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全卷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化历来提倡“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思是不同因素和谐融合才能产生、发展万物。

如和六律才有悦耳动听的音乐,和五味才有香甜可口的佳肴;如果都是同一个音符便不成曲调,都是同一个味道饭菜就不好吃。

把一样的东西简单加在一起,不是真正的发展,更不是创新。

西周末年的太史伯阳父首先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一重要思想。

他的这一思想后来为西方学者所认同。

意大利理论家恩贝托·埃科1993年访问中国,他在演讲时说:“了解别人并非意味着去证明他们和我们相似,而是要去理解并尊重他们与我们的不同。

”他强调他的北京之行,不是像马可·波罗那样,要在中国寻找西方的“独角兽”,而是要来了解中国的龙。

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正好相通。

文化互通共存已成为21世纪的主旋律。

这首先是因为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经济全球化,造就了全新的国际社会环境。

原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地位后,面临着确认自己独立身份的任务,而本民族的独特文化正是确认身份的重要因素。

经济全球化又大大促进了各种“统一中心论”的解体,世界各个角落都是联成整体的地球的一部分,而每一部分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

其次,20世纪以来,人类正经历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大转型,即从逻辑学范式过渡到现象学范式。

逻辑学范式关注的是将具体内容抽空后概括成的简约的共同形式,某种形而上的绝对原则。

现象学范式研究的对象则不是抽象形式,而首先是具体的本体,是一个不断因主体激情、欲望、意志的变动而变动的开放空间。

过去,认知的开始是公式、定义、区分和推论,然后将相对确定的客体定义、划分、归类到我们认识论的框架之中。

现象学范式的思维方式强调主体和他者在认知过程中都有所改变并带来新的进展。

这种研究方法应用到文化上,就是强调从他者视角观察,而他者首先是不同于自我的、以差别为基础的对象。

当然,文化上的差别共存并不是静态的、被动的、互不相干的。

能使物“丰长”的“和”,首先是一种能产生新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带来新发展的“生成性对话”。

这种对话不是各说各话,也不是统一思想,它要求对话者各有其文化主体性。

所谓文化主体性,就是文化自觉,即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文化要有自知之明。

文化对话的目的不是融为一体,而是进一步发挥各自特长,协调各种不同,达到新的和谐统一。

以“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为重要核心价值的中华文化面对世界的根本态度,应是对自己文化的自觉热爱,对他人文化的尊重了解。

唯有各种文化都这样做,才能产生互动和共鸣。

在经济和科技全球化大潮中,我们有能力汲取其他文明的长处并弘扬自我,也有能力对世界文明做出原创性贡献。

(摘编自乐黛云《文明因交流互鉴而多彩》)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在中西文化发展历程中具有首创意义。

B.“和六律”与“和五味”,都体现了不同因素的和谐融合,达到这种融合才能实现发展和创新。

C.马可·波罗到中国寻找西方的“独角兽”,意味着他想要证明中华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D.现象学范式强调从他者视角观察文化,它和逻辑学范式在研究对象、思维方式上有所不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用举例和正反对比的方式,论述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一思想的内涵。

B.文章引用埃科演讲中的话语,旨在说明“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后来为西方学者所认同。

C.文章从社会发展和思想方法两个角度,剖析了文化互通共存成为当今世界主旋律的原因。

D.文章阐述了“生成性对话”的作用和特点,这是进一步论述“文化主体性”内涵的前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没有经济全球化,“统一中心论”就不会解体,不同文化的独立性就无法建立起来。

B.在文化交往中,倡导以他者视角对异质文化进行观察,体现出对文化差异性的尊重,但也可能削弱自身文化。

C.在现象学视野下,每种文化都是具体的、变动的、开放的,不能用抽象方式予以表述。

D.只有具备了文化自觉,并尊重了解其他文化,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不同文化的互通共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大城市比中小城镇更有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

首先,大城市的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更低。

大城市的经济活动和公共服务成本会因城市规模的扩大而摊薄,聚集在大城市中的个人、企事业单位都将因相互之间的协调而从中受益。

其次,相比中小城镇,大城市土地利用率更高。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数据,从整体来看,2017年我国小城镇、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的人均占地面积依次递减。

