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试题答案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生物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试题答案及解析
1.新疆地区昼夜温差大,那里出产的瓜果特别甜,这是因为()
A.白天和夜间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强,积累的有机物少
B.白天和夜间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弱,积累的有机物少
C.白天光合作用弱,夜间呼吸作用强,积累的有机物多
D.白天光合作用强,夜间呼吸作用弱,积累的有机物多
【答案】D
【解析】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
当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大于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时,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就积累起来,有机物中的淀粉转变为可溶性糖。
我国新疆产哈密瓜地区,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强烈,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微弱,所以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就多。
点睛:温度可以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有机物积累的程度不相同,即甜瓜的甜度不一样。
温度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有影响,温度越低,呼吸作用越弱。
2.下列四粒种子的不同部位受到损伤(如图),即使在适宜条件下也不能萌发的是:
A.①B.②③C.④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必须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①②③胚只是破坏了种子的子叶,子叶在种子萌发时主要提供营养,而胚根、胚芽、胚轴是完整的,因此种子能萌发,但生长不旺盛,原因是供种子萌发的营养物质减少了,④直接不能萌发,因为胚的胚根到了破坏,而胚根发育成根,没有胚根的种子一定不能萌发,因为种子萌发时需要胚根吸收水分,供种子萌发需要,C正确。
3.下列生物中仅有一种能量转换器是()
A.小麦B.兔子C.松树D.仙人掌
【答案】B
【解析】小麦、松树、仙人掌等绿色植物的细胞内含有两种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和线粒体;而兔子的细胞内只有一种能量转换器:线粒体。
【考点】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两种能量转换器。
4.显微镜中高倍镜比低倍镜看到的像()
A.像较小,视野较暗B.像较小,视野较亮
C.像较大,视野较暗D.像较大,视野较亮
【答案】C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体积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细胞体积越小。
所以显微镜中高倍镜比低倍镜看到的像较大,视野较暗。
5.用下列四组镜头看一块血液的玻片标本,其中可以看到血细胞最多的一组为()
A.目镜5X,物镜10X B.目镜5X 物镜40X
C.目镜10X 物镜10X D.目镜10X 物镜40X
【答案】A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
胞数目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
A放大倍数是5×10=50倍;B放大的倍数是
5×40=200倍;C放大的倍数是10×10=100倍,D放大的倍数是10×40=400倍。
放大倍数最小
的是A,所以观察到的血细胞数目最多。
6.如图为显微镜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当视野由①转到②时,下列操作显
微镜的步骤正确的是()
A.转动反光镜,选择平面镜
B.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
C.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
D.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答案】D
【解析】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
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
则是向左移动的。
在①图中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偏左上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上方
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下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
【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7.李聪发现阳台上的花向阳一侧生长快。
他想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他第一步要做的是
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
C.制定探究计划D.动手进行探究
【答案】A
【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
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
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
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故实验法研究的基本步骤是的一般步骤:发现
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所以李聪第一步要做的是提出问题,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8.某小组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活动中,实验结果与作出的假设相反时,对此该小组下
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分析自己的实验结果,重新进行实验B.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
C.如实填写记录实验报告D.修改实验结果与原有的假设一致
【答案】D
【解析】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所要探究的问题,其它量皆相同,并且是适宜的,实验
应有对照组和实验组,并且重复实验几次,实验的问题、假设、结论最好一致,尤其在做假设时
最好是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或生活经验做正面的假设,这样才能和实验的结果保持一致,如果做反面假设,如本题的假设,就会与实验的结果相反,这时我们要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正面的假设。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科学探究的过程。
点评:此题较新颖,科学探究过程中,如果实验结果和假设不一致时,不可修改实验结果,要尊重事实,这时应该重新作出假设,进行实验。
9.在“探究水分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实验中,设计的对照组应该
A.所有变量都相同B.只存在水分这一个变量的差异
C.除水分外,其他变量都不同D.光照、温度、水分等变量都不同
【答案】C
【解析】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
由于“探究水分对水稻生存的影响”,所以,实验中唯一的变量是水分,除“水分”不同外其他变量都相同。
因此,“探究水分对水稻生存的影响实验”,设计对照组应该是“只存在水分这一变量的差异”。
故选:A。
10.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尝尝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如图,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
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
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比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
整。
(1)提出问题: 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或光影响鼠妇的分布)。
(3)制订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
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
一侧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这样做的目的是进行 _________,该实验的变量是 __________ 。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表: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 _______。
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_________。
【答案】鼠妇的活动受光照影响吗设置对照有无光照求平均值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解析】(1)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
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所以提出问题: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吗?
(3)一侧盖上不透光的厚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目的是设置以光照为惟一变量的对照组。
这样在铁盒内就形成了明亮和黑暗两种环境,其变量就是有无光照。
(4)因为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要计算不同环境下5次实验数据的平均值,这样多次实验的结果,可以减少误差。
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11.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被观察的材料必须是()
A.干燥的B.薄而透明的
C.完整的D.活得细胞或组织
【答案】B
【解析】显微镜是利用光学原理成像的,光线必须通过观察材料反射到物镜、目镜、眼内才能形
成物像。
因此观察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如观察材料不透明就不能形成清晰的物像。
12.请根据某班学生进行的“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的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在铺有一层湿土的纸盒上,一半盖上黑纸板、另一半盖上透明玻璃板,在此实验装置中央放入10
只鼠妇,静置5分钟后,各组统计明亮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如表是全班八个小组实验结果:
(1)这个实验变量是_____,实验设计中,要给鼠妇提供_____两种环境.像这样,在研究一种
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_____
实验.
(2)统计时应计算全班各组数据的_____以减小误差.
(3)实验结束后,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鼠妇?_____.
