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_一种_双声_的对话_解析道格拉斯_罗宾逊的翻译对话理论_王莉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6月
第25卷 第3期
外国语文
F o r e i g n L a n g u a g e a n d L i t e r a t u r e
J u n e,2009
V o l.25 N o.3
翻译:一种“双声”的对话
———解析道格拉斯·罗宾逊的翻译对话理论
王莉娜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上海 200433)
提 要:美国翻译理论家罗宾逊从翻译个体的主体性出发,把翻译看作是在译者、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展开的一场穿越时空、跨越语言文化障碍的“双声”对话,揭示了现实翻译活动的动态性、复杂性和多样性。

追溯了罗宾逊的翻译对话理论形成的渊源,对该理论的主要论点进行了分析评判,指出这种对话理论对目前翻译研究的借鉴意义及其内在局限性,以期促进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之间的对话、中西方翻译学者之间的对话。

关键词:翻译身体学;双声;翻译伦理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414(2009)03-0110-06
T r a n s l a t i o n a s a D o u b l e-V o i c e dD i a l o g u e:
A nA n a l y s i s o f D o u g l a s R o b i n s o n's D i a l o g i c s
W A N GL i-n a
A b s t r a c t:S t a r t i n g f r o mt h e s t a n d p o i n t o f t h e s u b j e c t i v i t y o f t h e i n d i v i d u a l t r a n s l a t o r,A m e r i c a n t r a n s l a t i o nt h e o r i s t D o u g l a s R o b i n s o nr e g a r d s t r a n s l a t i n g a s a d o u b l e-v o i c e dd i a l o g u e a m o n g t h e S Lw r i t e r,t h e t r a n s l a t o r a n d t h e T Lr e a d e r a c r o s s t i m e a n d s p a c e o v e r c o m i n g l i n g u i s t i c a n d c u l t u r a l b a r r i e r s t o r e v e a l t h e d y n a m i c s,c o m p l e x i t y a n d d i v e r s i t y o f r e a l-l i f e t r a n s l a t i o n a c t i v i t i e s.T h i s t h e s i s t r a c e s t h e o r i g i n s o f R o b i s o n's T r a n s l a t i o nD i a l o g i c s,a n a l y z e s i t s m a i np r o p o s i t i o n s a n dp o i n t s o u t i t s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f o r c u r r e n t t r a n s l a t i o n s t u d i e s a n di t s i n h e r e n t l i m i t a t i o n s i n a n a t t e m p t t o p r o m o t e t h e d i a l o g u e b e t w e e nt r a n s l a-t i o n t h e o r y a n dt r a n s l a t i o n p r a c t i c e a n d t h e d i a l o g u e b e t w e e nC h i n e s e a n d We s t e r n t r a n s l a t i o ns c h o l a r s.
K e yw o r d s:s o m a t i c s o f t r a n s l a t i o n;d o u b l e-v o i c e;t r a n s l a t i o n e t h i c s
1.引论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交际活动,译者在其中扮演着“中介”的角色;这似乎已经是翻译界达成的一致共识。

但是在这一“共识”的背后,却隐藏着一系列尚待探讨解决的问题:这一交际活动具有什么样的性质?谁参与了这一交际活动?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如何?这一交际活动受到哪些因素或力量的支配?这些因素或力量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影响这一交际活动的?针对这些问题,语言学派、功能学派和文化学派做出了不同的回答。

语言学派认为,翻译是通过语言转换而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译者是原文作者的传声筒和代言人,对原文先进行解码再重新编码成另一种语言,把原文作者的意图忠实准确地传达给译文读者。

功能学派认为,翻译是由委托人或发起人授权的一种目的性的跨文化交际行为,译者根据翻译目的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使译文达到特定的预期功能。

文化学派则把翻译置于宏观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将翻译视为一次文化交流事件,译者在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等因素的支配下对原文进行操纵和改写。

