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历史说课稿
⾼中历史说课稿模板汇编六篇
作为⼀位兢兢业业的⼈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是⼩编帮⼤家整理的⾼中历史说课稿6篇,仅供参考,⼤家⼀起来看看吧。

⾼中历史说课稿篇1
⼀、说教材
1、本节课是普通⾼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民版历史必修⼆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第⼀节内容。

本节课在本专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上承专题五世界逐步变成⼀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以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进⼀步深化上⼀专题知识内涵,下启罗斯福在什么背景下实⾏新政,从⽽突现美国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特殊地位。

本节课在旧教材和新教材中均有着重要的地位,历年⾼考都会在这⾥出题,尤其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史实学习对经济⾼速发展的今天可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训。

2、本节课课标内容: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背景。

3、在本节课的施教中,我紧依课标、紧扣新课程改⾰要领,注重⾼⼀学⽣实际,充分把握⼈民版专题史教学的特点,想达到以下教学⽬的:
①知识与技能:主要让学⽣了解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繁荣的原因;认识经济⼤危机爆发的历史必然性和深刻影响;了解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分析其“⾃由放任”政策失败的必然性。

②过程与⽅法:注重创设情境,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思考、交流、探究,提⾼学⽣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通过阅读教材和阅读课件中情境材料,归纳原因、特点、影响等史实,培养学⽣概括观察、表达能⼒等。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对资产主义制度固有⽭盾及造成的⽆法克服危机的认识;通过对美国20世纪20年代⾼度“繁荣”和1929年迅猛的经济危机的学习,树⽴居安思危的意识;从学⽣中以史鉴今,逐渐梳理出科技、环境、政策等因素对经济运⾏保障作⽤,为我们国家经济建设提供更多的启⽰。

4、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重点: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背后的隐患;1929—1933年经济⼤危机。

②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根源和影响。

⼆、说教法
1、本课的总体结构有三部分:第⼀部分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重点分析原因,然后归纳特点,认识危机的严重害;第⼆部分对⽐⽅式让学⽣感知胡佛⾃由放任不适应形势,从⽽推出⾃由放任政策必然失败;第三部分通过阅读概括危机对美国的严重危害,涉及经济、政治和全⾯社会危机,营造⼀种严峻的形势,引出美国⼈渴望“救星”出现,学⽣感悟“时势造英雄”。

2、本节课我从⾼⼀学⽣特点的实际出发,主要围绕提⾼学习兴趣、有效进⾏知识储备,培养⼀定的阅读概括、表达能⼒,学会运⽤历史思维解决⼀些问题。

教学中主要采⽤:①情境教学法---提供背景材料,创造历史氛围,让学⽣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下学习。

②阅读法---主要是阅读教材和课件中的图⽂资料。

③探究式教学法---涉及合作探究,培养合作精神;还有⾃主探究,锻炼学⽣做⾃主钻研能⼒。

④归纳法---积极总结,并在理清知识点的基础上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防⽌“只见树⽊,不见森林”。

3、本节课主要运⽤多媒体⼿段,对课本知识进⾏细化、整合,外加⼀些影像资料渲染氛围。

既可以拓展视野,⼜可以为
⾼考知识点积累奠基。

三、说学法
1、学情分析:⾼⼀学⽣思维活跃、参与性⾼,易调动其主动性;但⾼⼀学⽣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物缺乏系统和深刻认识,往往停留在“是什么”,对于“为什么”、“怎么样”、“实质”,“根源”等历史问题深⼊分析上⽋缺。

2、学法指导:学⽣应有初步的预习,基本知道是什么;在⽼师的学案指导下,应进⼀步梳理线索,建⽴体系;再者学会独⽴思考和积极参与探究,在交流中产⽣思想⽕花,深化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在课余时间通过互联⽹观看⼀些经济危机⽅⾯的影⽚加深印象;最后及时做⼀些习题,查漏补缺。

