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桃楸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桃楸的研究进展
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 为胡桃科胡桃属植物,属落叶乔木,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及华北的海拔在400~1 000 m的山坡或向阳沟谷中,为我国珍贵树种之一。

其不仅木材优良,而且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开宝本草》最早记载胡桃楸有补肾固精、敛肺定喘、抑菌镇咳及抗癌之功效。

经过现代对胡桃楸化学成分分析证明胡桃楸含有萘醌、胡桃醌、黄铜甙、鞣花酸及没食子酸等化学物质,并进一步证实其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抗氧化、镇痛、抗炎和抗菌等作用[1]。

1 化学成分
1.1 胡桃楸叶的化学成分:目前从核胡桃楸叶中已分离出6种单体成分,分别为二十九烷醇、二十八烷醇、β-谷甾醇、胡桃醌、3-甲氧基-7-甲基胡桃醌及琥珀酸等[2]。

1.2 胡桃楸树皮的化学成分:主要含有核桃醌和大量的鞣质,以及苷类和多缩戊糖等[3]。

现今从胡桃揪树皮中已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有槲皮素、异槲皮素、胡桃醌、3,3-双胡桃醌及3,6-双胡桃醌等,李敬芬等[4]认为,胡桃楸树皮中可能还含有黄酮类、生物碱、酚类、蒽醌及强心苷等物质。

1.3 胡桃楸果实的化学成分:胡桃楸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无机盐成分主要为56.80%的钾,21.40%的钙,5.50%的镁,5.10%的铁,2.27%的锌,1.98%的锂,0.25%的铜,胡桃揪青果中含有胡桃醌[5],外果壳中含有苷类及大量鞣质等[6]。

1.4 胡桃楸根的化学成分:从胡桃揪根中新分离出来的3种萘糖苷分别为1,4,8-三羟基萘-D-葡萄糖-β(1-6)-D-木糖苷、1,4,8-三羟基萘-β-D-葡萄糖心(1-6)-阿拉伯糖苷及1-羟基-4-甲氧萘-β-D-葡萄糖-a-(1-6)-L-鼠李糖苷。

2 药理作用
2.1 抗肿瘤作用:试验证明,胡桃楸中所有的胡桃醌和鞣酸及萘醌均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7]。

2.1.1 胡桃醌的抗肿瘤作用:胡桃醌(5-hydroxy-1,4-naphthoquinone)是从胡桃楸的新鲜根皮、枝皮及青果皮中分离出来的活性成分,经实验证实,它对小鼠Slao实体肉瘤及小鼠腹水性肝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对肿瘤细胞DNA的合成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在电子显微镜观察中发现,胡桃醌可能是通过损伤肿瘤细胞中线粒体的正常结构而产生抗肿瘤作用[8]。

2.1.2 胡桃楸青果皮水提浸膏的抗肿瘤作用:胡桃揪青果及水提浸膏对小鼠S180肉瘤及实体型肝癌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53.74%及59.15%[8],表现为实验组小鼠的肿瘤质重明显减轻,毛色润泽、活泼,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免疫学观察结果提示,应用胡桃揪青果及水提浸膏的实验动物机体内可产生对抗肿瘤的细胞免疫反应,电子显微镜超微结构观察中提示,实验组小鼠肿瘤细胞的核酸代谢受到一定的抑制,胡桃楸青果皮对小鼠转移性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9] 。

2.1.3 萘醌对肿瘤的抑制作用萘醌对多种体内移植性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体外杀伤细胞的作用更强,且毒性较低。

Kim等[10]也证明萘醌对人结肠癌(HT-29)和人肺癌(A549)细胞有细胞毒作用。

2.1.4 胡桃楸抗肿瘤的机制: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从而导致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肿瘤的病因学和致病机制虽然尚未完全阐明,但对某些肿瘤(淋巴瘤、白血病)已有了初步的中的线粒体空泡化,从而使增殖的肿瘤细胞因能量供给缺乏而受到增殖限制,从而达到抑制肿瘤作用。

另有报道表明,在人膀胱癌形成过程中,胞质中存在的乙酰转移酶可能起重要作用,以癌细胞系(T24)细胞作为实验对象,Linss等[11]观察到,鞣花酸可抑制乙酰转移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肿瘤的发生。

2.2 胡桃楸的抗氧化作用:机体内通过酶促反应和非酶促反应随时产生自由基,主要包括氢氧根负离子、过氧化氢和氢氧自由基等,这些自由基极易侵害细胞质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形成脂质自由基,引起脂质过氧化反应,过氧化脂质的最终产物是丙二醛,丙二醛可通过蛋白质一级氨基集团反应与蛋白质交联,造成细胞功能破坏,因而测定丙二醛质量浓度常可反映机体内脂质过氧化的程度。

