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讲义:第17课 游褒禅山记 Word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游褒禅山记
诗海拾贝
郊行
王安石
柔桑采尽绿阴稀,芦箔[注]蚕成密茧肥。
聊向村家问风俗,如何勤苦尚凶饥?
【注】芦箔:养蚕器具,用芦苇编织成的席子或筛子,蚕可在上面吐丝织茧。
【赏析】这是一首讽刺诗,讽刺统治者不理民生。
诗的大意是:嫩桑叶采光了,树阴也稀了,芦箔上的蚕茧结得又密又肥。
(你们养蚕人)这样勤劳辛苦,为什么还闹饥荒呢?暗示苛捐杂税猛于虎,民不聊生。
诗写桑尽茧肥,正是蚕农的收获时节,诗人本欲分享蚕农收获的喜悦,于是随便问问农家的生活,结果却让诗人困惑惊异:农人长年勤苦,生活却一贫如洗,如同遭遇荒年饥岁。
本诗运用对比手法,农民大获丰收,却仍然饥荒,表达出诗人对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和对剥削者的愤慨。
语林撷英
王安石名言
1.不患人之不能,而患己之不勉。
2.人之才成于专而毁于杂。
3.不以死生祸福累其心。
4.不以不善而废其善。
5.衣不求华,食不厌蔬。
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7.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写山的古诗名句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3.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
4.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作者卡片
姓名王安石
朝代北宋(1021~1086)
字号称谓字介甫,晚年自号半山
籍贯临川(今江西临川)
主要成就变法图强,收复五州,拓地二千余里;“唐宋八大家”之一
代表作品《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文集》
背景呈现
这篇文章是作者至和元年(1054年)写的。
当年4月,王安石从舒州(今安徽潜山县)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知识链接
记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记”是一种不定体,叙事、写景、状物的成分居多,而真正目的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操和抱负,或阐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观点。
在写法上“记”大体可分两类:一类是寓情理于事、景、物之中,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一类是由事、景、物之中自然生发出情理,而常以“卒章显志”的方式表现出来,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一、字音
褒禅.山(chán) 庐冢.(zhǒnɡ)
音谬.(miù) 窈.然(yǎo)
夫.夷以近(fú) 谬其传.(chuán)
咎.(jiù) 无物以相.之(xiànɡ)
何可胜.道(shēnɡ)长乐王回深父.(fǔ)
二、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 “父”通“甫”,读fǔ,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三、一词多义
(1)名⎩⎪⎨⎪⎧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动词,称名,命名②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动词,弄清真相③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名词,名字④然则郭氏功名.
其与存者几何 名词,名誉、名声
(2)道⎩⎪⎨⎪⎧
①有碑仆道. 名词,道路②何可胜道.
也哉 动词,说、讲③策之不以其道
.
名词,规律,方法④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
名词,方法⑤从郦山下,道.
芷阳间行 动词,取道⑥死而湮没不足道.
者,亦已众矣 动词,称说,谈论
(3)谬⎩⎪⎨⎪⎧①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动词,弄错,使……错误②盖音谬.
也 形容词,错误
(4)然⎩⎪⎨⎪⎧①有穴窈然.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②然.
视其左右 转折连词,然而③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代词,这样④沛公然.其计,从之 认为……对
四、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居住 ②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命名 (2)名词用作状语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从一侧 (3)动词用作名词
①而其见.
愈奇 所见到的景象 ②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到达的人 ③往往有得. 收获 (4)动词的使动用法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弄错,使……错误 五、古今异义
①而卒.葬之
古义:死。
今义:士兵;完毕。
②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
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十一,数词。
③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
..之观
古义:不平常、不平凡的。
今义:程度副词,很,十分。
④此所以
..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代词“所”和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
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六、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②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③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④此予之所得也。
2.倒装句
状语后置句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舍)
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古人之[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观,往往有得)
3.省略句
①距洞百余步,有碑仆(于)道。
②予之力尚足以入(之),火尚足以明(之)也。
1.从表达方式上来说,一、二两段运用了________,三、四两段运用了________。
[我的理解]记叙议论
2.前四个段落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请指明。
[我的理解]一、四两段对应,二、三两段对应。
3.文脉梳理
1.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比较前洞和后洞的?这样比较的目的是什么?
