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古代书院
古代书院的教学管理特色及其现代意义
古代书院的教学管理特色及其现代意义引言书院是中国古代特色的教学组织形式,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
中国书院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组织形式,是中国流传千年的教育研究结构,是我国封建教育的重要辅助和有益补充。
面对新时代的文化要求,重新审视书院,目的是把书院教育中的闪光点攫取下来,使其能够结合现代教育的现状,在当今的教育实践中积极的运用,以此推动现代教育的不断前进。
新课改的前提下,国家和社会对学校和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学校在积极的倡导新教育观念的同时,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的一些弊端。
因此,作者认为,探寻书院教学中处处体现出的多层次、多方式的教学和管理特色对现代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对于尽早实现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开放性的学术交流都有很大益处。
这也是论文选题的背景所在。
一、古代书院的产生和发展概况(一)古代书院的产生书院是指以私人创建或主持为主,收藏一定数量的图书,聚徒讲学,重视读书自学,师生共同研讨,高于一般蒙学的特殊教育组织形式。
[1]广收图书、聚徒讲学为书院教育的本质特征。
“刚开始时,书院只是一种藏书楼或者学者们聚集一起讨论学术问题的场所,后来才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机构。
”[2]袁枚的《随园随笔》记载,书院之名始于唐代,主要职责是为朝廷修书。
而作为真正教育机构的书院,始于私人著书讲学。
科举的刺激、学者的留意、地主家族政治的需要、官学的颓废,都促使了中唐时期私学性质的书院产生[3]。
书院的职能全面进入讲学和读书阶段,是在唐末五代时期。
社会的动荡、文化的衰落,使士儒们寄居草野,潜身讲学。
书院的产生,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一朵奇葩。
作为古代高等教育机构,书院在其千年的办学历程中,积累并形成了许多具有科学内涵的教学和管理特色。
(二)古代书院的发展概况北宋时期,书院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组织形式,以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
在宋朝出现了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石鼓书院、嵩阳书院等著名书院,对当时教育文化起到很大作用。
圆明园四十景之十八:汇芳书院
圆明园四十景之十八:汇芳书院汇芳书院位于圆明园北面隅,紫碧山房之南,安佑宫之东。
汇芳书院西、南、东三面都有水池。
这里环境优美,景色怡人,是一组书院型园林。
阶除闲敞,草卉丛秀。
东编学月牙形构小斋数椽。
旁列虚亭。
奇石负土争出。
穴洞谽,翠蔓蒙络,可攀扪而上。
问津石室,何必灵鹫峰前!“鸿慈永祜”东垣外,“径连岡三重,度桥而东为汇芳书院”(《日下尊闻录》)。
汇芳书院景区,是乾隆初年在圆明园所建的一处书斋。
乾隆帝在他的御制诗中写道:“书院新开号汇芳,不因叶错与华裳。
菁莪棫朴育贤意,佐我休明被万方”。
该诗中所引用的多是古籍中的一些典故和词藻,诗的中心含义,是说在唐代,于长安、洛阳两地均建有“集贤书院”,在唐玄宗时,又置“丽正书院”,以此延揽文人学士,汇聚群贤。
乾隆帝御题“汇芳书院”之名,亦含汇聚群芳之意。
创置书院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表面的华丽,而是为了培育众多的贤才,在这里聚集贤人的精神财富,以辅佐帝王,光被四方。
该书院的东、西、南三面皆有河池,是一组书院式风景园林。
它建成于乾隆七年(1742年),宫门五间,门楣悬有乾隆帝御笔“汇芳书院”匾额。
汇芳书院景区内,主要建筑自南而北,分别为“汇芳书院”“抒藻轩”和“涵远斋”,其中心建筑为抒藻轩,其后为涵远斋,斋前西垣内为“翠照楼”,东垣内为“倬云楼”,楼额题“竹深荷净”。
又东为“眉月轩”,倬云楼南稍东为“随安室”;又东有敞宇三间为“问津”,景区内跨溪涧石桥一座,桥头有石坊,为“断桥残雪”。
该景区的建筑题额,除了“问津”为雍正帝御题,其余题额均为乾隆帝御书。
乾隆帝为该景区留下不少诗作。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所作《戏题汇芳书院》一诗中,对他二十年前题诗的回顾:“一年未必两三过,半为少闲半景多。
汇得春芳待谁赏,徒来夏首引予哦。
役心谋目免则孰,厌旧喜新嘲任他。
壁上题将阅廿载,笑兹把笔复为何”。
作为该景区的中心建筑“抒藻轩”,其前殿五间,后抱厦三间,该建筑之名的含意,是以诗词抒发和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以及反映人们的社会生活,而离不开风、雅、颂、赋、比、兴这六义,正如乾隆的诗句中所述“既以识六义,抒藻虽能无”(《抒藻轩志愧》乾隆五十五年)。
中国古代书院概况——讲稿(17页)
中国古代书院概况一、何为中国古代书院书院比较正式的解释是东亚古代教育制度,有别于官学的教育系统。
这句话的含义是,书院主要存在于东亚地区,最早发端于中国,是古代的教育系统,并且和官学有所区别。
据我考证,书院一词有文字确切记载的时间是唐玄宗开元六年,在当时的东都洛阳,设立了丽正书院。
从唐代以后,书院的发展几起几落。
可以说中国古代书院始于唐,经五代,兴盛于宋,延续于元,全面普及于明清。
在发展的过程中,书院逐渐从地方扩展到全国,后来又走出国门,传到了当时的朝鲜和日本,再后来又发展到了欧美。
所以,书院是中国对人类文明非常有价值的贡献。
有人曾说过,书院的创立开启了教育起点公平的先河。
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一般的老百姓想要受教育,难度是非常之大的,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原因,只有相当少的人才有条件接受教育。
普通老百姓想要接受教育,几乎是不可能的。
直到书院的创立,为那些莘莘学子提供了一个窗口,所以书院还是很有意义的。
二、中国古代书院的六大职能中国古代书院究竟是干什么的?我概括了六大职能:编书、藏书、教书、印书、祭书、写书。
中国古代书院的第一大职能——编书。
编书是中国古代书院最初的职能,有文字可考的中国第一所书院叫做丽正书院,它设立于唐玄宗开元六年,也就是公元718年。
丽正书院设立的目的是唐玄宗想要编撰一些比较大的文史著作,比如,张说(音:yue)、贺知章等这些当时的大咖就被请到丽正书院参与编写大部头的著作,其中很有名的一部就是《六典》。
有朋友问我,在唐玄宗之前就没有编书的专门机构吗?这个确实有。
比如,西汉的时候,这样的机构叫做石渠。
东汉的时候叫做兰台。
可以说,唐玄宗之前都有类似的机构,只不过当时不叫书院。
在这里,我想给各位朋友分享一下有关兰台的故事。
李商隐的《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里有一句“走马兰台类转蓬”。
