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教育研究是研究者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提出教育研究问题、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或程序,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资料,从而回答研究问题、建构教育理论的理性过程。
教育研究的功能:描述、解释、预测、改进。
类型:A、以教育研究问题的内容和性质为标准分为价值研究和事实研究。
价值研究是指对教育的价值问题所作的研究的总称,探讨的是“应该是什么”和“为什么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事实研究是指针对教育的客观事实问题所进行的研究,围绕“是什么”“不是什么”“怎么是什么”“还可以是什么”等问题来展开研究。
B、依据研究所确定的目的、功能、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基础研究(也称为理论研究)是以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形成新的科学认识,以发展、丰富或修正、完善教育理论为主旨的教育科学探究活动。
应用研究是指以为着改善教育实践活动,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而寻求教育对策、制定教育方案、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等为主旨的教育研究活动。
C、依据研究所采用的范式不同分为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
质的研究采用的是解释主义范式,是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式,对教育教学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的一类研究活动。
定量研究采用的是实证主义范式,即采用标准化的调查、实验、测验、统计等量化手段来收集和分析资料,整个研究过程都凸显着科学性、规范性和精确性的特点。
2、研究问题的选择:选题是进行教育研究的第一步,也是教育研究的重要环节。
选择和确定一个恰当的可行的问题,决定了研究的价值与意义以及研究的主要方向。
选题的主要来源:A、在已有研究中寻找问题
—阅读专著与学术期刊
—向他人请教
B、在教育教学的日常实践中寻找问题
—教师、学生、课程、教学、班级、管理
—将困惑、障碍、难题转化为“关键性问题”
—寻找教育理论的支持
—用不同学科的视角分析、解释、解决问题
—每一个好的经验问题背后都有一个理论问题
C、在课题指南中寻找有兴趣的问题
选题的基本要求:(1)、问题选择应具有研究价值,包括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问题的价值是确立选题的重要依据,它制约着选题的根本方向和研究意义。
(2)、科学性和现实性。
科学性是问题选择的理论基础,现实性是问题选择的实践基础。
(3)、问题表述应具体明确,选定的问题一定要具体化,界限清晰,范围要小,不能太笼统。
(4)、问题研究应具有可行性,及研究者具备顺利进行这一课题研究的条件,包括客观条件,主观条件,研究时机。
3、从事教育研究的意义(中小学教师):(1)、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2)、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是实施新课程的需要。
(3)、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是教师实现自身生命价值的需要。
(4)、有利于教育理论的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4、文献综述的价值:1.帮助研究者熟悉和了解本领域中的研究现状;2.使研究者进一步明确研究问题或修改研究问题,确定研究方向;3.为研究者提供可供参考的研究思路和方法;4.为解释研究结果提供背景资料和论证依据;
5、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
5、如何写好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经过对阅读过的大量材料的筛选、比较、分析、综合、提炼而成的文献研究产品,也是对正准备研究的课题在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情况进行
综合叙述研究的成果。
它具有新颖、覆盖面广、综合性强、评价客观和简练等特点。
文献综述应包括三部分:(1)问题提出部分,主要是概括问题的性质、特点、研究的重要性等;(2)现状分析,主要介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将归纳整理的资料进行必要的分析;(3)研究趋势预测,在纵横对比中肯定所综述内容的研究水平,存在的问题,提出展望性意见。
好的文献综述要注意前沿性、覆盖性、相关性、评论性、连贯性、客观性。
文献综述格式:1引言部分:包括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意义,文献的范围,正文的标题及基本内容提要;2综述的主体部分:是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包括某一课题研究的历史 (寻求研究问题的发展历程)、现状、基本内容 (寻求认识的进步),研究方法的分析(寻求研究方法的借鉴),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重点、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可以使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而且便于他人了解该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3结论部分:文献研究的结论,概括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4参考文献:列出参考文献,说明文献综述所依据的资料,增加综述的可信度,便于读者进一步检索。
