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四端”的经典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四端”的经典意义
孟⼦“四端”的经典意义
(根据2015年11⽉讲座稿整理)
提要:孟⼦讲“性善”,不是指“⼈⼈⽣⽽唯善”。

关于这⼀点的争论,缘起于对“四端”的误读,本⽂将具体讨论。

孟⼦指出“⼈之异于禽兽者⼏希”,就在于能够经由“四端”的显现,反⾝⽽诚以上达“不忍⼈之⼼”的圣贤君⼦之道。

⼈⼈皆有这样的本质和潜能,叫做性善。

⼤家好。

今天的⼈⽂讲座,让我们⼀起来解读孟⼦关于“四端”的论述,了解孟⼦其⼈其学。

⾸先,要简单介绍⼀下孟⼦“四端说”的背景。

孟⼦名轲,⽣于公元前390年,是邹国(后来并⼊鲁国)⼈。

根据元⼈程复⼼撰《孟⼦年谱》,其时距离孔⼦去世(479 BC)已经89年。

很多⼈都听到过著名的孟母三迁故事。

据《史记》,孟⼦⼩的时候,家在墓地附近,孟母看到孟⼦总是和邻家孩⼦们模仿丧葬游戏,认为不利于孟⼦的成长,于是搬家。

第⼆次住在集市附近,孟⼦常和买卖⼈游戏,孟母认为不利于他的成长,于是⼜搬家。

第三次住在学宫附近,看到孟⼦模仿礼仪规制,孟母⽅才满意了。

在母亲督促下,孟⼦“旦⼣勤学不息,遂成名儒”。

[注]
孟⼦师从于⼦思(孔⼦的孙⼦),传承孔⼦之学,通五经,尤长于诗书,善以譬喻说理。

也有关于孟⼦师承的不同说法,⽐如《史记》说是学于⼦思门⼈。

孟⼦四⼗三岁(公元前347年)因齐威王之招到齐国临淄的稷下学宫,开始了游说诸侯的旅程。

他这⼀去,就在齐国住了三⼗多年。

孟⼦出世的时代,正值齐国重视申不害为代表的黄⽼法家思想、纵横家兵家、和杨墨学说。

《史记》说:“当是之时,秦⽤商鞅,楚魏⽤吴起,齐⽤孙⼦、⽥忌。

天下⽅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

⽽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赵岐也说:“(孟⼦)以儒道游于诸侯。

时君咸谓之迂阔于事,终莫能听纳其说。

” 《孟⼦题辞》
所以孟⼦在齐国待了⼆⼗年,被认为是“迂阔于事”,很少有说话的机会。

到了六⼗三岁,孟⼦回到鲁国为母亲守丧三年。

丧满以后,孟⼦周游宋、滕、魏国,七⼗⼆岁再回到齐国见齐宣王。

“四端说”初步考证应该是孟⼦七⼗⼆岁以后再次到齐国的阶段所说。

是在当时六国君主倾⼼纵横家、法家、杨墨学说等的背景下,以抗辩的姿态阐发出来。

第⼆.介绍“四端说”
孟⼦讲到“四端”的原⽂凡两见:《公孙丑上》和《告⼦上》。

原⽂如下。

孟⼦⽈:“⼈皆有不忍⼈之⼼。

先王有不忍⼈之⼼,斯有不忍⼈之政矣。

以不忍⼈之⼼,⾏不忍⼈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皆有不忍⼈之⼼者,今⼈乍见孺⼦将⼊於井,皆有怵惕恻隐之⼼,⾮所以内交於孺⼦之⽗母也,⾮所以要誉於乡党朋友也,⾮恶其声⽽然也。

由是观之,⽆恻隐之⼼,⾮⼈也;⽆羞恶之⼼,⾮⼈也;⽆辞让之⼼,⾮⼈也;⽆是⾮之⼼,⾮⼈也。

恻隐之⼼,仁之端也;羞恶之⼼,义之端也;辞让之⼼,礼之端也;是⾮之⼼,智之端也。

⼈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有是四端⽽⾃谓不能者,⾃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扩⽽充之矣,若⽕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以事⽗母。

”《公孙丑上》
孟⼦⽈:“恻隐之⼼,⼈皆有之;羞恶之⼼,⼈皆有之;恭敬之⼼,⼈皆有之;是⾮之⼼,⼈皆有之。

恻隐之⼼,仁也;羞恶之⼼,义也;恭敬之⼼,礼也;是⾮之⼼,智也。

仁义礼智,⾮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矣。

故⽈:‘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告⼦上》
这两段话的⼤意是: “不忍⼈之⼼”⼈皆有之。

