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1课女娲补天课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1课女娲补天课文
《女娲补天》是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1课,也是我国古代的一个神话故事。
店铺为三年级师生整理了语文课文《女娲补天》资料,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1课《女娲补天》课文原文
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不知过了多少年,一天夜里,女娲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了,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tā)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
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
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
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zhēng)扎。
女娲难过极了。
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xī)灭。
又造了船,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
不久,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被救上来了。
可是,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
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
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
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
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yě)炼(liàn)。
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
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1课《女娲补天》教学反思
在上第一课时.读课题之后,我问他们知道了什么,学生说知道了主要是写女娲的,知道写女娲补天的故事。
我请学生说了关于女娲的其他故事,学生津津乐道,说了女娲造人的故事。
然后再读课题,问
他们想知道什么。
学生的问题提的很好,就是围绕着女娲为什么补天和女娲怎样补天来问,这也就是我们这篇课文要解决的主要内容。
请了四个同学读课文,请别的同学一边听一边寻找问题的答案。
我下去巡视了一圈,大部分学生能专心听,勾出问题的答案。
但也有几个学生什么也没勾出来。
开始解决第一个问题,在请学生读了这一部分之后,让他们说说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学生说得很好。
有的说:“我仿佛看到洪水冲来,房屋倒塌,人也被冲走。
”有的说:“我仿佛看到孩子们在哭着寻找爸爸妈妈。
”还有的孩子说:“我听到了孩子的哭声,动物惊慌的尖叫声。
”在体会之下我们充满感情地读了“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然后我问他们这两天热吗?孩子们点头,我说:“如果这时身边有熊熊大火,你有什么感觉?”“热啊,热死了!”“会被烧死。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有的还用手不停地扇风,仿佛真的被火围住了一样。
我们再感情朗读“许多人被围困在山顶上”。
在体会“地被震裂了,田野里出现一道道深沟”时我启发他们结合地震的灾难来体会。
然后再请学生读,两个学生读得很有感情,仿佛真的看到了那种灾难。
然后全班再读,感觉学生的读上了一个台阶。
看到学生有滋有味地读,我觉得很高兴。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1课《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一、旁征博引,激发兴趣
师:(出示神话人物“盘古”图)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他吗?
生:(异口同声)记得,是盘古
师:你能用一个词来说说他吗?
生1:顶天立地
生2:力大无穷
生3:勇猛
……
师:是呀,他是一个神话人物,有着非常神奇的本领,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丰富的想象创造出来的。
(板书:神奇想象)今天我们要再次走进神话故事。
(宣布上课)
(设计意图:编者将这篇课文放在以“神话、传说故事” 为主题的单元中,由此可见,让学生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是本文教学的目标之一。
于是,在课前谈话时,我出示了上学期学过的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中的人物盘古,让学生回忆人物的特点,简短的谈话,唤起了学生对神话特点的认识,很顺利地进入了下一环节。
)
师:(播放女娲造人的动画片)看了动画片,你想说什么?
生:这个人轻轻一捏,就捏出了一个泥人,一下子又变活了。
师:是啊,多么神奇呀
生:我知道这个造人的人叫女娲
师:(出示“女娲”)谁来叫叫她
指名
师:女娲多神奇呀,轻轻一捏就造出了一个人,这是神话人物的共同特点,都有神奇的本领。
女娲造人之后又发生了什么离奇的故事呢?今天我们来学另一个神话故事
出示课题齐读
(设计意图:从生动形象的动画片《女娲造人》入手,学生能深刻感受到女娲这个人物的神奇,同时唤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师:老师先来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
出示课文有关词语
师:先自己读一读
师:这里有几个难读的词语,谁能读准它 (冶炼挣扎)
指名读
齐读词语
师:看来你们预习得非常认真,那课文到底是怎么写的呢,赶快打开书本去读读,注意读准生字,读通课文,再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不能用简单的2、3句话来说一说呢?
自由朗读,教师巡视
师:谁准备好了,能用自己的话来简单地说说这个故事。
生: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后……(较罗嗦)
师:你讲得非常清楚,谁能概括得更简单?发生了什么事?女娲怎么做?
生:一天夜里,远远的天空塌下了一大块。
女娲冒着生命危险去找五彩石,把天补上了。
师:你真能干,谁也能学着他的样来说说?
