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垄断案的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垄断者随时间调整价格的灵活性实际上会使垄断者遭受利润损失。 在频繁调整价格时,利润损失会非常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结论:
微软为了从用户网络中赢得收入就必须大幅度地 改进产品的性能,以吸引人的价格提供新版本软 件。导致软件产品周期只有12至18个月 。
消费预期
理性的消费者在购买前必然会对将来由操作系统支持的应用软件的 价格、质量、种类等做出预期。 消费者衡量网络产品的价格,不但考虑对产品的基本支付意愿,而且 还十分重视网络规模带来的效用。 垄断者往往会说服消费者相信将来的应用软件将以较低的价格供应 市场。一旦消费者接受,垄断者就有可能把价格提高到垄断价格的 水平。 目前操作系统的销售量可以作为将来应用软件价格的一种信号。 1、操作系统的用户网越大,应用软件的销量就越大,应用软件 的边际成本就越低,从而其价格也就越低。 2、操作系统用户网越大,软件的种类就越多,质量也越高。由 于这种效应,该垄断者就有动力降低操作系统的价格以扩大用 户网络。
Windows Windows
Windows
Windows
Windows
为何微软每年要投入数以亿计的美元用于Windows应用软件 的编写 ?
计算机产品所具有的相当强的网络效应对微软垄断地位的形成和巩固 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微软投入数以亿计的美元用于Windows应用软 件的编写即是为了巩固网络效应从而巩固其垄断地位。如果微软停止 这种投入,就可能使竞争对手构筑自己的网络效应机制。
案件背景
1994年7月,微软公司与司法部达成一项赞同协议,即微软公司在向 个人电脑制造商发放“视窗95”使用许可证时不能附加其他条 件,但并没有阻止微软开发集成产品。 1995年11月微软提出与网景划分浏览器市场遭拒,便要求将IE与视 窗捆绑销售 1997年10月微软将IE与视窗捆绑销售,市场份额大增,从3%~4%上 升至50%以上 2000年6月联邦地方法官判决微软分解为两个独立公司,一个经营电 脑操作系统,另一个经营此外的应用软件 2001.2月微软不服提出上诉。上诉法院驳回联邦地方法院法官杰克逊 去年6月作出的将微软公司分割为两家公司的判决。但上诉法 院仍认为,微软在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市场上确有垄断之实,违 反了美国的反托拉斯法。
非垄断竞争则是垄断之外的中小企业之间为取得较好的销售地位 和较高的利润开展的竞争。
反垄断的意义
由于垄断的存在,垄断竞争主导着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非 垄断竞争受到抑制,中小企业的利益难以的得到保护,从而整个 产业的竞争力下降。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提高自身的综合国力和国 际竞争力,通过制定反垄断法来促进市场竞争,这也是司法部介 入此案的原因之一。 至于消费者的权利只能算一种边缘性的权利,它只有在数个 至少是两个势均力敌且不可调和的逐利集团激烈斗争的市场格局 中才能得到维护,如同人们的自由权利只有在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的政治格局中才能得到维护一样。如果让某个逐利集团垄断了市 场或者形成寡头竞争的格局,消费者的权利又怎能得到可靠的保 护?而消费者的意愿在政治上无足轻重,因为消费者没有明确的、 有限的利益,因而无法组织且没有政治上的代表。在美国司法界 看来,消费者属于弱势群体,是"沉默的大多数",需要特殊的保 护,以防止他们受到强势集团的损害。从美国的现实情况来看, 保护消费者权利最有力的措施是法官的判决,而非是消费者在市 场中的"投票"。
1、垄断价格是一种高价格
2、垄断价格具有相对稳定性 3、垄断价格具有刚性
垄断与竞争
在商品经济中,竞争是一般的运行机制,其作用的过 程是各资本之间经济利益的调整过程。 垄断不会消除竞争: 垄断没有消除竞争的动因和基础;不存在绝对的垄断;科技的发 展和创新会突破垄断界限。 由于竞争机制的存在,垄断资本主义中垄断竞争与非垄断竞争两者 并存。垄断竞争主要有组织间的竞争和组织内的竞争两种。 从外面来看,此案是微软对浏览器市场的垄断案,其实不然,准 确地说应是两大浏览器垄断企业对市场的重新瓜分。 在此案中,作为率先进入因特网服务的网景公司在微软未进入这 一市场前占据了其中80%的份额,稳坐霸主地位。然而当微软采 用浏览器捆绑销售后,其份额急剧下跌至62%。可见,微软利用 其已掌握的视窗操作系统市场企图垄断浏览器市场的成效不同凡 响,网景的垄断地位已岌岌可危。
兼容性与标准
