,更加繁杂的手续等。
特别是自上一轮全球经济危机以来,进口商千方百计,尽量不使用信用证结算方式。
与此同时,我国的出口商品以劳动密集型商品为主,出口竞争手段更为单一,习惯以价格竞争为主,出口商通常使用商业信用交易方式来进一步增强竞争力。
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被调查企业出口业务所采用的结算方式,T/T、托收和信用证占比分别为70%、15%和15%。
特别是在那些以金砖国家为主要市场的出口企业中,甚至出现了100%使用T/T成交的现状。
2.以出口信用保险为代表的附属结算方式日益广泛应用
出口信用保险、保利、保函等附属结算方式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
不少企业2016年的所有出口业务都投保了出口信用保险。
这些辅助性结算方式的广泛使用,大大减少了信用证结算方式的使用频率,使得企业能够大胆地采用汇款、托收等商业信用方式来成交。
例如,保理业务是一项同时具备商业资信调查、催收货款、应收账款管理、信用风险担保及贸易融资为一体的新型结算方式。
出口信用保险不同于普通的商业保险,具有费用低,承保责任范围广等优点,是政府鼓励企业出口的重要手段,在实践中得到了大力推广。
由于有了保理和出口信用保险,企业得以大胆地使用风险极高的T/T方式来成交业务。
3.多种结算方式的结合使用日趋增多
很多企业都采用多种支付方式相结合的办法,在安全与及时收汇间取得平衡。
例如,实务中常见的一半货款采用信用证结算,一半货款采用汇款,或者部分货款采用信用证结算,部分货款采用跟单托收结算;或者部分货款采用前T/T,剩余的货款采用跟单信用证等等。
多种支付方式的结合使用往往是在买卖双方为支付条件僵持不下,各持己见的情况下,双方互相妥协的结果。
4.跨境人民币结算日趋普遍
之前为了规避汇率波动的风险,在人民币升值的周期内,国务院在上海市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东莞四城市先行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境外地域范围暂定为港澳地区和东盟国家,并且由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银监会共同制定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于2009年7月2日正式实施。
此后,范围不断扩大。
5.中小外贸企业致力于开展跨境电商业务,采用paypal等第三方支付平台
我国大力支持外贸新业态发展,2016 年新设 12 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新增 5 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选取 4 家企业开展首批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试点。
全年试点区域跨境电商进出
下接(第119页)
口1637 亿元,增长1倍以上。
市场采购贸易出口 2039 亿元,增长 16%。
四家外贸综合服务试点企业服务中小企业超过 4 万家。
本次调查的企业以中小外贸企业为主,普遍开展了跨境电商业务,采用了paypal等第三方支付平台。
三、风险和对策
伴随国际结算发展的新趋势,一些潜在风险不断增大,例如多种支付方式的结合使用,电子化程度的提高,附属结算方式的日益广泛应用都意味着更加复杂的操作流程,出现失误的概率大大提升。
信用证结算方式的弃用对出口商也是极其不利的,因为在与初次交易的新客户、大客户开展业务时,信用证才是一种资金负担最平衡、风险最小并且对双方都比较安全的结算方式。
毫无疑问,建立在银行信用基础上的信用证结算方式肯定比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的汇款或托收结算方式更加安全和可靠。
有鉴于此,我们建议进出口企业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采取措施加以应对:
1.进出口企业应积极选择信用证、混合结算方式以及保理包买票据、出口信用保险等附属国际结算方式
一是对初次交易的客户或大单业务进出口企业,出口方应首先坚持使用信用证结算方式;二是建议进出口企业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混合结算方式结算,并确保各方可以分担风险;三是出口方应积极办理保理、出口信用保险、包买票据等附属国际结算方式以及外汇远期交易等金融服务降转嫁或低收汇风险,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2.努力实现市场多元化,扩大人民币结算范围
2016 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出口实现较快增长,其中对俄罗斯、孟加拉、印度出口分别增长 14.2%、9.3%和 6.6%。
在我们调查的企业中,不少企业对欧盟、美国、日本三大传统市场的出口额占全年出口额的比重由过去的70%以上下降到了2016 年的30%左右,对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出口则上升到了70%。
印度、俄罗斯、拉美、韩国等新兴市场对公司出口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如果我们能以本币进行结算的话,将避免汇率波动带来的巨大风险。
实务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跨境电商业务中采用人民币结算,例如不少公司对俄罗斯的出口业务全部采用人民币结算。
3.建议进出口企业还应加强客户风险管控
进出口企业对所有往来客户加强风险管控,建立客户信息数据库,将所有客户统一纳入管理,定期进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的依据一是客户的综合指标,包括公司规模、经营状况及财务状况等;二是与客户的交易记录,包括历年与客户的交易商品、金额、结算情况等。
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决定授信额度,并且动态更新数据。
综上所述,在当代国际贸易中,国际结算方式正在发生重大改变,信用证方式日益衰落,托收和汇款占比越来越高,多种支付方式的结合使用日趋普遍,国际结算的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汇率波动的风险不断加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日趋普遍等。
这些发展趋势同时意味着国际结算潜在风险的增大,例如信用证结算方式的逐步边缘化也并非一种很好的趋势,可能意味着出口风险的增大,混合结算方式的广泛应用,电子化程度的提高均可能意味着银行操作安全风险的加大。
为此,我们建议进出口企业多管齐下,采取多种措施加以有效应对,如应积极选择信用、混合结算方式以及保理、包买票据等附属国际结算方式,合理选择国际结算货币等多种措施,加以有效应对。
参考文献:
[1]匡增杰.论金融危机对中国贸易结算方法的影响[J].商业年代,2009(33):40.
[2]朱文忠.国际结算最新展开趋势与对策[J].国际经贸探究,2009(12):47.
在课程设计中,从优、实、新上下功夫。
“优”是指优化国贸实务课程内容,适应互联网技术型人才培养。
“实”是指在“优”的基础上,突出实用性,实现理论知识实务化,保障学生能力的培养。
“新”是指在教学中,需要聘请一些创新型的人才及专家对大学生进行教学指导,也可通过校企合作,融入一些新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真正能够学以致用。
四、结语
在“互联网 +”的背景下,由于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规模的快速发展,高职国贸专业具备了基于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特色建设突破口和契机。
这个契机能否抓住,需要高职院校教学双方的共同努力。
立足于前期的建设成绩和现有的资源条件,从区域优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引入互联网课程教学模式等关键问题入手,借鉴国内外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打造具备自身特色
的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出既符合“互联网+”趋势,又具备国贸实操能力的新型国贸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若冰.“互联网+”背景下能力导向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模式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7(4中):372-373.
[2]李军.“互联网+”新形态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模块化教学[J].科技展望,2016(5):197-198.
作者简介:马千里(1976-),女,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为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互联网+”的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建设探究》课题编号2017C143科研项目成果。
上接(第1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