指名一人说
师:说得真好,我们也来学着他们的样简单地来说说这个故事。
学生自由说
(设计意图:课前预习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作业,在初读课文前安排了检查生字、词语是对学生课前预习的一个检查,以引起学生对预习作业的重视。
所谓“书不读熟不开讲”,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是感悟课文的前提和基础,更何况是三年级的学生,应带着一定的要求去朗读,而抓住重点概括课文大意也是三年级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项语文能力。
)
三、聚焦重点,诵读品味
出示第1自然段
师:谁来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读通顺、读流利,(指名)其他同学仔细听,看谁的耳朵最灵。
指名读 (正音:山冈)
师:光把课文读流利还不够,我们还要读出自己的感受来,我们也来读读这1自然段,读完之后,你能用个词语来说说你的感受吗?从哪儿感受到的?可以用笔划一划有关的词语、句子。
自主感悟
生1:我读出了可怕,从“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里的“大窟窿”感受到的。
师:(板书:可怕)谁也读出了可怕,从哪儿读出来的?
生2:我从“轰隆隆的巨大响声”感受到声音非常大,很可怕。
生3:我从“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知道这个窟窿很大,很黑,很可怕。
师:那你能读读吗,让我们来感受这份可怕。
指名读
师:你还从哪里感受到可怕?
生4:我从“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
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
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感受到可怕
师:你能选择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来说说吗?
生4:这里用了两个“许多人”,说明在山顶上围困的人很多,在水里挣扎的人也很多。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2个词语,你发现了什么?(“围困”“挣扎”变红)
生5:这两个词语都是同偏旁的字组成的。
师:你能结合偏旁来想象当时人们的情景吗?
生6:“围困”都是大口匡,当时的人们都被火围着,逃不出去。
生7:可能两个人抱在一起呼喊。
生8:有的人身上被烧着了,可也没地方可以逃。
师:多么可怕呀,再说说水里的人们
生9:水里的人用手拼命地挣扎
生10:一边挣扎一边直喊救命。
师:你能通过朗读来让大家感受这场灾难的可怕吗?
指名读——齐读
师:再仔细读,还从哪儿感受到灾难的可怕?
生:女娲被巨大的响声震醒了,声音很大。
师:仅仅是声音大吗?再读读下句
生:威力也很大,把地都震裂了。
生:我从“一道道深沟”知道有很多很深的沟。
师:那你能想象当时的可怕情景吗?
生:人们四处乱逃,一不小心就掉进了深沟。
生:人们养的动物也掉进了沟里。
师:那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生:人们的生活很惨
生:很悲惨
师:(板书:惨)
(音效:轰隆隆播放受难的悲惨图片)
师:火海里,大水中,女娲又听到了什么?
生:女娲听到了孩子们的哭泣声
生:听到人们在喊“救命”
生:这些人都是女娲造出来的,她是多么心疼啊!
师:是啊,再看看以前的生活是怎样的,读读课文,来感受一下生:我从“到处是欢歌笑语”知道人们以前的生活是很快乐、幸福的。
生:我从“不知过了多少年”知道这场灾难是千百年一遇的。
师:女娲看到这一切会想些什么?
生:我一定要救人类
生:我一定要把天补上
师:(出示第2自然段)读读,你又知道了什么?
生:女娲求雨神熄灭天火,又造船救出水中的人们。
师:你知道女娲做了两件事来救人们
生:我知道女娲做这两件事是很艰难的
师:你从哪儿知道的?
生:我从“求雨神”知道的,她一定是跪着苦苦哀求
生:我还知道女娲想的很周全,先熄火再救人。
指名读课文
师: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女娲?
生:我读出了一个考虑事情很周全的女娲。
生:一个善良有爱心的女娲
师:谁来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
师:是啊,心地善良的女娲一心要救人类,可是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
女娲又是怎样把天补上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
(设计意图:体会课文语言的规范感主要*读,把握课文语言的逻辑感主要*读,感受课文语言的得体感主要*读,领悟课文语言的情味感主要*读,除了读得充分、还要引导学生读得形象、读得和谐、读得感人,读出课文的情趣,读出课文的情感,读出课文的神韵,还要读出自己的感受。
因此在学生自主感悟的同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读、品、想象,把文字变成生动的画面,使词句的教学落到了实处。
)
四、巩固词语,落实基础
师:我们刚刚在学课文的时候,发现了2个同偏旁的词语,(“围困”“挣扎”)像这样的词语课文里还有很多,谁发现了?
生:窟窿深沟燃烧
师:除了课文里的,其他类似的词语还有吗?
生:蝴蝶
生:蜻蜓
生:打扫
……
师:打开《课堂作业》,我们一起来做做第二题,看拼音写词语,会写的拼一拼写一写,不会写的可以照着书本抄一抄。
(燃烧挣扎围困)
(设计意图:学文贵在运用,文中重点学到的两个词语“围困”“挣扎”,是两个同偏旁的字所组成的词语,学生能结合偏旁来理解词语的意思,显示了我们中国文字具有形象性的特点。
由此入手,学生联想到表示昆虫的词语都是虫字旁;跟手的动作有关的词语都是提手旁等等,对字型加深了印象,也就很快能记住作业本上要求掌握的这些词语。
检查下来,全班50个学生都能不借助书本正确地拼写这些词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