何以知之?恻隐、羞恶、辞让、是⾮,这四者⼈皆⽣⽽有之。

由其发⾏,就得到仁义礼智这四种德⾏。

进可以治天下保四海,退可以成就君⼦仁⼈。

以下我们逐句来梳理。

分四层来看。

以下我们逐句来梳理。

分四层来看
⼀.不忍⼈之⼼。

原⽂:“⼈皆有不忍⼈之⼼。

先王有不忍⼈之⼼,斯有不忍⼈之政矣。

以不忍⼈之⼼,⾏不忍⼈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忍”,刚毅坚韧之谓,故《说⽂解字》释为“能也”。

也⽤作残忍冷酷、⿇⽊不仁,故《康熙辞典》说:“安于不仁⽈忍。

”段⽟裁注《说⽂》,认为能耐与忍耐,“其为能⼀也。

仁义本⽆⼆事。

先王不忍⼈之⼼,不忍⼈之政中皆必兼斯⼆者。


这⼀段⾥⾯⾸先讲“⼈皆有不忍⼈之⼼”,后⾯再以“四端”来证明。

“⼈皆有不忍⼈之⼼”,就是指先王(尧舜周⽂王)通过不忍⼈之政即“仁政”所表现出来的、深植于内、⼴⼤⽆私的仁爱之⼼这样⼀种品质。

⽽这种品质,是⼈⼈本性中皆有的。

这个“不忍⼈之⼼”,我们⼜看到孟⼦名之⽈“性”,名之⽈“良知”。

这是孟⼦着⼒要阐明的核⼼义理。

名为性,是区别于⾏⽌情感,且为⾏⽌情感所依据。

孟⼦云:“君⼦所性,仁义礼智根于⼼。

其⽣⾊也,脺然见于⾯、盎于背、施于四体。

四体不⾔⽽喻。

”《尽⼼上》
名为良知,是指其植根之深,⼏乎与⽣俱来,不假思虑⽽得。

“良”,意为“善”,⽽⼜引申为“甚”“的确”。

良久,指很久。

⽤⼼良苦,指⽤⼼很深。

所以良知,是说深深植根于⼈⼼⼈性中的善⼼爱⼼,以⾄于孩童不虑⽽知、不学⽽能。

孟⼦⽈:“⼈之所不学⽽能者,其良能也。

所不虑⽽知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不知敬其兄也。

亲亲,仁也。

敬长,义也。

⽆他,达之天下也。

”《尽⼼上》
这良知特别在两种场合得以表现出来。

⼀是亲情,⼆是敬畏。

从亲情上,推⼰及⼈,⽼吾⽼以及⼈之⽼、幼吾幼以及⼈之幼,则有下⾯讲到的见孺⼦⼊井的恻隐之⼼。

从敬畏上,考察上古盛⾏的祭祀场合,有所谓“君⼦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那样⼀种⾃反⽽诚的⼼⾏。

孟⼦在这⾥讲“不忍⼈之⼼”,即是讲在“情”的后⾯还有更深⼀层的“⼼”。

后⾯就讲到“若⽕之始然、泉之始达”。

在⼤⽕燃烧起来之前,有个⽕种;在溪流江河之前,有个泉源。

那么,“⼼”也是这样。

它区别于⾏⽌情感,且为⾏⽌情感所依据。

它是决定性的要素。

所以讲四端,是为了讲这个根于⼼的东西。

这才是孟⼦的重点。

“先王不忍⼈之⼼”,先王指三代圣王(尧舜周⽂王),是孟⼦提出来的样板,对“不忍⼈之⼼”⽴论:这个“不忍⼈之⼼”不是我孟⼦⾃造出来的,是三代圣王早已做出来、有据可查的,我主张仁政的源头在此。

然⽽孟⼦去尧舜已经两千多年,虽然孟⼦⾃⾔:“我四⼗不动⼼”、“我善养吾浩然之⽓”,虽然孟⼦已经证得这个“不忍⼈之⼼”的境界,如⼈饮⽔冷暖⾃知,如⼈照镜纤毫毕现于前。