兰英[12]等动物实验表明,用胡桃楸灌胃的小鼠血清中丙二醛的质量浓度明显低于未给药的对照组,说明胡桃楸具有抗氧化的作用。

Anderson[13]通过体外实验更直接地证明胡桃楸可明显地抑制由氢氧根负离子、过氧化氢和氢氧自由基导致的血浆和低密度脂蛋白氧化。

2.3 胡桃楸的镇痛作用:20世纪70年代以来,杜旭等[14]对青核桃的镇痛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通过对动物的神经传导系统、丘脑束旁核痛觉中枢、脑内相关离子及神经递质等的实验研究肯定了青核桃的镇痛作用,探讨了其作用机理,并明确了镇痛活性成分为青核桃所含有的无机钾盐。

2.4 胡桃楸的抗炎和抗菌作用:胡桃楸能较强抑制多种致炎剂所致急性炎性反应,减轻组织损害,控制炎症发展。

宛蕾等[15]研究表明,胡桃楸对角叉菜
胶性大鼠急性炎性肿胀有明显抗炎作用,且疗效快,持续时间长,对巴豆油所致鼠耳肿胀及醋酸所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也有显著抑制作用。

同时胡桃楸具有抗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氏菌及各种真菌的作用[16],其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5 其他作用:有报道表明,胡桃楸可以升高血小板和白细胞,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影响胆固醇代谢,并且可以治疗尿路结石。

胡桃楸尚具有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工型反转录酶及核糖核酸酶H活性等作用[17]。

胡桃楸是早在《开宝本草》等书籍中已记有较全面功效与主治的一味中药,经现代医疗证明,胡桃楸中所含的化学物质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

是一种有前景的抗癌新药,青胡桃用于止痛,具有作用时间长、无成瘾性及无不良反应等特点,可成为较为理想的镇痛新药,只是其在抗肿瘤时,近期能使症状减轻,病情有所稳定,但使瘤体消失的还不多见。

即使瘤体一时消失,也还难保较长时间不复发。

如何弥补这个不足之处,需要今后认真研究解决。

参考文献:
[1] 宋华,包永明,张红梅,等.棱桃楸叶提取液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J].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1,20(2):109.
[2] 王绍林,王绍东,刘今方.棱桃楸青果皮的生药鉴别和抗肿瘤作用研究[J].药学实战杂志,1995,13(1):40.
[3] 徐巍,高景泰,扬志红,等.青龙衣粉针剂押瘤与免疫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10):39.
[4] Kim SH,Lee KS,Son JK,et al.Cytotoxic compounds from the rotoa ofJuglands mandshurica[J].Nat Prod,1998,61(5):643.
[5] Bhagavathi A.P53/P21(wAFl/cIP1)exprission and its possible role in G1 arrest and apoptosis in euagic acid treated cancer cella[J].Cancer Letters,1999,136(2):215.
[6] 文妹,包永明,金礼吉,等.胡桃楸提取液诱导K562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J].中国微生态杂志,2002,14(6):332.
[7] 兰英,房金波,张雏晶,等.核桃楸青果皮水提物诱生小鼠肿瘤坏死因子的实验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5(1):78.
[8] 王少东,脱朝伟.核桃楸青果皮抗肿瘤作用的药理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1990,11(1):37.
[9] 姜丽萍,常殿物,傅桂连,等.棱桃楸青果皮等浸出物对小鼠巨噬细胞内tl-TNF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12):32.
[10] 李敬芬,王建农.核桃树皮化学成分的研究[J].佳木斯医学院学报,1994,17(6):1.
[11] Lin SS.Eu8 ca acid inhibits arylamine N-acetyltransferaae activity and DNA adduct formation in human bladder tumor cell lines(T24 and TSGH8301)[J].Springer Verlag,2001,29:371.
[12] 兰英,赵锐.核桃楸青果皮水提物降低小鼠体内丙二醛质量痕度的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2000,l(6):476.
[13] Anderson KJ.Walnut polyphenolies inhibit in vitro human plasma and LDL oxidation[J].Biochemical and Moloctdax Action of Nutri ents,2001,131(11):2837.
[14] 杜旭,宋永熙.中药青龙衣镇痛机制的研究[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97,31(1):30.
[15] 宛雷,陈秀芬,杜江.胡桃青皮抗炎及镇痛作用的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9,15(2):29.
[16] J Omar S.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extracts of eastern North Ameri-can hardwood tree~and relation to traditional medicine[J].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00,73(1~2):161.
[17] Min BS,Nakamura N,Miyashiro H,et al.In hibition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 reverse tran-scriptase and ribonuclease H activities by constituents of Juglans mandshurica[J].ChemPharm Bull,2000,48(2):1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