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分析及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分析及策略
新课标下的思想政治课教材反映了思想政治课学科教育和教学的本质,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方向和新思路,突出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但从教学实践和反馈来看,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仍相当突出。

对此笔者结合实践谈点粗浅的看法,旨在抛砖引玉。

一、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分析
1、从宏观看,造成思想政治课困境最深层的原因在于它与经济基础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

作为上层建筑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如果依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只能培养出死记硬背、脱离实际的书呆子,不可能培养出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的人才。

只有改革,才能使思想政治课教学与经济基础的变化要求相适应,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也才能走出困境。

2、从微观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沿袭的是“三唯”指导思想:一是唯“高”,即目标越高越好。

社会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要求过高而近乎苛刻,对青少年中的一些违法犯罪、思想道德的某些滑坡及不良表现等等,都得从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找原因,这不能不说是脱离中学生实际的。

二是唯“统”,即大统一、一刀切的考核、考查、考试,考试的答案和评分标准也是唯一的。

这样就忽视乃至压抑个性、室息思维。

三是唯“灌”,形而上学地理解“科学理论需要灌输”,只讲“硬”灌,不讲“灌法”,强迫学生生吞活剥。

这种教学指导思想使思想政治课成为使学生“头痛”和厌烦的课程,当然失去生机与活力。

3、从现状看。

一部分教师素质不高,观念和教法陈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缺乏兴趣,甚至部分教师“自觉没趣”,两者恶性循环,思想政治课陷入困境就不足为怪了。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构建策略
1、铺设“起飞点”。

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掌握丰富的感性材料是实现这一飞跃的基础。

而学生缺乏的正是感性材料,引导他们了解和关注时事,等于让他们获取了大量的感性材料。

这样,理论对于他们而言就不再是“天书”,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对社会生活的间接反映,实现认识的飞跃就有了“起飞点”。

而且,学生在学了理论知识之后,再来看社会生活,视野中的“起飞点”就更多了,就会逐渐学会运用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这就实现了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即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2、占领“制高点”。

“制高点”是教师扩大知识视野和思维内容以提高教学实效的立足点。

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不是仅局限于某一年级、某一季度的教材,而是要整体把握初中学段和高中学段的教材,做到统筹兼顾,疏密有当,轻重缓急,心中有数。

二是从全局上把握时事基础,特别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吃透与教材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以做到讲课时信手拈来,左右
逢源。

三是从思维有序推进上把握学生,特别要深刻认识当今世界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改革的大趋势,明确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极端重要性,从新世纪对人才素质要求的高度来逐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3、扣住“驱动点”。

“驱动点”是指能够驱动学生思维运转的关节处。

扣住了驱动点,教学过程才能如江河之水奔涌不息。

哪些因素是驱动点呢?①从每一堂课的内容看,上一堂课的内容与这一堂课的联系,就是驱动点,即人们常说的“温故”与“知新”的关系。

②概念之间的关系,原理之间的关系,就是驱动点。

例如,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政治和经济的关系,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劳动生产率间的关系,等等。

③从贯穿全书的线索看,贯穿全书的主线就是驱动点。

例如,初二年级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规律,初三年级的“中国特色”。

④从复习知识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看,某些关键词也可构成驱动点。

例如,初二年级内容中,一般是指“本质”、“实质”、“基础”、“基本”、“根本”、“核心”、“关键”、“决定”、“主要”等等,以上述关键词为“龙头”,引导学生将教材有关知识归类整理,覆盖面广,跳跃性强,效率较高,学生也感兴趣。

⑤学生思想中的疑点、分歧、争论的焦点,也可构成驱动点。

诸如“人生的价值是什么”、“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的社会民主和政党制度”、“资本主义是否一定灭亡,社会主义是否一定胜利”等问题。

⑥某些趣味性归类也可形成驱动点。

例如,对初三的知识,可以用“数字”来牵头概括,即:A.一个中心,一条基本路线,一部好宪法;B.两个基本点,两个文明一起抓,两种生产一起抓;C.三步走战略,社会主义社会的三方面基本特征,三条方针;D.四项基本原则,“四有”;E.“五爱”,五项基本义务,等等。

4、选好“切入点”。

切入点的质量对于激发兴趣、活跃思维、推动教学高潮的出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好的切入点应当有“新、奇、巧、趣”的特点。

一是新。

这是从时效角度讲的。

上课应尽可能用最近时期新闻媒体的“重头戏”,尽可能缩小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的“时间差”。

二是奇。

指这种切入完全出乎学生意料之外,比如初二年级《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兴趣》一课,教师一开始就来个“脑筋急转弯”游戏:“你们说,世界上最不怕苦最不怕累工作效率最高的是什么人?”学生马上齐声回答:“机器人!”这样,他们立即就会进入新课学习状态了。

三是巧。

指切入灵活。

如,将张家港现象与某些地方的“鬼城”、“地狱”现象联系起来看精神文明建设问题,这样,表面上看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一下子被联系起来,对比鲜明,反差强烈,时代感显著,能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

而“趣”亦贯穿其中了。

5、形成“特色点”。

特色是一位教师由“教书匠”成为学者型、专家型、研究型教师的标志,也是一位教师区别于其他教师的标志。

没有形成特色的教师还算不上一个成熟的好教师。

特色点和教学艺术是密不可分的,没有教学艺术就谈不上特色,只有艺术化了的教学才能形成特色,而只有形成特色才能对学生起到吸引、熏陶、渗透、愉悦、审美、思维、启迪的作用。

譬如,从教师的讲课特色看,有幽默风趣的“小品型”,有机智灵活的“说客型”,有风度翩翩的“体语型”等等,我们热切期望思想政治课教学园地中特色纷呈,百花争艳。

思想政治课应该是一门能够吸引学生去思考的学科。

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
题固然有来自各方的因素,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地探索思想政治课教学规律,研究学生的发展需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那么,中学思想政治课现状是完全可以改变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