四、说教学过程
1、新课导⼊。

师:1928年,胡佛在竞选总统的演说中⾃信的告诉美国⼈民“如果我当选,我会让每个家庭的锅⾥有⼀只鸡”。

然⽽不久他竟然获得了“饥饿总统”的“美名”。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1929年爆发了空前的经济⼤危机。

师:这场危机虽然是突如其来,但它是历史的偶然吗?
⽣:不是,历史的必然。

师:为什么美国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会发⽣如此严重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有何特点,⼜会给美国和世界带来什么影响,下⾯请⼤家与我⼀起来感受这场⼤危机吧!
2、教学步骤
本部分主要通过初步感知,创设情境和深刻领悟,合作探究,课堂延伸,学以致⽤,学⽣⾃主评价等六⼤部分完成教学任务,落实教学⽬标。

①初步感知:通过3分钟左右的视频材料让学⽣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起因及当时的混乱状况有⼀个初步的直观印象,从⼼理上拉近学⽣与这场危机的距离。

②创设情境,深刻领悟:在教学中主要采⽤⽂字、图⽚材料给学⽣创造⼀种情境,营造⼀种氛围,让学⽣有⾝临其境之感,从⽽由被动转变到主动。

然后在每个情境材料的后⽽设置针对性问题,教师引导学⽣合作探究和独⽴思考,最后在交流中归纳,在点评中求精,在总结中梳理,在练习中运⽤,从⽽得出⼀些学史感悟,明⽩⼀些道理。

情境创设⼀:美国⼩⼥孩艾迪与妈妈的⼀段对话,主要信息是⽆煤⽣⽕——爸爸失业——⼯⼚煤太多——妈妈捡菜叶⽣活等,最后⼀句,艾迪⼜冷⼜饿,回想起⼏年前的幸福⽣活时,显得⽆⽐的……
情境创设⼆:⽼板是百万富翁,就是不愿给爸爸涨⼯资,妈妈说到了房⼦、汽车先卖掉应急⽣活,因为这些都是通过分期付款⽽获得的,还提到许多美国⼈都在股票市场投机赚了不少钱。

合作探究问题:经济危机为什么会发⽣?
学⽣交流后,回答:贫富差距过⼤,股票投机过渡,过渡信贷消费,资本家盲⽬⽣产等。

师:这会引发什么⽭盾。

(⽣产与消费之间⽭盾或者市场供需⽭盾)
师:⽣产的相对过剩是引发危机的直接原因。

但为什么资本主义每隔⼏年就会发⽣⼀次这样的经济危机呢?
师:分析原因内在联系和资本家为何盲⽬⽣产,引导学⽣思考并归纳。

⽣:资本主义⽣产资料私⼈占有与社会化⼤⽣产之间的⽭盾。

情境创设三:万恶的股票灾难,⿊⾊的星期四。

问题设计:经济危机发⽣的标志及主要表现是什么?从中能观察出什么特点:
⽣:阅读P110第⼀、⼆、三⾃然段。

⽣:标志——1929年10⽉24⽇星期四美国股票狂跌
表现:银⾏倒闭,⾦融混乱,⼯⼚倒闭,⼯⼈失业;农产品价格下跌。

特点:时间长,范围⼴,破坏⼤。

师:展⽰⼀些危机⽅⾯的图⽚并解说和点评。

问题设计:为什么这场美国爆发的危机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联系专题五第四节⾛向整体世界)
情境创设四:流浪者更多,领救济粮;⼯⼈农民⽰的威游⾏;“法西斯万岁”;政府⾎腥镇压。