再次,大城市控制污染的能力更强。

在创造相同GDP的条件下,大城市污染物排放量远低于中小城镇。

而且,由于规模经济效应,大城市降低单位污染的成本也远低于中小城镇。

最后,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和超大城市能为外来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由于大城市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依托,它们远比中小城镇更能为农村转移人口提供就业机会。

(摘编自熊柴等《大城市人口不是过多,而是分布失衡》)材料二:
图表1:北京、上海、首尔、东京四城市中心城区出行情况比较
中心城区面积(平方千
米)中心城区人
口密度(人/
平方千米)
轨道交
通出行
比例
轨道交通
运营里程
(千米)
私家车出
行比例
上下班高峰
期交通状况
北京6681577422.7%63136.7%重度拥堵上海66417056—683—重度拥堵首尔60515807—1098—轻度拥堵东京6271452578.4%270514.7%轻度拥堵
图表2:全球部分都市人口总数及人口密度比较
(来源同材料一)材料三:
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的发展本应服务于人的需要,但是许多城市却偏离了人本轨道,一味追求经济总量的增加,引发了严重的“城市病”。

城市化不是楼宇化,而是家园化。

但是,一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却只重表面工程,认为修建高楼大厦就是城市化,违背了城市建设与人类发展的规律,使得许多城市出现“千城一面”的情况。

城市的功能化不是产业化。

城市的功能包含生产方面的功能,即人们通常理解的产业规模化,但产业发展不是城市唯一的功能。

城市是人、境、业的综合体,产城一体,人城和谐,才是城市发展的归宿。

不应该把城市看成是一个生产产品的机器,城市应是一个人类成果融合发展的有机体。

(摘编自李后强等《以人为中心:城市发展的永续动力》,
中国社会科学网2019年3月19日)材料四:
“大城市病”并不是我国所特有的,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种普遍现象。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东京“城市病”最为严重的时期,人口和劳动力的过度集中导致了地价上涨、环境恶化、生活成本增加等问题。

为此,东京都政府通过制定东京圈基本规划、实施《工业控制法》等举措,让大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一些重化工业相继迁往郊区、中小城市甚至海外,而聚集更多以研究开发型工业、都市型工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工业。

这一方面增加了地区生产总值,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东京的人口总量。

另外,为减轻办公和商业活动对中心城区的压力,平衡城市土地利用强度,东京还分步骤分阶段实施副中心战略,让副中心和中心城区共同承担起东京的城市功能,逐步形成了多中心多圈层的城市格局。

在建设副中心的同时,东京也很重视交通网络体系的建设,修建一条环中心城区的铁路和众多呈放射状、向近郊或邻近城市延伸的轻轨线,将各副中心串联起来,并在线路末端发展新的中小城市和工业中心。

(摘编自南丽江《应对“大城市病”国外有妙招》)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东京相比,北京中心城区使用私家车出行的比例明显偏高,使用轨道交通出行的比例明显偏低,这是导致交通拥堵的一大原因。

B.北京、上海中心城区面积与首尔、东京相差不大,但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有较大差距,公共交通运力有限会导致更多人选择私家车出行。

C.人口密度与人口总数并不一定成正比。

东京的人口密度要比首尔低得多,但人口总数却远高于首尔,意味着其人口增长的空间比较小。

D.上海的人口密度远低于首尔,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却比首尔高一些,表明上海人口分布
不够均衡,中心城区人口过密。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城市具有更明显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这些效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使得大城市污染更少,个人与企业等受益更多。

B.城市越大,土地利用率越高。

从单位面积的土地所负载的人口数量以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来看,特大城市要大于大城市。

C.一些城市只重表面工程、以楼宇化代替城市化的行为,违背了城市建设与人类发展的规律,使得城市的独特性受到了损害。

D.如果坚持以人为本,不再片面追求经济总量的增加,就能避免“城市病”的发生,使城市成为一个人类成果融合发展的有机体。

6.“大城市病”应当如何缓解?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根叶谣
符浩勇
二喜8岁时就跟娘去逃荒。

