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境界》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14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15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161
小 结
2、读哲学论文,一要质疑思辨;二要联 系实际,从理论到实践再回到理论 。
24
(1)近代大学问家王国维认为,
古今成大事业者必须经过3种境 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 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 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 三境也。
觉解: 一个人对自己与社会、宇宙的关系 以及自己所做的事的意义的觉悟和 理解。
7
3、哲学的任务是什么? 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43 、说到人生境界,作者划分出 四种,是哪四种?又是根据什么 划分的? (1)自然境界、功利境界、
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2)根据人的觉解程度。
8
思路结构:
(一)用设问形式简答了“哲学的任 务 是什么”的问题。 (二)具体阐述了四种人生境界。 (三)阐明哲学的崇高任务及实现的 方法。
9
10
11
A、“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识天工,
安知帝力?”“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帝之则:自 然法则或社会法则) B、“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 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 来。” C、“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中自有黄金屋。” D、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 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5
1、( 1 )全文阐述了什么问题?
论述了哲学的任务。
(2)文章为什么不以“哲学的任务” 为题,而以“人生的境界”为题呢? 前者比较抽象玄妙;
后者比较具体形象,和人们的生活 联系更加紧密,更能吸引读者,激发阅 读兴趣
6
2.文中有一个词可以说贯串了 全文,它与人生境界有着密切关 系,甚至可以说由它而决定了人 生的境界。请问它是哪个词? 如 何解释这个词?
重 点 解 读
18
遥想《逍遥游》 仰望茫茫宇宙,遥想庄子《逍遥 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 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 哉?……
重 点 解 读
注:至于能顺应万物的本性,驾驭六气 的变化,来遨游于无限远大的宇宙之中 的人,他还(需要)从哪方面去依靠呢?
19
20
21
1.课文里说,达到道德境界的贤人,做 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哲学上 的觉解使他们的行动和生活有了道德的 意义,使他们达到了很高的人生境界。 中国历史上涌现过无数这样的志士仁人, 请列出一些这样的人物,同时写出浓缩 了他们崇高人生境界的名言。 发 散 思 维
…
23
1、 我们可以这样描述四种境界:在自然境界, 人的智慧还不足以使他们获得自我意识;到了功 利境界.智慧之光就照亮了——但也仅仅照耀着 — — 人的自我意识;当人的智慧发展到可以把自我 放置到人类社会中认识的时候,就进入了道德境 界;最后,智慧的光芒扩散到宇宙,自我被纳入 整个天地体系中认识,天地境界就降临了。哲学 的任务是提高人的境界。
例: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
22
屈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诸葛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文天祥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 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发 散 思 维 鲁迅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他们的人生境界已如一道道风景,或雄奇,或 峭拔,或清逸,或壮美,或险峻…
15
山区放羊娃的人生
一记者前往某山区,碰到一个放羊娃, 记者便和放羊娃有了一段对话。记者问: “你放羊为的是什么?”放羊娃答:“卖钱。” 记者问:“卖了钱干什么?”放羊娃答:“娶 媳妇。”记者问:“娶了媳妇呢?\"放羊娃答: “生孩子。”记者问:“有了孩子呢?”放羊 娃答:“放羊。”记者默然。
16
重 点 解 读
17
大无大有周恩来 周恩来惊人之无有六:一是死不留灰,二是生而无后,三 是官而不显,四是党而不私,五是劳而不怨,六是去不留 言。这六个“大无”,说到底是一个无私。公私之分古来 有之,但真正的大公无私自共产党始。1998年是周恩来诞 辰一百周年,也是划时代的《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 是这个宣言公开提出要消灭私有制,要求每个党员只有解 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梁衡说,150年来,实践《宣 言》精神,将公私关系处理得彻底、完美,达到如此绝妙 境界者,周恩来是第一人。因为即使如马恩列也没有像他 这样长期处于手握党权、政权的诱惑和身处各种矛盾的煎 熬之中。总理在甩脱自我,真正实现“大无”的同时却得 到了别人没有的“大有”:有大智、大勇、大才和大貌— —那种倾国、倾倒联合国的风貌,特别是他的子吵闹着要去公园,并要我给他买 卡布达、铁甲小宝、鲨鱼辣椒、蜻蜓队长等玩具。我和 妻带儿子乘公共汽车来到日新月异的聊城。欲转乘无人 售票车到南环路,一出租车司机见我一家三人步行,戛 然停车,热情相请:“上车吧。”妻还在问多少钱时, 我已打开车门,儿子就爬了上去,舒舒服服地到了姜堤 乐园,快快乐乐地玩到下午三点。出了公园,上了公交 车,往城里返。车子开动了,我看到车往东走,一会儿 就到了汽车站的南北大路——贯穿聊城的中心大街。咦, 这么近?来时的“夏利”走西路有十公里路,现在走东 路,才五公里……
重 点 解 读
“是人现在就是的人”是什 么意思? “是人应该成为的人” 又是什么意思?
