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材料作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道德经》外有敌国,则其计先自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材料作文 2019.11
1,(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道德经》
外有敌国,则其计先自强。自强者人畏我,我不畏人。--《宋史·董槐传》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汪国真《山高路远》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 【答案】人生需要自立自强
小草经过暴风雨的吹打后仍能够欣欣向荣的生长,是因为自立自强;河流经过山路十八弯后终将流入大海,是因为自立自强;鹰能在羽翼未长丰满之时就翱翔于蓝天之中,是因为它的自立自强。
自立自强,是我们成功的奠基石。
梅兰芳曾去拜师学艺,但老师拒不收留,说他有一双死鱼一样的双眼,不是学戏的料子,但他并没有放弃。每天,他的双眼随着池塘里的鱼儿游动,紧跟着空中的鸟儿飞翔,不断练习着,因为他朝他的梦想不断奋斗,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他成了最著名、红透演艺圈的京剧大师。试想,如果当初他放弃了,没有自立自强,哪有他脚踏实地的实在,哪有他如今辉煌的演艺生涯?所以说自立自强,是成功的基石。
自立自强,使人奋发向上。
杨光,一个从来没有沐浴过阳光的人。他从小就双目失明,对于一个热衷于音乐的人来说简直是个巨大的打击,但他并没有因此就放弃对音乐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没有逃避上天为他安排好的命运,而是用实际行动向上天发出挑战--登上“星光大道”的舞台,那是一个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他在家中不断的努力练习着,练习着走上台阶的步伐,练习着如何正确对待,自然对待他人的表情,动作,再加上对音乐的热衷和努力向上,最终登上梦想的舞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向他人证明自己是有用的人。如果他没有自强,自立,因此而消沉,就不会为了那个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梦想而奋斗,就不会有现在的成功。所以说自立自强,使人奋发向上。
梅兰芳经过拜师打击之后仍没有放弃学戏,是因为他自立自强和对戏曲的热爱;杨光一个双目失明的人不接受上天的安排从不放弃自己唱歌的梦想,是因为他自立自强和对音乐的热衷;我要像小草一样就算经过暴风雨的洗礼之后也要欣欣向荣的成长,那是因为我要自立自强和对生活的无限向往。
在我们人生的路途上,困境,挫折都等着我们,而我们必须自立自强,通过自己的脚踏实地,自己的辛勤,大胆的向命运挑战,使自己不断走向成功,翱翔在属于我自己的蓝天之中!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所给的材料是三则名言,这就要求考生先把握每一则名言的意思,然后分析三则名言之间的关系,最后选取角度立意。第一则是老子《道德经》中的句
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这段话是说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这是老子(李耳)的话,在他看来,“知人”、“胜人”十分重要,但是“自知”、“自胜”更加重要,着重强调加强自身修养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第二则是《宋史》中的句子,“外有敌国,则其计先自强。自强者人畏我,我不畏人”,这段话是说“外面有敌对的国家,就要想方设法自强,自强后别人会害怕我们,我们才不会害怕别人”,这就要求我们要努力向上,自我勉励,奋发图强,还要修身自立,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如果从个人上升到国家,那么国家也要自立图强。第三则是汪国真的一句诗,“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这句话告诉我们,不管路有多长,只要我们坚持走下去,总会走到目的地的,不管多高的山,只我我们登上去,山高人为峰,我们就可以比它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困难总是很多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做事情要是坚持,坚持就是胜利。只要坚持内心有信念再高的山峰我们都能征服。引申到我们个人想要成功,做山外山、人上人,就要通过学习或其他手段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在有实力的基础上蔑视一切困难,坚持不懈,相信有一天终会取得最后的成功结合上面三则名言,考生可以围绕“自知”“自立”“自强”“坚持”等方面立意,可以结合个人经历及国家、民族的发展来论述自立自强的认识。
参考立意:
认识自我,了解自我
事在人为,贵在恒心
自强自立
【点睛】
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