这首诗里的兰台和一个人以及一部书有关,这个人叫班固,这部书叫做《汉书》。
很多朋友不一定知道,没有兰台这个地方就不可能有《汉书》。
中国古代的书院教育制度
中国古代的书院教育制度书院是中国古代一种颇具特色的教育机构。
书院发展成为集藏书、讲学和学术研究活动于一身的场所,成为古代高等学府的一个典型类别,又是推动一方学术文化发展的重要基地。
书院的名称最早见于唐代,在早期的书院中,最著名的是建在庐山的白鹿洞书院,约公元800年前后,最初是洛阳人李渤兄弟读书修行的地方。
相传李渤当时随身豢养了一只白鹿,所以人们称这个地方为“白鹿洞”。
北宋时成为书院。
北宋最著名的有六大书院。
除白鹿洞书院外,还有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
北宋初是书院发展的高潮时期。
到南宋时,书院再次复兴。
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等一些北宋著名书院陆续修复并扩建,而且又创办了一大批新的书院。
南宋书院的数量超过了北宋。
南宋书院的复兴,主要是在理学家的推动下促成的。
在南宋书院的复兴过程中,朱熹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热心书院事业,先后主持修复并扩建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
朱熹为白鹿洞书院制定了名为《白鹿洞书院揭示》的学规,它不同于一般官学学规多为禁令惩办性质的条规,而是重在引导,指明学习和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这个学规集中体现了书院教育的特点。
书院的集体教学活动主要是讲学,大体相当于现在的学术讲座。
书院实行“门户开放”的方针,学生可以自由前来求教听讲,这大概是学术会议最早的传统体现了。
书院搞讲学活动也不限于自己的教师,甚至可以邀请不同学派的学者来书院讲学。
书院的门户开放是古代高等教育中最有积极意义的特点之一。
元代以后,书院的发展趋势是官学化。
元代将书院纳入地方学校体系,书院的山长也纳入官吏系列,属于封建品官等级中的低级官吏。
明代不再将书院归到官学体制中,但严格加以控制,稍有失控,就下令取缔,全国性的禁止和捣毁书院就有四次,最后一次一直延续到明朝亡国。
清代前期仍不支持书院兴办,雍正以后才开始鼓励办书院。
但绝大部分书院是以学习科举之业为主的,只是官学的辅助或补充而已。
尽管如此,仍然有一些书院注重钻研学术、涵养道德情操,保持了宋代书院的优良传统,代表了书院发展的主流。
古代书院对联录
古代书院对联录士人学子在此研习经典,探求修身治国之道、应举准备之策。
大师也多在此讲学论道,阐发自己的学术主张。
而且地方书院一般还起着教化一方礼仪道德的用。
对联则是书院的重要构成部分,一副含义隽永、文字精工的对联,往往是一座书院的画龙点睛作。
徜徉古代的书院,此类佳联可谓是琳琅满目。
上联:千载丹心扶大义下联:两间正气护皇图------雍正题北京汇芳书院日天琳宇,清代皇家书院上联:宝案凝香,图书陈道法下联:仙台丽景,晴雨验耕桑------乾隆题北京汇芳书院涵远斋上联:佩韦遵考训下联:晦木谨师传------朱熹题福建考亭书院,位于建阳考亭村,宋绍熙年间朱熹于此讲学,淳祐年间建书院上联:道迷前圣统下联:朋误远方来------朱熹题福建考亭书院上联:潜心希默识下联:笃力重躬行------施璜题安徽还古书院,位于休宁,创建于明万历年间上联:学道爱人,自昔弦歌不辍下联:守先待后,于今俎豆常新------杨湄题安徽还古书院上联:山郭翠成围,吞吐日月下联:松风净于洗,拂拭图书------祝世禄题安徽还古书院上联:凭山脊以为堂,士品宜从高处立下联:借湖光而作鉴,文风须向上流争------杨欲仁题安徽巢湖书院,位于巢湖,创建于清雍正年间上联:座中谈论人,可圣可贤,必须好古发愤下联:日用寻常事,即兴即天,务要切己精思------施璜题安徽还古书院上联:名教中乐地无涯,对山色湖光,足以荡涤胸襟,放开眼界下联:善学者会心不远,看鸢飞鱼跃,便是精微道理,活泼文章------林调阳题安徽雷阳书院,位于望江,创建于清康熙年间上联:心源如是水同活下联:道既在兹山亦文------邓一鼎题福建南溪书院,位于尤溪,创建于南宋嘉溪年间上联:半亩方塘开一鉴下联:千年正学集诸儒------曹杰然题福建南溪书院上联: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下联: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朱熹题福建白云岩书院,位于漳州上联:览胜溯前游,惯向长湖看柳色下联:传家留故事,又从福地种梅花------王凯泰题福建致用书院十三本梅花书屋上联:奕奕乎仁义之府,礼法之场,造诣从兹进步下联:潺潺兮半亩之塘,有源之水,徘徊须此入门------纪廷誉题福建南溪书院文公祠上联:博学虽未能,审问慎思明辩笃行,期与诸君共勉下联:格物于何极,正心修身齐家治国,推之天下可平------林寿图题福建致用书院枕经葄史斋上联:胸前排数十百里云山,图画天开,好趁闲情临稿去下联:眼底是几千万人城郭,英贤日出,共邀同志看书来------刘尔炘题甘肃五泉书院上联:云阶月路引人来,乐水志在水,乐山志在山,随处襟怀随处畅下联:学海书城延客入,见仁谓之仁,见智谓之智,自家门径自家求------刘尔炘题甘肃五泉书院上联:实事求是下联:空谷传声------夏修恕题广东学海堂,位于广州,创建于清道光年间上联:读古人书,当思其中有我下联:应天下事,先须此内无他------黄恩彤题广东粤秀书院大堂上联:绎史诵经,思在古昔下联:登高极远,显于今时------广东学海堂上联:一里书斋,半里烟村半里市下联:十年心学,五年炼气五年神------程含章题广东仁里书院,位于肇庆上联:听诸生夏诵春弦,声出户外如金石下联:到此地吟风弄月,花落水面皆文章------吴大澂题广东广雅书院清佳堂上联:事业有源头,端厥志励厥功,追圣轶贤,只在伦常做起下联:文章无止境,登其堂入其室,倚天拔地,都从经史得来------广东花峰书院,位于花都,创建于清乾隆年间上联:文能换骨余可法下联:学到穷源自不疑------李彦章集陆游诗题广西西邕书院学文堂上联:不看破义利关,何须讲学下联:要认识忠孝字,才是读书------冯子材题广西秀阳书院,位于德保,创建于清乾隆年间上联:于三纲五常中,力尽一分,就算一分真事业下联:向六经四子中,尚论千古,才识千古大文章------刘定逌题广西秀峰书院上联:理本精深,看阶前双水合流,寻到源头方悟彻下联:学无止境,想宇后孤峰独秀,登来巅顶莫辞劳------广西桂山书院上联:大任从劳苦得来,愿诸君皆以天下为己任下联:酬知在居恒造就,效曩哲勿忘性内之良知------岑毓英题贵州阳明书院,又名贵山书院,位于贵阳,创建于明嘉靖年间上联:养乾坤正气下联:育天下英才------麦华三题海南琼台书院,位于琼山,创建于清康熙年间上联:经济本乎文章,不学须知无术下联:英才出自教育,其次皆可曲成------沈永宁题海南至公书院,位于文昌,创建于清雍正年间上联:有菊重阳,有月中秋,于此间得少佳处下联:无舆出游,无屋与居,想胸次亦自修然------海南东坡书院上联:我也十年读书,经济文章,自愧不如苏学士下联:地乃一州胜境,湖光荷影,遗踪堪想黎先生------罗栋材题海南东坡书院上联:冠四民之为士下联:通三才之为儒------姜宪使题河北沧曲书院,位于沧县,创建于清雍正年间上联:文无定价惟求是下联:理得真诠始见精------王怀玉题河南彝山书院上联:涧水河津,左右逢源成学海下联:月巌云浦,后先访道得人师------汤若曾题河南芝泉书院,位于新安,传明代尚书吕维祺曾于此讲学并建书院上联:圣迹岿然,仰止高山如阙里下联:津声宛在,依稀流