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新篇章讲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谱写石羊河流域重点治
理新篇章讲稿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
(2009年9月8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下午好!
按照市委宣传部的安排,今天下午我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加快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这个专题。
我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讲,一是重点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二是重点治理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三是重点治理的方针和措施;四是当前和今后的工作任务。
下面先讲第一个方面: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我们说,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是减缓水资源压力的需要。
大家知道,武威生存和发展最根本的问题是资源性缺水问题,最大的危机是生态危机。
武威历史上是一个水草丰茂的地区,“人烟扑地桑柘稠”是其形象的描述。
但从明清时期开始,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就日益突出,上中下游用水关系的矛盾日益尖锐。
清朝康熙年间,曾有过铁道台断水案例。
五十年代初,有过5次协调解决武威、民勤、永昌三县水纠纷的案例。
1963年,甘肃省人委形成了9份调查报告,形成了“三县用水协议”。
这些事件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水资源在各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尖锐矛盾和重要地位。
建国以来,由于通过改善水利设施,提高调蓄能力,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生产能力,但同时也打破了上、中、下游之间,经济、社会、生态之间水资源的平衡关系,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从石羊河流域自然变迁和社会发展进程来看,水资源总量非常有限而需求却在不断地增加。
目前石羊河流域在我市范围内人均水资源量不足600立方米,仅仅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2,全国平均水平的1/4,每亩耕地占有的水资源量只有220立方米,这个水平只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1/2和全国平均水平的1/8。
多年来,中游灌溉面积持续扩大,大中小企业迅猛发展,耗水量猛增,六河中游总耗水量由解放初期的亿立方米增加到2003年时的约10亿立方米,增加了一倍,进入民勤的地表水量由上世纪50年代的亿立方米减少到目前的不足1亿立方米,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十分突出,全流域每年超采地下水量达亿立方米,仅民勤盆地每年就超采地下水亿立方
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已严重超过其承载能力,中下游用水矛盾十分尖锐,严重威胁构建和谐社会。
因此,必须立足现有资源条件,通过合理的调配,统筹上中下游供需关系,保证全流域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和动态平衡,建立以节水型社会为目标、上中下游统筹发展、工农城乡统筹安排、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的新模式,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
第二,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是抢救民勤、抢救石羊河的需要。
历史上的石羊河流域上游水源涵养区森林茂密,水资源充沛,“风吹草地现牛羊”的美景到处可见;中下游绿洲区灌溉农业也很发达,从东部的长城乡到清源、金羊、金沙,直到永昌的清河、水磨关一带,长200公里的地带上泉水汩汩流淌;下游民勤盆地和金川--昌宁盆地虽然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但是在环绕绿洲区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散布着白厅海、青土湖以及许多苇湖,湖面碧波荡漾,青鸟游息。
绿洲外围沙丘地上生长着沙枣、胡杨、红柳、梭梭等沙生乔木灌木,起着挡风固沙的作用;大片的甘草、锁阳、麻黄等沙生草科植被,像绿色的地毯一样铺在民勤的大地上。
那么,今天的石羊河又是什么样呢近二三十年来,由于气候变迁、人口增加,流域水资源过度开发,流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流域上游祁连山区由于人为砍伐森林,过度放牧,开矿挖药和开荒种植,植被破坏严重,祁连山灌木林线不断上移,灌木林向草原化、荒漠化发展,造成的结果是保水能力减弱,调节功能降低,水土流失面积增大,水源涵养能力降低,以危机到下游的用水安全。
地处石羊河下游,被沙漠三面包围的民勤的生态环境更是发生了重大的演变。
民勤盆地,东北被腾格里沙漠包围,西北有巴丹吉林沙漠环绕,中部是狭长、平坦的绿洲带,是我国典型的荒漠绿洲之一。
20世纪初期,其尾闾青土湖(即湖区)水域面积大约120km2,芦苇丛生,碧波荡漾,环境优美。
随着流域人口的增长和灌溉农业的发展,青土湖水域面积逐渐萎缩。