路过黄家村时,娘病倒了,被一户人家接济。

娘对她说,这方水土虽贫瘠些,但扎下根苗也会长出枝叶,留下当童养媳吧,或许能捡条活命。

黄家老两口老来得子,取名祥生,刚满两岁,图日后有个照应,就答应了娘。

娘在黄家躺了半个月,病未见好就撒手走了。

黄家老两口把二喜当亲生闺女待,饿寒不着她柔弱的身子。

二喜也勤快,把两岁的男人当弟弟,抱在怀里,驮在背上,携在手里,贴在心上。

祥生长到10岁,也懂得怜惜她。

一回,娘让他去打火油,他偷偷给她买了一只蜻蜓发夹,回来说钱丢了,遭了爹一阵臭骂……二喜不敢戴那只蜻蜓发夹,她在溪边对着倒影梳妆时,祥生就掐边上的野花往她发髻上插……
山里的水土养人,果然像娘说过的那样,根苗扎在贫瘠的地里,居然抽出了枝叶,人吃树叶也长肉,喝凉水也带劲。

二喜长到20岁,身上的短蓝布褂遮不住青春气息,祥生这才不再跟她挤一个被窝睡了。

那时,有支穷人的部队在邻村扎营下来,祥生去报名,竟然被收编了。

黄家老两口这才想起办了婚嫁的事。

离别前夜,二喜捧着祥生的脸,说:“离开姐了,你出门在外可怎么过啊?”祥生忽然哭了:“姐,这辈子我不知道怎样报答你,我走后,你要孝敬爹娘,你要等我回来!”二喜说:“你说什么话啊,把心放肚子里,谁跟谁哩,你走了,姐的心也像蜻蜓一样跟着你走。

”二喜说话的时候摸出了那只蜻蜓发夹。

祥生刚走一年,就给家里捎信,说部队打了胜仗,还特地对二喜说,他当了连队号手,就像姐小时候带他上山打柴,摘了嫩树叶编成的哨儿,含在嘴里腮帮鼓鼓起地吹……二喜不识字,听念信的说,想着祥生顽皮的身影,眼里盈着泪光,心里却偷偷笑了。

3年后,部队有人探亲途经黄家村,带话说,祥生当警卫员了,嘱咐爹娘一定要多加保重身体。

二喜忙问:“什么是警卫员啊?”回答说:“警卫员就是为首长挡子弹的。

”二喜听了焦急,千叮咛万嘱咐回家探亲的一定要带话给祥生,就说:“子弹不长眼睛,姐不能抽身去代替你,你,你自己一定要当心,你要死了我也不得活!”
到了第5年,刚开春,部队就来了人,是个警卫员,却不是祥生。

警卫员说:“首长很忙,很快就要转战了,抽不开身回来。

”哦,原来是祥生的警卫员。

二喜差不多跳起来了,心想弟弟你有出息了,终于有人为你挡子弹了。

警卫员带来了黄家村人这辈子也没有见着的钱。

二喜就想,只要弟弟把人留着给我就好。

老两口已是风烛残年,行动不很灵便,对警卫员说:“这家里多亏了媳妇二喜,像闺女一样孝顺,内外累弯了腰杆。

”二喜听着忙把话顶回去:“爹娘,看你们说的,
不能让祥生在部队分心啊……”说时,转身去伙房烧火。

警卫员掏出一封信,欲言又止,嗫嚅了一阵,才说:“其实,这趟来,首长有个交代,他不能再耽搁二喜了,说要让二喜不要等着他,他当个首长不容易……再说,首长与二喜的婚姻也不受法律保护……”
老两口听着,气不打一处来,忽然大嚷:“天杀呀,良心喂狗了……这让我老黄家怎么对得住人家,没有二喜,我们这把老骨头早弃荒野了……”
其实,二喜没走远,从伙房转来正听得明白,她蹿出来,盯了警卫员一眼,他低下头去。

这才忽地抱着老两口,跪了下去,说:“爹娘,祥生在部队有出息,我们该高兴。

他说一定有他的难处,我从小把他拉扯携带长大,知道他心地好,或许他有什么过不去的坎,才那样做的,只要他好好活着,他还会回来的,我不还是你们的闺女吗?我这闺女从8岁就是你们拉扯大的呀……”
警卫员走前,对老两口深深鞠了一躬,说:“你俩老一定要保重身体,让二喜找个好人家……”
二喜连连摆手,说:“不,我不走,我一走,祥生就会落下骂名,世道人就会咒骂他陈世美,就会遭人戳背丢眼。