水即洙源------詹大衢题湖北问津书院讲堂,位于黄冈,创建于元代上联:同心同德又同堂,此日杏坛如现在下联:变鲁变齐今变楚,当年车辙不曾回------萧继芄题湖北问津书院大成殿上联:道自寓津梁,须知教泽长流,不外敦伦饬纪下联:学何分汉宋,要得圣经实用,非关摘句寻章------湖北问津书院讲堂上联:道统缵唐虞,溯本穷源,知遗风之未远下联:声灵钟院宇,忾闻懓见,信斯文其在兹------朱嘉题湖北紫阳书院,位于汉口,创建于清康熙年间上联:唯楚庆多才,夹袋宏搜,安得万间开广厦下联:取人不求备,锁闱清课,何妨六艺重专门------张之洞题两湖书院,位于武昌,创建于清光绪年间上联:惟楚有材下联:于斯为盛------袁名耀、张中阶题湖南岳麓书院大门,位于长沙,创建于北宋开宝年间上联:一湾河水流新绿下联:万仞好山依旧青------凤渚题湖南岳麓书院上联:江阔天高,识此心之份量下联:鸢飞鱼跃,见斯道之流行------湖南岳麓书院上联:院以山名,山因院盛,千年学府传于古下联:人因道立,道以人传,一代风流直到今------周叔弢题湖南岳麓书院讲堂上联:异境名山,圣道尊崇有地下联:春风化雨,英才造就无疆------湖南岳麓书院上联:工善其事,必利其器下联: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宾步程题湖南岳麓书院讲堂上联:多士当收束身心,此是圣域贤关,不徒论文章巧拙下联:先儒幸留贻教泽,正须坐风立雪,共猛下刻苦功夫------许太眉题道南书院上联:业精于勤,漫贪嬉戏思鸿鹄下联:学以致用,莫把聪明付蠹虫------湖南岳麓书院教学斋上联:文章千古事下联:明德万年馨------湖南文明书院,位于永兴上联:劝学莫先乎我下联:当仁不让于师------黄云汉题湖南珠泉书院,位于嘉禾,创建于清道光年间上联:雅言诗,雅言书,雅言执礼下联:丽乎天,丽乎地,丽乎人文------湖南雅丽书院,原名崇文书院,位于保靖,创建于清雍正年间上联:立言立功立德,此之谓不朽下联:希贤希圣希文,人皆可以为------文瑞成题湖南集贤书院,位于衡阳,创建于明嘉靖年间上联:读书面对圣贤,当知所学何事下联:立志胸存社稷,但求无愧于心------湖南金鹗书院大门上联:业精于勤,问天下读书人,曾几个断齑画粥下联:学成乎志,愿世间当道者,更多些爱国忧民------湖南金鄂书院,位于岳阳,创建于清光绪年间上联:莲香入座清,笔底当插成这般花样下联:湖水连天静,眼前可悟到斯道源头------曾国藩题湖南莲湖书院,位于衡阳,创建于清乾隆年间上联:人只此人,不入圣,便作狂,中间难站脚下联:学须就学,昨既过,今又待,何日始回头------吕南村题湖南城南书院,浙江敷文书院亦有此联,题者为杨昌浚上联:广厦正新开,乐此间化雨宜人,春风坐我下联:前程当远到,望多士文章华国,经济匡时------郭庆飏题湖南云山书院讲堂,位于宁乡,创建于清同治年间上联:图画自天开,喜双峰叠翠,二水回澜,争现名山真面目下联:楼台平地起,看四野桑麻,万家烟火,尽成此处大文章------湖南云山书院仰极台上联:四水江第一,四方南第二,先生居江南,是第一还是第二下联: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不居前也不落后------湖南永兴金陵书院,创建于乾隆年间。
故宫 紫禁书院 讲解
故宫紫禁书院讲解
摘要:
1.故宫与紫禁书院的关系
2.紫禁书院的历史沿革
3.紫禁书院的功能与活动
4.故宫讲解的内容与形式
5.故宫讲解对游客的意义
正文: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中国古代皇家宫殿建筑之一,曾是明清两代皇帝的居住地和政治中心。
如今,它已成为一座博物馆,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
在故宫内,有一个名为“紫禁书院”的机构,它与故宫有着密切的关系。
紫禁书院,原名“紫禁城出版社”,成立于1980 年代,是故宫下属的一个出版机构。
它的主要任务是编辑、出版与故宫相关的图书、图册和期刊等,以传播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
随着时间的推移,紫禁书院的功能逐渐拓展,除了出版业务外,还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如讲座、展览和研讨会等,旨在促进文化交流和学术研究。
作为故宫的一部分,紫禁书院秉持着传播文化、普及知识的宗旨,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和讲解服务。
紫禁书院的讲解内容涵盖了故宫的历史、建筑、艺术和文化等多个方面。
通过讲解,游客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故宫的过去和现在,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故宫讲解的形式多样,有专业讲解员带领的团队讲解,也有针对特定主题的讲座和课程。
此外,紫禁书院还为游客提供导览图、自助导览设备等多媒体辅助工具,帮助游客更好地参观和理解故宫。
故宫讲解对于游客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讲解,游客可以了解到故宫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内涵,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故宫的文物和艺术品。
同时,讲解还有助于游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总之,故宫与紫禁书院之间的关系密切,它们共同承担着传承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
中国四大书院信息调查表
中国四大书院信息调查表全文共四篇示例,供您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国四大书院是指唐代以后府学、国子监、太学、五经学、科举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历史渊源深远的高等学府。
四大书院被誉为古代中国教育的最高殿堂,代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最高水平。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四大书院,进行一次信息调查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将从历史沿革、地理分布、宗旨、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详细调查,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些古代学府的特点和贡献。
一、历史沿革中国四大书院,即北京太学、东京国子监、白马寺和岳麓书院,都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儒家文化传统和教育制度。
这些书院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以后,是中国古代封建帝国的教育机构。
对文化学者进行专门的培养,以培养官吏和士子为主要宗旨。
太学源于汉代初期的太学堂,是中国古代封建帝国的国家最高学府,直接隶属于朝廷。