对高新技术的网络产品而言,产品间的兼容性及标准是一个十 分重要而突出的问题。 如果把比尔· 盖茨的微软分隔成多个Windows销售商(所谓 的“小比尔”),那么,“小比尔”们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开发不 同的产品,统一标准的好处将不复存在。这种做法最终会损害消 费者的利益,降低社会总剩余,也不利于保护知识产权。
微软垄断案的分析
—经济学视角的初探
前言
众所周知,微软是20世纪90年代对美国新 经济有重要贡献的成功企业,其推出的视窗系 列软件如今占据了90%的PC操作系统的市场份 额,无疑是个人电脑操作系统领域的老大。公 司业务的迅猛发展以及市场的不断拓宽不仅使 盖茨本人成为全球首富,更给美国政府带来滚 滚财源。然而,即使如此,政府对新兴产业和 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的企业仍不放松反垄断行 为。于是,一场令世界瞩目的微软垄断案便上 演了。
微软产品的价格问题
一个厂商控制市场价格的能力以及产品价格高出自由竞争价 格程度是衡量其产品市场垄断程度的重要标准。
在现实经济运行中,许多经济学家观测到垄断企业的产品价 格一般低于传统理论所确定的最优垄断价格(即边际收益等于边 际成本时的价格)。对于网络产品,也存在同样的现象。
影响微软产品价格的因素:
垄断的含义及特点
列宁指出,自由竞争走向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自 然而然地形成垄断。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必然的结果。 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由于大企业的垄断的地位阻碍了部门内部和 部门之间的自由竞争,出现了垄断价格。 垄断价格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新的形式。它具有三个特 征:
软件产品周期
Microsoft Corp(1998)认为,软件与其他易耗产品不同,它从来不会 被损耗。用户一旦得到了某软件,该软件就可以永久地使用而不会给 用户带来额外的成本,也不再给软件供应商带来新的收入。因此,每 个软件供应商实际上在与自己的产品竞争。 对于耐用品,垄断者往往会采取跨时价格歧视行为,随时间调整产 品的价格。
★ 进入威胁抑制了微软的定价 ★ 软件产品周期 ★ 消费预期
Milgrom-Roberts垄断限价模型的启示
Bain(1949)关于限制性定价的概念是这样解释的:如果进入之前的 价格和进入的速度或程度存在着正向的关系,那么垄断性企业就确 实存在削减价格的动力。
Milgrom-Roberts垄断限制性定价模型(Milgrom and Roberts, 1982)对限制性定价理论进行的重新考察,是信号传递博奕在产业 组织理论中的第一次应用,体现了不对称信息对于反垄断分析的重 要意义。该模型对垄断限价的基本解释是:潜在进入者不知道垄断 者的生产成本,垄断者想用低价格向潜在进入者显示自己成本低, 进入是无利可图的。
结论:垄断者就有动力降低操作系统的价格以扩大用户网络。
IE与Windows的捆绑销售问题
利:打破了Navigator独占洲览器市场的可能,提高了网络浏览软件的 更新速度 弊:限制了消费者的偏好和选择自由,至少给部分消费者造成了不 同程度的损害。更为严重的是,微软利用其在PC操作系统市场的垄 断力量,来谋取对网络浏览器市场的垄断,从而把垄断的威力从PC 操作系统市场延伸到Internet领域。 笔者观点: 新产品即使被捆绑到畅销商品上,也未必能打开销路。 产品质量是决定性因素。
微软的垄断形成与网络效应
软件开发业带有很明显的规模经济特性。
写 应 用 软 件 的 持 久 动 力 。 地 了 供写 量 编他 对 位 对 应 促 写们 应 , 用 使 应通 用 并 软 应 用常 软 使 件 用 软考 件 软 用, 软 件虑 开 件 的 户这 件 。为 发 开 需 选样 开 拥 商 发 求 择就 发 有 来 商 , ,有 商 多 说 产 增 从大 首 数 , 生 强 而量 先 庞用 为 为 了 又的 为 大户 了 微 进应 的的 扩 软 一用 用操 大 的 步软 户作 销 优 扩件 安系 售 编 势 大可 编 装统 量 , 了的 趣软 件数 价 从 更数 。件 的的 值 消 多量 这或 消 在 费 的比 样应 操费 于 者 消其 ,用 作者 其 角 费他 为软 系只 能 度 者操 件 统对 够 来 。作 新 以已 操 讲 系 版 及存 作 , 统 本 相在 应 多 编的 应的 用 操 的 写操 的高 软 作 现 的作 新质 件 系 实 应系 类量 。 统 就 用统 型应 绝 的 吸 软感 应用 大 主 引 件兴 用软 多 要 PC Windows PC
结论

1、维持了自由竞争的市场格局(确认垄断事 实)

2、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避免拆分微软)
谢谢观赏
制作人:吕胤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