40年代末,水域面积尚有约70km2,50年代中后期,水域面积快速缩小,1959年青土湖完全干涸。
70年代,国家出版的五万分之一地图上已找不到青土湖这个名字。
昔日“碧波荡漾,
芦苇丛生,野鸭成群,游鱼无数”的石羊河尾闾青土湖,已成了沙漠大举入侵绿洲的通途。
民勤盆地生态恶化表现在那些方面呢湖泊萎缩、干涸,天然植被枯萎、死亡,土地沙漠化、盐渍化进程加快,地下水位下降,矿化度上升。
民勤盆地北部生态恶化形势最严峻,范围逐步向南延伸,速度呈加快之势。
由于地下水矿化度上升(目前,民勤盆地地下水矿化度每年大约增加 g/L,矿化度普遍高达2~4 g/L,最高地区达8 g/L,)约有5万多人、11万多头牲畜饮水十分困难。
在盆地北部,部分群众无法生存,只好撂荒土地,背井离乡。
据统计,民勤县荒漠化面积占到土地面积的94%,荒漠边缘以每年3-4米的速度向绿洲推进,同上世纪50年代相比,民勤盆地绿洲面积减少了289平方公里,现在只有1313平方公里,大面积的天然林木和五六十年代种植的沙枣林相继衰败、枯死,削弱了防沙固沙和对绿洲的保护作用,使土壤、植被不断向沙漠化和盐渍化方向发展。
盆地盐渍化面积从20世纪70年代不足20万亩,发展到目前的60多万亩,其中重盐碱化土地就达40余万亩,且还在不断向南扩展,程度也在加重。
那么,我们说民勤盆地生态的这种演变,原因是什么呢一方面有历史上的人为破坏森林、无节制的采樵砍伐、毁林(牧)开荒的因素。
另一方面,上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上中游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提高,进入民勤盆地的地表水量减少,加之民勤盆地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是民勤乃至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
如今的民勤已经成为我国四大沙尘暴策源地之一,假如再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理,淹没在沙漠中的汉代三角城和唐代连城就是民勤的榜样。
第三,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事关武威200万人民的生存和发展。
石羊河是武威人民的母亲河,承载着全市88%的人口,94%的工农业增加值和95%的财政收入用水。
整个流域水资源利用率高达150%以上,远远超过国际公认的40%左右的控制线。
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已严重危及全市经济建设,危及人民的生存发展。
(农民喊缺水,农场喊缺水,工业项目也喊缺水)
第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是关系河西走廊安全、西北地区健康发展的长远大计。
民勤的问题不是一个县、一个市的问题,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问题,民
勤绿洲像一个楔子插在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约9万平方公里的原始沙漠之间,阻隔着两大沙漠合拢。
如果民勤失守,估计几十年内(不到30年),武威将被沙漠侵占,河西走廊通道也将被沙漠封锁,东西部的纽带将会断裂,直接影响国家生态安全、统一发展和民族的稳定。
可以说,实现武威永续生存发展的战略目标,要害是水的问题,核心是转变发展方式,现实的选择是实施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
否则,不仅会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产生难以估量的消极影响,而且我们自身的生存发展也会受到严重威胁,老百姓也将可能背井离乡、流离失
所,整个流域完全有可能重蹈罗布泊的覆辙。
我讲的第二个方面:重点治理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先回顾一下重点治理的主要目标:
规划总体目标:必须在保障生活和基本生态用水、满足工业用水、调整农业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适度外调水量和生态移民的总体治理思路下,实现“决不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重点治理目标。
2010水平年治理目标:平水年份,使民勤蔡旗断面下泄水量由现状的亿m3增加到亿m3以上,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量由现状的亿m3减少到亿m3;六河中游地表供水量由现状的亿m3减少到亿m3,地下水开采量由现状的亿m3减少到亿m3。
基本实现六河水系中下游地下水采补平衡,地下水位停止下降,有效遏制生态系统恶化趋势。
2020水平年治理目标:平水年份,使民勤蔡旗断面下泄水量由2010年的亿m3增加到亿m3以上,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量减少到亿m3;六河中游地表供水量由2010年的亿m3减少到亿m3,地下水开采量稳定在2010年的亿m3左右。
实现民勤盆地地下水位持续回升,力争北部湖区出现一定范围的旱区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修复。
如果把这个实现这个目标的措施具体一下,主要有这么几点:
一是农业灌溉配水面积由现状的万亩减少为万亩,减少万亩,其中2010年钱减少与抢救民勤生态关系最为密切的西营、杂木、黄羊、环河、洪崖山、昌宁等灌区配水面积万亩。
2010年前建设日光温室万亩,2011--2020年建设日光温室万亩。
二是2010年前,建成西营河向民勤蔡旗专用输水渠工程,凉州区向民勤分水亿立方米;建成东大河向民勤蔡旗专用输水渠工程,每年向民勤分水亿立方米;景电二期向民勤调水亿立方米。
三是通过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提高灌区水的利用效益,2010年前,配套田间节水工程面积达万亩(其中渠灌工程万亩,管罐工程万亩,日光温室滴灌万亩,大田滴灌万亩)。