唐代后太学逐渐发展成为官方授课的帝国最高学府,成为儒学的官方的培养地。
国子监始建于两汉,唐代初年加强和完善了国子监的教学机构,并确立了国子监成为全国最高学府的地位。
白马寺是北魏时期建立的,是中国第一所佛教寺庙学府。
岳麓书院则起源于唐代后期秦悦之所设置的“大觉文殿”,是当时最有名的书院之一,后来成为湖湘文化的重要代表。
二、地理分布中国四大书院的地理分布横跨中国各地,代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最高水平。
太学的位置位于北京城内,东京国子监位于今北京的东城区,白马寺位于今河南省郑州市,岳麓书院则位于今湖南省长沙市。
这些书院分布广泛,遍布中国各地,对当地文化的传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宗旨中国四大书院的宗旨都是以培养人才和传承文化为核心。
太学以儒家经典和礼仪制度为重点进行教学,国子监则以进行科举考试选拔官员为主要任务。
白马寺致力于佛教教育和宗教实践,岳麓书院则注重儒家传统教育和文化传播。
四、师资力量中国四大书院的师资力量非常雄厚。
数以千计的名师名家在这些书院担任教职,他们有的是当时最权威的文化大家,有的是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思想领袖,他们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翰林院遗址介绍
翰林院遗址介绍
翰林院是中国古代皇帝和朝廷重要官员的御书处,这里珍藏着历代皇帝的诏书、诏令、题字。
它是古代最重要的官署之一。
它为中国历史文化增添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翰林院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封建帝制时期,皇帝在做了一段时间的皇帝后,就会把自己的许多官职交给自己身边的人来掌管,让他们来处理政务。
而这些人就被称为“翰林”,他们负责为皇帝起草诏书,管理国家大事。
因此,翰林院也就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最为重要的机构之一。
翰林院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以文学侍从、侍从为主的中央官署。
翰林院遗址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
它建于明嘉靖年间,是当时皇帝身边最重要的文书处理机构之一。
现在北京故宫内还保留着明、清两代翰林院遗址的4座大殿及其他建筑。
这些建筑基本都是明清两代皇帝所建,是研究明清两代宫廷建筑和政治制度重要的实物资料。
翰林院遗址由原大殿、东西耳房、北房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约2400平方米,坐北朝南。
—— 1 —1 —。
通州运河书院简介
通州运河书院简介
通州运河书院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是明清时期的一所著名书院。
书院历史悠久,始建于元朝末年,
原为元朝帝师八思巴的宫室,因其曾居住在通州而得名。
明洪武
年间,以通判身份被聘为国子监博士。
永乐元年(1403年),明
成祖朱棣在此办学。
永乐十五年(1417年),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开始在此兴建官学,即今天的通州运河书院。
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通州运河书院迁至城西南隅的马驹桥西大街。
光绪
二十八年(1902年),通州运河书院改为通州高等小学堂。
通州运河书院是中国最早的书院之一。
它是明代八思巴的宫室,因曾居住于通判任内而得名。
据《通州志》记载:“明正统
五年(1440年)重修通判官署”,“正统十年(1445年)重修学宫、学田”。
据《明实录》记载:“正统五年(1440年)七月丁巳,户部奏:通州学田、学田各一顷八分。
”据此可以推知当时
通州学田、学田的数量为36顷半。
—— 1 —1 —。
北京的古代书院
书院是我国古代介于官学和私学之间的⼀种特殊的教育机构,书院之名始见于唐代,发展于宋代,清代达到⿍盛。
说起书院,⼈们马上就会想到⽩⿅洞书院、岳麓书院等,由于研究的不⾜,宣传的不够,⼈们对北京地区的古代书院知之甚少。
其实,作为我国历史⽂化名城的北京,书院在⽂化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北京的书院主要存在于元明清三个朝代,著名的如太极书院、⾸善书院和⾦台书院等,它们在历史上产⽣过重要影响。
⾦台书院校舍存在⾄今,即现⾦台书院⼩学所在地。
北京古代书院的兴衰与⽂教政策以及党争、政争密切相关元朝忽必烈时期,实⾏“汉化”政策,对于汉地早已存在的书院采取保护、⽀持的政策,北京地区先后出现了太极书院、谏议书院、⽂靖书院和韩祥书院。
到了明中后期,官学衰落,王阳明⼼学兴起,成为思想界⼀⼤变局,随之⽽来的是书院的勃兴。
和全国⼀样,北京地区的书院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
明朝北京的书院有通惠书院、杨⾏中书院、⽩檀书院、闻道书院、双鹤书院、叠翠书院、后卫书院和⾸善书院等。
明朝天启初年创办的⾸善书院(位置在现在的南堂),是由在朝廷做官的东林党⼈发起创办的,名噪⼀时,遐迩闻名,从其艰难沉浮的兴衰历史中可窥见政治对书院的影响。
时值内忧外患,在朝廷中掌权的邹元标和冯从吾等东林党⼈认为重塑封建伦理纲常,培养为朝廷、为国家效⼒的⼈才,是当前⾸要的“政治”,只有如此,才能挽救国家危亡,因此他们创办了⾸善书院。
⾸善书院的讲学内容并没有抨击时政,⽽是不谈时政,不谈私事,不谈仙佛,只谈⽗⼦有亲、君⾂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等封建伦理道德。
⾸善书院被封杀是因为不久以后再次兴起的党争,⽽并⾮书院本⾝讲学的原因。
魏忠贤等⼈为了控制朝政,必须打压东林党⼈,于是便⽆中⽣有,上疏诋毁⾸善书院,指斥邹元标、冯从吾讲学是为批判国政,污蔑⼆⼈⾝为朝廷重⾂,⾼居朝堂,⽽别创书院讲学,意在收拢⼈⼼,另有所图。
随着以魏忠贤为⾸的阉党的形成,叶向⾼、邹元标、冯从吾、⾼攀龙和赵南星等⼈相继被罢官,书院讲学活动停⽌。
中国古代书院建筑
大成门外的牌楼为明清建筑,左右各一, 南北相望,四柱三层,由花岗石砌成,上 有龙雕等饰物。牌楼内侧题额分别为“贤 关”、“圣域”,外侧题额分别为“德配 天地”、“道冠古今”,均为对孔子的赞 辞。
吹香亭____风荷晚香
风雩亭___柳塘烟晓
二、宋代著名的书院
宋代书院兴盛的主要原因 :
重视文教,思想文化环境宽松 佛教与儒学相融,理学兴起。 乱世渐平,就学读书的社会需求提升。
赫曦台是岳麓书院 文化中的一处人文胜地, 对我国古代文人及近代 湖湘名流,都有一定的 影响。南宋著名理学家 朱熹、张栻、明代著名 理学家、心学创始人王 守仁以及毛泽东等人都 留下了与赫曦台有关的 诗句。
赫曦台
讲堂位于书院的中心位置,是书院的教学重地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也是书
院的核心部分。自北宋开宝九年(976)岳麓书院创建时,即有“讲堂五间”。南宋 乾道三年(1167),著名理学家张栻、朱熹曾在此举行“会讲”,开中国书院会讲 之先河。
