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集体备课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体备课记录表
年级七年级科目地理时间
标题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中心发言人
成员
一、课标要求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3.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4.知道板块运动学说,说出世界主要的火山、地震分布
二、教材分析
本章内容既是上一章《地球和地图》拓展,又是今后将要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进入初中后首次较系统接触世界地理知识更是学生进入地理知识殿堂的关键所在。
本章内容两节: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大洲和大洋”这一节的重点是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轮廓及分布特征,教材安排了一组读图、绘图、填图活动,意在通过运用地图让生掌握这一重点内容。
“海陆的变迁”这一节以“沧海桑田”的成语故事切入,直接点出海陆变迁观点,使学生首先对此问题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全节教材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引导学生层层探究、步步求证。
三、学情分析
本章内容是学习了上一章《地球和地图》的基础上学习的,这一章是今后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进入初中后首次较系统接触世界地理知识。
更是学生进入地理知识殿堂的关键所在。
在当今的新课程改革中,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所以本节课采用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的学习方式。
因此要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
对于本课的基础知识,以学生的自学为主。
培养学生阅读地理课文和地理插图的习惯和能力,正确掌握阅读插图的步骤和方法。
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要采用学生自己动手做演示、教师指导、课件播放、练习体会等综合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乐于探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在带着目标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从“学会”发展到“会学”,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四、教学目标
(结合课标)1.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点。
2.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了解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
3.能在地图上指出六大板块的相对位置
4.说出世界主要的火山、地震带分布
五、教应对措施和思路
学重
点难
点教学重
点重点:
(1)认识海陆面积比例
(2)七大洲、四大洋位置、分布,
及大洲轮廓——要求落实在地球仪和地
图上能说出。
1.运用多媒体和地图演示,增强学生的直
观感受。
2.利用地图进行讲解
3.运用地球仪,在地球仪上进行演示
4.加强练习,个别辅导
5.学生兵教兵,探讨交流
教学难点难点:1.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位置和关
系和大洲轮廓。
2.六大板块的相对位置
1.发挥多媒体的作用,进行演示
2.加强读图练习,个别辅导
3.小组合作交流
五、课时安排第一节大洲和大洋2课时第二节海陆的变迁2课时
六、知识结构基本内容: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一、海陆比例: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二、海陆分布:不均匀。
三、大洲和大洋
1.七大洲
(1)大陆、半岛、岛屿、大洲。
(2)七大洲:亚非美美,南极欧洋。
(3)大洲分界线
2.四大洋
(1)洋、海和海峡
(2)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第二节海陆变迁
一.地球表层分成六大板块;
二.板块都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板块构造与大陆漂移学说)
三.板块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
解释:
板块的相对运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表的基本面貌。
碰撞往往形成山脉,如:喜马拉雅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安第斯山(南极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
张裂往往形成裂谷和海洋,如:大西洋(亚欧、非洲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红海
七、其它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