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基本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知识点
知识点1:文艺学
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
它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这三个分支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与渗透。
文学理论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价值取向。
知识点2: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观念
一、文学活动论
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
马克思主义把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归结为人的生活活动,旨在强调文学艺术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关系。
人的生活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通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人的全部特性和能力)体现在客体当中,使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展示。
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才展现和外化出来。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活动的论点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启示我们,文学的出发点、联结点和归宿点是人,文学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的创造,文学是塑造“丰富的人”、“完整的人”的重要途径,文学的确是一种“人学”。
二、文学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
不但文艺反映生活,同时也肯定文艺的反映不是刻板的,文艺也反作用于生活
这种文艺对生活的反映是一种艺术的反映,因此: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
三、艺术生产论
这是马克思在考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后,主要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待文学艺术活动的结果。
这种理论强调了文学艺术不是孤立存在,它的发展是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的,我们必须归根到底从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实践中,从生产、消费、分配、交换的关系中,才可能获得对文学艺术最终的解释,这样就为我们揭示文学发展变化的奥秘寻找到一个更宽阔的视野。
四、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把文学艺术看成是“审美意识形态”,意味着文学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变体,它既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又具有审美的性质,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
作家对于生活的掌握是“艺术的掌握”,作家对于生活的评论是“诗意的裁判”,对作品的批评应掌握“美学的历史的”尺度。
把文学艺术看成是“审美意识形态”,意味着文学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变体,它既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又具有审美的性质,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
五、艺术交往论
文学作为一种语言符号的艺术,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对话与交往的理想之域。
这里以作品为中心构成了作家与作家、作家与此岸世界、作家与读者、作家与彼岸世界的交往关系。
这样,文学活动就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所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基本观念的五个要点有着内在的联系,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生产论、审美意识形态论和艺术交往论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从人类学的观念看,文学是人的活动;从哲学的观念看,文学是人的一种反映活动;从现代的经济学观念看,文学是一种艺术生产活动;从美学的社会学的观点看,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从媒介和符号的观
念看,文学是一种交往对话。
知识点3:中国特色
第一,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能够同中国的生动的实际相结合。
第二,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第三,实现古今对话和现代转化
知识点4:当代性
第一,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
第二,必须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
第三,随着科学的发展,20世纪出现了许多新的学科,诸如符号学、解释学、现象学、价值学、信息论等等。
这些新学科反映了20世纪科学的新成果。
这些新兴的学科,作为理论都可以转化为方法,用以研究文学现象,从而创建文学理论新的分支,这样才能把文学理论提高到当代科学的水平上来。
(简言之:“吸收20世纪新学科的理论方法,创建文学理论新的分支。
”)
知识点5:人类活动的性质
人的存在既具有动物性的一面,同时人的活动也是一种生活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
它是在事先就确定了一定目的,在进行中有着自觉意识的活动。