合作探究⼆:这场危机的影响表现在哪些⽅⾯?
⽣:阅读课件中的图⽂资料和P111最后⼀⾃然段。

师:板书影响并点评。

情境创设五:⼀天爸爸说政府要给我们⼯作和救济,⼀家⼈充满希望和期待,但⼏个⽉过后仍⽆变化,于是,许多⼈
对“胡佛政府”产⽣厌恶。

问题设计:胡佛政府反危机的举措是什么,这些政策有何效果?
师:板书⼆、标⽔车薪
⽣:⾃由放任,陷⼊困境。

师:引导阅读P112页第⼀⾃然段认识“繁荣背后”的隐患和⾃由放任的内涵。

师:引导学⽣阅读P113页第⼀⾃然段。

“胡佛袋”、“胡佛车”、“饥饿总统”。

师:胡佛⾃由放任政策在30年代收效甚微,致使危机更加严重。

师:板书三、病⼊膏肓的经济
⽣:阅读P113最后⼀段概括危害的表现。

(本环节共解决三⼤问题的时间分配:危机——25分钟;胡佛政策—6分钟;危害——4分钟)
本环节达到梳理线条,理解概念,训练思维,培养能⼒,增强感悟的教学⽬的。

③课堂延伸
为什么⾃由放任政策在20世纪20年代促进经济发展,⽽到30年代却加剧危机发⽣?从这场危机我们应该学会如何⾯对危机。

你从中得到什么启⽰?
④课堂⼩结(略)
⑤学以致⽤
主要是通过六道典型选择题和⼀道课后作业题,检测对知识点掌握和知识运⽤情况,给教师提供⼀定的反思思路。

⑥信息反馈,学⽣⾃主评价
(学⽣填写⽼师制好的表格)
3、板书设计
“⾃由放任”的美国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1、爆发原因
2、表现(⾦融;⼯业;农业;其他)
3、特点:时间长、范围⼴、破坏⼤
4、影响
⼆、杯⽔车薪
1、20世纪20年代“繁荣”的原因,背后隐患
2、胡佛政策①⾃由放任②局部⼲预
3、结果:失败
三、病⼊膏肓的经济:(六点表现)
⾼中历史说课稿篇2
各位评委,⼤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是:⼈教版⾼中历史必修⼀第⼀单元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我主要从⼀说教材(包括教材地位、课标要求、教学⽬标、重难点分析)⼆学情分析、三教学⽅法、四教具准备、五教学过程等⼏个⽅⾯进⾏说课。

⼀、说教材: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了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以及明清时期,皇权的不断加强,它上承第3课,从汉⾄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的内容与本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的内容,同属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中重要内容,学习本课不但有助于帮助学⽣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建⽴的过程及规律,⽽且还有利于认识这⼀制度对中国统⼀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国体与政体、官僚政治与⾏政管理等产⽣了深刻的影响,从⽽使学⽣了解国情、关注民⽣,激发他们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另外,通过学习明清时期专制皇权达到顶峰的史实,认识我们今天的民主⽣活的来之不易,要更加珍惜民主。

因此,学习本课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教学⽬标
本节课的课标是: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的具体情况,确⽴以下教学⽬标:
1、知识与能⼒⽅⾯:
(1)基础知识:清朝的军机处
(2)培养能⼒:促进学⽣形成依据史实评价历史事件与历史⼈物的能⼒和形成归纳、分析能⼒。

2、过程与⽅法⽅⾯:
(1)通过设问、指导学⽣阅读课本,促使学⽣思考分析历史问题,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2)通过提问和组织课堂讨论,激发学⽣的学习兴趣和思维,引导学⽣把握本课知识结构
形成学科能⼒。

3、情感与价值观⽅⾯:
(2)通过学习本课,明清时期专制皇权达到顶峰的史实,引导学⽣了解古代政治的多样性,认识到中国古代经历了漫长的专制社会,进⼀步了解中国国情,增强对民族、国家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也认识我们今天的民主⽣活的来之不易,要更加珍惜。

(三)、重难点分析
重点:明清时期加强皇权的措施及影响。

难点: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的过程
⼆、学情分析:
⾼⼀学⽣在初中已学过本课的⼀部分内容,看过少明清时期的历史剧,对明清史也有⼀些了解。