这三个流派分别集中于对“对等”、“功能”和“规范”等抽象概念的研究上,片面强调外部因素对译者翻译活动的制约,而忽视了译者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崇尚理性、摈弃感性,重视对翻译过程中客观因素的研究,轻视对主观因素的研究,是西方翻译理论的一贯特点。

然而美国翻译理论家罗宾逊(D o u g l a s R o b i n s o n)却另辟蹊径,把译者的主观感受和个人体验作为翻译研究的出发点。

罗宾逊从译者个体的主体性出发,将翻译视为在译者和原文作者以及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同时展开的一场“双声”的对话,并运用“翻译身体学理论”(t h e s o m a t i c s o f t r a n s l a t i o n)、巴赫金“对话理论”(d i a l o g i s m)、伯克的戏剧主义(d r a m a t i s m)和修辞理论(r h e t o r i c),在其著作《译者登场》(T h e T r a n s l a t o r's T u r n)和《施事性语言学:以言行事的讲话和翻译》(P e r f o r m a t i v e L i n g u i s t i c s:S p e a k i n g a n d T r a n s l a t i n g a s D o i n gT h i n g s
110
W i t h W o r d s)(以下简称《施事性语言学》)中深入剖析了翻译对话的运作机制,揭示了翻译活动的动态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从而凸显了译者作为个体在翻译活动进行中的主观感受等即时性因素的影响。

这在根本上不同于语言学派、功能学派和文化学派等流派过于强调外部制约因素的研究倾向,为我们全面认识翻译活动提供了新的视角。

2.译者身体内部的对话———翻译身体学
罗宾逊认为语言既是个人的,又是社会的。

意义不是超验、客观、永恒不变的,而是由语言的使用者、语境和社会共同决定的:“意义以及意义的阐释受感情的驱动和支配,或者,更宽泛的来讲,是受身体反应的驱动和支配;但是这种支配既因语境和人而异,又受意识形态的控制。

”(R o b i n s o n,1991:10)在此认识的基础上,罗宾逊在《译者登场》中提出了“翻译身体学”理论。

“翻译身体学”理论由两部分组成:“个人身体学”(i d i o s o m a t i c s)和“意识形态身体学”(i d e o s o m a t i c s)。

“个人身体学”是指译者进行翻译活动时的个人身心感受。

译者在翻译时会全身心地投入,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个人阅历投射其中,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与原文作者进行穿越时空的情感的沟通、心灵的交汇。

无论是在对原文的理解和领悟上还是在对译文词句的推敲斟酌上,译者依靠更多的是自己的直觉而不是抽象的语言转换程序和规则。

“意识形态身体学”指的是译者在社会文化价值、意识形态的支配下,进行翻译时身体所起的反应,这些外部客观因素通过译者的身体转换为内在制约力量(R o b i n s o n,1991:15-38)。

以笔者的翻译实践经历来说,译者即时性的身心感性因素有时左右着译文,译文中译者的个性声音不可避免,而译者内心对译文的价值诉求即个体的“意识形态”也会对译文起到制约作用。

罗宾逊的“翻译身体学”理论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译者的身体是翻译创作的出发点,译者翻译过程中对文本的一切操作都是以自己的身心体验为基础的。

以往的西方翻译理论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把翻译看作一个从语义、句法和逻辑上对原文进行分析、转换和重组的过程,并归纳演绎出一系列抽象的转换规则让译者遵守。

译者只需接受理性的引导,遵守规则,而不应在译文中掺杂任何的个人情感因素。

与之相反,罗宾逊的“翻译身体学”则借用神经生理学的原理说明人身体内理智与情感之间的互相依附关系,强调译者翻译时的身体反应既有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又有个人的主观感受,既有理性因素又有感性因素。

译者的理智与情感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既/又的对话关系。

译者本身的存在就是一种对话性的存在。

罗宾逊提出“翻译身体学”理论的目的并不是让译者被动地接受社会意识形态的束缚和制约,而是要唤醒译者身上的“主体性”意识,呼吁译者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冲破僵化的意识形态的禁锢,获得个性的解放。

