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苍溪灯戏的发展特点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淑礼更进一步分析说 , 春社 、 秋社、 明、 清 建庙迎神、
神佛生 日等有苍溪坛班就有苍溪灯戏班 , 这就是苍
的观看也不觉得疲倦 , 当地 的一句话说就是 : 一 用 “ 天做到黑 , 不看灯戏过不得 ! ” 忙碌一天的农 民, 爬山跑沟地提着灯笼 , 打着火 把奔赴一起, 围起场子观看, 使戏场汇成一片灯的海
、
苍溪灯戏与苍溪傩 坛的关系
故事情节发展为地方戏 曲。生活气息浓 , 表演形式 灵活 , 充满喜乐色彩, 所谓 “ 一堂歌舞一堂 星, 灯有 戏文戏有 灯; 前庭后 灯弦调 , 庭 满座 捧腹妙 趣生 ” ( 清末民初嘉陵公子《 竹枝词》 , )这首词既是灯戏演
出盛况 的描述 , 又是对灯戏艺术魅力的称赞 。
经历 了子子灯 、 架架灯 、 传统灯戏与新编灯戏并存三个发展 时期 , 具有 独特 的艺术特 点和风格 特征 。苍 溪灯戏 贴近
老百姓的生活 。 反映老 百姓 的喜怒哀 乐, 寄寓 了老百姓的意志与愿望 , 着苍 溪平 民百姓特有 的性格与情 感。苍 凸现 溪灯戏诙谐风趣 、 妙趣横 生, 极富 乡土气息和地方特 色, 具有极其 重要 的研 究价值及 学术价值 。
祭灶、 请水 、 请神 、 放兵 、 坼灶、 参灶、 造枪、 收兵、 安 位、 扫荡镇宅 等) 必须保 持完整。苍溪傩 坛的表演 以面具扮演最具特色 , 其实就是类似于苍溪灯戏 中 的化装表演 。苍溪傩坛的唱腔十分 丰富, 有端公调
咏” “ 、苦板” 等在内的灯弦腔体系, 这个体系乃是构
一
小坛、 大坛两种 。小坛一般 l 天 , _2 大坛一般 3 —5
天, 届时以庆坛时间的长短来决定 中间插入多少 灯
种名叫“ 胖筒筒” 的大筒胡琴伴奏而得名 ) 发展到
“ 胖筒筒 ” “ 、 联八旬” “ 、 七句半” “ 啃土” “ 、牛 、 十字
戏 。但是 , 不管小 坛、 大坛 , 坛仪式 ( 正 开坛、 亮路 、
作者简介 : 黄明政 (95。 )男 ’ I 6 一 . , I 1 。 四J绵阳师范学院音乐 与表演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 四川绵阳师范学院音乐 与表演艺术学院副教授。研冗方同: 甲国传玩首水。 中国传统音乐。
・
12・ 4
苍溪傩坛有一套十分系统化的仪式程序 , 为 分
多达七 、 八个 。四是唱腔也 由一个 “ 胖筒筒 ” 因用 (
难 吸 引主家 的亲朋 、 人持 久 的兴 趣 , 邻 于是促 成苍 溪
层百姓的喜怒哀乐 , 充满了苍溪地区的泥土气息 , 是
一
种综合性、 娱乐性 、 参与性极强的地方小戏。它 自
坛班与苍溪灯戏班的结合 , 苍溪灯戏班子可在作法 事间隙插演苍溪灯戏 , 达到娱人又娱神 的目的。陶
然生动、 妙趣横生、 情趣盎然的表演 , 像磁铁一样把 苍溪地区的农 民吸引得如痴如醉 , 哪怕是通宵达旦
( 算命调 ) 佛座子、 、 怀胎调 等 , 又采用胖筒筒 、 补缸
调、 五更调、 十杯酒等苍溪灯戏 曲调 , 奏乐器 以锣 伴 鼓为主 , 兼以二胡 、 唢呐、 三弦等。
苍溪灯戏源于民间 , 也活跃在 田间地头 , 其艺人 系家传或师承 , 演出乃业余性质。戏班有 的专演灯 戏, 有的则兼行傩坛法事和演出灯戏 。“ 木偶是爹 ,
关键词 :苍溪灯戏 ;艺术特点 ;发展历 程 ;傩文化 中图分类号 :J2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6 2 ( 0 1 0 6 2 1x 2 1 )7—04 0 12— 5
灯戏是一种来 自川东北 民间的歌舞小戏 , 源于
一
乡村节庆时平地围灯边歌边舞的“ 跳灯” 后来融入 ,
戏。起源之初与苍溪木偶戏 、 苍溪皮影戏共 为苍溪 戏曲的三朵奇葩。苍溪灯戏贴近百 姓生活 , 反映基
式 )花钱请傩设坛作法事三天三夜或七天七夜乃 , 至廿一天不等。陶淑礼进一步分析说 , 苍溪傩坛宗
教活动中的作法事虽有简单音乐、 舞蹈 , 但无故事情
节, 所以法事单调乏味 , 加之作法事 的时间较长 , 很
在清康熙二十九 年编修 的《 苍溪县 志》 艺文 “ 篇” 苍溪籍人 、 里, 忠州州学学政陶淑礼究其苍溪灯 戏产生的原因归结为经济文化落后 , 说苍溪傩坛宗
教活动也较川北其它地区盛行 , 苍溪乡村农 家需要 祈福祝愿 ( 由端公 所主持 的民 间请 神祈福 免灾仪
苍溪灯戏又称“ 鼓乐神” “ 、 喜乐神” 是源于苍 , 溪, 流行在川北、 陕南一 带历史悠久 的民间歌舞小
2 1 年 7月 01 第3 0卷 第 7期
绵 阳师范学 院学报
J u a fMin a g N r lUnv ri o r lo a y n oma iest n y
J 12 1 u. 0 1
V0 . 0 N . 13 o 7
四川苍溪灯戏 的发展特点
黄 明 政
( 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 , 绵 四川绵 阳 610 ) 200 摘 要 : 溪灯戏是源于苍溪 , 苍 流行在川北 、 南一 带历 史悠 久的 民间歌舞 小戏, 陕 与傩文化 有着 密切 的关 系,
成 苍溪 灯戏 音乐 的灵 魂所 在 。 ( ) 统灯 戏与 新编灯 戏并 存 阶段 三 传
苍溪灯戏 自 诞生之 日起 , 直到 民国时期始终植
根民间 , 不为统治阶级所顾 , 文人少有涉足, 传统 灯
“ 子子灯 、 架架灯” 在民间愈发兴盛。共 和国成立 以 来, 因共产党提倡“ 百花齐放 , 百家争鸣, 陈出新” 推 的文艺方针 , 苍溪灯戏 在人 民政府 的扶持下得 到了
洋。台上台下灯相辉映 , 演员观众交融无间 , 群众欢
溪“ 灯坛两开” 的由来 。苍溪傩坛中有苍溪灯戏 , 苍
溪灯戏中有苍溪傩坛 , 久而久之苍溪傩坛、 目连、 道 场与苍溪灯戏合而为一 。苍溪灯戏在傩坛中得到发 展, 苍溪傩坛在苍溪灯戏中得以变异保存。其实 , 这
腾, 蔚为壮观 。
正是王国维在《 宋元戏 曲考》 中所论说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