是毫⽆疑义,毫⽆模糊之处的。

但问题是,孟⼦现在要把这个道理讲给⼤众听,要⼤家⽣起信⼼。

⼤众就会有疑问:这个“⼼”不是显露在外的,何以知道如此呢?因此接下来是对“⼈皆有不忍⼈之⼼”这个⽴论的引征。

以下相当于⾃问⾃答。

⼆.“四端”的推论
原⽂:“所以谓⼈皆有不忍⼈之⼼者,今⼈乍见孺⼦将⼊於井,皆有怵惕恻隐之⼼,⾮所以内交於孺⼦之⽗母也,⾮所以要誉於乡党朋友也,⾮恶其声⽽然也。

由是观之,⽆恻隐之⼼,⾮⼈也;⽆羞恶之⼼,⾮⼈也;⽆辞让之⼼,⾮⼈也;⽆是⾮之⼼,⾮⼈也。

恻隐之⼼,仁之端也;羞恶之⼼,义之端也;辞让之⼼,礼之端也;是⾮之⼼,智之端也。

⼈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先,我们要把这个句⼦读明⽩了。

“所以谓⼈皆有不忍⼈之⼼者”⼀句,意思是“之所以这样说”。

这句话⾮常清楚,可知“不忍⼈之⼼”是要讲的更深⼀层的本质。

⽽接下来讲“孺⼦⼊井”讲“四端”是作为“不忍⼈之⼼”的例证来譬喻解说的。

⾔其端,为说其根。

这个句式是理解的关键,很重要,⼤家都看明⽩了吧?
这句话开宗明义,讲得很清楚。

理解这个句式,不需要⾼深的训诂知识。

但是今天很多学术争论,都是因为没有看懂这⼀句话。

这⾥也分为四层推论来说。

这⾥也分为四层推论
推论⼀,推⼰⽽及⼈,幼吾幼以及⼈之幼,则有乍见孺⼦⼊井的恻隐之⼼发⽣了。

原⽂:“今⼈乍见孺⼦将⼊於井,皆有怵惕恻隐之⼼,⾮所以内交於孺⼦之⽗母也,⾮所以要誉於乡党朋友也,⾮恶其声⽽然也。


这⼀段先举譬喻:有⼈忽然看到幼童有跌⼊深井的危险,会砰然⽣起恻隐之⼼。

不是因为和他的⽗母有私交,不是为得到救⼈的声誉,也不是孩⼦的声⾳太过刺激。

是纯粹发⾃内⼼的触动。

这个反应⾮思然后得,具有本能的特征。

“今⼈乍见”,很清楚是应⽤譬喻,⽽不是在叙述实际发⽣的事情。

这个譬喻是⼈之常情,不会有⼈站出来反对。

譬喻,这在战国时期是⾮常流⾏的说理⼿法。

例如⼤家都熟悉的邹忌说齐威王、触讋说赵太后、庄⼦⼗九寓⾔。

讲譬喻,是为了启发读者去联想譬喻背后的那个整体的⼀贯的道理。

我们读孟⼦,不要忘掉孟⼦“善譬喻”这个特点。

赵岐在《孟⼦注》提出这个观点,是⾮常有见地的。

“孟⼦长於譬喻,辞不迫切⽽意已独⾄,其⾔⽈‘说《诗》者不以⽂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为得之矣。

