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33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 文
“格物致知”的内涵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
精 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
内涵
到知识。 从现代观念看,真正的“格物致知”是通过实地实验
得到知识,是有计划、有目的地积极探测客观世界。
意义
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探讨问题。
检讨
彷徨(pánɡ huánɡ) 激变 格物致知
动词,意为“藏在袖子里”。
不要写成“至于”的“至”。
袖手旁观 不知所措( cuò )
( yīnɡ)应该 应
( yìnɡ)应付
【记少余多法】
➢ “埋”除了在“埋怨”中读作“mán”外,其余一律 读作“mái”。
看到题目,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 “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 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问题探究
谈谈你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和看法。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目的是“平 天下”,一般指向自己的内心去探索所谓的 治国、平天下之道,侧重于抽象的道理。而 当今世界要求的“格物致知”,其目的是了 解、认识客观世界进而获得新知,所以侧重 于实验精神。
本文中提到的“格物致知”的真 正意义是: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 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 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 袖手旁观。
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举了多个例子,试简要分析
其作用。
王阳明“格” 竹失败的事例
说明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他们把探察外 界误认为是探讨自己。进而证明中国传统教 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第4段)
通过实验了解竹 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 子的性质的事例 消极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第8段)
我们青年学生,对“格物致知” 应当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实验精神 真正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拥有 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 还要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结构梳理
应 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有 格 物 致 知 精 神
分析 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 问题 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格及表达效果。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
“大都”指大部分,从范围上限制,
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 指多数学生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不是
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 全部,体现了论述性语言的准确与严谨。
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
“往往”表示一般规律、通常情况,
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 指的是中国学生通常情况下功课成绩好,
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 考试分数高,但不排除特殊情况,体现了 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 论述性语言的准确和严谨。
第一部分(1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 学?
第二部分(2~12段)分析问题: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论 述“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 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作者在本文中的观点是什么?
中国学生在学习自 然科学时应该有格物致 知精神。
zhào
丁肇中,1936年生,祖籍山东日照,美籍华裔 物理学家。1974年,在实验室中发现了一种新粒子 并用英文字母“J”命名,并因此于1976年获诺贝 尔物理学奖。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瞭望》1991年第44期。有改动。
1990年5月,《瞭望》周刊等单位组织“情系中华”征文
背景 活动,收到来稿近千篇。《瞭望》周刊海外版对部分来
稿进行了刊登,在海内外产生热烈的反响。征文评委会 评出两篇文章,授予特别荣誉奖,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 的《怀念》是其中一篇。
结果
1991年10月18日,征文活动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 召开,丁肇中在会上发表了这一演讲。
字词学习
注意“瞭”左边是“目”。
探察地形、探察敌情。
瞭望(liào) 缅怀(miǎn) 探察 探讨
进而证明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第12段)
请仔细阅读第6—10段,简要说说这一部分的演讲思路。
在验 科精 学神 上的 重重 视要 实性
从科学发展历史的角度,阐述新的知 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
以探察竹子的性质为例,证明实验 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应是积极 的、有计划的探测。
阐述实验的过程和要求。
试结合具体语句,体会本篇演讲词的语言风
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三)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赏析】这首诗是陆游在庆元五年(1199)于山阴写给小儿子陆
子聿的。首句是对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的赞扬,告诫自己的孩子对待学 业应不遗余力,全力以赴;次句是说做学问的艰难;后两句诗人进一步 指出实践的重要性,旨在勉励儿子不要只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 中检验,通过亲身实践把书本知识化为己有,转为己用。
分析中国学生的现状,并现身说法
解决问题——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培 养 实 验 精 神
主旨归纳
这篇演讲词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格物致知” 的观点,以王阳明和作者自己为例,针对当前文 化背景下的中国学生的现状,揭示了“格物致知” 的真正含义,表达了对中国学生培养实验精神的 期望。
拓展延伸
伽利略
有关实验精神的名人事例
课后作业
学完课文后,对于实验精神你有什么深 刻的认识,课下搜集有关丁肇中的事迹材料, 加深理解。
(续表)
中国学生往往功 课成绩好,面临 研究工作却束手 无策的事例
说明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 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进而从反面 证明了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第11段)
作者因事先没有 说明埋头读书对研究、对实际的需要毫无帮
准备,做研究时 助,更加深刻地揭示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
恐慌的经历
相传在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曾将两个重量 不同的球体从相同的高度同时扔下,以驳倒亚里士多 德物体从高空落下的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观点。 实验结果是两球几乎同时落地。自由落体定律的发现, 引起了物理学界的一场革命。
丁肇中
1970年代初,物理学家们普遍认为,世界上只有 三种夸克,用三种夸克的理论就能够解释世界上所有 的现象。1974年,丁肇中提出了“寻找新粒子与新物 质”的实验方案,可惜未能被多数物理学家重视。但 他执著地求索,终于在实验中发现了第四种夸克的束 缚态——J粒子。这一实验结果证明了当时三种夸克的 理论是错误的。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格物致积累“缅怀”“彷徨”“不知所措”等易考 词语。
2. 梳理演讲者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重点) 3. 理解演讲中事例对观点的印证作用。(重点) 4. 了解演讲者的主要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现
实意义。(难点)
作者简介
②演讲者作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自己 求学时代的经历对于广大青年学子来说,本 身就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参考意义。
阅读全文,说说为什么应该具有格物致知精神。
➢ 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 的弱点决定的。
➢ 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 了的。
➢ 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培养真正的格 物致知精神?
常不知所措了。
风格
这篇演讲词在遣词造句上运用了很多 表限制的词语,表现出准确、严谨的特点; 同时,因为是在庄重的大会上的演讲,知 识性、逻辑性较强,用语准确、严谨。
效 果 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指导性。
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举自己的经验 为证,有什么好处?
①演讲者注重沟通、交流,用自己的经 历“现身说法”,真实而亲切,有助于拉近 与听众的距离,取得更好的演讲效果;
作者认为,在学术研究和个人行动中, 我们要保留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发现 事物的真相;在面对激变的世界时,我们 要有自己的判断力。
演讲者在“情系中华”征文颁奖活动中发表
这样的演讲有什么现实意义?
曾经,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 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演讲者作为接受过 中西方教育并获得巨大成就的科学家,非常敏锐、清醒地认识到 这个缺点有久远的文化背景,而且产生了较大的危害,会使我们 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而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 途。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演讲者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 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精辟地阐明了中国 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新课导入
有这样一则消息:一名女高中生以较高的分数考入了 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 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 差,一连三周下来,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 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请 同学们说说,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
什么叫“格物”和“致知”?课文中作了解释,请找出来。 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探察、探究。 物,物体、事物。 致,达到、得到。 知,知识、认识。
格物致知: 格,推究,探察;致,获得。
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物致知精神”就是“实验精神”。
论点: 我们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请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给 全文划分层次并归纳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