3.翻译:“双声”的对话
长期以来受意识形态中的二元主义(d u a l i s m)、工具主义(i n s t r u m e n t a l i s m)和完美主义(p e r f e c t i o n-i s m)的影响,西方传统翻译理论表现出以下三个特征:(1)翻译方法二分化,非此即彼,非善即恶,将翻译问题简单化;如:直译/意译(l i t e r a l/f r e et r a n s l a-t i o n),隐性翻译/显性翻译(c o v e r t/o v e r t t r a n s l a t i o n)、语义翻译/交际翻译(s e m a n t i c/c o m m u n i c a t i v e t r a n s-l a t i o n)、形式对等/功能对等(f o r m a l/d y n a m i c e q u i v-a l e n c e)、文献性翻译/工具性翻译(d o c u m e n t a r y/i n-s t r u m e n t a l t r a n s l a t i o n)、异化/归化(d o m e s t i c a t i o n/f o r-e i g n i z a t i o n)等。

(2)视译者为传达原文作者“意图”的语言工具,将译者非人化;(3)追求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对等”,将翻译目标非现实化。

罗宾逊在《译者登场》中对这三种倾向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认为西方主流翻译理论只谈论理想的翻译状态,脱离翻译实践,无视具体翻译场景中人际之间的互动(R o b i n s o n,1991:38-63)。

罗宾逊认为“人”才是翻译研究的中心,于是便从实际翻译活动出发,把翻译看作是在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展开的一场穿越时空、跨越语言文化障碍的对话,这种对话是一种“双声”的对话(R o b i n s o n,2003:113)。

“双声语”是巴赫金在描述小说语言特征时用到的一个术语,这种语言的特征是:“它立刻为两个说话人服务,同时表现两种不同的意向,一是说话的主人公的直接意向,二是折射出来的作者意向。

在这种话语中有两个声音、两个意思、两个情态。

”(巴赫金,1998a:110)在此,罗宾逊借用巴赫金的理论,把翻译也同样视为具有“双声语”特征的活动事件;从而译文也同时表现出两个不同的意向:一是原文作者的意向,二是折射出的译者的意向,译文里也相应地包含着两个声音、两个意思、两个情态。

罗宾逊在《译者登场》的第二章“翻译对话论”和《施事性语言学》的第七章“对话主义”中,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解释了翻译对话中“双声语”现象产生的原因,这些原因可以概括总结如下:(1)语言有“内在对话性”,“自我话语”总是与“他人话语”交织在一起,话语存在并形成于对话化的杂语环境中,说话者并不完全占有意义;巴赫金指出,话语位于他人话语中间并含有对话意向:“实际上,语言作
111
为社会思想的真实而具体的存在,作为杂语的见解,对个人的意识来说,正处于自己和他人的交界线上。

语言中的每个词,一半要算是别人的词。

只是当说话者给词加上自己的意向、自己的语调、掌握了它,使它获得了自己的意思和情态,这时词才能变为`自己的'。

在变为自己的之前,词并非是存在于中立的无主体的语言之中;它生活在他人的嘴上,他人的语境里,服务于他人的意向。

”(巴赫金, 1998a:74)既然词语不属于任何人,不是可以分配、窃取或侵犯的私人财产,而是可以在对话性的公共领域里自由流通,那么文本之间就不存在纯粹的、完美的、理想的界限或对应。

因此译者也就无法在原文与译文之间建立起客观的文本对等或读者反应对等(R o b i n s o n,1991:101-104)。

以这样的方式,罗宾逊消解了传统译论对于“对等”的理想追求,并凸显了译文的个性也即译者的个性和声音。

(2)语言的“内在对话性”决定了理解不是“复制”而是对话;巴赫金认为,话语总是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讲话者的任何表述都以得到回答为目标,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对听话者的回应进行猜测并把这种猜测提前组织进了自己的表述中:“交谈中真实的话语,直截了当、毫不掩饰地把目标指向下一步的回话。

