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守恒定律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
1.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某物质与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2R+2H O+7O=2FeSO+2H SO:则R的化学式应为
方程式为
22424
A.FeS B.Fe2S3C.FeO D.FeS2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条的质量等于它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
B.蜡烛燃烧时逐渐变短,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D.12 g碳和16 g氧气反应,可生成28 g二氧化碳
3.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 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6g A和8g 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
A.12g B.11g C.9g D.14g
4.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催化剂,能在室温下高效催化空气中一种有毒气体,其反应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这种有毒气体的化学式为HCHO
C.其中有三种物质属于氧化物
D.该反应中A与C的质量比为1:1
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211616
反应后的质量(g)18m611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m=1 D.反应后容器中Z与Y的质量比为1:6 6.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下列对该有机物的组成推断正确的是()
A.一定含碳、氢、硫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C.只含碳、氢元素D.一定含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硫元素7.某仓库工作人员违章操作,在雨天转运“保险粉”引起爆炸。

“保险粉”化学名为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主要用于印染工业。

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Na2S2O3+Na2SO3+X。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X 的化学式为 SO2
B.连二亚硫酸钠与水能剧烈反应,化学性质很活泼
C.Na2SO3 是一种盐,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
D.Na2S2O4 通常要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
8.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的值是7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
9.“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该产物化学式是()
A.CH4O B.CH2O2C.C2H6O D.C2H4O2
10.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项中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参加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
11.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

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一定相同C.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D.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12.在一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待测”数值一定为2g B.该反应中甲和丁为反应物
C.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9:38 13.2018 年 10 月 28 日,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第三次试海成功。

用到的金属钛主要通过下列反应制得:
①2FeTiO3+6C+7Cl2═2X+2TiCl4+6CO,②TiCl4+2Mg═Ti+2MgCl2.则 X 的化学式为()A.FeCl3B.FeCl2C.Fe2O3D.FeO
14.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为2:1
B.d一定是催化剂
C.上表中X=3.2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15.在不同时刻,某反应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 2 倍。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和丙为生成物
B.a 等于 21
C.b 等于 37
D.该反应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2
1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质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
(g)
211616
反应后质量(g)17m611
A.物质Y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反应后Z和Y的质量比为6:1
D.反应的Z和W的质量比为2:1
17.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A B C D
反应前质量461114
反应后质量待测15084
A.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化合反应
B.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分解反应
C.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参加反应或生成)的质量比为
D.反应后密闭容器中的质量为
18.金属单质M与非金属单质硫发生如下反应为2M + S Δ
M2S。

甲、乙二组学生在实验室
分别进行该实验,加入的M和硫的质量各不相同。

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M的质量/S的质量/ g M2S的质量/ g
甲 6.0 2.57.5
乙7.0 1.57.5
A.64 B.56 C.39 D.23
19.学习化学需要使用化学符号。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H3中的3表示3个氨气分子
B.铝片表面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lO
C.2N表示2个氮原子或2个氮元素
D.氯化钠溶液中含有Na+和Cl﹣
20.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
B.W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C.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3︰4
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21.某固体混合物由硫化钠(Na2S)和亚硫酸钠(Na2SO3) 两种物质组成。

已知该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

则该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23% B.46% C.50% D.78%
22.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2
2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物质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205237
反应后的质量待测35212
A.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待测物质的值为15
C.物质Y一定是单质D.反应中Y、W的质量比为6: 5
24.“催化转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B.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C.甲、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相同D.乙、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25.如图表示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质量的变化,其反应类型属于
()
A.分解反应B.置换反应
C.化合反应D.复分解反应
26.如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物甲的质量等于生成物丁的质量
C.甲和丙均为有机物
D.甲的化学式为C2H2
27.甲分子与乙分子反应生成丙分子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甲是单质
B.丙分子中A、B原子个数比为3∶1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乙的化学式为A2
D.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分子的个数也没有改变
28.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物质质量/g83254
反应后物质质量/g164x24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甲、乙两种物质间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4
D.乙、丁两种物质间反应的质量比为7:5
29.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2.6g 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g D.则在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
A.4∶9 B.8∶1 C.10∶11 D.31∶44
30.下列物质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
A.H2O B.He C.O2D.NaCl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
1.D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反应物中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1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氢、硫、氧、铁原子个数分别为4、4、16、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
FeS,故选D。

数目不变,则2R中含有2个铁原子和4个硫原子,则化学式为
2
2.C
【解析】
试题分析:A.镁条的质量与消耗的氧气的质量和等于它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

错误。

B.蜡烛燃烧时逐渐变短,是因为其中的C变为CO2气体,其中的H元素变为H2O蒸汽逸出,逸出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错误。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得到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因此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蒸汽。

D.C+O2CO2。

12 g.由方程式可知12g碳和32 g氧气恰好反应,而给出的氧气的质量是16g,不足量,因此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按照氧气来计算。

可生成22g.错误。

考点: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级反应物有一种是过量时的计算的知识。

3.A 【解析】 【详解】
由两者反应时的质量关系可知,两者反应的质量比是1:1,则可判断6g A 和8g B 2充分反应时B 2会剩余2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AB 会是12g 。