[名师指津]第一问,从位置距离、游人、环境特点等方面思考。
第二问,铺垫、张本。
[我的理解]
项目
位置距离游人环境特点目的
景观
前洞夷以近游者众平淡无奇为游历后洞做铺垫
后洞险以远至者少其见愈奇为后文的议论张本
[名师指津]伏笔。
[我的理解]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3.第二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名师指津]找出第二段中的关键字眼进行归纳总结,点明其在结构方面起的作用即可。
[我的理解]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
多处设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之深对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对比。
作用是为下文的议论做铺垫。
4.第三段着重写什么?这一段可分几层意思?作者在文中阐述了什么道理?
[名师指津]心得。
五层。
“志”“力”“物”的辩证关系。
[我的理解](1)第三段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
(2)共有五层意思: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
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3)在本段中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5.在第四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生发出来的?
[名师指津]深思慎取。
联想。
[我的理解]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扬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
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
6.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名师指津]使用过渡句,前后呼应。
[我的理解](1)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予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2)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有很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
前文的记叙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
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3)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王安石认为,“志”“力”“物”三者,是我们成功的三大因素。
有远大的志向,有足够的精力,还得有外物辅助,才能成功;要想轻易取得成绩,不流汗就登上事业的顶峰,那是不可能的。
那么,人要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名师指津]分析时要有明确的观点和相应的论据。
[我的理解](示例1)我认为成大事首先要有志。
正如苏轼所言:“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做任何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如果没有坚韧不拔之志,就容易半途而废。
(示例2)我认为“力”很重要。
很多名人相继辞世,中青年英才的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医学专家指出,中青年英才工作压力大、过度疲劳以及饮食不均等,致使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免疫力下降。
“过劳死”现象在当前的科技人才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所以加强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魄,也是成大事的重要条件。
(示例3)“物”也重要。
要成功,除了主观因素外,客观因素也很重要。
我们要善于借助外界的帮助。
荀子在《劝学》中就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由此可见物的重要性。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唐 浮图慧褒始舍于 其 址 ,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
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
而卒 葬 之。
以 故, 其后 名之 曰褒禅。
死后又葬在这里。
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
⎣
⎢⎢
⎡浮图:梵(fàn )语(古代印度语)的音译,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有佛、佛教徒、佛塔等意义,这里指和尚。
慧褒:唐代高僧。
舍:居住。
⎦
⎥⎥
⎤
卒葬之:死后葬在那里。
今 所谓慧空禅院者, 褒 之庐 冢也。
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房舍和坟墓。
⎣
⎢⎢
⎡禅院:佛寺。
禅(chán ):梵语“禅那”的省称,静修的意思,后来泛指与佛教有关的人和物。
庐冢(zhǒnɡ): 房舍和坟墓。
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