在园林的设计中,小园的池水以聚为主,以分为辅,小池则宜用 浅岸。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在手法上还具有借景,框景,藏景,障景等设计手法。
岳麓书院中也有较多的类是门洞 或是窗框景的设计手法。
南宋乾道三年(1167),朱熹、张栻观日于岳麓山顶,曾筑“赫曦台”,朱熹 题额。赫曦台采用湖南地方戏台形式,平面呈“凸”字型,石砌台基,居高开阔。
到晋代,另设专供公卿大夫子弟学习的国 子学,与太学分立,国子祭酒统一掌领国子学、 太学。
隋代改为国子监。国子监成为文教管理机 构,下设国子学与太学 。
唐代出现书院萌芽,书院成为重要的科举 预备学校。
宋代则是书院大发展的时期,出现了“四 大书院”——白鹿洞书院. 应天书院.岳麓书 院和嵩阳书院。
盘点中国古代书院分布图,最牛的是这几个省!
盘点中国古代书院分布图,最牛的是这几个省!书院制度是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历程中有别于官学的一种相对比较独立的教育系统。
真正的书院其实是藏书、教学与研究三结合的教育机构,目的是为了教育、培养人的学问和德性。
它们大多是自筹经费,建造校舍。
教学采取自学、共同讲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特别强调以自学为主。
唐朝中期,书院开始出现。
其起源有官民两途。
丽正书院:位于河南省洛阳市。
创建于唐朝开元年间。
是集藏书、研究、举贤为一体的全国最早、最大的一所官办书院。
孕育了书院“培养人才”、“研究史籍”的学风,奠定了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基石,在我国书院教育发展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开创之功。
五代十国末期,真正具有聚徒讲学性质的书院基本形成。
北宋时期,书院开始兴盛起来,出现了四大书院的说法。
到了南宋,书院发展更盛。
应天书院:位于河南省商丘市。
始创于五代十国时期。
中国古代书院中唯一一座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
北宋书院多设于山林胜地,唯应天府书院设立于繁华闹市之中,人才辈出。
随着晏殊、范仲淹等人的加入,应天府书院逐渐发展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景区。
正式创立于北宋时期。
是历史上最古老的书院之一,名副其实的千年学府。
清朝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魏源;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战略家、湘军创建者及统帅曾国藩;晚清时期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将领左宗棠等均曾在岳麓书院受教。
白鹿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景区。
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
享有“海内第一书院”之誉。
宋代理学家朱熹出任知南康军(今庐山市)时,重建书院,亲自讲学,确定了书院的办学规条和宗旨,并奏请赐额及御书,名声大振,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中国一个重要文化摇篮,是中国教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景区。
正式创立于北宋时期。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高等学府。
先后在嵩阳书院讲学的有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颐、杨时、朱熹、李纲、范纯仁等二十四人,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第9卷至21卷就是在嵩阳书院和完成的。
故宫 紫禁书院 讲解
故宫紫禁书院讲解(原创实用版)目录1.故宫简介2.紫禁书院的历史与背景3.紫禁书院的讲解内容4.紫禁书院的文化价值5.紫禁书院的参观建议正文【故宫简介】故宫,又称紫禁城,位于中国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也是中国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殿之一,其建筑精美、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代表。
【紫禁书院的历史与背景】紫禁书院,原名“紫禁经舍”,成立于 2014 年,是故宫博物院旗下的一个文化教育机构。
其创立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交流与创新。
紫禁书院以故宫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通过举办各类讲座、展览、研讨会等活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
【紫禁书院的讲解内容】紫禁书院的讲解内容涵盖了故宫的历史、建筑、艺术、文化等多个方面。
讲解内容包括故宫的建宫历史、建筑风格、宫廷生活、历史人物、文物鉴赏等多个方面。
讲解师由故宫博物院的专家和学者担任,他们对故宫的历史文化有着深厚的研究与理解,能为游客提供深入浅出的讲解。
【紫禁书院的文化价值】紫禁书院的创立,不仅丰富了故宫的文化内涵,也为公众提供了了解和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平台。
紫禁书院的活动不仅推广了中国传统文化,也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增进了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友谊。
【紫禁书院的参观建议】对于想要参观紫禁书院的游客,建议提前了解相关的活动信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参加。
同时,由于紫禁书院的活动场地有限,建议提前预约,以免错过精彩的活动。
总的来说,紫禁书院是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升文化素养的好去处。
北京西郊阳山书院介绍
北京西郊阳山书院介绍阳山书院是位于北京市西郊的一座古代书院,也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
它建于北宋时期,历经世事沧桑,如今依然保持着古朴典雅的风貌,成为一处闻名于世的文化遗址。
阳山书院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的香山风景区内,占地面积广阔,环境幽静。
书院的建筑群主要由山门、碑廊、正殿、后殿等组成,整体布局严谨有序。
在书院的庭院中,可以见到古树参天、花草茂盛,景色宜人。
每年春天,樱花盛开时,阳山书院更是成为了赏花的胜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阳山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当时的书院由北宋宰相李纲创建。