故选A 。

4.B 【解析】 【分析】
根据图中的微粒模拟图,可推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2CH O+O CO +H O 催化剂
CH 2O+O 2CO 2+H 2O 。

【详解】
A 、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错误;
B 、根据O 2、CO 2、H 2O 都无毒,可推测这种有毒气体的化学式为HCHO ,正确;
C 、四种物质中,只有CO 2、H 2O 两种物质属于氧化物,其余物质不是氧化物,错误;
D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A 与C 的质量比=30:44,错误。

故选B 。

5.B 【解析】 【分析】
反应后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减少的质量是参加反应的质量,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增多的质量是生成的质量。

X 反应后质量增多,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是18g-2g=16g ,Z 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是16g-6g=10g ,W 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是16g-11g=5g ,5g+10g <16g ,所以Y 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是16g-15g=1g ,该反应是Y+W+Z==X 。

【详解】
A.该反应不是分解反应,错误;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正确;
C.m=1-1=0,错误;
D.反应后容器中Z 与Y 的质量比为6:0,错误。

故选B 。

6.A 【解析】 【分析】 【详解】
物质+氧气 = 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根据元素守恒,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硫元素,可能含氧元素,故选A 。

7.C 【解析】 【详解】
A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2S 2O 4=Na 2S 2O 3+Na 2SO 3+X ,Na 原子个数前后相等,由S 、O
原子个数守恒,则X的化学式为SO2,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连二亚硫酸钠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Na2SO3中Na元素为+1价,O元素为-2价,则由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知,S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由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可知,该物质应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14+26+3+5)-(2+3+36)=7,选项正确;
B、丙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不是,选项正确;
C、甲、乙的质量减小为反应物,丁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则此反应为化合反应,选项正确;
D、反应中甲、乙的质量比为(14-2)g:(26-7)g=12:19,选项错误。

故选D。

9.B
【解析】
【分析】
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可判断所生成的有机物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应与CO2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相同为1:2;根据所生成有机物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判断四个选项中符合此特点的化学式即该物质的化学式。

【详解】
A、根据化学式CH4O,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不符合题意;
B、根据化学式CH2O2,可知该物质中
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符合题意;
C、根据化学式C2H5OH,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不符合题意;
D、根据化学式C2H4O2,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2=1: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B
【解析】
试题分析:A、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该反应是化合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故A错误;B、由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可知,该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故B正确;C、单质的分子由一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多种原子构成,由图示可知看出反应物是两种单质,而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故C错误;D、由反应的图示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3,故D错误。

故选B。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
11.B
【解析】
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正确;
B、同种元素原子核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一定相同,错误;
C、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正确。

故选B。

12.B
【解析】
【详解】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25g-9g=16g,故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6g;同理可以确定丙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38g-18g=20g;丁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8g-4g=4g;由质量守恒定律,乙的质量应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A、乙的质量应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待测”数值一定为mg,无法确定具体的数值,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反应中甲和丁为反应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C、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6g:20g=4:5,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3.A
【解析】
【详解】
由2FeTiO3+6C+7Cl2═2X+2TiCl4+6CO可知,反应前铁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包含在2X中,反应前后钛原子都是2个,碳原子都是6个,氧原子都是6个,反应前氯原子是14个,反应后应该是14个,其中6个包含在2X中,因此X的化学式是FeCl3。

故选A。

14.A
【解析】
【详解】
A、X=8.4+3.2+4.0﹣1.6﹣8.8=5.2,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为:(8.4﹣5.2):(3.2﹣
1.6)=2:1,该选项说法正确;
B、d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X=5.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反应后a、b质量减小,都是反应物,c质量增大,是生成物,该反应是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15.D
【解析】
【详解】
A 、b =64+10+1+16﹣54=37,根据题目提供信息可知,甲、丁是反应物,乙、丙是生成物,故A 正确;
B 、设t 时刻生成乙的质量为x
++64g 54g-10g
64g-48g x
→甲丁乙丙
64g 64g-48g =54g-10g x
x =11g a =10g+11g =21g ,故B 正确;
C 、根据A 中计算结果可知b =37,故C 正确;
D 、设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则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m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a +
b
c +
d 26416am bm g g
→甲丁乙丙
2am 64g =bm 16g
a :
b =2:1,故D 错误。

故选:D 。

16.B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总质量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2+1+16+16=35g=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17+m+6+11,故m=1g 。

Y 物质反应前后质量未发生改变,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选项正确。

反应前后,X 物质质量增多,Y 质量不变,Z 质量减少,W 质量减少,两种反应物参加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则该反应为化合反应,选项错误。

反应后Z 质量为6g ,Y 质量为1g ,故反应后Z 和Y 的质量比为6:1,选项正确。

反应后剩余6gZ ,则消耗的质量为16-6=10g 。

反应后剩余的W 为11g ,消耗的W 为16-11=5g ,故反应的Z 和W 的质量比为2:1,选项正确。

故答案选B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对于反应前后质量未发生改变的物质,可能作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完全与反应无关,所以首先需要通过密闭容积内质量守恒计算未知量的值。