只要有一口气,我就不会离开……我娘说过,地再贫瘠,只要扎下根,就会长枝叶的。


警卫员咬着唇,没听完二喜的话,他转身就跑,跑得比山风还快。

但山风不知道,他哭了,更不知道祥生再也回不来了。

7.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二喜质朴勤劳能干,知恩图报,祥生参军之后,奉养老人,操持家务,里里外外累弯了腰。

B.二喜大字不识,深明事理,不让爹娘说劳累之类的话,“不能让祥生在部队分心啊”。

C.身为首长的祥生,有其良善的一面:一是派警卫员送来退婚信,自己不敢面对家人;二是怕耽误二喜,事先通知。

D.“警卫员就是为首长挡子弹的”这句话堪称神来之笔,语言质朴,生动洗练,富有乡土气息。

8.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叙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9.小说结尾部分极具特色,请结合全文简要探究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

(晋武帝泰始)五年春二月,帝有灭吴之志,以尚书左仆射
..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镇襄阳。

祜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减戍逻之卒,以垦田八百余
顷。

其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其季年
..,乃有十年之积。

祜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铃阁[注]之下,侍卫不过十数人。

初,广汉太守弘农王溶为羊祜参军,祜深知之。

祜兄子暨白:“溶为人志大奢侈,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

”祜曰:“溶有大才,将以济其所欲,必可用也。

”更转
为车骑从事中郎。

潜在益州,明立威信,蛮夷多归附之。

俄迁大司农,时帝与羊祜阴谋
..伐吴,祜以为伐吴宜藉上流之势,密表留溶,复为益州刺史,使治水军。

咸宁二年冬十月,以羊祜为征南大将军。

祜上疏请伐吴,帝深纳之。

而朝议方以秦、凉为忧,祜复表曰:“吴平则胡自定,但当速济大功耳。

”议者多有不同,祜叹曰:“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居七八。

天与不取,岂非更事者恨于后时哉!”唯度支尚书杜预、中书令张华与帝意合,赞成其计。

三年冬十二月,吴夏口督孙慎入江夏、汝南,略千余家而去。

诏遣侍臣诘羊祜不追讨之意,并欲移荆州。

四年夏六月,羊祜以病求入朝,既至,帝命乘辇.入殿,不拜而坐。

祜面陈伐吴之计,帝善之。

以祜病,不宜数入,更遣
张华就问筹策。

帝欲使祜卧护诸将,祜曰:“取吴不必臣行,但既平之后,当劳圣虑耳。

功名之际,臣不敢居,若事了,当有所付授,愿审择其人也。

”十一月,羊祜疾笃,举杜预自代。

枯卒,帝哭之甚哀。

南州民闻祜卒为之罢市巷哭声相接吴守边将士亦为之泣祜好游岘山泉阳人建碑立庙于其地岁时祭祀望其碑者无不流涕因谓之堕泪碑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晋灭吴》) [注]铃阁,将帅居住办事的地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南州民闻祜卒/为之罢市/巷哭声相接吴守边将士/亦为之泣/祜好游岘山/襄阳人建碑立庙/于其地岁时祭祀/望其碑者无不流涕/因谓之堕泪碑/
B.南州民闻祜卒/为之罢市/巷哭声相接/吴守边将士亦为之泣/祜好游岘山/襄阳人建碑立庙于其地/岁时祭祀/望其碑者无不流涕/因谓之堕泪碑/
C.南州民闻祜卒/为之罢市/巷哭声相接吴守边将士/亦为之泣/祜好游岘山/襄阳人建碑立庙于其地/岁时祭祀/望其碑者无不流涕/因谓之堕泪碑/
D.南州民闻祜卒/为之罢市/巷哭声相接/吴守边将士亦为之泣/祜好游岘山/襄阳人建碑立庙/于其地岁时祭祀/望其碑者无不流涕/因谓之堕泪碑/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仆射,秦代始设官职,因秦重武以善射者掌事而命名;文中指尚书省的次官。