它刺激回答,猜测回答,考虑到回话来组织自身。

话语在已有之言的氛围中形成,同时又受到未发待发、已在意料之中的答话的决定。

一切现实的对话,莫不如此。

”(巴赫金,1998a:59)从这种意义上来讲,任何一个表述都仿佛是一场微型的对话,讲话者对“已有之言”的阐释、讲话者的新的意图、猜测中的听话者的“答话”都同时存在于表述中。

因此,理解文本———理解作者的表述,就是要进入到文本中的对话的语境中去。

理解不是消极地、被动地理解文本符号的字面意义,而是要能动地与作者进行对话,向作者发问并对作者的应答或赞同或反驳,与作者在某些问题上取得一致意见、获得理解并把所理解的东西纳入到自己的事物和情感世界中去。

译者对原文的理解也是如此。

罗宾逊强调,译者通过原文与原文作者进行对话,这时候译者不再把原文看成客体而是看成主体,译者与原文之间的关系不再是“我—它”(主体—客体)模式而是“我—你”(主体—主体)模式。

原文不再是译者所经验和利用的对象,而是与译者进行平等对话的伙伴(R o b i n s o n,1991:96)。

(3)译者不是中立的、非人格化的语言转换工具,语言的内在对话性决定了译者的声音只可能会被压制或掩盖却不可能被完全彻底地抹除;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中把语言分为两大类:单声语(s i n g l e-v o i c e dd i s c o u r s e)和双声语(d o u b l e-v o i c e d d i s c o u r s e)。

单声语只传达一种声音,可进一步分为:直接指述事物的语言(d i r e c t r e f e r e n t i a l l y o r i e n t e d d i s c o u r s e)和客体语言(o b j e c t i f i e d d i s c o u r s e)即直接引用的他人话语。

语言具有内在对话性,所有的话语中都包含着两种或多种声音。

每个话语都同先前于它的其它话语处在不同程度的对话中,是先前话语的继续和反响,同时又诱发和期待着后面话语的产生。

在单声语中,语言的内在对话性被人为地压制或掩盖,所以给人一种只包含一种声音的假象。

直接指述事物的语言给人一种说话者只不过是陈述真理、事实或表达个人看法的假象,而客体语言给人一种说话者只不过是原封不动引用他人话语的假象。

双声语有消极型和积极型之分,在“消极型”双声语中,“他人的语言被使用它的作者掌握在手里,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

作者把不妨说是孤立无援的任人摆布的他人语言取了来,再将自己的意图加进去,迫使它服务于自己新的目的”,而在“积极型”双声语中,“他人语言积极影响到作者语言,强迫作者语言在其影响和左右下,相应地作出改变。

”(巴赫金,1998b:262)传统翻译理论倾于把译文看成一种“客体语言”,译者的任务只不过是把原文作者的话用另一种语言转述出来而已,译者不应该把自己的声音与原文作者的声音掺杂在一起。

事实上,这不过是一种虚幻的假想。

译者在翻译之前,首先要对原文进行理解和阐释,而要对原文进行理解和阐释就会使译文不可避免地出现“双声语”的特征。

根据巴赫金的对话理论,理解“他人话语”就是把他人的话语向自我的“他人话语”转化;巴赫金可谓一语中的:“他人的话被我们纳入自己的语言中之后,必定又要得到一种新的理解,即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和评价,也就是说要变成双声语。

”(巴赫金,1998b:258)在罗宾逊看来,翻译中的“双声语”也有消极型和积极型之分:译者既可以服从于作者,使自己的语言尽可能地传达原文作者的意图;也可以使原文作者服从于自己,对原文作者的语言作出改变,使其表达自己的意图(R o b i n s o n, 2003:106-115)。