17.B
【解析】
【分析】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重量不变,可得:(4+6+111+4)g=(待测+15+0+84)g ,故待测=26g 。

根据各物质反应前后质量的增减,即反应后质量增加的为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为反应物,可知A 、B 、D 是生成物,C 是反应物,故该反应为C→A+B+D 是分解反应。

【详解】
A 、该反应为C→A+B+D 是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B 、该反应为C→A+B +D 是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C 、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参加反应或生成)的质量比为(26-4)g :(15-6)g :111g :(84-4)g=22:9:111:80,故选项错误;
D 、反应后密闭容器中的质量为26克,故选项错误。

故选B 。

18.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中实验数据可知,甲中硫过量、乙中M 过量,6.0gM 和1.5g 硫完全反应,所以根据反应方程式
2Δ2M +
S M S 2M
326g
1.5g 2M:32=6g :1.5g
M=64 则M 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4,故选A 。

19.D
【解析】
【详解】
A. NH 3中的3表示1个氨气分子中有3个氢原子,此选项错误;
B. 铝片表面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l 2O 3,此选项错误;
C. 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N 表示2个氮原子,元素是一个宏观概念,无数量的意义,此选项错误;
D. 氯化钠溶液中含有Na +和Cl ﹣,此选项正确。

故选D 。

20.D
【解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受守恒律可知,该反应是碳和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氮气和甲烷,反应的方程式是:3C+4NH 3催化剂高温
2N 2+3CH 4。

A 、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故A 正确;B 、由图示可知,W 为甲烷,碳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
16
×100%=75%,故B正确;C、由上述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X、Y
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3:4,故C正确;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D错误;故选D。

点睛: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受守恒律,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化学式、方程式,根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等。

21.B
【解析】混合物由硫化钠(Na2S)和亚硫酸钠(Na2SO3) 两种物质组成,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则Na2S质量分数是1-22%=78%,Na2S中钠元素和硫元素质量比是
46∶32=23∶16,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8%××100%=46%。

故选B。

22.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没有发生改变,选项A错误;
B、图中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选项B错误;
C、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选项C正确;
D、图中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选项D错误。

故选C。

23.C
【解析】
【分析】
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Y质量增加了
30g,Y是生成物;W质量减少了25g,W是反应物;Z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还少5克,X是反应物,待测值为15。

【详解】
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Z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正确;
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待测物质的值为15,正确;
C、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是反应物,W是反应物,Y是生成物,该反应是化合反应,物质Y一定不是单质,错误;
D、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反应中Y、W的质量比=30g:25g=6: 5,正确。

故选C。

24.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CO+2NO 催化剂
2CO2+N2;A、化
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氮气属单质,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错误;C、一氧化氮中氮元素为+2价,氮气中氮元素为0价,错误;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正确。

故选D。

25.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a、b反应后减少,为反应物,c反应后增加,故为生成物,d反应前后不变故可能为催化剂,反应是a和b生成c,反应符合多变一,为化合反应,故选C。

26.D
【解析】
【分析】
【详解】
A、该反应中生成物为两种,而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为一种,选项说法错误;
B、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总和=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总和,选项说法错误;
C、丙为二氧化碳,具有无机物的性质,属于无机物,选项说法错误;
D、因为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也没有增减,反应后碳氢氧的原子个数分别为:4、2和10,已知反应前有10个氧原子,故2甲中一共有4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

故甲的化学式为C2H2,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27.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物质甲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故A正确;
B、1个丙分子中含有3个A原子,1个B原子,则A、B原子个数比为3∶1,故B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同,反应前有2个B原子,反应后有2个B原子,有6个A原子,则乙的化学式为A2,故C正确;
D、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反应前有4个分子,反应后有2个分子,分子的个数改变,故D不正确。

故选D。

28.C
【解析】
试题分析:由反应后质量的变化关系可知甲丁物质为生成物,乙为反应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道乙物质质量的减小等于甲丁物质的增加,故丙物质的X=5,既可以作催化剂也可以是杂质,所以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是正确的叙述;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是正确的叙述;C.甲、乙两种物质间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4是错误的叙述,甲、乙两种物质间
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2:7;D.乙、丁两种物质间反应的质量比为7:5是正确的叙述,故选C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29.C
【解析】
【分析】
根据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及反应中C、D物质的分子个数关系,计算出参加反应中两物质的质量关系;根据C、D物质的质量关系,由生成D的质量计算出生成C物质的质量;最后使用质量守恒定律,求得参加反应的B物质的质量,即可计算出B与D的质量比。

【详解】
根据C、D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则假设C、D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9、22,
设生成8.8gD同时生成C的质量为x,
2A+5B=2C+4D
⨯⨯
29422
x8.8g
29422
⨯⨯
=
x8.8g
x=1.8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1.8g+8.8g-2.6g=8g,则B与D的质量比为
8g∶8.8g=10∶11。

故选C。

30.D
【解析】
【详解】
A、H2O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B、He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C、O2是由氧分子直接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D、NaCl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