B.季年,文中指第四年,古人用伯、仲、叔、季表示兄弟排行,“季”指第四。

C.阴谋,文中指晋武帝与羊祜暗中谋划;现多用作名词,指暗中做坏事的计谋。

D.辇,用人力推挽的车,秦以后唯天子才能乘辇;文中让羊祜乘辇是一种礼遇。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羊祜在荆州安抚远近百姓,对吴国军民开诚布公讲求信义,善待吴国降兵,重视垦田生产,使军队粮食丰盈,获得军民拥戴。

B.有人以秦、凉地区的胡人可能成为隐患为由反对伐吴,羊祜认为只要快速行动成就灭吴大功,胡人就不足为虑,但仍然没有说服众人。

C.晋武帝认可羊祜的伐吴之计,但当吴国的夏口督孙慎进犯江夏、汝南两郡劫掠一千多家离去后,他仍然追究羊枯的不追讨之过。

D.羊祜殚精竭虑,积劳成疾,但他不贪图灭吴之功,只是提醒晋武帝要谨慎选择灭吴之后的治理者,并在病危之际举荐杜预治理吴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天与不取,岂非更事者恨于后时哉!(5分)
(2)以祜病,不宜数入,更遣张华就问筹策。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4~15题。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
辛弃疾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

古来三五个英雄。

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

老僧夜半误鸣钟。

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写词人整日借酒浇愁,一生的梦想因没能改变时局而全部成空,一个“空”字道尽心酸无限。

B.“梦人少年丛,歌舞匆匆”写词人回想少年歌舞升平的时光,表现出词人在现实不如意的
情况沉浸回忆的消极心态。

C.“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写词人被鸣钟吵醒后再难入眠,面对的是“卷地西风”。

“卷地西风”暗指严酷的现实。

D.这首词丰富的联想与跌宕起伏的笔法相结合,通篇蕴含着开阖顿挫、腾挪跌宕的气势,与词人沉郁雄放的风格相一致。

15.“古来三五个英雄。

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此三句意蕴丰富,请简要赏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李白《蜀道难》中“,”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2)《琵琶行》中的“,”两句,既是全诗的主旨,更是作者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3)韩愈《师说》中引用孔子的“,”两句话,说明人应该持有虚心向他人学习的态度。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考古遗存等历史文化遗产则是注释历史最好的“活字典”。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泱泱古国,其历史遗存之丰厚、文化文明之辉煌是的。

无数的文明之秘、历史之谜也决定了中华文明的探源工程
的光明前景。

从仰韶文化、红山文化到良渚文化,从巩义双槐树、偃师二里头到广汉三星堆……每一个重要文化遗存的发现和发掘,都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着我们对祖先和历史的认知,展现着民族精神风貌。

“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

”短短14个字的背后,是中国考古学者百年的不懈奋斗。

正是考古,为我们了文明的来处,为我们寻回华夏文明根脉的一块块“拼图”。

从用一把小小的手铲开启科学发掘的第一铲,到如今运用无人机等现代科技手段助力考古发掘,一代又一代的考古人,扎根田野,艰苦奋斗,攻坚克难。

他们因为怀揣着求索文明之秘的报国之志,探索未知,中国所以才有了精妙绝伦的一件件文物,规模宏大的一座座博物馆。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容置喙大有可为揭露宵衣旰食
B.不言而喻大有作为揭露栉风沐雨
C.不容置喙大有作为揭示宵衣旰食
D.不言而喻大有可为揭示栉风沐雨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因为他们怀揣着求索文明之秘的报国之志,探索未知,所以中国才有了精妙绝伦的一件件文物,规模宏大的一座座博物馆。

B.因为他们怀揣着求索文明之秘的报国之志,探索未知,所以中国才有了一件件精妙绝伦的文物,一座座规模宏大的博物馆。

C.他们因为怀揣着求索文明之秘的报国之志,探索未知,所以中国才有了精妙绝伦的一件件文物,规模宏大的一座座博物馆。

D.他们因为怀揣着求索文明之秘的报国之志,探索未知,中国所以才有了一件件精妙绝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