但认识⽐较肤浅⽚⾯,侧重对历史现象的感性认识,对知识的掌握缺乏系统条理,对历史现象的分析缺乏⼴度和深度。

所以,上课时,把教学内容制成教学课件,通过在课堂上展⽰历史图⽚,补充材料等⽅式,使之更⽣动形象,以增加学⽣学历史的兴趣,帮助他们系统深⼊地学习。

三、说教法
结合新课程教学理念及学⽣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提问式,谈话法、阅读指导法和直观演⽰法等进⾏教学。

通过这些教法引导学⽣分析、理解、掌握清朝的设⽴军机处史实。

四、说学法
学⽣通过阅读思考、师⽣之间进⾏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注重学习过程中的⽣成性。

从⽽培养学⽣的创新能⼒。

五、说教具准备:
⾃制的教学课件。

六、说教学过程
(⼀)课前探究
1、组织学⽣通过⽹络下载有关历史图⽚,初步了解教材的相关内容。

2、思考课后的知识链接。

(⼆)导⼊新课
情境营造: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和展⽰图⽚,最后引⼊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军机处的设⽴(设计意图:⽤这种⽅式来集中学⽣的注意⼒,并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展⽰课标及本课具体教学⽬标(见上)
(三)新课的学习
(2)清军机处的设⽴:
清初的中枢权⼒机构
军机处的设⽴:原因、职能特点、作⽤
总结: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引导学⽣讨论回答,师补充)
(四)课堂总结
清明的军机处重处在可以参与处理内政外交等机要政务,但轻处在于“跪奏笔录”,完全听命于皇帝,因此,军机处的设⽴,是专制皇权⾼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五)达标测试,巩固练习
例题2、清朝初期,对皇权构成重⼤威胁的是
A、议政王⼤⾂会议
B、内阁
C、六部
D、南书房
(六)布置作业: P18
历朝统治者为加强皇权⽽不断削弱相权,请分析: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七、板书设计
军机处的设⽴
1、军机处设⽴的过程
皇太极
康熙
雍正
2、原因:
议政王⼤⾂会议严重影响了皇权集中。

3、职能:
4、意义:
⾼中历史说课稿篇3
尊敬的各位评委,⼤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是《》
⼀、说教材(地位与作⽤)
⾸先,我说下教材的地位和作⽤。

《XXX》是⼈教版必修XX第XX单元第XX课。

本课的知识、理论、⽅法是学好以后内容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开篇点题(承上启下、画龙点睛的作⽤)的作⽤。

⼆、说教学⽬标
根据本课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以及学⽣的认知特点和⼼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标,知识与技能⽬标、过程与⽅法⽬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

关于知识与能⼒⽬标,识记主要史实,如……培养学⽣辩证思维能⼒以及运⽤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

关于过程与⽅法⽬标。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启发式教学⽅法,以⽼师启发为先导,学⽣⾃主学习为主。

(通过⼤量史实、图⽚等提出问题,创设情景,在⼩组讨论、合作的基础上,调动学⽣的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主探究能⼒和团结协作意识。


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

通过讲授……,培养或激发学⽣……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通过对教学⽬标的制定,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是本课的核⼼知识点,只有理解和掌握……,才能形成关于本课完整的知识体系。

……⽐较抽象,学⽣没有这⽅⾯的基础知识,所以是本课的难点。

四、说教法。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能够达到本课设定的教学⽬标,我再从教法上谈谈。

基于本课的特点,在以师⽣既为主体⼜为客体的原则下,我主要采⽤以下教学⽅法:——直观演⽰法、活动探究法、集体讨论法,培养学⽣理论联系实际的能⼒,从⽽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 直观演⽰法:利⽤图⽚、图表等⼿段进⾏直观演⽰,激发学⽣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促进学⽣对知识的掌握。