他们死后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叫作
⎦
⎥⎥⎤“庐冢”。
这里指慧褒的弟子在慧褒的墓旁盖的屋舍。
距 其院东 五里,
距离禅院东边五里, 所 谓 华山洞者,以 其乃华山之阳 名之也 。
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所以这样命名。
⎣⎢⎢⎡⎦
⎥⎥⎤
华山洞:南宋王象先《舆地纪胜》写作“华阳洞”。
乃:是,这里有“在”的意思。
阳: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
距 洞 百余步,有 碑仆 道 ,其文漫灭,
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块石碑倒在道路上,碑文磨灭,模糊不清,
独其为 文 犹可识,曰“花山” 。
今 言“华”
只是从碑文残留的字迹中还可辨认出“花山”二字。
现在读“华”字,
如“华实”之“华”者 ,盖 音 谬 也 。
读音与“华实”的“华”相同,大概是把音读错了的缘故。
⎣
⎢⎢⎡步:有两种含义:(1)走路举足两次为一步。
(2)度量单位,实际长度历代不一,周代以八尺为一步,秦代以六尺为一步, 各朝代尺的长短也不一。
本文的“步”可作(1)理解。
仆道:“仆于道”的省略,倒在道路上。
仆,跌倒。
其文漫灭:碑文磨灭,模糊
不清。
文,指碑文。
下文“独其为文”的“文”指文字。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只是从碑文残留的字迹中还可辨认出“花山”
⎦
⎥⎥⎤
二字。
言:这里是“读”的意思。
谬(miù):错误。
其 下 平 旷,有 泉 侧 出,
从那个山洞向下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
而 记 游 者甚众, 所谓 前洞也。
在游览处题字留念的人很多,这(就是)所说的“前洞”。
⎣⎢⎢⎡侧出:从旁边涌出。
⎦
⎥⎥
⎤记游:在游览处题字留念。
由山以 上五六里,有 穴 窈
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暗
然 , 入之 甚 寒 ,问其 深 ,则 其
深远的样子,走进洞去(感到)寒气逼人,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
好游 者 不能 穷也, 谓之 后洞。
喜欢游山的人也未能达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
⎣⎢⎢⎡⎦
⎥⎥
⎤窈(yǎo )然:幽暗深远的样子。
穷:尽,达到尽头。
余与四 人拥 火 以入, 入我与四个人举着火把进去,进 之愈深,其进愈 难,而其见 愈奇 。
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也越奇特。
⎣⎢⎢
⎡⎦
⎥⎥⎤
拥火:举着火把。
拥,持,拿。
有 怠而欲 出者,曰:“ 不出 ,火 且 尽 。
”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人,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
”
遂 与之俱出 。
于是,都跟他退出来。
⎣⎢⎢⎡⎦⎥⎥⎤怠:懒惰,指懒于前进。
盖 予 所 至,大概我们走进去的深度,
比 好 游 者 尚不能十 一。
然 视其
比起那些喜欢游山的人来,还不到十分之一。
然而看看左右
左右,来 而记之 者已 少 。
盖 其 又深 ,(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
大概洞内更深的地方,
则其至 又加少矣。
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
⎣⎢⎢⎡盖:发语词,也有“大概”的意思。
不能十一:不到十分之一。
不能, ⎦
⎥⎥⎤不及,不到。
其至又加少:来到的游人更加少。
加少,更少。
加,更。
方 是 时 ,予之 力
正当这个时候,我的体力 尚足 以入,火 尚足 以 明也。
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
⎣⎢⎢⎡方是时:正当这个时候。
方,当,正在。
是时,指
⎦
⎥⎥
⎤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
明:照明,这里用作动词。
既其出 ,则 或 咎其 欲出
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责怪那想要出来
者,而予亦悔 其随之 ,而不 得极 夫游 之乐也。
的人,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来,而没能尽情享受游玩的乐趣。
⎣⎢⎢⎡⎦
⎥⎥⎤
既其出:我们出洞以后。
其,代词。
咎(jiù):责怪。
“悔其随之”的“其”:这里指自己。
极:尽情享受。
于是 予有 叹焉。
对这件事我有所感慨。
⎣⎢⎢⎡⎦⎥⎥⎤叹:感慨。
古 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古代的人观察天地、山川、
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 得, 以 其 求思 之 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收获,是因为古人思考探求得
深而 无不 在也。
非常深刻、周密的缘故。
⎣⎢⎢⎡⎦⎥⎥⎤得:心得,收获。
无不在:没有不到的地方,也就是细致、周密的意思。
夫夷以 近 , 则游 者 众; 险以 远 ,
平坦而距离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
则 至 者 少,而 世之奇 伟、瑰 怪、非 常之 观,
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瑰丽奇特、不平凡的景象,
常 在于险远,而人 之所罕至 焉,故 非 有 志者 常常在那险阻、僻远而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
不能至 也。