李纲是一位文学家,他在书院内设立了讲学的场所,聚集了一批学者。
这些学者以研习儒家经典为主,积极参与国家政务,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阳山书院因此成为了北方地区的学术中心,吸引了无数学子前来求学。
在明清时期,阳山书院经历了多次扩建和修葺。
尤其是明朝时期,明成祖朱棣命令将书院重新修缮,使其更加宏伟壮观。
当时的书院规模庞大,有着完整的教学设施和庭院,成为了北方地区最具规模的书院之一。
阳山书院不仅是一所培养人才的学府,也是一座储存文化的宝库。
书院内收藏有大量的古籍、字画和碑刻,其中包括了许多珍贵的文物。
这些文物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阳山书院的文化资源得到了广泛的保护和传承,成为了研究和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场所。
如今的阳山书院已经成为了一座重要的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游客们可以在书院内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欣赏到古老的建筑艺术和文化艺术。
此外,阳山书院还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书法展览、古琴演奏等,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文化体验。
作为北京市西郊的一处文化遗址,阳山书院见证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它的存在不仅是对古代学者的纪念,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阳山书院的独特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前来探寻古代智慧的源泉,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北京西郊阳山书院介绍
北京西郊阳山书院介绍北京西郊阳山书院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府,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
阳山书院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阳山书院的建筑群坐落在阳山脚下,占地面积广阔,整体布局呈现出典型的古代书院风格。
大门上方悬挂着巨大的匾额,书写着“阳山书院”四个大字,气势磅礴。
进入书院内,可以看到一座古色古香的主楼,四周围绕着修长的走廊,形成了一个庭院式的建筑布局。
主楼内设有多个教室和阅览室,供学子们学习和研讨使用。
整个书院环境清幽宜人,犹如人间仙境。
阳山书院作为一所传统的文化教育机构,一直致力于培养优秀的人才。
书院注重学术研究和学风建设,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丰富的学术资源。
书院每年都会举办各种学术活动,如讲座、研讨会等,吸引了众多学者和研究人员前来交流和学习。
阳山书院还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与各大学院合作开设公益课程,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书院也定期举办各类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同时,书院还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奖学金和助学金,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除了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阳山书院还注重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书院内设有多个文化展览馆,陈列着丰富的文物和历史资料,让学生和游客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书院还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书法展、音乐会等,为人们提供一个欣赏和学习传统文化的平台。
阳山书院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许多知名学者和政府官员都曾到书院讲学或参观考察,给予了高度评价。
阳山书院也多次获得教育部和地方政府的表彰和奖励,成为北京乃至全国高等教育的标杆。
作为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学府,阳山书院始终坚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理念,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为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未来,阳山书院将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培养更多的人才和推动社会进步不断努力。
富有诗意的古代学堂名字
富有诗意的古代学堂名字
1.东篱书院-东篱是指东园园墙边的篱笆,喻指学者清心寡欲,专心学问。
2.青莲书院-青莲象征高尚品质,喻指学者追求道德、文化的卓越。
3.江湖书院-江湖即指江河湖泊,也指社会大众,喻指书院关注社会变化,培养社会精英。
4.云林书院-云林是指天空和树林,喻指书院肆意畅谈、思维翱翔的自由。
5.聚贤书院-聚贤即聚集贤才,喻指书院培养人才、聚集英才。
6.琴台书院-琴台即古代乐器琴的演奏台,喻指书院教育有如美妙音乐,传递着知识的美好。
7.草堂书院-草堂即指草木茂盛的小房子,喻指书院自然宜人、人文温馨。
8.梅花书院-梅花象征纯洁、高雅,喻指书院以品德为根基,培养品学兼优的学子。
9.修远书院-修远即修身、远志,喻指书院培养人才要注重品德修养和远大志向。
10.燕京书院-燕京是指北京,喻指书院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
1/ 1。
清一书院简介
清一书院简介清一书院,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学府。
其建筑风格古朴精美,为清代著名建筑师黄大年所设计,于咸丰五年(1855年)建成。
座落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是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一书院为北大前身之一,曾是中国近代著名学者、教育家康有为倡导的“新式教育”运动的发源地,也是我国现代化学、数学、物理等科学学科进入中国的开端。
进入清一书院,门前的牌匾上书“清一忠学,共砥为梁”,极具书院风范。
清一书院分为前、后两院,前院内正中处是“忠学堂”,后院则有“中庸堂”、“陋室”、“井亭”等建筑。