2. 活动探究法:引导学⽣通过创设问题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使学⽣的独⽴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的⾃觉能⼒、思维能⼒、活动组织能⼒。

3. 集体讨论法:针对学⽣提出的问题,组织学⽣进⾏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团结协作的精神。

我通过以上教学⽅法感染和激励学⽣,调动起学⽣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培养学⽣理论联系实际的能⼒,从⽽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盲不是不懂字的⼈,⽽是没有掌握学习⽅法的⼈”。

因⽽,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基于本课的内容和学⽣的特点,我指导学⽣如何进⾏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以此,让学⽣从机械的“学会答”向“学会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真正的主⼈。

(1、合作学习:⾸先组织学⽣进⾏组内讨论,然后由各组派出代表展⽰交流的结果,以此达到培养学⽣团结协作的意识。

通过对学⽣进⾏学法指导,改善课堂内的社会⼼理⽓氛,⼤⾯积地提⾼学⽣的学业成绩,促进学⽣学会学习,达到教学的⽬标。


六、说教学程序设计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和难点,注重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最⼤限度地调动学⽣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课教学过程分为:导⼊新课、讲授新课、课堂⼩结、布置作业四⼤环节,具体设计如下:
1. 导⼊新课:(2~3分钟)学⽣尚未进⼊状态,可以通过讲故事、谚语、歇后语、笑话等引起学⽣的兴趣和关注,最后提出问题,让学⽣带着问题进⼊课堂。

(由上节课讲过的知识和教材开头的情景设置导⼊新课,通过复习性提问促进新旧知识的衔接,激发学⽣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35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从整体把握教材,从背景、过程、结果三⽅⾯⼊⼿,着重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

⾸先,(1)通过展⽰图⽚资料、⽂字资料,以及教材提供的资源,总结……
其次,(2)通过设置问题,……,讲明……,使学⽣理解……
再次,(3)学⽣阅读教材,总结归纳……
最后,(4)学⽣阅读教材,结合资料,⼩组讨论……
3. 课堂⼩结:(2~3分钟)
(课堂⼩结的`⽬的是强化认识,巩固知识,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的知识);在新课讲完后,简单扼要地总结本课的内容,可以使学⽣更深刻地理解本课的重难点,达到巩固知识的⽬的,逐渐地培养学⽣形成良好的个性。

4. 布置作业。

最后,针对学⽣学习⽔平的差异,我进⾏分层训练,这样既可以使学⽣掌握基础知识,⼜可以使学有余⼒的学⽣有所提⾼,从⽽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的。

七、结束语
各位领导、⽼师,本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学⽣特点,采⽤直观教学、活动探究等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为主体,让学⽣⾃主学习,使学⽣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中提⾼⾃⼰的认识⽔平,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中历史说课稿篇4
说教材的地位和作⽤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步发展》上承民族资本主义的产⽣和发展,下接新民主主义的伟⼤开端,在教材中的地位相当重要。

说教学
(1)知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步发展的历史背景;民族⼯业“短暂春天”的概况和特点;在民族⼯业发展过程中做出贡献的实业家;中国⽆产阶级的壮⼤。

(2)能⼒⽅⾯:通过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短暂发展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的教学,培养学⽣分析原因和结果的能⼒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引导学⽣认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发展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使学⽣学会运⽤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多⾓度,多层次分析问题的能⼒;
(3)态度、价值观⽅⾯:通过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教学,让学⽣认识到: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义统治是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不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得到充分发展。

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步发展的历史背景。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步发展有极其深刻的原因。

⼀、⾟亥⾰命的推动,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些封建障碍。

⼆、“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三、群众的反帝爱国⽃争的推动。

提倡国货。

这些是内因。

四、欧洲列强忙于⼀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是主要原因。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中发展壮⼤是不可能的,即使有,也是昙花⼀现。