对罗宾逊而言,从前者向后者的转变意味着译者的“解放”,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翻译就是用译文语言传达的原文作者的声音;翻译就是原文作者意图的再现,但是要受制于译者,受制于译者头脑中意识形态的声音;翻译就是个人身体行为;翻译就是要把译者的身体反应完全彻底地表现出来;译者由此从幼稚走向成熟。

”(R o b i n s o n,1991:115)罗宾逊以巴赫金的理论为基础,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彰显,而非把译者看成一种无所作为的传声筒、一种被动的中介。

译者与原文是一种主体与主体的关系,译
112
文中不可避免地含有译者的声音。

3.1译者与原文作者的对话———翻译修辞
美国修辞学家伯克(K e n n e t h B u r k e)的“戏剧主义”和修辞理论是罗宾逊翻译对话理论形成的另一源泉。

伯克的修辞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语言是一种诱导人类对象征做出反应,促使人类进行交往的手段。

人们使用语言不免要进入修辞情境,因为修辞的基本作用就在于使用词语形成态度引发行动或导致他人采取行动。

伯克的“戏剧主义”是一种研究象征的应用哲学,通过分析戏剧来研究人类行为的动机,是一种把语言和思想主要当作行为模式而不是信息传递工具来处理的分析技巧。

伯克把行为动机归纳为五个要素:行为、场景、行为者、手段、目的,并把这五个要素组成八个比率:场景—行为、场景—行为者、场景—目的、行为—目的、行为—手段、行为者—目的、行为者—手段和手段—目的。

人们可以选择任何一种比率或几种比率从不同的视角对同一个行为进行透视,透视的结果互相之间并不调和(温科学,151-174)。

罗宾逊认为,西方传统翻译理论总是把透视焦点集中在翻译行为的“场景—行为”或“场景—行为者”比率上,研究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对翻译行为或译者的制约,而他却要改变翻译研究范式,把焦点转移到“行为者—手段”比率上来(R o b i n s o n,1991:127-133)。

因此,罗宾逊在《译者登场》的第二部分“对话性转变”中,先后探讨了翻译修辞格和翻译伦理模式,前者是译者在与原文作者对话时使用的阐释工具,反映的是翻译的形式,而后者是译者与译文读者对话时使用的阐释工具,反映的是翻译的功能。

罗宾逊总结出译者与原文作者对话时使用的六种阐释工具并将之用修辞格命名:转喻(m e t o n y m y)、提喻(s y n-e c d o c h e)、隐喻(m e t a p h o r)、讽喻(i r o n y)、夸张(h y-p e r b o l e)和双重转喻(m e t a l e p s i s)。

笔者认为,这六种修辞格反映出了译者与原文作者之间的不同的对话关系。

原文作者与译者是平等的合作者,译者尊重原文作者并尽力将其意图传达出来;转喻翻译、提喻翻译和隐喻翻译追求译文与原文之间不同程度的对等,体现的正好是这种对话关系。

转喻翻译是指把原文简化成某种文本要素再将其翻译出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意译。

传统翻译理论认为,翻译就是翻译意义,不管是词义、句义、篇章意义还是叙事意义。

另外,在诗歌翻译中,译者由于无法做到形、音、义兼顾,往往把原文诗歌要么简化成意义要么简化成声音、韵律或节奏。

事实上,由于语言差异和文本的复杂性,无论译者再如何努力保留原文特征,其译文都是原文的简化。

提喻翻译撮取原文菁华,只把原文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翻译出来。

在翻译时,译者澄清原文表述含混模糊之处,突出核心内容,删除多余细节,似乎比原文作者更能懂得原文的真正意义。

隐喻翻译就是在翻译时追求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完美对等,这虽然只是一种不可企及的理想,但是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透视原文与译文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R o b i n s o n,1991: 141-167)。

我们经常说,优秀的译文读起来不像译文而像用译文语言写出来的原文,译文风格与原文风格惟妙惟肖,译者与原文作者似乎就是同一人。

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中提到过这种翻译,说它是原作的“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资致却依然故我”(罗新璋,1984:697-2)。