忠学堂是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该堂是以儒家思想为支撑的学习场所。
建筑风格朴素而不失精致,形制宏大,主要由前、后殿及两厢相对构成。
堂内正中为“忠孝两全”,左右对联悬挂在两侧墙壁上。
联曰:“孝和忠,官和民,本自一源出;舍身亡国,救世濬民,难与赋比陈。
”寓意为为国肝脑涂地,恪守忠孝,融合国家、民族之大同,为学子们树立了洁身自爱博大精深的人生追求。
清一书院的后院比前院更为幽静祥和。
中庸堂是其中一处重要建筑,主要用于教育训练学生的德育。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为古代中国四个传统德育领域,中庸堂恰恰是齐家修身的体现。
它是为了培养学生做一个忠诚、正直、有担当的好男儿或好女子而设立的。
堂内竖有“中和之道”的石碑,墙上挂有《中庸》的课文和多幅人物画像。
其中将孟子、关羽、孙武等等展现的十分生动。
陋室是清一书院中最低调的一处,是一座小石亭,坐落在后院院墙附近的石缝里。
它是黄大年当年为了改造污染严重的清河,瞎搭的原始木屋。
每当有大雨时,汛期这里总是淹水,很多湿透的书是从这里搬出去救的。
直到清一书院整座校舍修建好之后,黄大年才拆掉陋室。
虽然只是一座陋室,却见证了清一书院的风雨历程,传承着一位学者、一所学府的坚守与担当。
井亭是清一书院数十口水井之一,深三十米,井旁报道着清一书院前辈学者梅光迪在该井下学习自然科学,这也是清一书院在中国近代科学史上的重要见证。
古代书院,出现时间最早的是哪个
古代书院,出现时间最早的是哪个
古代最早的两个书院分别叫“丽正书院”和“集贤殿书院”,出现于唐代年间。
它们是官方建立的“皇家图书馆”,主要职责是收集书籍和整理,也是为皇帝服务的皇家图书馆。
在古代,皇室是潮流的风向标,所以很多民间学者看到皇室有这么有名的文化机构,都来附庸风雅。
他们在自己的三点式土地上建了一个书店,为了更好的听课,取名为“某某书院”。
随着一些标杆大师的成名,学院的IP完全流行起来。
特别是宋代,不仅民间书院文化兴起,而且官方也给予支持,形成了系统的书院体系。
汲古阁校刻书目
汲古阁校刻书目汲古阁,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城区的一座著名古建筑,是中国古代图书馆的代表之一。
汲古阁内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古籍文献,为学术界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源。
其中,汲古阁校刻书目是汲古阁馆藏书籍的一份清单,记录了馆内所拥有的各种古籍的名称、作者、版本等相关信息。
汲古阁校刻书目的编纂工作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明太祖朱棣下令修建汲古阁,并将大量的古籍文献收藏于此。
为了方便管理和利用这些文献,明代的学者们开始编纂校刻书目,以便于查找和借阅。
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汲古阁校刻书目也成为了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
汲古阁校刻书目的内容非常丰富多样,涵盖了诗词、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的著作。
其中,最著名的当数《四库全书》,它是清代皇帝乾隆下令编纂的一部大型文献工程,收录了自古以来的各类文献,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
此外,还有《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等其他重要的古籍文献。
汲古阁校刻书目的编纂工作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整理。
首先,工作人员需要对馆藏的古籍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类,了解每一本书的基本情况。
其次,他们需要对每一本书进行鉴定和修复,确保书籍的完好无损。
最后,根据书籍的分类和目录,将每一本书的相关信息录入到书目中,以便读者进行检索和使用。
汲古阁校刻书目的编纂工作不仅需要学者们的专业知识和严谨态度,还需要耐心和毅力。
由于古籍文献的保存环境较为恶劣,很多书籍已经严重损毁,需要通过细致的修复工作才能得以保存。
在这个过程中,学者们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和调查,以确保书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汲古阁校刻书目的编纂工作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书目的整理和分类,不仅可以了解到古代文献的数量和种类,还可以深入研究每一本书的作者、版本和演变过程,为学术界提供了宝贵的研究素材。
此外,书目的编纂还可以促进古籍文献的传承和交流,推动中国古代文化的传统与创新。
汲古阁校刻书目是中国古代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馆内所拥有的各种古籍的相关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 , 置 师席 。凡 四方孤 寒之 士无 供需 者 , 延 公咸 为 出之 。 问识 不识 。 无 有 志 于学者 , 听其 自至 ” 。可见 , 氏书院规 模较 大 , 书丰 富 , 费充 足 , 窦 藏 经
窦 禹钧 的 五个 儿 子均 在 这里 学 习 , 见 闻益 博 ” 时 称 “ 山窦 氏五龙 ” “ , 燕 ,
根据 《 书院 制度 研究 》 书的统 计 , 京地 区 的古 代 书 院元代 3 , 一 北 所 明代 顺天 府辖 区6 , 所 清代 顺天 府辖 区 1 所 , 上窦 氏书院才2 所 , 8 加 8 而元 明清三 代 , 国有书 院6 2 所 , 京 地 区 的古代 书院仅 占全 国 的04 全 61 北 . %。 元代 北 京 的3 所书 院是太 极 书院 、 议 书院 和文靖 书 院。太极 书 院创 建 谏
三十 一年 (9 5 , 1 0 ) 因科 举 制度废 除 , 台书 院停 办 , 金 改为顺 直 学堂 。
北京 的古 代书 院对理 学传播 、学术交 流 以及优 良传 统 的弘扬起 了
积极 作用 .太极 书 院和 首善 书院虽 然存在 时 间不长 ,但 社会 影响却 很
大。
太极 书 院在它 的兴 盛时期 , 有影 响 。 颇 主要表 现在 它极 大地 推动 了
明代北 京 的 书院有 首 善 书 院 、 惠 书 院 、 鹤 书 院 、 通 双 白檀 书 院和 百
泉 书 院等 , 以首善 书院最 为著 名 。 首善 书院 是 明朝 都察 院左 都御史 邹元 标 、 副都御 史冯从 吾 于天启 二年 ( 6 2 在北 京创 立 的 。 于首 善书 院 左 12 ) 关 创 建一事 , 叶向高 在《 善书 院记》 首 中说 : 首善 书 院者 。 史 台诸君 所创 , 南皋 邹 先 生 、 墟 冯先 生 讲 御 为 少
于 蒙古 国窝 阔台汗 时期 , 当时北 方最著 名 的书 院 , 经在 《 是 郝 陵川集 》 卷 2( 6 太极 书 院记》 中记 载 :