另外,还有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一些管理措施、生态建设与水资源保护的措施等等。
不再一一细说。
我们看一下各项治理措施的落实和进展情况:
(一)、产业结构调整进展情况(主要谈两个方面)
1、设施农业建设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规划》确定的目标是:2006-2010年建成日光温室万亩。
取得的成就:
(1)、生产基地稳步扩大。
2006年-2009年上半年,全市累计完成设施农
(每60平方米折算亩日光温室)万亩。
其中2009年已开工建设万亩,完成墙体建设万亩。
设施瓜菜年产量达到40多万吨。
发展日光温室的乡镇达到84个,其中面积在千亩以上的乡镇15个。
目前我市已成为全省重要的商品蔬菜生产基地和国家“西菜东运”生产基地之一。
(2)、优势产区逐步形成。
全市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初步形成了精细蔬菜产业带,食用菌产业带,西甜瓜产业带,人参果产业带,肉牛生产基地,肉羊生产基地,白牦牛生产基地等优势产业。
“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数村一品”的生产格局逐步形成。
(3)、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
形成了以茄果类精细蔬菜为主,优、新、特、稀蔬菜为辅,西甜瓜、食用菌、花卉、果类为补充的多样化种植结构。
(4)、标准化生产初见成效。
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面积不断扩大。
目前,无公害标准生产面积达万亩,标准化养殖规模达500万头只。
(5)、产、供、销网络体系基本建立。
全市建成了9个设施功能较齐备的蔬菜专业批发市场,352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设施产品远销新疆、四川、内蒙、陕西、青海等二十多个省区,还出口中亚等国,并在当地占有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
(6)、经济社会效益显着。
全市日光温室瓜菜平均亩产6120公斤,亩纯收入达8500元,相当于大田作物的7—20倍,大田小麦纯收入不足500元,玉米制种纯收入也不过1000元。
亩用水则减少200—300m3 ,每亩用水仅175—188 m3。
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还有力地推动了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培养了一大批掌握先进农业科技的新型农民,带动了农资、运销、加工、包装、建材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存在的问题
(1)、补助资金标准低。
《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是2006年以前制定的。
由于日光温室建设材料、农资价格大幅上涨,农户负担较重,生产收益相对下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群众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
(2)、发展资金短缺。
农业、畜牧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龙头企业扶持、农民培训等方面的资金严重短缺,制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3)、技术力量薄弱,科研滞后。
乡镇农技站、畜牧站人员较少,尤其是富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相当紧缺,技术人员缺口大。
技术服务缺乏现代培训教育设备,服务手段单一。
由于资金、技术限制,技术研究滞后于生产发展,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缓慢,产业整体科技含量较低,与产业发展现状不适应。
(4)、产业化水平低。
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有限。
生产仍以千家万户的家庭生产、初级产品销售模式为主,包装简陋,档次不高,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优势不明显。
产业结构调整的另一个措施就是:
2、关闭机井和压减农田配水面积。
关闭机井和压减配水面积,是促进水权制度落实的配套措施。
是控制农业灌溉规模,逐步退还被挤占的生态用水的必然选择。
按照《武威市2008—2010年关闭部分农业灌溉机井规划》和《武威市2008—2010年农业灌溉面积压减规划》,2010年前,全市计划关闭农业灌溉机井3300眼,压减配水面积万亩。
2006-2009年已累计关闭机井2585眼,占2010年前关闭机井3300眼的%;2006年-2009年的上半年累积压减配水面积达到万亩,占2010年前任务万亩的%。
其中:2009年全市计划关闭农业灌溉机井640眼,压减配水面积16万亩。
至目前,实际关闭机井652眼,压减配水面积万亩,关闭机井的补偿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二)生态建设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我市在《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暂未安排专项资金的情况下,坚持“南护水源、北治风沙、中建绿洲”的方针,以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重点公益林保护等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为依托,采取人工造林、义务植树、工程治沙、封山封沙育林育草、封禁保护自然修复等方式,大力提高流域内林草植被覆盖,使区域内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