’斯⾔殆欲使後⼈深求其意以解其⽂,不但施於说《诗》也。


现在我们读这个“孺⼦⼊井”的譬喻,就随着古⼈的讲述⼀起进⼊到“乍见孺⼦⼊井”的情景,感受到⼼灵被触动的感情交流。

这呈现出来的,是孟⼦整个“不忍⼈之⼼”推论的组成部分。

如果把这个譬喻读实了,以为是孤⽴的科学论断或理论宣⽰,就会有学术常见的许多断章取义的弊端。

把譬喻读成
理论宣⽰,本来是古⽂阅读的低级错误。

可惜这在专家学界却成为常见的事情。

近现代当代的学术,先⼊为主地把孟⼦概括为性善论、四端说、仁政和民本论。

像⾖腐似的分成那么⼏
块,“XX观、XX论”,再⽤绳⼦串起来。

这是引进的西⽅思想理论的⽅法。

那个有⾎有⾁的孟⼦就此不见了。

接下来会举出常见的例⼦。

推论⼆,“由是观之”,由此可见,这种恻隐之情是⼈⼈皆有的。

原⽂:“由是观之,⽆恻隐之⼼,⾮⼈也;⽆羞恶之⼼,⾮⼈也;⽆辞让之⼼,⾮⼈也;⽆是⾮之⼼,⾮⼈也。

”。

我们从正⾯观察到的例⼦,可谓不胜枚举。

报道说,⼀个幼⼉不慎跌进热油⼤锅,他的母亲⼀下⼦双⼿伸进热油⾥⾯把孩⼦抱出来,当此之时,只有母性的慈爱,⼜何暇顾及烫伤的危险疼痛。

报道被卷进电梯⾝亡的母亲,千钧⼀发之际把孩⼦托出险境。

⼜如有⼈溺⽔,素不相识的路⼈会跳下去相救。

⼜如,我们平时乘公交车,见⽼⼈⾛到⾝边,就会马上站起⾝来让座。

因为⼼⾥会不安。

有学者出于维护孟⼦的地位,根据这⼀句说“孟⼦断定四端就是指⼈性”。

“⽆恻隐之⼼,就不算是⼈了。

”于是⼜有种种争论。

有的学者偏喜欢从反⾯考证,引⽤现代西⽅动物学来证明动物也有舔犊情深。

好⽐虎毒不⾷⼦、天鹅丧偶不独⽣,等等。

那你怎么指证只是⼈性呢?
⼜有⼀种做训诂学物理学⼼理学哲学之研究,指四端或仅⽌于情感,或等于动物之本能,或为后天学习之情感。

以此指称 “孟⼦的理论之⽚⾯强辩”,否定孟⼦在这⾥提出的必然性内涵。

其实争论双⽅,都误读了孟⼦,把譬喻读成了理论宣⽰。

基于误读⽽做种种思辨论争,南辕北辙,毫⽆意义。

孟⼦在这⾥举出“恻隐之⼼”这个譬喻,只是说⼈⼈皆有此善念的本能反应,并⾮特指⼈类独有。

这个⾔说的逻辑不能过度解读。

⾄于⼈与禽兽的本质差异,孟⼦讲的很清楚:“⼈之异于禽兽者⼏希”,所异者,在仁⼼、不忍⼈之⼼这个根本也。

由四端反⾝⽽诚则得之,故⽈“庶民去之、君⼦存之,由仁义⾏,⾮⾏仁义也。

”《离娄下》
推论三,⾮但恻隐,还有羞恶、辞让、是⾮等⼼,也是如此。

同理其实还可以再举更多的善念,但这⾥只举了对应仁义礼智的四种。

推论四,四端这种⼈⼈具有的性质,犹如四体,随所常在。

原⽂:“恻隐之⼼,仁之端也;羞恶之⼼,义之端也;辞让之⼼,礼之端也;是⾮之⼼,智之端也。

⼈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端”,是“端倪”的意思。

可以看得到⼀个头绪、苗头。

这也是譬喻,好⽐种籽埋在⼟⾥,苗端从地⾯冒出来。

如果由此再升华成长,就显现出仁义礼智的德性。

犹如四体,“犹如”等于今⼈说“⽐如”的意思。

可知也是譬喻,显⽽易见,⾃⼰有两⼿两脚,⼈⼈都不会忘掉。

这事情明明⽩⽩。

“四体不⾔⽽喻”。

然⽽“恻隐羞恶辞让是⾮”四端,由上⾯的推论可见显然俱在,时常在⾯门放光,但是那个念头⼀闪⽽逝,为什么⼈们却视⽽不顾呢。

让我们看⼀个错读的例⼦。

流⾏的百度百科在《告⼦。

孟⼦思想》这⼀条下⾯讲到“犹如四体”,说:“如果有⼀个⼈突然对我们说:‘我发现⼿脚就长在我们的⾝上!’我们不认为他是个百分之百的⽩痴才怪。

可今天突然有⼈对我们说:“我发现仁义礼智就在我们的本性之中!”我们认为他是⽩痴还是认为他发现了“新⼤陆”呢?”
“其实往往在⼈们当中,所需要的只是“理想中”的东西,⽽不是“真实”的东西。


