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大令众人曰, (xie)田”——甲骨卜辞
(三耒共耕)
“千耦其耘”——《诗经》
集体耕作 (大规模简单协作)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 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 机杼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 ——唐白居易《朱陈村》
1、农具的不断改进
时期
农具
耕作技术
原始社会 商周
石器、木器、骨器;斧、镰、
耒、耜等。(农石器用为动主力)
刀耕火种
木、石、骨、蚌的,革少命量青铜
(耒耜为主)
(耜耕)
春秋战国

出现
耕 西汉

推广
术 唐朝
春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 战国出现铁犁 发明犁壁、牛耕推广;
曲辕犁(江东犁)
铁犁牛耕
成熟 ——传统步犁定型
请你解读古代农民 的生活境况?
小农经济有何特点和影响因素?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 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 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 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 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 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 责者。
——《墨子》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 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
——《孟子》
材料反映的农业经营方式有哪些特点?如何命名?何时出现? 原因?
(二)小农经济
1、确立: (1)时间: 春秋出现 ; (2)条件: ①生产力进步——铁农具和牛耕;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欣赏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 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抵风雨 夫妻恩爱苦也甜
都说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
人类文明演进历程
采集 渔猎 文明
农 耕 文 明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 。
,至于神农,人民众多, 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 天之时,分地之利,制 耒耜,教民农作.神而 化之,使民宜之,故谓 之神农也 。
②生产关系变革——土地私有。
2、小农经济的特点:
家庭为单位,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
古代 农业 特点
的小农经济
之三
你向往这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活吗?
悯农诗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秦代收“泰半之赋 ”,
使“男子力耕不足粮饷, 女子纺绩不足衣服”, 人民只能,“衣牛马之 衣,食犬彘(猪)之 食。”
木耒
河姆渡骨耜
不 断
源自文库改 春秋 进 战国

铁农具
铁犁牛耕
牛耕
战国 铁犁头 铁镰刀 铁锄
汉唐
汉画像石
唐曲辕犁
文献记载
“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鉏、夷、斤、 斸(zhu),试诸壤土”。
——《国语 • 齐语》 “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国语·晋语》
姓氏习俗
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 晋国大力士取名牛子耕;
历史纵横:请您解读
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
•古罗马《克路美拉农书》:4-5倍,
•13世纪英国《亨利农书》:3倍。
•6世纪《齐民要术》:粟的收获量为播 种量的24-200倍。
•明末清初:浙江嘉兴湖州地区水稻最 高产量可达4-5石(合今每市亩9101125斤),比20世纪末美国加州的产量 还高。
三、经营方式的演进: ——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小农经济
三、经营方式的演进: ——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一)主要的经营方式
时间 生产方式 生产力
经营方式
原始社会 刀耕火种 商周时期 耜耕
春秋以后 铁犁牛耕 精耕细作
集体劳作 低下 大规模简单协作
(千耦其耘)
提高 小农经济 (自耕农经济)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 夙兴夜寐,纺绩积任,多治麻丝葛绪,捆布参,此其分事。”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结合特点谈利弊:
拥有一定土地——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积极性 稳定性
一家一户个体生产, 缺乏交往、合作——
规模小,分工简单,很少更 新技术、不利商品经济——
受天灾、战乱、苛政和土地 兼并影响易破产——
分散性 封闭性 落后性 脆弱性
优点 弊端
(二)小农经济
1、确立: (1)时间: 春秋出现 ; (2)条件: ①生产力进步——铁农具和牛耕;
②生产关系变革——土地私有。
2、小农经济的特点: 家庭为单位,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3、评价小农经济 ①优点: 自给自足;生活较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②弊端:规模小,分工简单,难以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
灌溉 水利工程 工具
大禹治水
商周 春秋战国 两汉
三国
耒耜为主 少量青铜
铁农具和牛耕
铁精犁耕牛细耕作 犁壁、牛耕推广
芍陂、都江堰、古郑代国渠
内地:漕渠;农白业渠; 东汉王景治特黄点
边疆:西域坎之儿二井
翻车
唐朝
曲辕犁
筒车
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精耕细作”作何解释?
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 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 位面积产量。
2、灌溉工具 ①三国:翻车
人力
“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 倾于岸上……以溉稻田,日夜不息, 绝胜人力”
②唐:筒车
水力
3、、水利工程
3、水利工程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时无宝荒瓶口年,谓之天府”
坎儿井示意图
成都都江堰
鱼嘴
新疆坎儿井
二、生产方式(耕作技术)的不断进步
时间
耕作工具
原始社会 石器为主
商品经济的发展。(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 ③艰难:苛政、天灾、战乱、土地兼并等影响易破产(脆弱性)
④地位:自占主耕农导是地国位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在封建经济中始终
——《白虎通义》
南稻北粟

黄河流域
半坡遗址
长江流域 河姆渡遗址

甲骨文辨读
生肖纪年是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
1、农业的起源
(1)产生: 采集
种植
(2)格局: 南稻北粟
(3)生产结构: 种植业——为主 家畜饲养业——为辅
古代 农业 特点 之一
考古成果
农 原始 石器刀、木耕器火、种骨器
耒耜

的 商周
半坡磨制石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