2006——2009年完成人工造林万亩,封山封沙育林育草万亩。
表现在:(1)、南部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得到有效保护。
保护天然林万亩。
通过在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实施禁止采伐、开垦、放牧、采挖等管护措施,水源涵养林蓄水保水功能不断增强,一些过去干涸的泉眼,重新流出了清澈的泉水。
(2)、防沙治沙取得较好成效。
近年来建成了民勤青土湖、老虎口、煌辉移民搬迁区,古浪马路滩、黑岗沙、石峡子、北沙窝,凉州区东沙窝,石羊河林业总场沙井子分场,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五墩湾等10个生态建设示范区,治理沙化面积50多万亩。
在生态移民搬迁方面,民勤县探索出的(东湖镇)正新模式,是一条生态公益型人口转移的新途径,是切实可行的(详谈见中评29页)。
(3)、封山封沙育林育草初见成效。
全市封山封沙育林育草万亩,民勤县中渠西柴湾、西渠魏家大疙瘩连片封育面积达到20多万亩,植被盖度40%以上。
古浪县明沙嘴、八步沙、石羊河林场三坪口、天祝古城林场封育区等都成为封山封沙育林育草的精品和样板。
目前生态建设仍存在资金短缺,配水落实不到位,农林牧矛盾突出等问题,亟待妥善研究解决。
目前我市正在按照重点治理规划所涉及的生态建设与保护内容进行《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恢复规划》的编制报批工作。
(三)水权水价改革推进情况
解决水资源短缺的矛盾,目前,最根本的办法是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在水资源综合规划指导下,建立初始水权的分配制度,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通过制定水权交易规则,建立水权交易市场,实行水权有偿转让,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引导水资源向节水、高效领域进行配置,逐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近几年所做的工作主要是:
一是明细初始水权
按照省政府批复的石羊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意见,市政府出台了《武威市水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武威市行业用水定额》等政策性文件。
对全市各行业用水实行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并按行业逐级分解、落实到灌区、乡镇、村组(用水者协会)和用水户,完成了初始水权配置,初步实现了水票制供水和用水户刷卡取用水。
2009年全市水资源配置总量亿m3,比2006年实际用水量亿m3减少了亿m3。
其中:农业配置水量大幅度减少,减少约亿m3,生活、生态和工业配置水量呈增加趋势,分别增加了亿m3、亿m3、亿m3。
二是实施水价改革
2007年我市根据水价现状存在的问题,对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城市供水价格以及水资源费征收进行了改革。
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使水价反映出水资源的稀缺程度(物以稀为贵吗),水价不仅要能够补偿成本,还要通过水价促进节约用水和合理用水。
调整的情况是:城市供水平均水价由现行元/m3调整为元/m3,农业用水自流灌区平均计量水价由元/m3调整到元/m3,2007年4月1日起执行元/m3,
2010年1月1日起执行元/m3;井灌区按元/m3的标准全面开征水资源费。
较好地发挥了价格杠杆在节约用水中的调节作用。
三是地下水计量管理和计划开采
为严格地下水的控制开采和计量管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全市于2007年12月启动了地下水智能化计量控制设施的安装工作,共安装地下水智能化计量控制设施13408套,其中:凉州区4887套、民勤县7429套、古浪县1092套,安装的计量设施全部投入运行,运行情况基本正常。
今年,在灌溉期,市水务局、市公安局联合开展了打击破坏水计量设施的专项行动,对全市已安装的13408套地下水计量设施全面进行核查,排查清理出案件26起,已结案10起,维护了地下水计量设施的正常运行,有效地控制了地下水开采,有力的保障了水权制度的落实。
重点治理前全市地下水开采量达亿m3,2008年地下水的控制开采量为亿m3,削减量达亿m3。
2009年还要在2008年的基础上再削减亿m3。
根据观测资料分析,民勤盆地地下水位1998至2006年年均下降幅度为米,2006至2008年年均下降幅度为米,近三年来年均下降幅度比治理前的年均下降幅度减缓了约米,总体上地下水下降速度明显减缓,局部地方有所回升,红水河至蔡旗一带回升幅度在米,民勤县西渠镇扶拱村回升幅度达米,凉州区永昌水管所监测点回升幅度达米。
看来压减地下水开采量还是有效果的。
四是组建了农民用水者协会、推进民主管理
全市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816个,参与用水户万户,参与率100%。
协会发挥在水权水量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在乡镇政府、水管单位、电力、国土等单位的支持下,按照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原则基本实现了配水到户、按定额按轮次配水的目标。
用水户开始参与管水,并对自己拥有的水权水量精打细算,尽可能地高效利用。
在水权的改革中还涉及一个水权流转的问题。