庚 子( 4 ) 辛丑 ( 4 ) 中书 杨 公 当国 , 所 以传 继 道 1 0、 2 1 1 间, 2 议 学之 绪 , 求人 而为 之师 , 书 以求其 学 , 必 聚 如岳 麓 、 白鹿 , 为 书院 , 建 以为天下标 准 , 学 者 归往 , - 明 , 乎其 可 。乃于 燕都筑 院 , 使 相 9讲 庶
价 相 偿 , 命 司务 臣 吕克孝 鸠 工改 葺 , 遂 臣亦窃 闻其议 。 其房 现在 , 今 仅 十馀 间, 费 出诸 台 臣所共 醵 , 能逾 几百金 之微 。 ( 忠建 《 所 不 周 周 忠毅公 奏议 》 ,四库 禁毁 书 丛刊 》 卷2 《 )
由此可见 , 首善 书院建 于天启 二年 十月 以前 , 于宣武 门 内东墙 下 位
5 9
维普资讯
戗
理学 在北方 的传播 。 学产 生于 北宋 , 盛于南 宋 。 理 兴 两宋 时期 , 先是 辽朝
与北 宋对 峙 , 后是 金 朝和 南 宋僵 持 , 北 “ 南 声教 不 通 ” 虽 然 理学 在北 方 , 有 零 星 的传 播 , 总 的来说 , 响甚微 。金 朝 的儒 士崇 尚汉代 经学 的章 但 影
句 注疏 ,学 文止 于词 章 ,不 知讲 明经 术 为保 国保 民之道 ” 刘祁 《 潜 “ ( 归
志》 。 ) 辽金科 举 制度设 有词 赋 、 经义 、 策试 、 律科 等科 , 种 以词赋 、 这 经义
取 士 的制度 , 使金 儒更 加崇 尚传统 的词章之 学 , 学术 空气 日益 沉 闷。 自
会 编 为《 伊洛 发挥 》 。可惜 的是 , 赵复 的这 四部 书都 没有流 传下 来 。
太极 书 院的生 源 是 “ 选俊 秀 之 有识 度者 为 道学 生 ” 郝 经《 川集 》 ( 陵
接着 便是 五代 政权的 更迭 , 辽代 和北 宋 的对峙 , 辽战争 , 金 金宋 战争 , 蒙 金战 争 , 元宋 战争等 , 可谓 战争频 仍 , 连绵 不绝 。 争时 间超过 了和平 时 战 间 , 重地 影 响了该地 区经 济文 化 的发展 。其 次 , 北京地 区建立政 权 严 在
书 院 、 秀 书院 、 河 书院 、 泉 书院 、 光 书院 、 阳书 院 、 卓 潞 蒙 近 温 白檀 书院 、 冠 山书 院和缙 山书 院等 . 中金 台书 院最 负盛 名 。 其
康熙 三 十九 年 (7 0 , 10 ) 京兆 尹钱 晋 锡在 位 于北 京 正 阳 门外 东南 金
鱼池 附近设 立义 学 , 为 “ 称 首善义 学 ” 这是 北京 史上 第一所 义 学 。康 熙 ,
述 8 0 馀卷 。 00 赵 复在 太 极书 院讲 学 的同 时 , 著 书立 说 , 据 《 史 ・ 复传 》 还 根 元 赵 记
载 : 了叙述 伏羲 、 为 神农 、 、 经 过孔 子 、 渊 、 子 再到周 敦 颐 、 程 、 尧 舜 颜 孟 二 张载 、 朱熹 等 人一 脉相 承 的儒 学 道 统 , 复撰 《 道 图》 并 在其 后列 举 赵 传 ,
后相 继登 科 ,五子 登科 ” “ 的美誉 闻名 遐迩 , 流传 至今 。 三 字经 》 窦燕 《 中“
山。 有义 方 , 五子 。 教 名俱 扬 ” 的就 是这 件事 。窦 氏书院还 培养 了许 多 说
显 贵 ,凡 四方 之士 , “ 由公 之 门登 贵 显 者 , 前后 接 踵 ” 范仲 淹 《 ( 范文 正公
的多 是少数 民族 , 存在 着对 封建 化逐 步认 识 的问题 , 统治 阶级 在解决 封 建化 认识 问题 之前很 难大 兴文 化事业 。第三 , 辽金 元 明清时期 , 随着 北
京作 为都 城地 位 的逐 步确 立 , 师 政治 、 京 经济 、 文化 取代 了地方 政治 、 经 济、 文化 , 由于 一切 “ 中央化 ” 所 以由“ 方人 士” 建 的书院并 不发 达 。 , 地 兴
维普资讯
北京的古代书院
口 赵 连 稳
书 院之 名 起源 于 唐代 玄 宗 开元 六 年 ( 1 ) 宫 中设 立 的丽正 书 院 78 在 ( 三年改 为集 贤 书 院) 为 国家所 设 , 责 图书校 勘 、 书征 集 、 十 , 负 遗 为皇 帝
学所也 。 日首善 。 额 以在 京 师为 首善地 也 …… 书院在 大 时雍 坊 十 四
5 8
维普资讯
文 化 史 知识
铺 , 易 自民 间, 贸 赀一 百八 十 两 , 皆五厅 十三道 所 输。经 纪其 事者 ,
司务 吕君 克孝 、 御史 周 宗建。以天启 二年 月 日开 讲。( 鸿章 、 李 黄子
大 时雍 坊十 四铺 , 有房屋 十 多间 , 中讲 堂 、 其 后堂各 三 间 , 由十三 道御史 出资1 0 8 两银子 买来 . 又稍加 修 缮 . 办人 是 吕克 孝 和周宗 建 。 后 经
清朝顺 治 时期 , 曾经 颁布 不许 兴办 书院 的禁令 , 故北 京 的书 院在康 熙 、 正 以后 才 有 了 比较大 的发展 , 雍 主要 有 : 台 书院 、 峰 书院 、 金 云 燕平
四十一 年 , 赐额 “ 广育 群才 ” 到 了乾 隆 十五 年 ( 7 0 , 首善 义 学 ” 行 , 15 ) “ 进
大规模 修缮 和扩 建 , 东郊 “ 借 燕京 八 景 ” 一 的“ 台夕照 ” 之 金 之名 , 改称 为 “ 台书 院” 金 。金 台 书院有 朱子 堂 、 堂 、 堂 、 讲 大 官厅 、 门 、 大 东西 文场 、 东 西厢房 、 厨房 、 马棚 、 所等 , 厕 是古 代 书院建 筑 的典型 体现 。金 台书 院于 道光 二 十二 年 ( 8 2 和光 绪 五年 ( 8 9 两 次进 行 大规 模 修 缮 , 14 ) 17 ) 到光 绪
所 真正 意义 上 的书 院 。 多学 者认 为 , 许 北京 地 区的 古代 书院始 于 蒙古 国
时期 的太 极 书 院 。 是 不确 切 的 。 实早 在 五 代 时期 , 京 就 出现 了集 这 其 北 藏 书 、 学 、 究 于一 体 的窦 氏书 院。 讲 研 窦 氏书 院位 于今 北 京 昌平 区 , 五 代 时期 的后 周 ( 5 — 9 O 谏 议 为 91 6 ) 大夫 窦 禹钧所 建 。窦 禹钧 , 阳 ( 范 今河 北 涿州 ) , 代天 j (0 - 9 7 人 唐 ; 94 0 ) 占 末年 , 幽州掾 。 官 唐代 灭亡 后 , 历仕 后梁 、 后唐 、 晋 、 汉 、 后 后 后周 。 至太 官 常太 卿 、 议 大夫 , “ 谏 其 于宅 南构 一 书院 , 四十 间 , 聚书数 千卷 。 文 行之 礼
太极 书 院建 立 后 , 理学 在 北方 传 播 开来 , 仅 活跃 了学术 空 气 , 不 重要 的
是 促使 蒙古 统治 者转 变 了统 治方 式 , 北方 经济 文化得 到恢 复 和发展 。 说 到太 极书 院 , 能不 提到 赵复 ( 1 8 一 约 16 )他 是将 南方 程 不 约 15 25 , 朱 理学 系统 地传播 到 北方 的第一 人 。 在他 主持 太极 书 院期 间 , 大力 传授 理 学 ,北方 知有程 朱之 学 , “ 自复 始” 《 史 ・ 复传 》 。 极 书院 的墙 壁 (元 赵 )太 上 , 有理学 著作 《 刻 太极 图》 《 书》 《 、通 、 西铭 》 , 收藏 了程朱 学派 的著 等 还
讲授 经史 等 。 一些 私人 藏 书的地 方也 称 书 院 , 全唐 诗》 如《 中提 到的南 溪
书 院、 中丞 书院 、 杜 田将 军书 院 、 真观 李秘 书 院等 。 玉 这些 皆非 后世 意 义 上 的 书院 。至 五代 十 国南 唐 政权 升元 四年 (4 )官 方在 庐 山 白鹿 洞 遗 90 。 址 修建 学 馆 , 学授 徒 , 院又具 备 了教学 和 研究 功 能 , 是 我 国第 一 讲 书 这5 7维普资讯 Nhomakorabea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