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客观看待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客观看待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吴昕烨王远卓
(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80)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北京100033)
①②
内容摘要: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现象长期存在,特朗普政府曾无端指责中国在两国贸易中长期使用了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导致中美货物贸易严重失衡。

然而,本文通过研究发现,美中货物贸易巨额逆差的形成是多重因素客观导致的,诸如美中两国的经济结构差异,货物贸易的比较优势差异,统计口径差异,以及对外投资发展情况等。

本文认为美中货物贸易逆差的长期存在,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和跨国公司的全球布局背景下中美两国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过程中各种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中美贸易失衡产业结构比较优势对外投资
中图分类号:F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501(2020)05-0010-05
relationship between wholesale and consumer pricey-An application of the Hatanaka-Wallace Procedure[J].Journal of Econometrics,1980,NO.12,PP:375-387.
[8]Stock,James H,and Mark Watson,“Macroeconomic forecasting using diffusion indexes[J].Journa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 Statisties,2002,Vol.20,No.2,PP:147-262.
[9]杨子焊,赵永亮和柳建华.CPI与PPI传导机制的非线性研究:正向传导还是反向倒逼[J].经济研究,2013(03):83-95.
[10]刘康.PPI、CPI传导机制研究[J].金融理论与政策,2014(05):24-30.
[11]徐强.GDP缩减指数是测度通货膨胀的可靠指标吗[J].统计研究,2006(05):7-14.
[12]章红.中国通货膨胀指标的度量及其变动成因[J].统计与决策,2007(05):84-86.
[13]杨灿,陈龙.中国CPI与PPI:因果关系和传导机制[J].厦门大学大学学报,2013(03):1-9.
[14]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课题组.通货膨胀监控先行指标体系动态分析[J].金融研究,2005(06):47-55.
[15]马德功.关于通货膨胀现象的若干思考[J].经济学动态,2004((07):23-25.
长期以来,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美两国在双边经贸领域有着巨大的合作需求,经济相互依存度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日益提高,同时造就了在全球价值链美国消费和中国生产的独特分工,也由此形成了美国对华货物贸易持续逆差的局面(见图1)。

在中美贸易摩擦期间,特朗普政府曾无端指责中国在两国贸易中长期使用了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导致中美贸易特别是双边货物贸易严重失衡,其核心诉求是实现所谓的“公平贸易”和大幅缩减对华货物贸易赤字,特朗普甚至提出至少削减1000亿美元的中美贸易逆差的要求(夏先良,2018)③。

中国在中美双边贸易中是否使用了不正当的竞争手段?造成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本质原因到底是什么?本文从中美两国之间的产业结构特征、货物贸易比较优势和出口商品类型、外贸统计口径方法,以及对外投资四个方面入手,来全面客观权衡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一、产业结构特征决定了美国对外贸易存在逆差
一国的产业结构是其对外经贸关系的基础,产业结构的变迁会对一国贸易结构产生深
①吴昕烨(1988-),女,安徽芜湖人,国机集团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金融硕士。

②王远卓(1990-),男,安徽淮南人,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后流动站,金融学博士。

③夏先良.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华贸易指控不实[J].国际贸易,2018(05):8-13.
淤朱福林.中美货物贸易全球格局演变与中美贸易战的内在逻辑[J].上海经济研究,2019(07):102-114.
远影响(朱福林,2019)①。

首先,美国产业结构的变迁造成了其包括对华贸易在内的对外贸易长期处于逆差格局。

从美国产业结构看,美国自身的制造业“空心化”和服务贸易跨境出口存在一定技术限制,必然导致包括对华贸易在内的对外贸易出现逆差的局面。

二战结束之后,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1947年美国工业制造业生产总量占世界的53%,与之相对应的是美国出口贸易额约占世界总额的三分之一。