译者在一定程度上对原文作者并不认可赞同,故意与其保持距离,嘲弄、鄙夷其缺点;反映这种对话关系的是讽喻翻译,译者否认译文与原文存在任何“等值”的可能性,或直接在文章中加入注解和补充说明向读者表白他读的是译文而不是原文,或故意一字不改地对原文进行“忠实”翻译暴露原文的缺陷(R o b i n s o n, 1991:167-174)。

事实上,译者由于不甘于充当“奴仆”的传统角色,是在借用这种翻译形式消极地反抗原文的话语权威。

译者无视原文作者的意图,原文作者只提供给译者创作素材,译者享有译文的独创性;体现这种对话关系的是夸张翻译和双重转喻翻译,两者常见于文学翻译。

夸张翻译指的是译者按照自己的意图对原文进行加工改造,借此表达自己的文学理想,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庞德的诗歌翻译。

庞德通过改译中国诗人李白、希腊诗人萨福、罗马诗人普罗佩提乌斯、法国诗人达尼埃尔、意大利诗人卡瓦尔坎蒂等人的诗歌在美国掀起了意象派运动。

双重转喻翻译则利用翻译中存在的时间悖论,改变原文中的人物、情节等在译文中创造出一个虚幻的“现代”或“古代”时空,让译文读者从时空错觉中获得一种审美的愉悦(R o b i n s o n,1991: 175-193),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两种形式已经不属于翻译的原型范畴,而应该划归于仿译或改译之列。

3.2译者与译文读者的对话———翻译伦理
罗宾逊认为,一篇译文在本质上并无优劣之分,译文的成功与失败不是由文本的内在特征决定的,而是取决于译文实际读者的反应(R o b i n s o n, 1991:135)。

如果说,译者与原文作者的谈话是译文形成的关键,那么译文的成功与否则取决于译者与译文作者的对话。

译者通过译文不仅向译文读者传递信息,而且还对其实施言语行为,向其表达特定的态度、施加特定的影响。

译者与译文读者的对话在影响译文读者的同时也对译者产生影响,因为正是在这种对话中译者才形成了自己的个性与
113
风格。

根据译者与译文读者的对话关系,罗宾逊总结出了八种翻译伦理模式:内向与外向(i n t r o v e r s i o n &e x t r o v e r s i o n)、转化与广告(c o n v e r s i o n&a d v e r t i s-i n g)、回归(r e v e r s i o n)、颠覆(s u b v e r s i o n)、歪曲(p e r-v e r s i o n)、转移(a v e r s i o n)、多样化(d i v e r s i o n)和对话(c o n v e r s a t i o n)。

“内向”模式与“外向”模式反映了译者展现给译文读者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自我克制与自我表达。

“内向”模式要求译者压抑自己的个性,抑制个人的态度、情感和喜好,对原文作者谦逊顺从;“外向”模式则允许译者把自己的身心感受在译文中充分表达出来,译者既不能盲目顺从,也不能盲目表达,而是要根据具体情景灵活性地做出恰当反应。

只有打破“内向”与“外向”的二元对立,译者才能认识到实际翻译场景的多样性。

“转换与广告”模式说明了译文具有“劝说”功能。

人们使用语言总是带有一定的目的,通常译者的目的就是说服译文读者接受原文作者的思想观点或态度信仰,圣经翻译和广告翻译中的“劝说”功能最明显。

圣经翻译的最终目的就是劝说读者皈依基督教,而广告翻译的直接目的就是劝说读者购买、使用所宣传的产品或服务。

“回归”模式指的是译者通过翻译带领译文读者回归到基督神学所宣扬的人类最初的语言统一状态,本雅明(W a l t e r B e n j a-m i n)的“纯语言”就是这种模式最典型的代表。