人的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其物质生活活动交织在一起的,意识任何时候都只是意识到的存在,而人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的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
知识点6: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
(一)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
(二)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
(三)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知识点7:文学活动的地位
人类活动分为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文学活动基本上属于精神活动的范畴。
在各种形态的精神活动中,文学属于审美精神活动的范围。
因而,可以说,文学活动作为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且具有意识形态特征。
知识点8:文学活动的四要素
世界:世界都是文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世界在这里主要是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主观世界(人的思想情感,宗教信仰意义上的超验世界。
)、客观世界(自然万物、社会的历史与现实)和社会世界以及宗教信仰意义上的超验世界,由此形成了摹仿论(包括再现论、反映论)的立论依据。
作品:文学反映的世界并不等于世界本身,同时,文学表达的情感也多不同于作者内心的实际感受,这两种不同终究要在作品中显现出来。
因此,作品是文学活动的又一基本要素。
作者:
读者:文学活动不只是作者创作的活动,它还应包括文学读者进行阅读鉴赏的活动。
只有经过读者阅读鉴赏,作者创作的文本才能实现其价值。
因此,读者是文学活动的又一基本要素。
因此,文学活动系统是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
其中,人类的生活世界是文学活动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它不仅是作品的反映对象,也是作者与读者的基本生存环境,是他们能通过作品产生对话的基础;作者则是文学生产的主体,他不单是写作作品的人,更是创作文学规范并把自己对世界的独特审美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主体;至于读者,作为文学接受的主体,不仅是阅读作品的人,而且是与作者生活于同一
世界的主体,双方通过作品进行潜在的精神沟通;而作品,作为显示客观世界的“镜”和表现主观世界的“灯”,作为作者的创造对象和读者的阅读对象,是使上述一切环节成为可能的中介。
作品既是作者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现,也是读者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现。
因此,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和对象的关系始终处于发展与变化之中。
一方面是主体的对象化,另一方面又是对象的主体化,正是在主体对象化和对象主体化的互动过程中,才生动地显示出了文学所特有的社会的和审美的本质属性。
知识点9:劳动说
在文学起源问题上,前人从不同的视角和理论框架上作出了推定,它们是文论史上的宝贵思想资料。
而其中“劳动说”是对其他众多观点的总结和扬弃,具有更大合理性。
其一,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文学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在各个时代和各种文化中可以有着完全不同的界定,它产生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作为恋歌歌词的文学与作为战争动员鼓动词的文学,它们的创作动机、写作语境是不一致的,它们的具体功能与要求也千差万别。
但作为文学,它必须是在人脑走向成熟、有相对完善的语言体系后才可能出现,而人脑的成熟与语言体系的完善,都只有通过劳动才可能达到。
知识点10:文学的含义
文学有三种比较重要的含义:文学的文化含义、文学的审美含义和文学的通行含义。
文学的文化含义: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最初居于主导地位的是文学的文化含义。
一方面,文学还没有从历史、哲学、演讲术等一般文化现象中分离出来独立发展;另一方面,它所包含的某种特殊审美属性也已经被觉察到了,尽管到后来才被明确地突出出来。
文学的审美含义:无论中西文论对文学的审美属性存在如何不同的传统见解,但毕竟都持有相近立场:文学与一般文化形态不同,具有特殊的审美属性。
这一点在今天早已成为一种共识。
文学的通行含义:在现代世界,通行的还是文学的审美含义:文学主要被视为审美的语言作品。
知识点11:文学与话语
在具体的文学活动中,文学是以话语的方式存在的。
文学作为话语,至少包含如下五个要素:(1)说话人;(2)受话人;(3)文本;(4)沟通;(5)语境(又译上下文)。
知识点12:文学与话语蕴藉(重点)
“蕴藉”(又写作“酝藉”或“蕴藉”),来自中国古典诗学。
在文学领域,它是指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状况。
文学总是以一定的话语形状去蕴含多重复杂意义,或是把多重复杂意义蕴含在一定的话语形态之中。
所以,文学直接地就总是以话语蕴藉的形态而存在。
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进一步看,文学作为话语蕴藉,有两层意思: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整体的文学话语蕴藉活动需要沉落为具体文本的话语蕴藉,而文本的话语蕴藉也应当纳入完整的社会话语蕴藉实践中去阐明。
知识点13: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
审美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具有特殊性:它一方面被看作意识形态中的富于审美特性的种类,但另一方面又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因子,与它们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因此,审美意识形态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
知识点14: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导性、层次性、多样性
