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知识梳理: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对外开放⑴目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⑵实质: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⑶基础:独立自主社会主义国家⑷原则:平等互利
2、经济特区的创办:
(1)设立:1980年,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1988年海南全省(最大的经济特区)。
(2)特区特在国家给予特区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①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
②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
③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3)意义:①经济特区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
②经济特区是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③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全面展开的“突破口”。
特区实践的成果,使人们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
④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
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3、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1)沿海开放城市
①开放:84年开放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②目的:旨在加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
(2)沿海经济开放区
①开放:85~92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3)意义:①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②对促进本地区发展,带动内地开发产生深远影响。
4、经济技术开发区
(1)建立: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2)特点:①以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为主;
②通常汇集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
③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
5、对外开放的新发展——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1)条件:①上海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②独特地理优势和交通优势;③科技人才优势等。
(2)目的:①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
②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
③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3)时间:1990年,浦东开发成为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
(4)意义: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6、对外开放格局
⑴基本过程:①80年代:设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地;
②90年代:以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为重点;
③21世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⑵初步格局: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⑶特点:点线面结合,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7、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过程:①1986年7月,中国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
②中国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影响和作用: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也将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世界贸易体系。
③同时,也会对中国带来压力和严峻的挑战,国内的某些产业会受到冲击。
(3)对策:要求中国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竞争能力,以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
重点问题突破:一、建国后我国农村经济的四次调整:
1、土地改革:①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③结果:解放力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农业生产合作社:①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
要。
②核心内容:把土地等重要的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
③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3、人民公社化:①原因:一些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②核心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的规模。
③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①原因:总结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②核心内容: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
③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建国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1、建国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1)原因①照搬苏联模式。
②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政治斗争方式。
③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
(2)核心内容: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
(3)结果: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严重的弊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1)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建国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实行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2)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
(3)结果: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3、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1)原因: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2)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
(3)结果:这次调整将进一步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三、新时期对外开放的内容及特点
1. 我国对外开放的内容和途径
内容主要是扩大对外贸易,吸收和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引进人才等。
途径主要是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和经济开放区,进一步开放内地城市。
2. 开放格局的特点
经过三十多年的对外开放,我国已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这个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3、近代史“开放”与今天的“开放”有何不同?
(1)开放的背景不同:旧中国是西方列强为打开中国大门发动对中国侵略战争的情况下出现的;后者是世界各国联系紧密、经济全球化逐步加强的情况下出现的。
(2)开放的性质不同:前者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与侵略;后者是中国与世界各国正常经济技术交流。
(3)双方的地位不同:前者是列强强迫的,双方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后者是平等交往、共同发展;
(4)开放的结果不同:前者有利于外国的侵略,不利于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成为外国经济的附庸;后者有利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中国走向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