全市的初始水权是以2003年的人口、工业产值、灌溉面积以及生态的基本用水需要进行分配的,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用水会大幅增加,那么水从哪里来在没有外调水的情况下,水权流转应该是一个有效的办法,这就需要从用水大户农业上节水,
但节水工程的投入哪里来水权转让的价格怎么定水权转让所得的收入怎么分配等等的问题是急需要研究解决的。
(四)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实施情况。
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八大灌区节水改造工程规划批复总投资亿元,市县已完成了灌区节水改造工程2006-2009年度71个单项工程的可研和初设报告的报批工作,批复总投资亿元,截止目前已下达投资计划亿元,完成投资亿元。
灌区节水改造工程规划确定2006-2010年改建骨干工程,配套田间节水工程万亩。
其中:凉州区改建骨干工程、配套田间节水工程万亩;民勤县改建骨干工程、配套田间节水工程万亩。
(五)水资源配置保障工程进展情况
截止目前西营河专用输水渠工程国家已分四批累计下达投资计划28105万元,工程形象进度达到40%,计划2009年10月底前完成渠道主体工程,2010年3月实现通水承担向民勤调水亿立方米的任务。
(六)全流域统筹用水情况
《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确定,到2010年,蔡旗断面过水总量达到亿m3以上(水量组成为西营输水亿m3,河道下泄亿m3,民调水量亿m3)。
这个目标是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对重点治理规划其它目标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年来,我市按照省政府批准的《石羊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方案》和年度分水方案,全面完成了年度分调水任务。
2006-2008年三年,景电二期工程向民勤调水万立方米,蔡旗断面收水万立方米;凉州区向民勤调水,累计下泄水量万立方米,蔡旗断面收水万立方米。
今年凉州区累计下泄水量万m3,蔡旗断面收水万m3。
景电二期民调工程春季调水于3月11日开始,到5月7日结束,实际调水万m3,蔡旗断面过水2450万m3。
至8月10日,蔡旗断面总过水量万m3。
(七)节水型社会试点进展情况
2008年我市被水利部列为全国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市。
一年来,取得地成绩是什么呢
一是理清了节水型社会建设思路。
什么思路一句话,“以人为本,流域统筹,制度约束,技术支撑”。
具体来说就是推行水权制度改革,制定水资源分配方案,明晰初始水权;全市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816个,促进了公众参与;强化计量管理,实行水票制供水,引导水权市场交易;强化政府调控作用,水资源调度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和完善以水权改革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实现节约用水、生态改善、经济发展“三赢”的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
二是制度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
节水型社会建设主要以制度建设为核心,近年来,省政府批复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分配方案》,出台了《石羊河流域地表水调度管理办法》等;市人大制定了《关于依法推进全市节约用水的若干规定》,市政府市政府编制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大纲》和《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制定出台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关于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武威市水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武威市行业用水定额》、《武威市关于2008年水资源配置和完善水权制度的意见》等规范性政策文件。
各县区也结合各自的实际制定并出台了本行政区域的“水资源分配方案和初始水量配置办法”、“农民用水户协会章程”、“农民用水者协会经费筹措和管理使用办法”、“用水户协会灌溉管理制度”、“计划用水与节约用水管理办法”、“水票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
这一系列方案、制度的建立,对落实两套指标体系、调整经济结构、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起到了重要的引导、推进和保障作用,逐步使节水型社会建设走向规范。
三是全民节水氛围逐步形成。
为了提高公众对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积极开展多形式、多层面的宣传活动,用新时期的治水理论指导工作。
组织报告团深入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街道社区和学校,对节水型社会建设进行宣讲辅导,答疑解惑,编制印发了“武威市节水型社会宣传活动实施方案”、“科普知识问答”、“实用技术指南”等宣传系列读本,帮助广大干部群众领会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目的和精神。
充分发挥社会传媒的主导作用,在电视台开辟了“加强节约用水,建设小康社会”的专题栏目, 由市委宣传部、市节水办、市建委、武威日报社共同组织,在《武威日报》开辟了“节水建设在凉州”征文宣传专栏,开展武威市节水型社会大讨论活动。
全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