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的作用及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反思的作用及方法
建水县临安镇萝卜甸小学普全
摘要:本文以教师的教学反思的意义出发,阐速了教师的教学反思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针对教学反思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对教师的教学反思的原则作了探讨。
关键词:教学反思反思意义方法原则
引言: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为了成功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
教师的教学反思是一个能动的、审慎的认知加工过程,也是一个与情感和认知密切相关并相互作用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不仅有加工,而且需要有情感等动力系统的支持。
本文将教学反思进行了分析,此外,本文也对教学反思中应注意的原则作一些探讨。
1、教学反思的意义
1.1 教学反思鼓励教师通过多种策略和方法审视、分析自身的教育观念及教学活动,充分尊重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发挥了教师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写教学日记、描述──解释自己的教学活动、观摩──分析教学事件、主动征求同事及学生意见和建议等多种方式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这实际上为提升教师的专业自主权,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逐步培养和发展自己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
和分析能力,从而为进一步深化自己的实践性知识,直至形成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1.2 作为一为教师要想使自己的教育活动更完美,必须学会反思,教学反思不仅可以是对自身教学实践的反思;还可以是对其他教师教学实践的反思;不仅可以是个人反思;还可以是集体的反思,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不管是哪一种反思,教师应该以具体的教育活动为基础,选好切入点,根据一定理论尽享阐述分析,对已有的教育活动加以激活、评判、再认,从而到达更完美。
并不是单纯的思维活动,我们必须从教学中的教师、学生、活动内容等各种因素构成的活动场景和细节中去思考。
只有当这些鲜活的而生动的场景和细节具体呈现在我们的“视域”中,并有所“触发”时,才能激活我们的思维,进行仔细的推敲琢磨,及时捕捉到教育活动中的关键信息,为反思分析提供具体的依据,发现活动中的优点与不足,找到活动改进的有效措施和策略,是我们的教学更加完美。
二、教学反思的作用
2.1 反思性教学增强了教师的道德感和责任感,以此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突破口。
一般来说,缺乏道德感和责任感的教师,除非因教学上的失误或迫于外界压力,否则不会自觉反思自已的教学行为。
而提倡反思性教学,使教师自觉的在教前、教中、教后严谨地审视自已的教学行为,改进自已的教学实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的道
德感、责任感和教师的教学技能与能力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而倡导反思,是增强教师道德和责任感的有效途径之一。
2.2 反思有助于教师提升教育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是否合乎教育理论、合乎教育规律,是否科学有效,既需要别人的评价,也需要不断的自我反思。
教师通过对各种教育现象进行反思,通过实践与理论的契合,通过与教育目标的对比,努力追求其实践的合理性,可以使教师从冲动的或例行的行为中解放出来,以审慎的方式行动,不断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反思可以看作是教师在其职权范围内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从而使自己的工作变得更好、更有效率、更富有创见的工具。
反思性教学强调学会教学,是全面发展教师的过程。
学会学习早已为人们熟悉,而反思性教学强调教师要学会教学,即要求教师把教学过程作为“学习教学”的过程。
即要求老师教学生,学会学习,全面发展学生,又要求教师学会教学,自身获得进一点好展,直至成为学者型教师。
因此,反思型教师不仅想知道自已教学的结果,而且要对结果及其原因等进行深思,敢于问自己“为什么”这样设计教学,这就促使教师增强问题意识和完善教学的能力。
2.3 反思有助于教师获得专业自主,反思可以提高教师更具有课程与教学的相对自主权,在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学习动机、学生管理、学生评价等方面更具有自主性。
反思可以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和教育研究能力,使教师能独立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进而提高专业自主性。
反思性教学以解决教学问为基本点,在具体操作中,实施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已的薄弱环节,也可以从各方面的训练中总体提高自已。
实施反思性教学,并不是要面面俱到,针对教学过程中所有的环节加以反思,而是可以在某次具体操作中更侧重哪个环节的训练,从各个环节的提高从而使教师整体素质得以提高。
比如在某一次反思性备课中,可以专门训练引入这个环节,课前设计几种不同的引入方式,根据学生反应和教学效果加以鉴定比较哪种引入更适合哪种类型的课程。
这种方式使都是水平的提高落实到某个具体的点上,既有实效性,又增加了教师的成就感。
2.4、反思有助于教师把自己的经验升华为理论,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挖掘或梳理出经验中蕴含的原理,使经验升华为理论,这样教师可以做的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同时,对教育教学的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构建一套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形成独具个性的专业理念,而这些又是指导教师今后从事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
在不断尝试“反思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有了自觉的意识,对教学活动的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不断提高,对教学过程进行修正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也相应提高,从而加强教师的监控能力,自如地应对教学过程中各种问题。
三、教学反思的方法
3.1、反思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工作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反思的态度,得过且过,在思想上没有注重反思,只有端正工作态度才能真正做到教学反思,发展教学反思的作用。
也许有人会问反思已经是在努力查缺补漏了,何来态度好坏之分?其实,现在的教学反思除了部分是能自动自觉之外,很多是由于学校的大力提倡,甚至明文规定篇幅字数而写,质量参差不齐。
有的是应付性的几句简单话;有的东拉酉扯,反思不到点上;即使有洋洋洒洒一大篇者,却毫无实际意义和价值,这样的反思,与我们的初衷相去甚远。
我想,反思贵在真实,真实的从自已的教学行为中去反思,提出疑问,与学校的老师一起研究讨论,用心感悟、用心反思,这才是反思的真谛所在。
3.2、反思内容
反思教学内容:要反思这堂课的知识是否有错误和遗漏,教学方法是否合理。
在反思教学内容是通常可以应用质疑反思,质疑是人的思维走向深刻的开始,教师要真正看清自己所经历过的教学过程则需要不断质疑才会有新的发现。