14
4.“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 不同于平常的事。他不可能表演奇 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他做的都 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 高度的觉解,他做的事对于他就有 不同的意义。”
重 这是课文中的精彩之笔。请用辩 点 证的观点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引出 解 一点为人处事的哲理。 读
12
1.“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 但是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 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 义。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 界。” 请联系生活实际解读文中的这 重 句话。
点 解 读
13
2.“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 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 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 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 神的创造。”
人 生 的 境 界
冯友兰
1
一、作者简介:
冯友兰(1895-1990), 哲学家、哲学史家。是二 十世纪中国极少数艺术大 师和文化巨匠之一。代表 作《中国哲学史》、《新 原人》等。
2
宗璞和父亲冯友兰
3
4
1、哲学的任务是什么? 2、什么是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有哪几个层次?
归 纳 提 要
3、中国哲学的任务具体是 什么? 4、未来的哲学可能是怎样的?
25
随笔: 《学习的境界》
、
布 置 作 业
26
小 结
2、读哲学论文,一要质疑思辨;二要联 系实际,从理论到实践再回到理论 。
24
(1)近代大学问家王国维认为,
古今成大事业者必须经过3种境 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 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 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 三境也。
觉解: 一个人对自己与社会、宇宙的关系 以及自己所做的事的意义的觉悟和 理解。
7
3、哲学的任务是什么? 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43 、说到人生境界,作者划分出 四种,是哪四种?又是根据什么 划分的? (1)自然境界、功利境界、
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2)根据人的觉解程度。
8
思路结构:
(一)用设问形式简答了“哲学的任 务 是什么”的问题。 (二)具体阐述了四种人生境界。 (三)阐明哲学的崇高任务及实现的 方法。
9
10
11
A、“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识天工,
安知帝力?”“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帝之则:自 然法则或社会法则) B、“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 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 来。” C、“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中自有黄金屋。” D、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 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5
1、( 1 )全文阐述了什么问题?
论述了哲学的任务。
(2)文章为什么不以“哲学的任务” 为题,而以“人生的境界”为题呢? 前者比较抽象玄妙;
后者比较具体形象,和人们的生活 联系更加紧密,更能吸引读者,激发阅 读兴趣
6
2.文中有一个词可以说贯串了 全文,它与人生境界有着密切关 系,甚至可以说由它而决定了人 生的境界。请问它是哪个词? 如 何解释这个词?
重 点 解 读
18
遥想《逍遥游》 仰望茫茫宇宙,遥想庄子《逍遥 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 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 哉?……
重 点 解 读
注:至于能顺应万物的本性,驾驭六气 的变化,来遨游于无限远大的宇宙之中 的人,他还(需要)从哪方面去依靠呢?