是不能到达的。
⎣⎢⎢⎡⎦
⎥⎥
⎤夷以近:(路)平坦而距离近。
夷,平坦。
以,而。
瑰怪:瑰丽奇特。
观:值得观赏的景象。
有 志矣, 不 随 以 止也 ,然 力不足者,
(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前进,但是体力不足的,
亦不能至也;有 志 与 力,而又不 随 以 怠,
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并且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
至于 幽 暗 昏惑 而无 物以相之,亦
等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物帮助他,也
不能至也。
不能到达。
⎣⎢⎢⎡⎦⎥⎥
⎤随以:继之以。
随,跟着。
幽暗昏惑: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
相(xiàn ɡ):辅佐,帮助。
然 力 足以 至 焉 ,于 人 为
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
可 讥 ,而在己 为有 悔 ;尽 吾 志 也,
可以嘲笑的,对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努力
而不能至者,可以无 悔矣,其 孰 能讥 之乎?而未能达到的人,可以无所悔恨,难道谁还会嘲笑他吗?⎣
⎢⎢⎡力足以至焉:下面省去“而不能至”一类的话,意思是力量足以达到那里(而未能达到)。
于人为可讥:在别人(看来)是
⎦⎥⎥⎤可以嘲笑的。
于,在……方面。
有悔:有所悔恨。
其:岂,难道。
此 予之所 得也。
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余 于仆 碑 ,又以悲 夫
我又从倒在地上的古碑(产生了联想),因此而感叹由于
古书之不存, 后 世 之 谬 其 传 而 莫 能 名 者,
古书的散失,使后代人以讹传讹而不能弄清真相的这类事情,
何 可 胜道也哉!怎么能够说得尽呢?⎣⎢⎢⎡仆碑:倒下的石碑。
以:“以之”的省略。
因此,由此。
悲:感叹。
谬:弄错,动词。
⎦
⎥⎥⎤其:指古书。
莫能名:不能弄清真相。
何可胜(shēnɡ)道:怎么能够说得尽。
胜,尽。
此所以学者 不
这就是读书人不 可以不深 思而 慎 取之 也。
可以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采取的缘故。
⎣⎢⎢⎡此所以:这(就是)……的缘故。
此,
⎦⎥⎥⎤指“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
道”。
慎取之:谨慎地采取。
之,指流传的书籍等材料。
四 人 者:庐陵 萧君圭 君玉,长乐 王回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
深父,余 弟 安国 平父、安上 纯父。
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
⎣⎢⎢⎡四人者:(同游的)四个人。
庐陵:
今江西吉安。
王回深父(fǔ):王回,字深父。
宋代理学家。
父,同“甫”,下文“平父”“纯父”的“父”同。
安国平父:王安国,字
⎦⎥⎥⎤平父。
安上纯父:王安上,字纯父。
安国、安上都是王安石的弟弟。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 记。
1054年七月某日,临川人王安石记。
⎣⎢⎢⎡至和元年:1054年。
至和,宋仁宗年号。
王某:王安石。
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写作“某”,或者在“某”上冠姓,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
根
⎦
⎥⎥⎤
据书稿编的文集,常常保留“某”的字样。
重点突出 详略得当
写法指导 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文章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文章的选材、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紧扣这两个观点。
记游部分就写景来看似乎平淡无奇,实际上是深思熟虑、刻意安排的。
写作时要想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明确中心
文章的详略是由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决定的。
所以,我们首先要确定文章的中心,根据它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选择材料,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是主要内容,要详写;关系不很密切的,是次要内容,可以略写。
2.突出过程
就是说,事情的起因和结果要略写,发展过程要详写。
因为,事情的起因和结果,往往只是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结果等,它们在整个事件发展过程中,只是枝节部分,所以要略写。
而事情的发展过程,即整个事件,才是文章的主体,只有它才能体现文章的中心思想,所以要详写。
3.点面结合
要有“点”有“面”地叙事,“面”要略写,“点”要详写。
“面”上的内容只是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起烘托作用。
“点”上的内容才是文章的重点,能直接体现中心思想。
当然,在重点突出“点”的部分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面”的部分。
略写虽只是寥寥数笔,但运用得好,文章重点更突出,主题更鲜明,从而起到“绿叶衬红花”的作用。
4.详略有度
那么,详写的材料应该“详”到什么程度呢?略写的材料应该“略”到什么程度呢?详写,并不是越“详”越好,只要重点内容充分地表现了中心思想,就达到了要求,切不可画蛇添足;略写,也不是越少越好,也要根据中心思想的要求,简练地叙述次要内容,做到简洁概括,清楚明了。