这位学者当然是以聪明⼈⾃居,所以看他⼈是⽩痴。

作者把孟⼦所谓“四端说”看作是⽤辩论去压服对⽅的⼀种“理论”,因⽽看到的只是作者⾃⼰⼼⽬中逻辑的⽭盾和空洞不真实的理想。

考证万⾔,莫衷⼀是。

这在学术界也有相当的代表性。

这位不署名的学者,是错读孟⼦的典型范例。

我们看经过以上四步推论,孟⼦得到结论:推论到这⾥,证明“四端”成⽴。

“端”者,是萌芽、发端的意思。

《说⽂解字》:“物初⽣之題也。

上象⽣形,下象其根也。

”《康熙辞典》:“萌也,始也,⾸也。


“四端”证成,那个萌芽下⾯的根,也就⾃然成⽴了。

“四端”是情感的本能反射,⽽“不忍⼈之⼼”是所以有这种情感的依据和根源。

因此,孟⼦证明了“⼈⼈皆有不忍⼈之⼼”成⽴。

证明良知所发的情感是根于⼼者,才是孟⼦本章的重点。

那么我们也⼩结⼀句:从以上的例⼦可以了解,读经典⼀定要谦虚恭敬,听古⼈⾃⼰讲话。

跟着孟⼦的语脉⾛,才会听懂孟⼦的原意。

如果学者关⼼的只是古⼈在⾃⼰构建的或舶来的哲学体系⾥⾯应该讲什么,他还会关⼼古⼈⾃⼰原本在讲什么吗?答案显⽽易见。

戴着这个有⾊眼镜,已经不可能了解孟⼦的完整⼈格境界,也就不可能真正知道孟⼦在讲什么意思。

三.仁义礼智
原⽂:“恻隐之⼼,仁之端也;羞恶之⼼,义之端也;辞让之⼼,礼之端也;是⾮之⼼,智之端也。

⼈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有是四端⽽⾃谓不能者,⾃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扩⽽充之矣,若⽕之始然,泉之始达。


这⼀段的前半,如上⾯已经讨论到的,既明仁义礼智,是从四端扩充⽽来,⽽不是外来的,固有其所以扩充之根源。

这个根,在于⼈⼈皆有的不忍⼈之⼼。

这⼀段的后半,着重仁义礼智,是四端的向外成长发⾏。

孟⼦形象地⽐喻为⽕种、泉源。

既然已经证明了恻隐羞恶辞让是⾮四端是根于我⼼的,仁义礼智四德也就是根于我⼼的。

就没有理由说“⼈能⽽我不能”,没有理由说⾃⼰不能扩充之。

“知皆扩⽽充之”,⼈们⼀旦了解仁义礼智本在于我,就会⾃觉地去扩充之。

我们这⾥说“⼀旦了解”,其实是需要真实体证才会的。

“瞽者⽆以与乎⽂章之观,聋者⽆以与乎钟⿎之声。

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也犹时⼥也。

”(《庄⼦。

逍遥游》肩吾问连叔)⾃⼰“不了解”⽽臧否古⼈,就像前⾯所说的那些学者专家。

如聋如哑,视⽽不见。

回到⽂本。

我们在孟⼦谈“四端”的前篇《梁惠王上》已经读到,齐宣王见⼈牵⽜去祭祀⽽不忍,孟⼦⾸先肯定他说:“是⼼⾜以王矣。

” 再问:“然⽽今恩⾜以及禽兽,⽽功不⾄于百姓者独何与?”再启发说:“⽼吾⽼以及⼈之⽼,幼吾幼以及⼈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梁惠王上》
本篇读到这⾥,我们就可以了解,孟⼦为什么那么委婉曲折地去说服齐宣王,⼜为什么对他抱有这么⾼的期望去实现保民⽽王。

换⾔之,前⾯先诲⼈不倦地提出推举仁义的案例,继⽽点出国运消长的天时地利⼈和,这⾥才讲出来其中的深植于⼈
⼼的必然性的原理。

我们这样读下来,真是脉络灿然现前啊。

“有是四端⽽⾃谓不能者,⾃贼者也。

”贼,是“贼害”的意思。

孟⼦说,我已经证明给你们⼤家看到了,如果还是对仁义礼智不能⾃肯⾃信,那只能说是⾃欺欺⼈。

“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如果⾂⼦再主张国君不具备开发仁义礼智的潜质,那就是在戕害国君了。

