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研究
摘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代大学生不仅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能够具备扎实的实践能力,这些既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也是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标准。

所以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逐渐成为教育者所研究的热门课题。

因此将系统分析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培育所存在的问题,并创新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创新培养策略
2021
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是他们成长的重要途径,但是现阶段大学生普遍存在社会实践能力较低的现象。

社会实践能够让新时代大学生焕发出旺盛的活力,同时他们的各方面能力也可以经过历练得到显著的提升。

所以需要高度重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升工作,积极进行创新研究,提高社会实践培养工作实效性。

1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特点分析
社会在不断开展与进步,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对于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也有着更高的要求,这也是现阶段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所具有的鲜明特点。

随着社会的快速开展,大学生已经不再是井底之蛙,他们都会通过网络来了解知识,获得社会信息能力逐渐变强,因此许多事情在家里便可了解。

虽然社会实践培养活动已经开展了有很长时间,但是相应的制度却不够标准。

随着我国逐渐进入新时代,高校也在积极推进社会实践改革工作,社会实践相关制度也逐渐完善。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开展越来越重视科学性,它的方案也更加具有针对性。

如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开展趋势、思想性及知识性等制定相应的方案,精心设计大学生实践活动。

从内容、形式等方面做好规划。

2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分析
实践是提高当代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他们进行自我教育的主要方式。

目前我国各级党委非常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培养工作。

新时代下的中国假设想得到更加长久的开展,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他们不仅需要具有优秀的文化专业素养,同时还需要具备夯实的社会实践能力,即懂得如何运用所学的根底理论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而改造我们所生活的客观世界。

新时代的高校教育是集专业素养、思想道德、社会实践等为一体的,其中社会实践也是实现学生专业能力展示的重要途径。

同时也是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开展的重要途径。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创新培养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教材中的知识总是凑想的,因此即便再好假设无法得到运用那么只会是“纸上谈兵〞。

新时代大学生只有通过社会实践,将课堂所学的根底理论知识内化吸收,这样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才会更加得心应手。

同时还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发现自己专业知识上的缺乏,及时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进而让知识能够逐渐得到完善与创新。

素质教育是新时代所倡导的一种教育模式,它不仅重视学生的专业根底能力,同时还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认知及个性开展。

现阶段大局部大学生根本为独生子女,他们并未经历过社会上的压力与挫折,对于社会缺乏足够的认知,同时合作交流能力较弱,未能具备艰苦耐劳的精神。

素质教育所蕴含的先进理念都是建立在实践的根底上,由此可知通过社会实践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进而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素養。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工作是根据高校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它是有组织有规划的引导学生参加社会经济与政治活动的总称。

高校大学生能够通过社会实践提高对社会的认知水平,同时也可以实现自我价值。

通过实践证明,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能够让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更加迅速的融入时间进而会生活之中,同时也能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进而培养他们独立自强、奋斗不息的精神意志。

3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缺乏先进理念指导,方向出现偏差
理论源于实践,只有经过科学思维方式的加工才可以实践转化为先进的理论,但是许多大学社会实践能力培育工作未能有效的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我们经常会遇到两种现象,首先是高校大学生根底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较低;其次是根底理论知识较为匮乏,无法对自己的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

但是高校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时易于混淆两者之间的概念,进而让大学生对此产生误解,认为理论就应当指导实践,这样他们的思维便会陷入误区。

两种理论之间是具有较大的区别,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通常需要实践理论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假设高校对两者概念出现混淆的现象必然会影响社会实践的开展实效性,同时还会对新时代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产生约束。

目前各高校大学生均未能具有科学完善的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对于实践活动的意义理解不够透彻,未能具有专业的教师给予足够的指导,因此社会实践无法得到满意的效果。

期望过高,缺乏坚强的意志品质
新时代的每一位高校大学生都具有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同时对于社会的期待与激情也是非常值得赞赏的,只有他们对于这些理想与抱负不懈努力,才能够真正实现。

近几年,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因此社会上也会存在着许多不良的风气。

局部大学生会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他们的主观意识会逐渐发生改变,如功利性过强、人生观与价值观出现扭曲,社会实践过于考虑到眼前的利益,但是又不愿意吃苦,在这样的状态下更不用谈对技术创新。

4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策略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未能对社会实践产生正确的认知、培养形式过于死板,缺乏创新、实践团队纪律问题等,假设想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必须积极创新培养策略。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社會实践培养活动的主体,通过人本理念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开展。

新时代开展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应表达这样的主导思想:学生在进行实践锻炼的过程中,实践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内在潜能可以被挖掘出来。

策划与组织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领导层非常重要,他们应根据新时代的环境来处处为学生今后的开展着想,如确定实践活动地点、
活动方案,怎样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性等等,而不是“好大喜功〞,因此新时代下高校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开展必须强化社会实践领导组织建设工作,提高领导人员的工作认知及能力,进而提高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

现阶段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组织模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全校性的社会实践组织模式,主要是由校团委负责,通过下发通知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社会实践主题及内容,同时让学生根据自由选择或者就近原那么进行参与,这样实际组织形式非常松散,同时实践能力培养效果也较低。

除此之外,还有些高校精英人才由学校安排制定的实践工程,这种组织模式被称为“精英〞社会实践组织模式,整个社会实践活动过程较为严谨,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也有着重要的帮助,但是却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只有局部学生能够得到锻炼。

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应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共同开展与进步,这与高校的实践精神有所出入。

因此新时代下高校应积极创新社会实践组织模式,以“群众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积极探索与研究,加强群众型社会实践组织模式的指导工作,提高社会实践工程的针对性,进而让学生可以在高校的引导下获得更好的开展。

我们都知道,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无论是知识还是社会认知方面均较为薄弱,自主进行社会实践能力较弱,因此高校应具有完善的社会实践管理监督制度。

目前仍然有许多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由校团委组织实施,实践教学由教务处进行管理与落实,实践报告由各院的教研室负责检查,整个过程会涉及许多行政部门。

由此可见整个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各个部门协调配合,因此高校必须积极完善社会实践管理监督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够防止各部门相互推诿的现象,进而提高部门协调的效率。

现阶段高校所采用的管理监督主要由上至下为主,缺少逆向监管,这样管理监督的反响效果那么会大大降低,即会出现组织领导者发现不了问题,实践参与者发现问题不敢汇报的现象,这些都不利于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高校社会实践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提高社会实践实效性最主要的途径为建设实践基地。

目前许多高校都未能具备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每年都会更换地点,各个学校社会实践负责人也在四处奔波联系社会实践场地,这些都会高校大学生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需要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工作,这样无论对于社会还是学生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相关负责人应积极研究社会实践特点,加深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知,提高管理部门工作能力,针对所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创新解决策略,进而让学生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得到更好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周林旺,王晓俊.独立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以江西省独立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2021,〔23〕:172-173.
比较研究——以郑州大学和香港大学社会实践现状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2021,〔3〕:121-122.
【3】王久才,李宏伟.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第二课堂培养模式研究——以佳木斯大学人文学
院工程化社会实践活动模式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14〔16〕:193-194.
【4】陈文广.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新探——兼谈中山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J].逻辑学研究,2021,23〔2〕:268-271.
【5】梁广东,刘蕾,夏艳霞.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研究——以绥化学院为例[J].学理论,2021,〔9〕:189-1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