“纯语言”就是所有语言中的意指方式的总和,本雅明在《译者的任务》中指出,语言具有“亲缘性”,译者的任务就是通过隔行直译的方式激活两种语言中潜在的意指方式使其互补,让“纯语言”的光芒照射原文,揭示文章中被隐蔽的意义。

“颠覆”模式指的是译者打破读者对译文的最基本的假设和期待,破坏读者的信任,颠覆原文的叙事模式或原文作者的思想观点,防止读者产生有害的、僵化的、模式化的反应。

“歪曲”模式以德里达等人的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及实践为代表,否定意义的确定性,否认结构的存在,强调语言交流过程中意义的延异与播撒,在翻译过程中随意阐释、处置原文,对原文进行各种“戏仿”,使读者对原文产生迷惑,从而瓦解长期以来在西方语言理论和翻译理论中占统治地位的“逻各斯中心主义”(l o g o c e n t r i s m)。

“转移”模式拒绝考虑翻译中的读者因素,认为好的译文如同艺术品一样,其主要功能不是传递信息而是表达情感,因此译者关注的焦点不是译文读者的反应而是如何使译文最大程度地忠实于原文的词句、传达原文的“精神”。

采用此模式的译者一般都是文化精英主义者,十分重视文学经典作品的“教化”功能,认为译者在翻译此类作品时不能毫无原则地迎合普通大众的口味而是应该帮助他们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该模式反对将经典文学通俗化或庸俗化,对于纠正和抵制文学翻译中的“功利主义”倾向和“商业化”倾向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罗宾逊认为,翻译中的“讹”不可避免,译者无意造成的“误译”与故意“误译”之间并不存在本质差别,只不过“讹”的程度不同罢了。

西方主流翻译理论由于拘囿于“非此即彼、非善即恶”的二元对立模式与翻译实践严重脱节,无视现实生活中翻译功能的多样化。

鉴于此,罗宾逊又提出了“多样化”模式和“对话”模式。

“多样化”模式允许译者以游戏的态度进行翻译,故意摆弄原文与译文之间的“相似”程度与“差异”程度来取悦自己和译文读者,使译文内容和形式多样化。

“对话”模式最受罗宾逊青睐,在他看来,翻译既不是原文作者的独白也不是译者的独白,而是在译者的身心体验基础之上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共同参与的一场开放式的对话。

翻译中的对话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谈话是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不是简单地一方倾诉、一方聆听,一方主动地施与、一方被动地接受。

在交谈中各方互相影响、互相塑造,对话使各方都得到了改变(R o b i n s o n,1991:194-258)。

4.结论
罗宾逊的翻译对话理论由翻译身体学、翻译修辞和翻译伦理三部分组成。

前者反映了译者自身对话性的存在,而后两者分别体现了译者与原文作者、译者与译文读者的对话。

罗宾逊通过把翻译看成一场在译者、作者、读者之间展开的“双声”的对话,彰显了译者的主体性,展现了三者之间存在的多种主体间性关系,深刻揭示了翻译交际活动的动态性、复杂性和多样性。

该对话理论对目前翻译研究的借鉴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将翻译视为理解者与被理解者、阐释者与被阐释者之间的“对话”,有助于译者了解文本意义的开放性、时空与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翻译的不确定性以及翻译中理解和阐释的条件性、即时性和不可重复性;(2)采取描述性研究途径,在各翻译理论之间、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开展对话,描绘出现实生活中翻译活动所存在的种种可能性,为译者提供了一种观察翻译现象的多维度视角,有助于开阔译者的视野,帮助译者摆脱西方主流翻译理论对其身心的桎梏;
(3)以人为本,突出翻译中的人际互动关系,强调译者的个人身心体验是一切翻译活动的基础和出发点,有助于唤醒译者的主体性意识,调动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唤起翻译理论界对译者作为翻译实践个体的充分重视,研究译者的情感态度、气质素养、思想感受、价值观念、生活经历、翻译动机
1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