那也就是害国家、害⼀国之⼈民。

我们加⼀句:谓其民不能者,是贼其民也。

孟⼦讲“四端”,根本的⼀条,就是亲⾝体验孔⼦所传的圣贤⼼法,信⾃信他,信⼈⼈有可能经由圣⼈引领⽽学习成就尧舜那样的⼈格。

孟⼦讲“尽⼼知性知天”,其实就是这样⼀种真切的修学体验,掏⼼掏肺,要让后⼈知道有这么⼀回事情。

仁⼈君⼦,真实见到⾃⼰的不忍⼈之⼼流⾏,则有不忍贼其君、不忍贼天下民众,虽千万⼈吾往矣。

这就是孟⼦所
谓“浩然之⽓” 。

这就是孟⼦所说的“仁义”。

⼀部《孟⼦》,到这⾥才深⼊剖析,原来仁义是根于⼼,始于情,成于德,流⾏于天下。

四.劝⾏仁政
原⽂:“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扩⽽充之矣,若⽕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以事⽗母。


这⼀段是结语。

回应起⾸“先王有不忍⼈之⼼,斯有不忍⼈之政矣。

以不忍⼈之⼼,⾏不忍⼈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

苟,就是“⼀旦”,这⾥是“只要”的意思。

充之,是接着“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扩⽽充之矣”⽽⾔。

恻隐之⼼,仁之端也。

扩充恻隐之⼼,就得到仁爱之德。

发⼼爱家⼈,爱邻⾥,爱社稷。

扩充羞恶之⼼,就得到义之德,就能信守道义法纪。

扩充辞让之⼼,就得到礼之德。

恭敬有礼、谦虚谨慎。

扩充是⾮之⼼,就得到智之德。

明辨⼤是⼤⾮,⾏义以达道。

苟能充之,那个⽕种,(在⽕⽯⽕镰作⽤下)已经燃烧起来了。

那个泉源,已经冒出深⼭地表潺潺流淌。

孟⼦这⾥再来强调,只要发⼼,⼈⼈都具备四端的条件;由此扩充德性,仁义礼智不可胜⽤。

“扩充”就要说到修学的⼯夫,包含了警醒、反思、⾃省、见贤思齐⽽有追求、学习和⾃我完善。

这样⼀种学习,如《中庸》说“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贯穿其中的就是“格物致知”。

我们这样来学习,推⼰之⼼给予亲⼈邻⼈乃⾄天下⼈,就会有以天下为⼰任的⼤愿,⼀发⽽不可抑⽌。

所以说犹如⽕之燎原,如泉之沛然流成江河。

这叫做不可胜⽤。

那么“以不忍⼈之⼼、⾏不忍⼈之政”、推⾏仁政,是⽔到渠成的。

故⽈“由仁义⾏,⾮⾏仁义也。

”从⼼⽽发,不是喊⼀个⼝号。

得真实的⼈⽣受⽤,不是僵死的教条。

因此,⼈⼼所向,保四海,王天下,都是应有之义。

对有道之君,仁政是必然的选择。

对仁⼈君⼦,四德是必然的追求。

反之,“不⾜以事⽗母”。

这⾥⾯对⽗母⽽⾔,是不肖⼦,是禽兽。

对本⼈⽽⾔,不能存养本具德性,放任物欲,则与禽兽⽆异。

这样的⼈,朋友背之,国⼈弃之。

如商纣、如六国之君、如秦始皇⼆世。

国⼟社稷不保,⾃⼰的财富性命也不保,乃⾄⽆以奉养⽗母,是可以预见的。

到了那个时候,再来抱怨⾃⼰运⽓不好,正所谓“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天作孽,犹可活;⾃作孽,不可活。


常见很多⼈,家庭、事业失败,就怨天尤⼈。

如果平时懂得“苟能充之、⾜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以事⽗母”的道理,懂得反省⾃⼰,结果⼀定不会是那样。

以上,我们⼤致研究了孟⼦说“四端”的内容。

第三.孟⼦所说的经典意义与智慧遗产
⼀.孟⼦指出来向上⼀路。

“仁义”是孟⼦学说的核⼼。

⼀部《孟⼦》,讲到这⾥为我们剖析明⽩,原来仁义是根于⼼,始于情,成于德,流⾏于天下。

不是哲学思辨,不是历史上所谓“迂阔不切实际的理论”,不是只存在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


