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取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一轮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取向
谋求基础性、时代性和和谐统一的高中地理课程,从而为每个高中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目的和取向。
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定位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上,新一轮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如下几点:
一、强调坚持地理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地理课程编制中坚持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的统一,首先要使学生掌握和现代地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不致使地理教学只强调地理科学规律的客观物质性和技术应用,而忽视了人文精神的熏陶。
其次,要注重发挥地理学科在培养与形成学生的人文精神方面的独特学科优势,使学生在熟练掌握地理科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能够真正理解地理学的价值及其人文意蕴。
要正确处理地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方法、实践能力、科学精神为重点,通过地理知识的获得,地理科学方法的实践,技术应用能力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创造思维的能力、探究与发现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地理课程的编制还要突出加强人文精神的浸染和熏陶,以学生为中心,突出思想感情、道德观念、人格品质的培养,突出学生潜能的开发、创造力的培养和自我实现等,来塑造完善的人格,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地理课程渗透人文精神的重点领域是:①对地理学的认识。
强调体会地理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地理对于未来进一步学习的作用;初步理解地理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能感受地理学的美。
②社会责任感。
强调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热爱自己的国家,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并意识到自己所负有的责任;关心周围环境和地球上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特征,欣赏自然的美,理解人类的不同生活状况,具有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
③个性与人格发展。
使地理教育起到促进学生个性自主和谐发展的作用。
在课程设计上,要注意给学生创造更多机会体验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和“经历”,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以培养学生的个性与创造能力。
④价值判断能力。
重点是使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具有“尊重自然、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人口道德”意识、“环境道德”意识、“资源道德”意识、全球意识、尊重不同地区和国家“多元文化”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强调基础的重要性,高度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高中地理教育是基础教育,因此,新标准仍然重视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强调基础的重要性。
无论是必修模块,还是选修模块,均明确提出地理基本知识、基本地理理论、基本地理技能以及基本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要求,传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等内容仍然居于基础位置。
高中地理课程在强调基础的同时也高度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要正确处理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的关系:
1.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并非意味着削弱知识的学习,而是强调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要以存量知识为依托、为基础,二者相辅相成,不能割裂,更不能对立。
一是不能脱离基础地理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去进行专门的思维训练和创造技法训练;二是强调基础的重要性,但并非意味把所有的知识都当作存量知识传授给学生。
2.坚持基础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是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基础,并且应当更关心给学生以怎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怎样使传授知识的过程成为掌握科学方法、开发学生智慧的过程。
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现成的理论,更要引导学生懂得这些理论是如何获得的,应该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论,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
精神。
基于这样的认识,首先要明确什么样的存量知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一般认为,每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观念、基本原理等,以及它们之间那种具有内在联系并起普遍作用的知识体系,因其迁移程度高、适应范围广,应该作为存量知识传授给学生。
其次,教学要从知识的传授过渡到对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着重教给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方法,教会学生如何掌握知识,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本领,应当追求“知识的创新应用”,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
3.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要善于营造一种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不能仅仅限于操作层面上。
三、提倡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第一,高中地理课程所遵循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培养。
倡导以基础地理知识获得为工具和手段,开发智慧、培养情感、形成科学态度、掌握地理科学方法。
第二,倡导教师角色的转变,克服师生关系的不平等。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要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鼓励学生向教师质疑,与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鼓励学生之间为促进学习而进行的各种讨论。
第三,倡导探究和研究性学习方式,改变单一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强调,地理教学要注重演绎与归纳的结合;将学生置于探索者的位置,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以及认知发展水平,使之经历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测和想象,通过直觉领悟与逻辑方法的并用,养成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思维习惯。
第四,倡导体验性学习,反对过分依赖教科书的教学。
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等活动,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而且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
第五,倡导开发和应用信息技术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不主张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强化知识记忆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