19
20
21
1.课文里说,达到道德境界的贤人,做 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哲学上 的觉解使他们的行动和生活有了道德的 意义,使他们达到了很高的人生境界。 中国历史上涌现过无数这样的志士仁人, 请列出一些这样的人物,同时写出浓缩 了他们崇高人生境界的名言。 发 散 思 维
…
23
1、 我们可以这样描述四种境界:在自然境界, 人的智慧还不足以使他们获得自我意识;到了功 利境界.智慧之光就照亮了——但也仅仅照耀着 — — 人的自我意识;当人的智慧发展到可以把自我 放置到人类社会中认识的时候,就进入了道德境 界;最后,智慧的光芒扩散到宇宙,自我被纳入 整个天地体系中认识,天地境界就降临了。哲学 的任务是提高人的境界。
例: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
22
屈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诸葛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文天祥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 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发 散 思 维 鲁迅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他们的人生境界已如一道道风景,或雄奇,或 峭拔,或清逸,或壮美,或险峻…
15
山区放羊娃的人生
一记者前往某山区,碰到一个放羊娃, 记者便和放羊娃有了一段对话。记者问: “你放羊为的是什么?”放羊娃答:“卖钱。” 记者问:“卖了钱干什么?”放羊娃答:“娶 媳妇。”记者问:“娶了媳妇呢?\"放羊娃答: “生孩子。”记者问:“有了孩子呢?”放羊 娃答:“放羊。”记者默然。
16
重 点 解 读
17
大无大有周恩来 周恩来惊人之无有六:一是死不留灰,二是生而无后,三 是官而不显,四是党而不私,五是劳而不怨,六是去不留 言。这六个“大无”,说到底是一个无私。公私之分古来 有之,但真正的大公无私自共产党始。1998年是周恩来诞 辰一百周年,也是划时代的《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 是这个宣言公开提出要消灭私有制,要求每个党员只有解 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梁衡说,150年来,实践《宣 言》精神,将公私关系处理得彻底、完美,达到如此绝妙 境界者,周恩来是第一人。因为即使如马恩列也没有像他 这样长期处于手握党权、政权的诱惑和身处各种矛盾的煎 熬之中。总理在甩脱自我,真正实现“大无”的同时却得 到了别人没有的“大有”:有大智、大勇、大才和大貌— —那种倾国、倾倒联合国的风貌,特别是他的子吵闹着要去公园,并要我给他买 卡布达、铁甲小宝、鲨鱼辣椒、蜻蜓队长等玩具。我和 妻带儿子乘公共汽车来到日新月异的聊城。欲转乘无人 售票车到南环路,一出租车司机见我一家三人步行,戛 然停车,热情相请:“上车吧。”妻还在问多少钱时, 我已打开车门,儿子就爬了上去,舒舒服服地到了姜堤 乐园,快快乐乐地玩到下午三点。出了公园,上了公交 车,往城里返。车子开动了,我看到车往东走,一会儿 就到了汽车站的南北大路——贯穿聊城的中心大街。咦, 这么近?来时的“夏利”走西路有十公里路,现在走东 路,才五公里……
重 点 解 读
“是人现在就是的人”是什 么意思? “是人应该成为的人” 又是什么意思?
14
4.“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 不同于平常的事。他不可能表演奇 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他做的都 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 高度的觉解,他做的事对于他就有 不同的意义。”
重 这是课文中的精彩之笔。请用辩 点 证的观点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引出 解 一点为人处事的哲理。 读
12
1.“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 但是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 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 义。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 界。” 请联系生活实际解读文中的这 重 句话。
点 解 读
13
2.“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 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 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 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 神的创造。”
人 生 的 境 界
冯友兰
1
一、作者简介:
冯友兰(1895-1990), 哲学家、哲学史家。是二 十世纪中国极少数艺术大 师和文化巨匠之一。代表 作《中国哲学史》、《新 原人》等。
2
宗璞和父亲冯友兰
3
4
1、哲学的任务是什么? 2、什么是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有哪几个层次?
归 纳 提 要
3、中国哲学的任务具体是 什么? 4、未来的哲学可能是怎样的?
25
随笔: 《学习的境界》
、
布 置 作 业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