活泼泼的。

孟⼦以⽣活中的“四端” 实例来譬喻启发⼈们,不管你是不是注意到体认到,那个“不忍⼈之⼼”都⼗⾜真⾦的蕴含在⼼灵深处。

千载之下,与古圣贤本源不⼆。

开发出来,就是不可胜⽤的宝藏,可以修⾝齐家治国平天下。

虽然本源不⼆,但不是每⼀个⼈都能明⽩。

会的⼈,动⼼触⽬,随时都见到这四端,在那⾥提醒⾃⼰,启发⾃⼰;随时都有这个泉源活⽔。

所以在孔⼦的时代有“君⼦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其后⼀千多年王阳明讲致良知,循着每事每物追究进去,都可以找到本然良知。

所谓“先圣后圣,其揆⼀也。

”《离娄下》
不会的⼈,听⽽不闻,视⽽不见。

就像孟⼦说的,好像⼈⼈都有四体,偏偏⼤家就⿇痹(像偏瘫)没有感觉。

就像孟⼦的这个譬喻。

孟⼦谓⾼⼦⽈:“⼭径之蹊间,介然⽤之⽽成路。

为间不⽤,则茅塞之矣。

今茅塞⼦之⼼矣。

”《尽⼼下》
道路弃⽽不⽤就⽣满荒草,⾃⼼如果失于察照,也会放佚⽽悖道,还⾃以为聪明。

像⾼⼦这样的例⼦,虽然古已有之,但今天更多了。

所以说: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孟⼦讲 “仁义礼智,⾮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矣。

故⽈:‘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
什么是“思”,什么是“求”呢?这个就是修学的⼯夫。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诚,乐莫⼤焉。

”《尽⼼上》孟⼦讲⾃⼰这个法门,就是这样简单。

即由恻隐羞恶辞让是⾮的端倪,反省内观,绝不放过,务要真实见到与古仁⼈同源不⼆的这个不忍⼈之⼼。

所以孟⼦批评告⼦说:“‘不得于⾔、勿求于⼼’,不可。


反省内观,是中华传统智慧的基本特征。

明代四⼤⾼僧之⼀的莲池⼤师指出,世上有两种思维:“从内思外者,思之思之,⼜重思之,思⽆尽⽽真弥远也。

从外思内者,思之思之,⼜重思之,思尽⽽还源也。

”《⽵窗随笔》
思外,是现代所有“科学”“哲学”的思维⽅式。

它的特征是向外驰求。

从主客⼆元对⽴的⽴场出发,以⾃我为中⼼去看待万事万物,叫做“向外”,追求新颖、⾼妙、试图穷尽世界万物以为思辨,视为聪明才智,这叫做“驰求”。

新的事物和规律层出不穷,今天不断有新的“真理”推翻昨天的终极真理;这个⼼也永远在半路上徘徊游荡。

所以说“思⽆尽⽽真弥远”。

思内,是古今圣贤的思维⽅式。

随时向⾃⼰内⼼去观照,向内⼼深处追究。

打⼀个⽐⽅,好⽐在⼤街上追⼀个⼩偷,初时看到⾝边有店铺路⼈种种光景;后来追进⼩巷,没有了那些光景,只见⼀条窄路向前;再后来追到了巷尾,前⾯再也没有去路。

这个叫做“尽”,就是穷尽。

这时候看到的就是“良知”“不忍⼈之⼼”那个终极的本源,⾚裸裸地浮现出来,古今不⼆,从容中道。

所以说“思尽⽽还源”。

他为什么说个“还”?还,就像游⼦回到久别的家。

⼀颗⼼落地,踏踏实实,安稳舒展。

从容中道,正好做⼀切科学技术的主⼈公。

孟⼦特别讲他⾃⼰的经验:“尽其⼼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抓住善念⼀闪的机会时时做这个⼯夫,所谓格物致知,即此义也。

孟⼦⾃⼰是这么学过来,“必有事焉”,养浩然之⽓,乃⾄尽⼼知性知天,⽣命就此改观。

所以他说:“⼈⼈皆可为尧舜。


三.有诸⼰之谓信
这么⼀个简单的法门,现代有那么多⼈在专业的业余的研究着,为什么真正了解是这么难呢?为什么我们看到很多⼈不相信孟⼦、诽谤孟⼦呢?
还是让孟⼦⾃⼰来说话。