5.不同的题材,写作的详略也不相同
(1)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详写人略叙事。
写人,就是写出人的思想、性格、品质等多方面的特征。
而要表现人的这些特征,就要对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外貌等进行详写;对那些涉及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事件,则应概括叙述。
因为所写的事件只是用来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目的不在于展示事件的过程。
(2)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详记事略写人。
这类文章,叙事是重点,对人物及景物的描写只是围绕且服务于事件的。
文章着眼点在事情的过程上,不用着力刻画人物。
也无需中心人物,文章的中心思想着重表现事件的思想意义,而不是表现主人公的思想。
(3)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散文,详绘景略抒情。
散文往往是情景交融,但情是由于景和物才生发的,所以描写景物是基础,应详写,而抒情要略写。
(4)记叙描写类文章,有时为更好地点明主题,就要借助适当的议论、抒情。
此类文章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详写;抒情、议论是辅,只是用来深化中心,凸现人物思想性格,只需点睛式略写。
总之,记叙事件,描写人物,绘制景物时,如果能够做到上述几点,剪裁讲究,就不会没有重点,也不会避重就轻,就能做到:写重点内容,细致入微,充分生动;写次要内容,寥寥几笔,清楚明了,这样也就做到了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范文示例
“把话说完”彰显民意为先
人大代表是什么,是代人民说话、是替大众发声、是为政府献计献策的人。
一个能让代
表传递民声的人大会议无疑是正确的,一个能让代表自由发表意见的人大会议无疑是成功的,一个能让代表把想法说完的人大会议无疑是值得称赞的。
打断总理讲话,这个事情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应该”,然而这样的情形出现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则另有一番味道。
人大会议是全国上下互相交流的会议,既然有交流则自然有“打断”与“插话”。
若是会议全部按部就班,你说完我说,我说完散场的话,那么会议的意义就失去了,会议“思想交流”的主旨也就成了一纸空谈。
一个能做到“打断”领导讲话的代表,是非常值得珍惜的,因为这说明他有很强的参与感与代表感,而且态度积极主动。
这样的代表要比那些空套着人大代表的名头,从头到尾不发一言,抱着进京旅游添业绩目的的代表要好得多,要负责得多,要可爱得多。
“让这个代表把话说完”是最值得百姓称赞的亮点,短短九个字承载着满满的尊重与真诚,让大众感觉到中央领导是想听我们说话,希望听我们说话的。
政府与人民的沟通或许很远,远到需要代表们经一年的时间层层传递;然而政府与人民的沟通也可以很近,近到只要代表有想说的话就可以全部说完。
不得不说,这位代表打断总理讲话又被允许讲完的小插曲,不仅让人大会议的气氛变得格外温馨,也让百姓们认识到了中央领导对代表建言献策的诚恳态度,认识到了政府尊重民声的那份心意。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有句名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这句话表面上谈的是登山的感受和教训,实际上可以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
适用话题
游褒禅山记
佚名
我们到褒禅山的时候,正是秋末冬初,满山红叶,灿烂亮眼。
踏着古
人王安石先生走过的足迹,我们到此来寻幽探胜,发思古之幽情。
慧空禅院经千年风雨,已荡然无存。
山下有一砖瓦结构的平房,门扉虚掩,寂静无声。
轻推,里面是一尊微笑着的红泥塑弥勒佛坐像,这种不伦不类的建筑,可能只是初拟,好待以后再作开发。
但这绝不是慧空禅院的旧址,王安石说慧空禅院东五里才是华山洞,而此小屋距华山洞不过百米之遥,而且不在其东。
书上所说的那个仆碑仍在,但早已断裂为数块,最大的一块也不过磨盘大小,其上干净无字。
听随行的知情人介绍,这块曾经可识“花山”二字的仆碑毁坏于文革期间,一同被毁的还有山头的两座佛塔。
大家听罢,一阵感叹唏嘘,半晌无语。
前洞平平,中空无物,洞畔有清泉激石,泠泠作响,一路潺湲而下,环抱着山下美丽的小小村庄。
村庄安静,一如遥远的宋代。
其洞阴森,深不可测。
入其洞,又一小洞,曰井洞。
过井洞,另有一番天地。
但身体稍胖者极难越过此洞,因王安石先生不曾记叙过这个井洞,所以大家都把兴趣集中在与前洞相对的后洞上。
名人笔触所到之处,大有春水活物之势,自古以来,这种情形无法改变。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谓之后洞。
”其实,书上所说的五六里不过是一个虚数,我先目测而后步行,前后两洞的距离实际也不过百十米的样子。
王安石先生之所以说成是五六里,也实在有点虚妄,可能仅仅是行文的需要,“险以远,则至者少”,不突出远,后面无从发表议论。
到了后洞,我们手持蜡烛、电筒,接踵而入。
洞,甚大甚深,而路,亦甚难走,偶有水洼,加上脚下石头的磕绊,半小时也不过走了二三里路的光景,手上的蜡烛尚有四分之三,而洞绝没有穷尽的意思。
估计早已超过了王安石当年走过的路程,大家心下逐渐懈怠,而头上汗如雨下,早已疲惫不堪。
洞虽窈然,而实则无甚景象,除了偶有洞壁的滴水之声和三两蝙蝠的振翅之声以外,并没有什么可以引人入胜的地方。
总体的感觉,仿佛是一条卧龙由此腾空而留下的一个空穴。
其时,超前者亦已持烛返回,说前面的景象也不过尔尔。
大家顿觉兴味索然。
俗话说,要知海水咸淡,只取一瓢饮,大不可全将海水喝下,足见当年最初要求出洞的人还算是智慧的,再往下走,只能是白费气力。
但我们一是不让后人耻笑,二是为了完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