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白茶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白茶文化
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白茶文化
白茶起源存争议,茶学界观点不一
白茶的的起源究竟是何时?目前茶学界有不同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种:
2、始于北宋:白茶最早出现在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中,
有一节专论白茶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
叶莹薄,林崖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
彻如玉之璞,它无与伦也。浅焙亦有之,但品不及。
3、最早的茶类:中国茶叶生产历史上最早的茶叶不是绿茶而是
白茶。其理由是:人类祖先最早发现茶叶的药用价值后,为了保存
起来备用,必须把鲜嫩的茶叶,经自然晾青、晒干或焙干,实际也
就是白茶的萎凋、干燥工序,这就是中国茶叶史上白茶的诞生。
藤茶的民间传说:天子藤茶
相传在清朝光绪(1875)年间,武夷山下有位叫陈子贺的先生在京城担任光绪皇帝的老师,光绪皇帝当时身体较弱,食欲不振、脸色
发黄、说话沙哑,脸上还常长红痘和黑斑。皇宫太医开出的处方一
般只能维护一段时间,过后又会复发。光绪皇帝又十分怕吃药,故
此病令光绪皇帝十分烦恼。
那一年,陈子贺老师回家乡探亲,发现乡亲们经常饮用一种山上采来的野藤叶,人人精神饱满,皮肤光润,陈子贺先生试品尝一下,发现此茶饮后先苦后甘,回味甘凉,咽喉很舒服。联想光绪皇帝声
音沙哑,于是,便带了一些回去给光绪皇帝品尝。
光绪皇帝试品尝之后感觉味道不错,便经常泡饮。奇怪,不到半年时间,光绪皇帝不仅感觉咽喉清爽,而且脸上的红痘、黑斑也逐
渐消失,皮肤变得光润起来,于是,光绪十分高兴,便降下圣旨,
命它为天子藤茶。陈老师闻之急奏请皇上:如皇上降旨命它为天子
藤茶。
那百姓谁还敢喝?还是让它回到百姓之中,造福黎民百姓吧。皇
上觉得老师的话有道理,于是就降旨命它为野藤茶。由此,野藤茶
便逐渐在武夷山下流传起来,而且流传到南洋一带,至今在东南亚
各国仍享有盛誉。由于野藤茶揉制烘干后形呈白色,所以,南洋一
带又称其为白茶。
福鼎白茶的历史(下)
上世纪50年代,福鼎以生产白琳工夫红茶为主,当时红茶出口
苏联,1958年,中苏关系紧张后,生产红茶改为生产绿茶,不管如何,白茶始终都有生产或从茶农收购,保证福建省外贸出口的需要。白茶的生产量直到1963年才有了提高,福鼎茶厂白琳茶厂王亦森等
人在福建省茶叶专家指导下,在茶厂生产车间不断进行实践,运用
热风萎凋技术生产白茶,获得成功,改变了原有靠天吃饭的不利因素,大大提高白茶产量。1968年,王亦森发明了新工艺白茶后,产
量直线上升。从上世纪70年代起,白琳分厂以生产白茶为主,茉莉
花茶、绿茶为辅的格局。
从福鼎市档案馆资料了解到,1950年后,中茶公司在闽东成立
茶厂,下设茶叶收购站。茶叶属国家二类物资一级管理,任何单位
和个人不得插手收购、贩运,茶叶的内外贸易均由中茶公司统一经
营管理。白茶运往省外贸直接出口,茶叶经营完全是按计划生产。
据福建省茶叶专家陈金水先生回忆,每年同仁堂药店从福建收购50
公斤的白毫银针,作为高档药的药引。
白茶分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新工艺白茶。《中国茶叶大辞典》里把福鼎生产的银针称为北路银针,政和产的叫南路
银针,银针白毫亦称白毫银针、银针、白毫;白牡丹叫法一致;寿
眉(贡眉)一类茶,福鼎茶人把它叫作寿眉,闽北一带称贡眉。据
一些老茶人回忆,业内人士有把白茶分为闽北白茶和闽东白茶,统
称为福建白茶很久以前,白毫银针在福鼎民间自始至终有茶农晒制,
而白牡丹、新工艺白茶直至上世纪70年代才盛行,因此,在福鼎人
的心目中,白毫银针往往是白茶的代名词。
福鼎白茶名称还有一段来历,有人建议用福鼎大白茶做公共品牌,因为铁观音、大红袍都是茶树名称,能让国人所熟记。福鼎大白茶
曾经作为成品白茶的公共品牌,后来由于国内许多茶叶专家的反对,认为福鼎大白茶作为福鼎生产的白茶公共品牌不妥。2007年,福鼎
市政府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把福鼎白茶作为公共品牌,把所有的白
茶都统一起来,进行集中推广宣传。2009年,福鼎白茶的太姥银针
成为世博十大名茶,2010年,福鼎白茶荣获中国驰名商标,被越来
越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
白茶总是弥漫着神秘的气息。太姥娘娘与白茶传说,明末清初学者、诗文家周亮工的《闽小记》中记载:太姥山古有绿雪芽。卓剑
舟在《太姥山全志》中解释:今呼为白毫,香色俱绝,而尤以鸿雪
洞产者为最。性寒凉,功同犀角,为麻疹圣药。这棵长于太姥山上
具有奇异功效的白茶古树传说为兰姑受南极仙翁指点所种,用白茶
来拯救饱受麻疹折磨的乡民,并教乡民种茶,后来羽化成仙。福鼎
白茶有着如此神秘的传说,不说传说本身就与女子有关,且说白茶
如此的神秘,像是一个披着神秘面纱的女子。
经过这些故事留下来的记载,所以就把白茶叫做"女人茶"。
陈兴华:福鼎白茶的文化含量
白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福鼎作为中国白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和中华茶文化之乡,产茶历史悠久,茶叶资源丰富,茶文化底蕴
深厚。自古以来,福鼎以其独特的地域环境,国优茶树良种,精湛
的制茶技艺,丰富的制茶经验,优良的茶叶品质,多姿多彩的茶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茶叶发展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在中华茶文化
的百花园中,有福鼎茶业焕发光彩的身影。在福建对世界茶业贡献
的功劳簿里,有福鼎茶业浓墨重彩的一笔。
历史文化
白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福鼎作为中国白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和中华茶文化之乡,产茶历史悠久,茶叶资源丰富,茶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