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2022届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练习卷

(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运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_______,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作者】《兰亭集序》)

(3)杜甫的《蜀相》中的“_______,_______。”一联,叹其功之不能成,凭吊最深,赞誉诸葛武侯的同时也抒写了诗人自身的抱负。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选择。(5分)

(1)请为下则材料选择一项最适合的新闻标题()。(2分)

_________________

2021年10月16日凌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灯火通明。灯火之外的暗夜里,隐没着无边无尽的广阔大地。比大地还要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加广阔的,是人的胸怀与梦想——今天,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中国航天员乘神舟十三号再征太空,开始我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这是充满勇气的探索,这是携着梦想的远征。

A.少年需有凌云志不负黄河万古流

B.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C.心在九天路在脚下

D.月下棹神舟星夜赴天河

(2)以下不能用来证明“自启动载人航天工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了一系列跨越和突破。”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天地往返技术、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

B.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又向前迈出一大步。

C.航天时代以来,仅有苏联、俄罗斯、美国和中国掌握了独立自主的载人航天技术。

D.我国将与各国继续开展国际合作,使中国空间站成为造福全人类的太空实验室。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道德的人是理性的吗?

马湘一

①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或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符合道德的行为看起来对自己较为不利,人们似乎不是基于理性,而是受内心强烈情感的推动,做出某种不顾个人利益,甚至自我牺牲的利他行为。但道德行为真是表面上“冲动”的代名词吗?真相没那么简单。

②从生物进化论观点来看,个人理性的终极价值在于进化优势。但自我牺牲的道德行为损害了个体的生存优势,为什么没被淘汰?有人用“亲缘选择理论”进行解释——即人类和动物会优先对自己的亲属做出利他的道德行为,优先照顾血亲同类,道德基因带来生存竞争优势,会使得拥有“道德基因”的族群具备遗传优势。但亲缘选择理论在动物界所能观察到的证据非常少,而人类的道德行为远超越血亲受益的范畴,这无法完全用亲缘选择理论来解释。

③有人提出“自我牺牲基因假说”,即:一个族群被敌对群体消灭的威胁足够大时,如果个体为群体牺牲将增加群体存活可能,那么个体就会选择牺牲,其牺牲的成本也将从整体族群的存活里得到补偿;和平状态下,自我牺牲的基因就会逐渐消失;战争状态下,个体会留下更多的自我牺牲基因。

④因而,从基因进化角度看,道德行为并不是完全非理性的,至少对群体生存大有裨益。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社会生活中个体出于对自己利益的考量而产生的投机行为,可为个人带来更多的利益,符合个人理性选择。那么,道德秩序为什么没有被个体基于理性动机的投机行为破坏呢?

⑤此时,“利他惩罚机制”或许能说明问题。有一个“公共利益”的实验,分组进行游戏,每位组员拥有相同数量的筹码,经过一系列游戏,结束时以筹码多者胜。游戏开始,组员既可选择自己保留筹码,也可选择把筹码贡献到小组公共的罐子里,最后公共罐子里的筹码将加倍返还给每位组员。组员贡献越多,最后小组成员得到的回报也越大。但实验过程中,有人选择了保留自己的筹码而专门分享他人的贡献,这无疑是做划算的做法。实验设计了另一个环节:组员在游戏结束后可看到其他组员的贡献,并有权利行使惩罚。组员可以罚没未贡

献成员的三个筹码,但惩罚对方的前提是必须拿出自己的一个筹码。这种惩罚行为无疑损害了惩罚者自己的个人利益,是不理性的,但结果表明,百分之八十受试者至少行使过一次这种看起来对自己并没有好处的惩罚。

⑥而随着惩罚的实施,各组内投机行为均大幅度减少,团队合作快速提升。由此看来这种惩罚机制能促进诚实及合作等道德行为,道德规范的固化使群体受益。表面上,自我牺牲的利他惩罚是非理性的,因为不确定对方就此悔改,而好处也无法由实施惩罚者独享,但实验表明,人类天生就热衷正义,不道德的行为会招致人们强烈的反感情绪和惩罚意愿,情感和愿望的实现能让人的内心获得巨大的满足和回报。随意背叛远非表面上看起来的轻松和有利可图。建立适用于一大群无血缘关系的个体所组成的大群体社会规范,并通过利他制裁来实施这些规范,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一个明显理性特征。

⑦以上观点都是从基因的角度做出的分析。不过,人类与其说是基因的奴隶,倒不如说是情感的仆从,个人的道德选择其实是一种典型的共情行为。人的良知受到外界和他人的影响,自我的道德意识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显现的,因此只有在群体层面才能实现对个体行为的道德性的完整判断和认知。情感的纽带将“我”与他人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个人理性主义的利益计算并不能带来持久而深厚的人际关系。

⑧当人们谈论道德是否理性时,内心真正想解决的其实是想象中的可怕情况——个人出于友善和共情的利他行为,遭遇可耻而卑劣的背叛。因为痛恨背叛、欺骗、搭便车等等出于个人理性计算的非道德行为,即使人类社会的合作和信任关系已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整个人类社会仍然普遍地焦虑着道德的堕落和同道者的孤单。

3.第④段中的“投机行为”在第⑤段中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2分)

4.根据第③段“自我牺牲基因假说”,以下选项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个体不选择自我牺牲,那么群族就会被消灭。

B.为群体存活做出自我牺牲的个体未必会得到补偿。

C.当今时代仍有自我牺牲,说明现在是非和平年代。

D.威胁群族的战争是自我牺牲基因存在的必要条件。

5.以下各项中,属于文中所说“利他惩罚”的一项是()。(2分)

A.在传统的乡土社会中,族长用乡规惩罚违反道德规范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