(一)公有制、共产党、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这些居于支配地位的主导方面,决定了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学活动。
(二)从文学活动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关系看,有基本相适应社会主义的文学活动,有有益无害的文学活动,有有害的文学活动。
我们主张从美学的和历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相统一的观点来看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层次性。
(三)社会主义文学活动的主导地位并不排斥其他有益无害的文学活动,相反,在社会主义社会,我们提倡多样的文学。
因而,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绝不应是单调划一的,不能搞模式化、概念化、公式化,而应是主导性、层次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知识点15: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发展社会主义民族新文学
文学活动是一种最具个人创造性的精神生产活动。
因此,它最忌千篇一律、模式化、概念化,同时,文学活动又需要一个有利于充分发挥作家、艺术家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的自由民主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文学艺术活动的正面经验和反面教训,都有力地证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完全符合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发展规律的,也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正确道路。
知识点16: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
(一)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是人类的两种生产活动。
在其中,精神生产的历史发展和变化,不同历史形态下精神生产的不同性质和特征,从根本上说是被物质生产所决定的。
但是,另一方面,精神生产一旦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它就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
(二)精神生产的特殊性
1.精神生产观念地创造对象世界。
2.精神生产以符号活动来创造观念世界。
3.精神生产是富于个性的自由创造活动。
精神生产的上述特征,是理解文学创造特征的一个重要层次。
知识点17:文学创造的客体
(一)文学创造的客体的两种解释:
1.客体即“自然”说:这一学说认为,文学的客体是独立于人之外的自然。
这里的“自然”最初指的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后来泛指社会生活。
其代表有西方的模仿说和中国古代的“观物取象”说。
2.客体即“情感”说:这一学说认为,文学是人的内心世界的表现,文学客体即人的心灵,人的情感。
其代表有西方浪漫主义诗学观和苏珊•朗格的“情感”说以及中国古代的“诗源情”说。
(二)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特殊的社会生活(重点)
1.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客体和惟一源泉。
2.作为文学创造客体的社会生活的特殊性。
文学创造的客体是整体性的社会生活,是具有审美价值的或经过审美提炼而具有审美价值的社会生活。
知识点18:文学创造的主体
(一)关于文学创造的主体的种种解释
1.主体即“模仿者”与“创造者”:西方艺术模仿说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而作家、艺术家就是“模仿者”。
浪漫派则普遍强调艺术的想象与创造的本质,认为艺术家就是创造者。
2.主体即“旁观者”与“移情者”:西方有的理论家从审美角度,认为艺术主体与现实无利害关系。
无须理会对象功力价值,与对象保持一定心理距离的审美者,即生活的旁观者。
另一些理论家则认为艺术是移情活动,而艺术主体实质上就是移情者。
(二)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特殊的艺术生产者(重点)
1.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存在于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
2.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
3.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具体的社会人。
知识点19:文学创造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重点)
文学创造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首先是主体能动地审美地反映客体,即将客体“主体化”,在观念中创造出源于客体又超越客体的审美形象。
创作主体的主导性、能动性、创造性首先体现在对创作客体的选择上。
其次,创作主体的主导性、能动性、创造性又集中体现在实际创造过程中对“具体客体”的剪裁、缀合、概括、综合、虚构、想象和情感化、观念化上,也就是对客体进行变形、情感投射和观念移注。
在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中,客体处于非主导的、被动的地位。
但是,主体从选择具体客体开始到对具体客体的重塑这整个过程,都要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依据,也就是说,始终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
总之,文学创造是一种主客体的双向运动,一方面是客体的“主体化”,另一方面是主体的“客体化”,这两个方面的统一就实现了主客体的统一,文学作品就是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的统一并对主客体双重超越的产品。
文学创造的客体是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
知识点20:材料(信息)储备的主体性特征
所谓积累素材或储备材料,归根到底,就是作家主体把社会生活中许多似乎无用的刺激、信息,收集并转化为长期记忆中的因子,以作为未来从事文学创造的材料。
