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上下、前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认识上下、前后》
模块 2 编写教学设计方案案例名称《认识上下、前后》科目小学数学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提供者回龙镇小许兵课时第一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对于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知识经验,因此教学时老师对这两组位置关系的处理只要求学生会认、会说、会用,不再过多的进行强化性训练。
而左右位置的空间观念是学生最为薄弱的,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老师以此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形成的全过程。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
1、会认识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
3、能领会物体上下、前后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并感受和体验相对性。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动脑思考、同桌交流、表达反馈的学习过程,体验和感悟探究的一般过程。
2、能通过仿、创编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意见或看法。
1 / 4
3、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将自己的观点用语言表达出来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愿望,体验协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培养学生乐学、爱学的学习态度。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是 67 岁儿童,思维活跃,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
2、学生在学习中随意性非常明显,喜欢受到教师或同学的表扬。
3、一般学生在 6 岁时就能完全正确辨别上下、前后,学生能根据提示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
4、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物体的空间位置。
5、创编儿歌,在老师的提示下能基本完成。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活动过程的设计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老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究与合作的过程中感悟数学、学习数学,并在感悟和学习的基础上真正理解和掌握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
并能利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学资源:
远程教育资源,模式 2 工具:
多媒体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1、创设情境,儿歌导入教师解说观察、朗读激发
---------------------------------------------------------------最新资料推荐------------------------------------------------------ 学生学习兴趣,CAI 课件 2、探究新知:
1、教学上下(课件出示)。
2、教学上下位置的相对性(课件出示)。
3、尝试练习(课件出示)。
4、教学前后(课件出示)。
5、教学前后位置的相对性(活动)。
6、练习(课件出示)。
理解、分析、应用让学生在探究与合作的过程中感悟数学、学习数学,并在感悟和学习的基础上真正理解和掌握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
并能利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CAI 课件 3、运用知识,巩固练习 1、拍手游戏。
2、说反话。
3、动脑筋。
4、创编儿歌。
理解、应用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运用所学知识,CAI课件 4 、质疑总结引导学生进行总结理解学习小结方法,了结束教学流程图开始CAI 情景创设儿歌导入观看、思考 CAI 新知学习前后及相对性 CAI 新知学习上下及相对性观看思考讨论、分析、表述引导、讲解观看思考讨论、分析、表述引
3 / 4
导、讲解归纳:
CAI 汽车比赛动物图等说出位置关系断判否是形成性练习拍手游戏、说反话等七、教学评价设计学生访谈表小学数学举例姓名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 1. 你能不能跟老师讲讲你今天在数学课上学了什么?你能不能说说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你能完成后面所有练习题吗? 2. 你能不能把你今天数学课上的学习方法介绍给老师呢?你喜不喜欢这样的学习? 3. 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生活现象是今天所学的数学知识呢? 4. 今天在卫星教室上课和平时在普通教室上课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在哪里上课,为什么?八、帮助和总结 1、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手操作,认真观察、交流意见;并引导得出结论。
2、在学生操作、观察、表述,教师引导学生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