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2.尝试制作米酒。
3.关注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方面的利用。
教学重点
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尝试制作米酒。
教学准备
干酵母,蔗糖,烧杯,温开水,玻璃瓶或矿泉水瓶,小气球;酒曲一块,糯米1 500克,凉开水一杯,清洁的容器、蒸锅、筷子,洁净的蒸布;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展示发霉的面包、手癣的图片,讲解:一提到细菌和真菌,人们往往只想到它们的害处。那么,细菌和真菌有对人类有益的方面吗?
【学生活动】思考,尝试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新知探究
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
【教师活动】演示教材第84页的实验“发酵现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1.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2.取下小气球,你闻到了什么气味?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教师演示,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1.瓶中可以看到有气泡的产生,挤瘪的气球会胀大。
2.取下小气球,闻到了酒味。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继续提出问题:你能对刚才的现象作出解释吗?
【学生活动】思考,并尝试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并总结:酵母菌是一种真菌,它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瓶中可以看到气泡的产生,随着酵母菌数量的增多,产生的气体会使挤瘪的气球胀大;随着酵母菌对氧气的消耗,瓶中逐渐处于无氧状态,在无氧情况下,酵母菌可以把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和酒精,因此瓶中充满酒味。
【学生活动】认真倾听教师的总结,认识发酵现象。
【教师活动】接着出示酵母菌发酵原理的公式,让学生深刻了解发酵现象。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教师出示的公式,并进行记忆。
【过渡】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食品是利用酵母菌的发酵制作而成的?
【教师活动】展示馒头、面包、葡萄酒的图片,提出问题:馒头或面包为什么会膨大、松软多孔?为什么闻不到酒味?
【学生活动】根据所学知识,尝试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酵母菌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使馒头或面包膨大、松软多孔;酒精在蒸烤过程中挥发掉了。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继续提出问题:你还知道哪些利用细菌或真菌制作的食品吗?
【学生活动】通过阅读教材,知道酸奶、泡菜、醋、酱等都是利用细菌或真菌制作的食品。
【教师活动】依次展示酸奶、泡菜、醋、酱、酱油的图片,进行讲解:酸奶、泡菜是利用乳酸菌进行发酵的,乳酸菌是厌氧细菌,在无氧的情况下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醋是利用醋酸菌进行发酵的,醋酸菌是细菌,能将葡萄糖分解成醋酸;酱、酱油是利用曲霉进行发酵的,曲霉是真菌,能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学生活动】一边观察图片,一边倾听教师的讲解,并进行记忆。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归纳总结利用细菌和真菌制作食品的应用与原理,并完成表格。
【学生活动】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表格。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进一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制作米酒。
出示课前准备的材料用具、发酵原理以及方法步骤。针对每一步骤,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出示问题:
1.将蒸熟的糯米用凉开水冲至30 ℃的目的是什么?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中的哪一步?
2.加入酒曲的目的是什么?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中的哪一步?
3.在中间挖一个凹坑的目的是什么?
4.加盖的目的是什么?能否经常揭盖?
5.为什么冬天要用毛巾包裹?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并进行分析,思考,回答问题。
1.为了避免酒曲中含有的酵母菌等微生物在高温下死亡;冷却。
2.加入酵母菌;接种。
3.增加氧气,使酵母菌发酵前大量繁殖。
4.防止杂菌污染以及提供无氧或缺氧的环境;不能。
5.为酵母菌等微生物的发酵提供适宜的温度。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接着指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制作米酒的方法步骤。
【学生活动】根据实验,归纳总结出制作米酒的方法步骤:浸泡→蒸饭→淋饭→加酒曲→酿制。
【教师活动】根据制作米酒的方法步骤,让学生课后尝试制作酸奶。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了解了利用细菌、真菌制作的发酵食品,如馒头、面包、酸奶、醋等。另外,还知道了如何制作米酒及其原理和注意事项。学生在尝
试制作不同的发酵食品的同时,也锻炼了动手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