对每一节课我们都要这样反思:“这样做对吗?”“这样设计合理吗?”“这是最佳方案吗?”有质疑才会有发现,有发现才会有努力,有努力才会有发展。
但这只能算是简单的反思,反思教学内容固然非常重要,但我认为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教学行为与现象更值得我们深究。
比如,我们时常感叹现在的孩子变得功利,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不用奖品或游戏吸引不给什么鼓励就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可反思即知,这种现象未必不是我们在日
常教学中无意识的引导造成的。
怎样在把握教学工具的同时给予孩子恰当的人文关注,形成他们正确的价值观,需要我们深刻的反思。
再比如,我们总是羡慕有的教师上课非常轻松,有时不禁困惑:自已也天天在研究教材教参,也把课本读得非常通透,为什么就不能上出精彩的课呢?反思之后,我们才明白,这里还有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和个人知识积累问题。
一个教师所呈现出的每堂课都与他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文人积淀有关。
学识浅薄,无以支撑,自然会和优秀课例产生差距。
坚持用一颗反思之心来看人待事,对我们的教学都是不小的促进。
3.3 反思效果
对教学效果的反思,除了对思考本节课原先预定的目标是否达成,如何改善原先的教法外,还要了解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外,分析学生是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与策略,以及在听课的同时是否积极思考。
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是否能与其他同学合作学习等。
教师通过课常观察。
个别访谈。
形成性测验等多种方式,及时了解自已的教学效果。
反思这些方面,对自已的后续教学有很大的好处。
3.4反思“得”“失”
从教学中“得”的方面:重点反思这堂课的成功之处、特色点。
例如:①教学过程中是否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②学生学习方式是否真正得到转变;③教师是否真正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④教学评价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⑤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有利于学
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发探究欲望;⑥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
从“失”的方面,也要从上述的几个方面去审视,去查找问题,查找哪一个环节设计不合理,哪一个问题设计不科学,哪一个活动组织、指导不得力,合作不到位,等等,还要思考如何避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如何改进教学设计与教学行为,如何应对课堂教学中的突发问题,如何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上好每一节课,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等等。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做到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教学反思同步进行,课改、教师、学生同步发展。
3.5换位反思,人的认识受自我经历的局限,难免会使自己的认识产生偏执,有时甚至看不出问题所在。
这时教师应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学生会怎样?”“这位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经常进行这样的换位移情反思,对于形成融洽、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和形成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是有益处的。
3.6 对比反思。
有比较才会有鉴别,人们常常是通过找到某一事物的对立面的特征来发现这一事物的本质属性的。
作为教师,要善于向别人学习,经常听同行们的课特别是名教师的课,并以此为镜子来对照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3.7归纳反思。
过去的经历一般是在自然状态下零星地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之中甚至在记忆之外,而我们一旦将它们回忆、收集、分
析、整理、归纳出来之后,就会成为可贵的教学体会与教学经验了。
经过这样的归纳反思,找出了“得”与“失”,也找出了问题的症结,那么我们的经验日积月累就更加丰富了,我们的教学失误就会更少了,教学效果就会更好了。
四、教学反思的原则
反思,简单地说就是对过去经历的再认识。
教学反思就是以不同的时空视点对过去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行为进行重新思考。
因此教学反思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4.1 及时性原则
一节课或一单元知识教学过后要及时的回忆,抓住稍纵即逝的教育灵感和感受进行反思记录。
4.2 持久性原则
要系统、全面地积累经验、升华、凝结,要有大量的教学后记为基础,这就需要教师持之以恒把写教学反思作为一种基本职业习惯。
4.3探究性原则
记录的问题要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反思要突出重点,捕捉亮点,抓住要点,切忌面面俱到。
4.4科学性原则。
我们教师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当我们在重复讲授同一个内容时,要因材施教,要结合前几次反思中记述的情况和感想,科学施
教,之后再认真撰写反思,要不断地在教与学的方式上、教材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上有新的突破。
五、结束语:
教学反思是对课堂教学的一个必要补充。
加强教学反思,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应学会教学反思,找准切入点,逐步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才能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才能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办法。
参考文献:
[1]雷鸣;;在教学反思中促进教学智慧的生成[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2
[2]彭兵、王晓东等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教程云南大学出版社
[3]奚定华数学教学设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王友良;;反思性教学理论与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J];管理工程师;2010年01期
[5]李新华;;教学反思及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高玲;;教师反思能力发展特点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09期[7]江晓春;论教师个体反思能力的提升[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刘兰侠;;浅谈新形势下教师角色的转变[J];现代交际;2010年01期
[9]陈荟;对一位中学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