但是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经济开始出现金融化趋势并加剧美国“去工业化”进程,制造业“空心化”愈发严重,Wind 数据显示美国制造业占该国GDP 的比重不断下降,从1970年的30%下降至1980年的20.5%,2017年进一步降至11.6%。

美国工业制造业除了在本土保留部分高端产品或者高价值生产环节之外,其他大部分都转移到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这一逐渐“去工业化”的过程,使得大量制造业工人从第二产业转移到金融、零售和服务等第三产业,使得制造业无法满足美国国内产品消费需求,
需要通过大量进口来填补空缺,直接导致美国对外货物贸易自1976年开始持续出现逆差,2018年美国对外货物贸易逆差额甚至高达8873.38亿美元(见图2)。

其次,中国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使中国在满足国内产品需求的同时有能力大量出口相关产品,2018年度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约占世界份额的28%,强大的制造业生产能力带动中国出口贸易额约占世界份额的12.8%。

对比美中两国三大产业占其GDP 的比重,Wind 数据显示2018年美国产业结构中三产业占GDP 的比重分别为0.8%、8.6%和80.6%,其制造业增加值
的比重远远低于服务业,而中国产业结构中三产业占GDP 的比重分别为7.19%、40.65%和52.16%;对比两国2018年产业增加值情况,中国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5308.9亿美元,美国为38151.4亿美元,中国第二产业增加值约为美国的1.45倍;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为70960.6亿美元,美国为165147.47亿美元,美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约为中国的2.33倍。

这种逐步形成的两国产业结构特征对中美贸易关系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加之美国制造业“空心化”愈发严重,造成中国在货物贸易中比美国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加剧了美国对华货物贸易的逆差。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在服务贸易中比中国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例如2017年美国对华服务贸易顺差达到541亿美元,
在过去10年里美国服务贸易对华出口增长了5倍。

然而,由于服务行业受到一些技术可行性上的限制,很多服务贸易无法直接进行跨境出口,导致美国服务业上的竞争优势没有完全显现出来,这是美国对中国的服务贸易顺差无法大规模扩大的重要原因,从而无法快速缩小美国对华贸易总体逆差的局面。

二、中美货物贸易的比较优势和出口商品类型导致美国对华贸易存在逆差
在产业结构特征之外,货物贸易的比较优势和出口商品类型也对一国贸易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从货物贸易的比较优势视角看,中美两国所处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决定了自中国进入WTO 以来,两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上所处的地位不同。

一方面,中国长期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由于具备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低成
图1中国对美货物贸易顺差额单位:亿美元数据来源:中国海关统计。

图2美国对外货物贸易逆差额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美国商务部统计。

本优势,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出口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经济体的产品主要以物美价廉的消费品和最终产品为主,出口商品类型能够与发达经济体出口商品类型之间实现有效互补,从而在包括美国在内发达国家市场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能够占据相关产品较大的消费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美国长期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高端,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出口中国的产品多以资本品和中间产品为主,而这些输入中国的产品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同时面临如日本、欧盟等多个发达经济体相关产品激烈的同类竞争,其在中国消费市场的份额实际上被日本、欧盟、美国等共同分享。

两方面共同作用导致中国对美产品输入量超过美国对中国产品输入量。

下面通过对出口商品大类和出口结构进行具体分析,来说明我国出口商品能够与美欧日发达经济体实现有效互补,而美欧日发达经济体之间存在同质性竞争的情况。

近年来,我国出口商品主要以机电音像设备、纺织制品和贱金属及其制品为主,Wind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出口商品贸易中机电音像设备占比为44%,紧随其后的是纺织制品占比10%、贱金属及其制品占比7%,三项合计达到我国出口总规模的60%以上(见图3)。

而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出口贸易主要以机电音像设备、化工产品、运输设备和矿产品等为主,美、欧出口中机电音像设备占其对外贸易比重均接近25%(见图4和图5),日本约为35%(见图6),而运输设备和化工产品在美、欧、日占比均处于27%~32%区间。