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造成这⼀现象的主要原因。

(2)难点:民族资本主义进⼀步发展的特征。

由于此部分知识⽐较分散,学⽣对这⼀特点理解⼀般只停留在表⾯化、较低层次上。

教学中需要引导学⽣从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民族主义⼯业这⼀阶段发展的概括等多⾓度、多层次、实事求是地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步发展时期的特征,并由此进⼀步加深对民族资产阶级两⾯性的理解,以及它对新时代到来所起到的作⽤和影响。

说教法
提问启发,通过提问,能收到温故知新的效果,从⽽引出本节所讲内容。

讲解法,针对教材的重难点进⾏讲述解释,从⽽使问题化难为易,便于学⽣理解掌握。

讨论法、多媒体技术运⽤等教学⽅法,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民主,积极调动学⽣参与课堂教与学的活动。

说学法和学⽣
学⽣在前⾯的学习中已有所了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和初步发展的阶段。

在此基础上进⼀步的加深。

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引⽤材料、形势⽰意图、设计表格,帮助学⽣概括、归纳、⽐较知识点,培养学⽣分析原因与结果的能⼒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

说教学过程
分导⼊新课、讲授新课、课堂⼩结、教学反馈、板书设计、布置作业等六部分。

说教学反馈及⾃我评价
本课教学重难点集中,为巩固教学成果,设计基础训练和能⼒提升的练习,⼀激发学⽣学习的兴趣和发散思维。

说总体设计构想
⽴⾜教材实际,综合运⽤多媒体技术,既体现学科综合思想,⼜渗透新课程意识,调动学⽣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与管理。

⾼中历史说课稿篇5
(⼀)知识构建功能
本册书从内容编排上看,主要以时间顺序,以章节体形式编写;从线索看,主要有以下⼏条:
1、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确⽴——⾃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
2、重要的国际关系
(1)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盾(三次殖民⾼潮)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盾(争夺殖民地的⽃争,争夺世界霸权⽃争)
3、民族解放⽃争
美国独⽴战争、拉美独⽴战争——亚洲⾰命风暴——亚洲、⾮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
4、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诞⽣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的诞⽣从每课的内容看,都是⼀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学⽣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独⽴完成⼀节课、⼀个单元的知识构建,并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认识历史各线索之间的关系,从⽽完整掌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

(⼆)能⼒培养功能
课程内容是培养学⽣能⼒的载体,我们应该更好地利⽤这些课程内容来培养学⽣能⼒,包括知识构建能⼒;⽤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辨证地看待历史问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学⽣的语⾔组织能⼒和语⾔表达能⼒。

(三)实践操作功能
教材设置活动课,学⽣⾛出教室,深⼊图书馆、阅览室,上⽹查找资料,拓宽了视野,掌握了查阅资料,利⽤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对⽐较成熟的观点。

在课堂教学中,学⽣根据掌握的知识,⾃编⾃演的历史剧,虽尚显稚嫩,但在过程中,挖掘历史的背景,揣摩⼈物⼼态和语⾔,使学⽣在实践能⼒的培养上,⼜有了新的进步。

(四)⼼理教育功能
历史课的内容包罗万象。

在学习过程中,从历史⼈物的坎坷悲壮,从历史发展的曲折反复,学⽣能够获得⼀个⼼理感受:事物的发展不是⼀帆风顺的,⼀个⼈的成功不是⼀帆风顺的,要想做成某件事,需要付出艰⾟和努⼒,从⽽增加⼼理的承受⼒。

从世界史的发展中还学习到许多为科学献⾝、为国家捐躯、为真理求索的⼈,从他们⾝上,学⽣在情感上和⼼理上有很⼤的收获,引导他们树⽴正确的⼈⽣观、世界观,以积极的⼈⽣态度去⾯对成功和失败,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情感教育功能
本册书在对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对外扩张、殖民地半殖民地⼈民反抗⽃争。