文献综述不应是对已有文献的重复、罗列和一般性介绍,而应是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
因此,文献综述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含义。
6、访谈的类型及质性访谈的实施:访谈法:访谈是以口头语言的形式,向被访者提出问题,根据被访者的回答,收集资料的过程。
访谈的类型:结构:开放、半开放、封闭;正式程度:正式、非正式;接触方式:直接、间接;受访人数:个别、集体。
质性访谈的实施:(一)访谈前的准备工作:选择访谈对象,确定访谈的时间和地点;协商有关事宜[介绍研究课题(目的)、介绍访谈的主题、自愿原则、保密原则、录音与否];设计访谈提纲。
(二)进入访谈现场,进行访谈:1、访谈中的提问:访谈问题的类型[开放型问题与封闭型问题、具体问题与抽象问题、清晰问题与含混问题];适时追问;访谈问题的顺序(由浅到深、由简到繁);访谈问题的过渡(启承转合;自然、流畅)。
2、访谈中的倾听:听的方式[行为层面的听、认知层面的听、情感层面的听];倾听的原则(不轻易打断对方、容忍沉默)。
3、访谈中的回应:回应的类型和作用(认可,重复、重组和总结,自我暴露,鼓励对方)应该避免的回应方式(论说、评价)。
4、应注意的问题:访谈记录;非言语行为。
(三)结束访谈(小结、再次强调保密原则、感谢);录音的转录(及时、原汁原味、反思)。
7、调查问卷的结构与编制:(1)结构:标题;前言;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结束语。
(2)编制:A、问卷设计的基本步骤:一建立理论框架,二根据变量设计问题。
编制程序包括下列步骤:1、明确研究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和收集资料范围。
2、列出问卷调查所需研究问题的纲要。
3、围绕研究问题编制题目和被选答案。
4、编制问卷初稿。
5、征求有关人员、专家的意见,修改初稿。
6、试调查,根据试调查信息修改后定稿。
B、问卷设计的原则:(一)问卷问题设计的原则:必要性原则、可能性原则、自愿性原则、具体性原则、准确性原则、简明性原则、客观性原则、非否定性原则、问题序列原则(同类组合、由浅入深、由大到小、有一般到特殊、由事实到态度、由封闭型到开放型);(二)问卷答案设计原则:相关性原则、同层性原则、完整性原则、互斥性原则、可能性原则。
C、问卷编制需注意的问题:除了少数几个要求提供背景或统计信息的题目外,其余题目要与研究的问题、假设直接相关;题目要清楚、不含糊,使用术语要使答卷人明白。
避免使用模糊的、技术性的术语及行话;在一个题目中只准包含一个问题;防止使用导向性问题;避免那些会对答卷人带来社会或职业压力的问题;避免问那些个人的、微妙的或敏感的问题;所提问题应是答卷人能够提供信息的问题;要能使答卷人
读懂题目。
在可能的情况下,要用柔和的词语而不是生硬的词语;短一些的题目总比长一些的要好,简单一些的题目总比复杂一些的要好;当收集定量的信息时,要求答出明确的数量(如行动频率)而不是平均数;题目的选择答案应当是可以穷尽的,选项应具有排他性;尽可能避免使用否定性题目和双重否定的题目。
8、变量及其测量:自变量指有研究者安排的、被人为操控的并引起因变量变化的量。
分为操作性自变量——研究者可以主动加以操作的变量;非操作型自变量——研究者无法主动加以操作的变量。
因变量指由自变量的变化而引起的被试行为或者有关因素、特征相应反应的变量。
无关变量至于某特定研究目标无关的非研究变量,要注意无关变量的控制。
9、研究假设及其表述:研究假设是研究者根据科学原理和事实根据对所研究的问题预先赋予的某种答案,是对研究结果的预测,是对研究问题所涉及的主要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设想。
研究假设的表述的规范性要求:科学性、推测性、明确性、可检验性。
10、抽样方法:(1)量化:简单随机抽样,使总体中所有有的个体都有相等的和独立的被抽取的样本机会的抽样方法,包括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系统随机抽样也叫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分层随机抽样;整体随机抽样是研究者以个体的自然组为单位进行抽样的方法(2)质性:机遇是抽样,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抽样;滚雪球抽样,先随机地选取少量的研究对象,在联系了这些访谈对象后,再请他们提供一些类似的研究对象,然后根据所提供的信息选取此后的调查对象;方便抽样实质研究者根据实际情况以自己方便的形式抽取研究对象,或者仅仅选择那些离得最近的、最容易找到的人作为研究对象。
11、信度意味着测量的稳定性、可预测性、一致性,估计测量一致性的指标被称为信度。
效度是指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量对他所要测量的特性准确测量的程度。
内在效度是指实验者所操纵的实验变量对因变量所造成的影响的真正程度,影响教育实验内在效度的因素:历史、成熟、测验、工具、统计回归、差异的选择、实验对象的流失、交互作用。
外在效度指实验结果的概括性和代表性。
就是指实验结果是否课推论到实验对象以外的其他受试者或实验情景以外的其他情境。
影响因素:测验的反作用或交互作用效果;选择偏差与实验变量的交互作用效果;实验安排的反作用效果;多重实验处理的干扰。
12、实验设计的主要内容:1.选择实验变量,构造变量新水平2确定结果变量的类型、测量指标和测量方法3.对无关变量的分析及其控制措施4.确定取样大小取样方法和被试分组5.安排实验步骤6.选定统计方法。
13、内容分析法的实施:内容分析法是对教育文献所承载的内容、信息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定量的描述方法。
内容分析是把文献作为直接的分析对象的,是对文献的定量研究。
内容分析法的特点:1.客观性2.系统性3.量化性
内容分析研究的步骤1、确定所要分析的文献范围2、抽取文献样本3、制定编码单或内容类目核查表(1)确定分析单元(2)确定分析变量(3)确定分析类目(4)制成编码单或内容类目核查表4、对样本文献分析记录(1)频次记录(2)时间记录(3)空间记录5、编码及信度分析6、分析数据7、解释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