弟⼦浩⽣不害问:“何谓善?何谓信?” 孟⼦⽈:“可欲之谓善,有诸⼰之谓信。

充实之谓美,充实⽽有光辉之谓⼤,⼤⽽化之之谓圣,圣⽽不可知之之谓神。

”《尽⼼下》
经典的意义在于,我们读孟⼦,读经典,不是只在读⼀些警句、背⼀些教条。

我们今天聚到⼀起,因为对于孔孟之学有兴趣,要来探讨⼀番。

这个兴趣好乐,就是“欲”。

如果只是喜好,只是停留在⽂字上⾯,那是不够的。

必须真实地体验到,见到古⼈的⼈格境界,叫做有诸⼰。

有诸⼰,你才会信。

读《论语》,孔⼦说:“朝闻道,⼣死可矣!”这⾥说“闻道”,就是听闻⽽且真实了解⼤道,就是“有诸⼰”。

因此我们知道,真信不是⼀件轻易草率的事情。

那是给⾃⼰的⽣命找到⼀个⽴⾜之处。

⼈们常说到“信仰”,能够有诸⼰,就是信仰了。

那么“信”了以后,“充实”⽽显现出美德。

这个就是价值观的挺⽴。

孟⼦说:“君⼦所性,仁义礼智根于⼼。

其⽣⾊也,脺然见于⾯、盎于背、施于四体。

四体不⾔⽽喻。

”《尽⼼上》
孟⼦说:“存乎⼈者,莫良于眸⼦。

眸⼦不能掩其恶。

胸中正,则眸⼦了焉;胸中不正,则眸⼦眊焉。

听其⾔也,观其眸⼦,⼈焉廋哉?”《离娄上》
可见君⼦之风,透过举⼿投⾜、⼀⾔⼀⾏,都会显现出来。

⽣活、⼯作,待⼈、接物,莫⾮是道。

⼈们天天呼喊道德。

但是圣贤君⼦,他那个道德不是⼤⽽空。

他也和我们⼀样有柴⽶油盐酱醋茶的需要。

他也经常要做出抉择。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者不可得兼,舍鱼⽽取熊掌者也。

⽣,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者不可得兼,舍⽣⽽取义者也。

⽣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之所欲莫甚于⽣,则凡可以得⽣者,何不⽤也?使⼈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有不⽤也,由是则可以辟患⽽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者,所恶有甚于死者,⾮独贤者有是⼼也,⼈皆有之,贤者能勿丧⽿。

”《告⼦上》
君⼦不是没有物质的需要,然⽽“所欲有甚于⽣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何况其他。

这些物质需要和⼼中的“道”⽐起来,和⾏义以达道的愿⼼⽐起来,太渺⼩了。

份量太轻了。

放在“⼼”的天枰上,结果⽴现。

“贤哉回也!⼀箪⾷,⼀瓢饮,在陋巷。

⼈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丈夫。


所以我们看古⼈做出抉择,没有丝毫的勉强委屈。

“有诸⼰”,你就不会把这个当作清谈。

这样的抉择,你天天在做、时时在做,⼤家在看。

这就是“充实⽽有光辉”。

影响所及,好⽐刚开始点燃⼀根⽕柴,这根⽕柴的光亮慢慢地增长,像⼀点蜡烛了;蜡烛光再增长,成了⼀盏灯;灯⽕由⼩变⼤,灯光所照,由近及远,乃⾄于最终⽆远弗届。

正所谓“君⼦不出家⽽成教于国。

”《⼤学》讲齐家治国平天下,“欲治其国者,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必先修其⾝”。

就是随着我们修学得⼒,境界提升,这个光辉越⼤越亮,照耀的范围就越⼴⼤。

四.道性善
孟⼦讲⼈⼈皆有不忍⼈之⼼,讲⼈⼈皆可为尧舜。

这不是主张⼈性善吗?
是的。

但为什么研究儒学的⼈不信?为什么我们很多⼈不信?
我们先要廓清,流⾏的说法认为“讲性善就是相信⼈⼈⽣⽽唯善、排斥物质需求”,这不符合孟⼦的原意。

孟⼦讲“性善”,不是指“⼈⼈⽣⽽唯善”。

关于这⼀点的争论,缘起于对“四端”的误读,已在前⾯的讨论过。

孟⼦指出“⼈之异于禽兽者⼏希”,就在于能够经由“四端”的显现,反⾝⽽诚以上达“不忍⼈之⼼”的圣贤君⼦之道。

⼈⼈皆有这样的本质和潜能,叫做性善。

可知孟⼦的重点,完全不在“排斥物质需求或‘⼩⼈合法性’”,⽽是要“成就⼤⼈君⼦”,经由圣贤君⼦的引领,实现社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