首先,虽然中国和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的第一大类出口商品均为机电音像设备,但中国与发达经济体在该大类商品的出口类型上存在互补性,前者主要侧重出口机电音像设备类加工消费品,后者主要侧重出口机电音像设备类的资本品和中间品。

通过对机电音像设备大类商品进行细分可以发现,中国主要集中于电机、电气、音像设备等偏消费品属性商品出口,以2018年为例,中国出口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
其零附件共计6641亿美元,占当年机电音像设备大类商品出口总额的60.7%;而美欧日则均集中于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等偏资本品和中间品属性商品出口,三个发达经济体之间出口商品相似和同质性较强,而电机、电气、音像设备等偏消费品属性商品出口额均未达到机
电图32019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单位:
%图42018年美国出口商品结构单位:
%图52018年欧盟28国出口商品结构单位:
%
数据来源:Wind。

音像设备大类商品出口额的40%。

这种出口类型上的差异,体现了中国和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在第一大类出口商品上的互补性,以及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同质性竞争。

其次,抛开机电音像设备大类商品之后,中国主要的出口商品为纺织制品(10%)、贱金属及其制品(7%)和杂项制品(7%),而发达经济体主要出口商品为化工产品、运输设备等,运输设备和化工产品在美、欧、日占比均达到27%~32%。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三大发达经济体中纺织制品和贱金属及其制品出口占比都极低,像美国纺织制品出口占比为0%,日本为1%;而中国运输设备和化工产品出口占比均为5%,明显低于发达经济体的出口比重,即抛开机电音像设备大类商品之外,中国出口商品仍能够与发达经济体之间形成较强互补。

因此,从货物贸易的比较优势和全球产业链分工来看,我国出口商品能够与美欧日发达经济体实现有效互补,使得中国出口商品在美国市场具有独特优势,而美欧日发达经济体之间出口商品相似,使得美国对华出口商品将面对欧日等国的同质竞争,这是美国对华货物贸易上出现大额逆差的重要原因。

三、美方外贸统计口径和方法放大了美国对华贸易的实际逆差额
针对转口贸易和出口商品计价方面,美方的统计口径和方法与中方存在显著差异,显著放大了美国对华贸易的实际逆差额。

首先,转口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通过进口取得另一国货物的所有权之后,将其再次出口到第三国的贸易方式,虽然转口国(地区)在出口之前一般会对商品进行略微加工,但不会改变商品的性质和原产国。

中国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之一,在香港地区开展的转口贸易规模非常大(见图7),而中美两国针对该部分贸易额的统计口径存在显著差异。

中国海关则遵循目的地原则(The destination principle),在统计对美进出口时不统计经过中国香港对美国的转口商品贸易额。

而美国商务部则将中国香港的转口贸易额也纳入中美进出口贸易额之中,实际上这部分贸易额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包括韩国、日本在内的其他国家或地区,通过中国香港进行的转口贸易(见图8),也就是说美方计算的对华贸易逆差实际是包含了美国对韩、日等国的部分贸易逆差。

这种统计方法显然无法客观反映中美贸易失衡和价值分配的实际情况,最终造成美方统计的美中货物贸易逆差额大大高
于中方统计值。

其次,在出口商品计价方面,中国海关遵照国际惯例采用离岸价格(Free on board,FOB)计算对外出口贸易额,该价格涵盖货物的生产成本、国内运输和保险费用、证件费用和装船费用等;而美国商务部统计出口时则采用船边交货价格(Free alongside ship,FAS)计算对外出口贸易额,与离岸价格方法相比,FAS计价不包括证件费用和装船费用,故FAS计价出口额时在数值上小于FOB计价(陈继勇等,2019)①。

而在进口商品的计价上中美两国都采取到岸价格(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CIF)计算进口贸易额,该价格与FOB价格相比多了海上运费和保险费。