文学材料不是独立于生产者(作家)之外的物质,而是储备在他内心的精神现象,或者说是存在于他记忆中的表象材料。
准确地说,文学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因而具有主体性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糙的刺激或信息。
作家的文学创造活动,主要是以主体所积累的这些内在的东西作为基础和内容,并通过加工与改造,使之成为创造性产品的。
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主要可分为无意获取和有意获取、实践获取和书本获取四种。
知识点21:艺术发现
艺术发现是作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并与主体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的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
是作家在内心积累了相当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无意识地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领悟。
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是:第一,艺术发现是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
第二,艺术发现是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凝合,体现着深层的心理内容。
艺术发现也对整个文学创造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没有艺术发现,作家创作不出独创性的文学作品。
因此,作品的独特风貌及其内部灵性,一般都是以艺术发现中那不同寻常的“发现”为基础进行独特开掘的。
知识点22:创作动机
创作动机作为文学创造活动的内驱力,它的产生和运动其实是作家极为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在文学创造过程中的表现。
在每一具体的文学创造发生阶段,创作动机的触发又与外在机缘有密切关系。
文学创作动机可以分为远景动机、近景动机、主导动机、非主导动机、高尚动机、卑下动机、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等多种类型。
不管动机如何,在不同的文学创造过程都存在着不同样式和不同程度的动机冲突,一切文学作品都是在程度不同的动机冲突中完成的。
可以说,没有动机的冲突就没有优秀的文学作品的产生。
知识点23:艺术构思及其心理机制(重点)
艺术构思就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
艺术构思在本质上仍是一种思维,但却不是普通的思维,而是交织着各种复杂活动的思维。
艺术构思的内容十分广泛,同时,它也是文学创造过程最实际、最紧张,也是最重要的阶段。
艺术构思包括以下几种常见的和重要的心理现象:
(一)回忆与沉思:回忆就是积极地和有意义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它是艺术构思的重要机制。
作家在艺术构思中常用的回忆方式有:直接回收法;挨次扫描法;按层次推论法。
沉思是在寂静和孤独中对心中的某个形象或某种意念的深沉思索。
对沉思的对象从事二度体验,可使之成为富有诗意的东西,具有某种可让人玩味的盎然诗意,进而带来审美愉悦。
(二)想象与联想:想象是贯穿艺术构思过程始终的一种心理机制,没有想象,艺术构思根本无法进行。
联想是由此形象出发,瞬间涉及彼形象,进而一环扣一环,在延展中,所思索的形象不断变化的心理活动过程。
联想本质上也是想象的一种衍化。
(三)灵感与直觉:灵感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是艺术构思阶段最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
在艺术构思中,直觉就是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的底蕴或本质做出的直接了解和揭示。
直觉主要是作家凭借过去的知识积累,过去的经验,已有的、炉火纯青的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并与目前所专注的思想趋向、情绪趋向等相结合,对某种事物(或现象)做出的突破性顿悟。
(四)理智与感情:理智是指作家心理中有意识的、理性的认知(思维)。
感情分为情绪和情感。
感情在艺术构思中是动力因素,而理智则是约束、规范这些动力的嚼勒。
对于完整的文学创造过程来说,它们都不可缺少。
(五)意识与无意识:在文学创作中,意识是指作家以清晰的理智有意地调动、分析和综合材料,使之成为有机的能表达一定意义的整体作品的心理能力。
无意识是指潜伏于作家意识之下的、有活力的,但却因受到某种压抑而未进入意识的一些观念和心理能力。
在艺术构思时,意识和无意识这两种心理能力既有主从之分,又是相互补充的。
所谓“主从之分”,是指意识与无意识起着某种控制、压抑或引导、解禁作用。
所谓“相互补充”,是指意识所提出的某些任务、目标等,往往要靠主体调动无意识的功能,并促使其积极活动、碰撞、组合来完成。
知识点24:突出和简化。
突出的方法有:其一,浓涂重抹;其二,淡化背景。
知识点25:即兴与推敲
即兴是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兴会来临,在文字操作过程中迅速地创造出某作品的状况。
即兴的特点是趁热打铁
推敲是指作家在语言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选择单词、调动语序,以求准确、妥贴地把形象或意念具体化的操作手段。
如果把即兴与推敲两种方式结合起来,也许更有利于物化的实现。
知识点26:认识与艺术真实
文学创造要求的“真实”是艺术真实。
艺术真实既非生活真实亦非科学真实,而是主体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世界上去,经过艺术创造,与“善”“美”共生并存的审美化的真实。
知识点27: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重点)
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
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超越,它以“历史理性”对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其必然性的揭示,作为自己的审美价值取向,并表现在假定性情境之中。
1.内蕴的真实:艺术真实不是生活真实的自然主义摹本,而是对它的反映。
文学创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