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应急救援制度(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为规范我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管理,确保在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1条各单位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及分工必须结合实际制定我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报矿审批后一并下发执行。
第2条为有效实施对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矿成立以矿长为组长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应急救援工作,并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第3条应急救援预案是矿组织、动员各方面力量,实施生产安全事故救援工作的指导性方案,预案一经启动,各单位必须服从指挥部的统一指挥调度。
征调物资、队伍、车辆和专业救助力量时,有关部门和单位必须无条件服从。
第4条应急救援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应急救援的适用范围。
2、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人员及其职责:
(1)指挥部成员的组成、职责;
(2)指挥部办公室的组成、职责;
(3)设立的各工作小组的组成及职责。
3、危险目标和事故类型:
(1)危险目标的确定与危险性评估;
(2)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地点;
(3)事故影响范围及可能影响的人数。
4、应急救援体系的组成。
5、预案的培训、演练和修改:
(1)培训和预案演练计划;
(2)预案的定期检查、维护;
(3)根据演练结果和现场条件变化对预案的修改、完善。
6、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1)通讯联络方式;
(2)事故报告的程序、上报时限、上报部门等;
(3)事故书面报告内容:
①事故发生的单位及时间、地点;
②事故的简要经过、遇险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③事故抢险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并附有示意图;
④需要有关部门、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⑤事故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等;
(4)事故发生后,必须保护好现场。
7、事故应急救援:
(1)抢险救灾应遵循的原则;
(2)详细规定采取的应急措施和实施程序等。
8、物资和设备、工具:
(1)储备单位、部门和储备信息网络;
(2)调运程序。
9、事故恢复程序:
(1)决定终止应急救援、恢复正常秩序的负责人;
(2)确保不会发生未授权而进人事故现场的措施;
(3)宣布应急取消、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
10、指挥部成员、指挥部办公室、救援队伍、物资储备单位、医疗单位、专家组等通讯录或联系方式。
第5条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地测科负责防治水、生产科负责顶板方面;通防科负责瓦斯、煤尘、防灭火方面;机电科负责提升运输、供电系统、特种设备;调度室负责"雨季三防"方面;安全科负责危险化学药品方面。
最后由应急救援预案办公室(调度室)汇总为我矿的应急救援预案。
第6条矿属各单位应当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熟悉掌握其内容。
应急救援预案一经启用,各单位必须无条件服从,并根据各自责任分工抓好救援工作,否则对单位负责人罚款____元,性质严重的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第7条本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或上级规定有抵触的,按国家法律法规或上级规定执行。
事故应急救援制度(2)
是指为应对各种突发事故而建立的组织体系、工作流程以及应急预案等一系列措施和制度。
其目的是在突发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地组织和实施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般来说,事故应急救援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组织机构:建立相应的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确定组织架构,明确责任分工和配备专业救援人员。
2. 应急预案:根据各类事故的特点和可能发生的影响,编制应急预案,包括指挥系统、救援资源分配、沟通协调、群众撤离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和步骤。
3. 资源储备:建立必要的物质和人力资源储备系统,包括应急救援设备、医疗资源、专业人员等,以满足各类事故发生后的应急需求。
4. 培训演练: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素质,熟悉救援流程和操作技能。
5.信息共享和预警机制:建立起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和预警机制,实时获取和交流事故情报,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事故应急救援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地区和单位应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应急救援制度,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处置水平。
事故应急救援制度(3)
是指为应对各种突发事故和灾害事件,确保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资源,维护社会稳定而建立的一套救援组织机构、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体系。
在面对事故和灾害时,应急救援系统可以快速、高效地展开应对和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事故应急救援制度是应对事故灾害的法律和制度基础,它的建立和健全是保障公众利益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
一个完善的事故应急救援制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一个完善的应急救援制度应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高效务实的组织机构。
例如,国家级的救援队伍和应急指挥中心,地方级的救援队伍和应急指挥部等。
这些机构负责统筹、协调、指挥各类应急救援任务,保障救援人员和资源的快速集结和投入。
2. 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应对应急事件的指导性文件,对各类应急情况进行分类、划定应急级别,并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应急预案应根据事故类型、地域特点等因素进行编制,并定期进行修订和完善。
应急预案内容应包括预警、应急处置流程、物资调配、人员安置、舆论引导等方面,确保能够有效应对各类状况。
3. 应急演练
应急演练是检验应急救援制度和掌握应急救援能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可以发现制度和方案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应急演练应力求逼真、科学,模拟真实的应急情况,全面测试应急能力,提高救援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4. 信息共享与通信保障
应急救援工作需要实时、准确的信息,以便及时研判形势、调配资源、指导行动。
因此,在应急救援制度中,应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和通信保障系统,确保各级救援机构、人员之间及时沟通和协同。
5. 心理疏导和后续工作
事故发生后,受伤者和目击者往往会受到心理创伤。
应急救援制度中应设立心理疏导服务,并关注受伤者和目击者的后续关怀和支持工作。
这一方面可以减轻个人的精神压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的进行。
以上几个方面构成了一个完善的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该制度可以在突发事故和灾害事件发生时,迅速、高效地展开各类应急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地保护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资源,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因此,建立和健全事故应急救援制度,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事故应急救援制度(4)
是指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所制定的救援措施和操作流程,旨在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制定应急预案: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为应对各类事故提供指导和保障。
2.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各级政府、公安、消防、医疗等部门应组建专业化、专业化的应急救援队伍,培训救援人员,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3. 强化应急救援设施建设:应急救援中心、救援车辆、救援设备等应得到充分的配备和完善,以提高救援的快速性和效率。
4. 加强信息沟通和协调: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的信息沟通和协调机制,确保各方面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沟通,协调各方面力量的有序参与。
5. 促进社会力量参与:鼓励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力量积极参与应急救援工作,加强社会力量在救援中的作用。
6. 加强应急救援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提高救援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应对能力,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通过建立健全的事故应急救援制度,能够在事故发生时迅速、有序地进行救援工作,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
事故应急救援制度(5)
是指针对突发事故发生时的紧急情况,为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秩序,相应的应急救援组织和管理制度。
事故应急救援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包括设立应急管理部门、应急指挥中心、救援队伍等,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2. 预案制定:制定各类事故的应急预案,包括事故发生时的救援措施、应急资源的调配、人员疏散等,根据不同的事故类型和等级,制定不同的应急预案。
3. 物资设备储备:建立健全物资设备储备系统,确保应急救援过程中能够及时提供必要的救援物资和装备,如救援车辆、救援器械、急救药品等。
4. 人员培训和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培训和实地演练,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保证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各类事故。
5. 信息公开和宣传教育:加强事故信息的公开透明度,及时向公众发布事故情况和应急救援措施,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应急意识。
事故应急救援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应对突发事故,减少损失并恢复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