从中我们受到的启发是:⼀要树⽴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是历史的必然,是社会的进步,每⼀个国家,每⼀个⼈的⾏为都应顺应时代的潮流⽽动,否则将被历史淘汰;⼆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知耻⽽后勇,可以激发学⽣的爱国情感,让学⽣意识到当代青年肩上的重担,为中华之崛起⽽读书、奋⽃。

【教科书的课程价值达成度】
(⼀)从内容选取上看课程价值达成度
本书内容包含从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直到20世纪初的第⼀次世界⼤战,集中叙述了资本主义从产⽣、发展到资本主义⼀统天下的历史。

本册书按时间顺序、以章节体的体例叙述了世界近代史的发展变迁。

本书的主要线索是以资本主义发展过程。

与之相关的线索还有:三次殖民⾼潮;被压迫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盾与冲突。

主⼲知识与⽀⼲知识之间关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共同构筑成世界近代史的发展脉络。

从内容的选取上看,包括政治、经济、⽂化、思想等各⽅⾯,在学⽣⾯前展现的是历史发展的⼴阔画卷。

学⽣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历史发展的纵向线索,再掌握历史发展的各时期的特点,从⽽掌握了世界近代史的知识内容。

(⼆)从内容组织上看课程达成度
本册书从内容上可以看出,它改变了以往教材的繁难偏旧的编排,增加了⼀些新的知识和新的观点。

以前的历史往往以政治史为主线索,学⽣从书中接受的往往是⽐较僵化的观点,不利于学⽣创新思维的发展。

本书从内容选取上,增加了经济、⽂化等⽅⾯的史实,展现的是历史发展的全貌,学⽣⼜可以从⽂学、科技、经济发展的⾓度去掌握那个时代,迎合了⾼中学⽣知识的个性多样性和知识的综合化需要。

(三)形式特征看对课程价值实现的⽀撑度
本册书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新教材课型多样,除了讲读课外,还有阅读课、活动课。

上好这些课,可以丰富学⽣的知识,培养学⽣的⾃主学习、实践能⼒。

(2)新教材增加了⼤量图⽚、画像、资料,图⽂并茂。

可读性强,激发学⽣学习历史的兴趣,开阔学⽣的眼界。

(3)每章开始设引⾔。

引⾔介绍了本章的内容背景和线索。

便于学⽣从宏观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掌握历史发展的特点。

(4)每节课后的练习题增设了《阅读与思考》专栏,由学⽣选做,着重培养学⽣的创造思维能⼒。

【对教科书的加⼯处理】
本册书总体编排设计精当合理,符合学⽣在这⼀年龄段的认知能⼒,注意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法、情感与态度的有机结合。

(⼀)加⼯改造的视⾓
1、根据历史知识特点。

历史知识的特点是知识点多、散,教材是按照时间顺序编排的,⼀些历史线索难免显得⽀离破碎。

2、根据⾼⼆⽂科班学⽣的特点。

⾼⼆⽂科班的学⽣⼤多数有⾃主学习的意识,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基本能够掌握教材上的基础知识。

但学⽣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有的学⽣对知识的分析理解不到位,缺乏⽤精练的学科语⾔概括表达的能⼒;有的学⽣缺乏⾃信⼼,不敢阐述⾃⼰的见解。

3、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

现代教育要求培养全⾯发展的⼈才,如何利⽤教材培养学⽣能⼒,成为摆在教师⾯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利⽤教材,⼤胆取舍,来培养学⽣的综合能⼒。

(⼆)对教科书的加⼯处理
1、对教材内容进⾏调整,增补了⼀些内容。

如:在学习《⼯业⾰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时,向学⽣介绍了富尔顿和他的汽船,在学习第⼀次世界⼤战时,介绍了萨拉热窝事件的经过,增加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对于学⽣的⼼理教育和情感教育。

2、有效的利⽤和整合课程资源。

3、教学模式教学⽅法的多样化。

运⽤对⽐法、联系法、讨论法和研究性学习等多种形式。

培养学⽣学习历史的兴趣,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