【答案】光(或有光无光)明亮和黑暗对照平均值将鼠妇放回到适宜的自然环境中
【解析】(1)对照试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
验中的实验变量是光(或有光无光),实验设计中,要给鼠妇提供明亮和黑暗两种环境。
“像这样,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叫做对照实验。
(2)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取多次实验的平均值,这样可以减少误差,避免偶然性。
因此统计时应计算全班各组数据的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3)养成爱护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因此实验结束后,应该将鼠妇
放回到适宜的自然环境中。
13.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
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
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_____.
(3)制定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
玻璃板,在铁盘中央处放10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如果在铁盘中
央放1只鼠妇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_____.
(5)结论:_____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答案】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或光不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光照不能求平均值光
【解析】(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假设是对问题肯定或否定的解答,根据问题作出的假设是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或光不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制定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
玻璃板,在铁盘中央处放10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
1只鼠妇数量太
少,存在偶然性,如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
致实验结论出错。
因此如果在铁盘中央放1只鼠妇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取多次实验的平均值可以减少
误差,避免偶然性,因此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求平均值(计算出5次实验结果
中鼠妇在明亮和阴暗环境中的平均值)。
(5)结论:通过求实验数据平均值可知:明亮环境中平均1只鼠妇,阴暗环境中平均9只,因
此可得出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14.实验室有如下镜头,下列哪一目镜与物镜组合能使显微镜视野最亮
A.5X和4X B.16X和40X C.4X和10X D.5X和40X
【答案】A
【解析】使用显微镜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相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
越亮。
所以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的同一部位时,要使看到的视野最亮,应该使显微镜的放大倍
数最小。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A放大了20倍,B放大了640倍,C放大了40倍,D放大了200倍。
故选A。
15.孑孓是蚊子的幼虫,生活在水中。
某同学提出“生活在水中的孑孓需要空气吗?”他设计的探究
实验如图所示。
请回答:
(1)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
(2)当水质、温度等其他条件相同时,甲、乙两实验能否形成对照?____。
(3)实验结果:一段时间后,甲中的孑孓衰弱或死亡,乙中的孑孓正常生活。
你认为出现此结果的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生活在水中的孑孓需要氧气能甲中的孑孓被铁丝网阻挡,无法到达表层,缺氧生活在
水中的孑孓需要氧气
【解析】(1)探究实验的假设,要符合生活实际和科学事实,针对本题的实验,我们可以假设:生活在水中的孑孓需要空气。
(2)设置对照实验分甲乙两组,甲、乙两个相同的杯子里装了水质、温度相同的水,同时放在
适宜的地方对孑孓进行培养观察。
实验变量是空气,甲组有铁丝网,如甲图所示将孑孓阻挡无法
到达表层,不能呼吸空气,乙组没有铁丝网阻挡,孑孓可以到达表层,能够呼吸空气作为对照组。
因此,当水质、温度等其他条件相同时,甲、乙两实验能形成对照。
(3)实验结果:一段时间后观察,看到甲组孑孓衰弱死亡;乙组孑孓正常生活。
出现该结果的
原因是:因表层水溶氧丰富,甲中孑孓被铁丝网阻挡无法到达表层,缺氧;而死亡。
(4)得出的结论:生活在水中的孑孓需要空气。
16.请将下列显微镜的组成结构与其作用填在括号里。
(_____)(1)镜臂
A.升降镜筒,找寻物象,调节清晰度
(_____)(2)载物台B.调节和控制进入镜
筒的光线量
(_____)(3)遮光
器
C.连接镜筒和底座,
同时是手把持的地方
(_____)(4)反光
镜
D.用来摆放和固定玻
片标本的
(_____)(5)准焦螺旋 E.将外界光线反射到镜筒内部
【答案】 C D B E A
【解析】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镜壁是连接镜筒和和底座,是手把持的地方;载物台是摆放和固定
玻片标本的地方;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当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大光圈,起作用是调
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上有两个面,平面镜和凹面镜,其作用是反射光线;粗细准焦螺旋的作用
是升降镜筒,其中粗准焦螺旋是较大幅度的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外,还能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
17.如果不动显微镜的其他部分,只是转动转换器,将物镜由45×换成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A.视野变暗B.视野变亮C.视野无变化D.视野变化无规律
【答案】B
【解析】我们在使用显微镜时,转动转换器将45×的物镜换成的10×物镜,即将高倍镜换成了低
倍镜,这时,由于低倍镜的视野宽,透光量多,视野就会变亮。
18.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p”,看到的物象是“d”。
(_____)
【答案】对
【解析】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
微镜下看到的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
字母“P”,旋转180度是“d”。
19.小明想观察自己制作的黄瓜表层果肉细胞玻片标本,但在显微镜的使用上他碰到了一些使用
显微镜的问题,你能帮他解决吗?
(1)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略偏________的位置,安装好________和________。
(2)转动转换器,使________倍镜对准通光孔。
(3)把一个较________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4)放好玻片标本,使标本正对________的中心。
(5)先转动________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接近玻片标本。
此时应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只眼看目镜,同时________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到看清物像为止。
然
后再调节________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答案】左目镜物镜低大通光孔粗眼睛一定从侧面看着物镜逆细
【解析】(1)取显微镜时,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
安装好目镜和物镜,将显微镜安放在实验台略偏左的地方,安装好目镜;(2)用显示镜观察前,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3)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通过目镜可
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4)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然后用压
片夹压住载玻片的两端;(5)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至物镜接近标本
为止,此时眼睛一定看着物镜,以免损坏玻片标本;(6)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按逆时针方
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看清物像,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20.科学探究通常不包括的环节是
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抽样调查D.得出结论
【答案】C
【解析】科学探究的主要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评估交流。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