不同的出口计价方法使得两国在双边最终商品贸图7中国香港转口货物贸易额单位:亿港

数据来源:Wind。

图8部分国家(地区)通过中国香港转口货物贸易额
单位:亿港
元数据来源:Wind。

淤陈继勇,杨恪.中美货物贸易巨额逆差的真实原因[J].江汉论坛,2019(01):15-21.
易差额的统计上存在差异,造成美方统计的对华逆差额高于中方统计的对美顺差额。

因此,美方对转口贸易和出口计价的统计方法严重放大了中美贸易之间的实际差额,例如,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的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额,2017年为2758.1亿美元,2018年为3233.3亿美元,而美国商务部统计的美方逆差额,2017年为3759亿美元,2018年为4191.6亿美元,两者之间差额分别高达1001亿美元和958.3亿美元(见图9)。

而根据第三方世贸组织(WTO )的贸易增值统计方法,2018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规模至少比美方公布的数字要少1/3,略低于中国海关总署统计的统计值。

四、应当综合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两方面来全面衡量中美经贸关系
在美国长期支持和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应当从储蓄和投资两个视角来分析美国对华商品贸易失衡问题,特别是需要综合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两方面来全面衡量中美经贸关系。

一方面,从宏观经济学视角看,开放经济体下的一国的储蓄和投资的不平衡必然导致其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失衡,当该国储蓄小于投资时一定会导致对外贸易逆差,这种理论也同样适用于美国的对外贸易失衡。

如果美国不能改变自身储蓄率过低和消费率过高的现状,其国内储蓄额仍然小于投资额,那么即便削减了对中国的逆差,也会对其他国家新增贸易逆差,依然不能有效改善自身的贸易失衡局面。

另一方面,在美国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下,考虑到国内高昂的人力成本和税收负担等,美国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形式不再是在本土生产
产品进行对外出口贸易,而是大力开展对外投资活动,中国由于要素成本低,市场需求庞大和投资环境优越,吸引大量美国企业在华开设分支机构,在当地生产和销售产品。

德意志银行研究所结合美国经济分析局的统计数据,估算了中美两国之间的实际商业体量,结果显示:2015年美国企业对华商品和服务的总销售额达到3720亿美元,其中只有1500亿美元是通过美国企业对华出口贸易产生,
剩下的2220亿美元是美国企业在华子公司直接在中国当地生产和销售产生,
包括1710亿美元的制成品销售额和510亿美元的服务销售额;
而2015年中国企业对美商品和服务的总销售额共计4020亿美元,其中3930亿美元是通过中国对美的出口贸易产生,只有100亿美元是通过中国企业在美子公司直接在美国当地生产和销售产生
(黄鹏等,2018)
①。

也就是说,2015年中国对美国的商业企业总销售额顺差仅为300亿美元,而美国经济分析局公布的2015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高达3657亿美元,这一逆差额是使用商业总销售额计算出来的逆差额的12倍。

因此,应当综合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两个方面来全面衡量中美
贸易问题,美方单独列出中美贸易逆差的问题是不全面的,美方“所谓的”巨额中美贸易逆差中,既没有包含美国企业在华子公司的高额销售额,也没有反映出中国对外出口贸易中包含着大量美国企业在华子公司的出口商品。

五、小结
美国特朗普政府逆全球化趋势而行,以美中货物贸易逆差为由挑起中美双边贸易摩擦,并不断激化矛盾使其升级为中美贸易战。

然而,本文认为美中货物贸易过程中根本不存在中方使用了不正当竞争手段的情况,客观来说,两国之间的贸易失衡问题是多重因素导致的,比如美中两国的产业结构差异、
货物贸易比较优势、出口产品类型和统计口径等。

此外,美中货物贸易逆差的长期存在,也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和跨国公司的全球布局背景下中美两国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过程中各种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不是中国单方面的刻意追淤黄鹏等.经济全球化再平衡与中美经贸摩擦[J].中国工业经济,2018(10):
156-174.
图9中美两方对双边贸易额的统计差异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和美国商务部整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