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
(考试总分:150 分)
一、语言表达(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7分)
1.(7分)抗击疫情同样是家国情怀的精神洗礼
曾走过绿茵花溪,也踏过枯骨万里,辉huáng( )于史、溢彩于今的五千年华夏文明,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品格──家国情怀。
汗青万卷,字里行间洋溢着的都是满满的家国之情,多少cāng()桑付流水,常念家国在心怀。
家国情怀高扬对国家和家庭共同体的认同、关心、热爱、维护、奉献和担当,是中华民族精神演绎的主脉和内里呈现的核心精髓,是中华儿女灵魂深处家国一体的情感共识,是凝聚民族共同体的心理基础,也是爱国主义精神产生的伦理前提。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网》,有删改)(1).读到上述文字的小江备受启发,将之誊抄于摘录本并仔细研读。
辉huáng_____cāng_____桑
(2).朗读时,小江不知道加点字的读音,请标出正确读音。
炽热_____精髓_____
(3).下列哪一项解说有误?请你帮小江辨别。
( )
A.“把书送去”“比前天热”“在读书”加点的词都是介词,它们都没有单独使用,而是跟名词结合在一起组成短语。
B.“曾”是副词,“了”是助词,“和”是连词。
C.划线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语言富有气势。
D.划线句子没有语病。
二、选择题(本题共计2小题,总分6分)
2.(3分)小江有感而发,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其中,有一处的词语使用有误,它是( )。
不同的时代,家国情怀有着不同的内涵。
千百年来,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秉持着A.鞠躬尽瘁的精神,B.奋不顾身奔赴历史浪潮中,中华民族才能从磨难中觉醒,再绝境中逆袭。
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
战争时代,C.惊心动魄的是英雄和平年代,坚守岗位的平凡人也是英雄。
正因为有这些英雄们,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绝不会是D.海市蜃楼!
3.(3分)小江整理了近阶段所学知识,下列有关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
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
B.律诗通常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其中首联和颔联的上下句必须对偶。
C.《孙权劝学》中“卿今当涂掌事”的“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D.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
三、默写(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8分)
4.(8分)请你帮小江把古诗文名句填写完整:
(1).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2).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
(3).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
(5).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
( 韩愈《晚春》)
(6).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
(韩愈《晚春》)
(7).《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寒冷、生活艰苦的画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8分)
5.(8分)班级拟开展一次“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小江参与了策划和组织。
(1).班委会组织同学设计了“孝亲敬老”活动海报,遗憾的是,这份海报缺少一个凝练、醒目又具吸引力的标题,小江请你帮忙设计。
友情提醒:只写“孝亲敬老”可不能得分哦。
(2).班级组织了一次征文比赛,题目是《爸爸/妈妈,您辛苦了》,评选了一二三等奖若干名,颁奖典礼邀请部分学生家长参加,班委会请小江担任这次颁奖典礼的主持人,请你帮他提前准备典礼的开场白文字稿,100字以内。
(3).其中一个活动是“讲述古人的孝亲故事”,小江在网上搜索到《世说新语》中的一个小故事:
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
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使守之。
时风雨忽至,祥抱树而
泣。
祥尝在别床眼,母自往暗斫之。
值祥私起,空斫得被。
既还,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死。
母于是感悟,爱之如已子。
小江讲完这个故事,同学们反响不一,有人说,王祥孝亲敬老,值得学习;也有人说,王祥的“孝”是“愚孝”,他曲解了“孝”的本义,对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
五、名著阅读(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11分)
6.(11分)班级组织阅读名著《骆驼祥子》,
(1).大概浏览了全文,小江了解到祥子最大的梦想是_____。
他一共三次攒钱买车,第一辆因_____没有了,第二辆被_____抢走,第三辆因_____而被卖掉。
(2).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小江用比较研究的读书方法对《西游记》和《骆驼祥子》进行了研究,从主题角度提炼出了一个关键词“磨难”。
你能结合这两部小说的内容,以孙悟空和祥子为对象,帮助他阐述提炼出这个关键词的理由吗?虽然两人都经历了“磨难”,但结局不同,你能分别写出来吗?
(3).为了更深入了解祥子,小江查阅了老舍先生的创作感想,看到这么一段话“我的主角(祥子)不但吃的苦,喝的苦,连一阵风,一场雨,也给他的精神以无情的苦刑。
”请结合《骆驼祥子》整本书的内容帮小江理解这句话。
六、诗词鉴赏(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5分)
7.(5分)喜雨
(唐)白居易
西北油然云势浓,须臾滂沛雨飘空。
顿疏万物焦枯意,定看秋郊稼穑丰。
(1).这首诗言简义丰,请仔细体会下,字里行间倾注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2).说说三、四句开头两字“顿”字和“定”字在突出标题“喜”字上的作用。
七、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15分)
8.(15分)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人。
原名敦实,避英宗讳改焉。
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①,为分宁主簿。
有狱①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
惊曰:“老吏不如也。
”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
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
逵,酷悍吏也,众莫①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①手版①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逵悟,因得免。
(选自《宋史·周敦颐传》)【注释】①任,推荐。
①狱,案件。
①莫,没有。
①委,放下,扔下。
①手版,笏板,是古时大
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老吏不如也__________ ①法不当死__________①将弃官去__________①逵悟
__________
(2).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两处)。
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孙权劝学》)
(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卖油翁》)
(4).周敦颐酷爱雅丽端庄的莲花,曾在府署东侧挖池种莲,名为“爱莲池”。
盛夏时分,他常漫步池畔,欣赏着清幽玉洁的莲花,口诵《爱莲说》。
而作为我国理学的开山鼻祖,他本人不就是一朵莲吗?请你结合本文内容,说说周效颐与莲的相似之处。
链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节选)
八、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2小题,总分27分)
9.(12分)致孩子
夏风
一
亲爱的孩子,今天你所见到的,是你出生以来,从未见过的场景。
城市实行管控,学校推迟开学,街道空无一人,社区闭门禁行。
这是你正在面对的世界,你从未想到,也不曾预见。
这个世界永远充满不确定性。
你不知道你未来是什么样子,我们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但今天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努力在不确定中找到一种确定。
瘟疫无情,你看见科学家废寝忘食地研究病理,他们在寻求规律, 人生无常,你看见医疗队争分夺秒地抢教病人,他们在捍卫生命。
能够在不确定中确定的,应该是每一个人在当下所付出的行动,以及对未来所持有的信任。
人类世界进程中,无论是面对饥荒、瘟疫、灾害,还是历经坎坷、跌宕、艰险,我们始
终在不确定中确信——光明能驱逐黑暗,知识能消褪愚昧,温暖能融化寒冰。
二
成长的过程,是认识未知世界的过程;学习的过程,是掌世界规律的过程。
人类一直在与自己的无知做斗争,与影响生存的不确定性做斗争。
正如对疫情的防控,我们在奋力拓展知识的边界,探索科学的路径。
这个过程充满艰辛,乃至需要付出生命。
这些获取的知识、积累的经验、汲取的教训将代代相传,让人类得以应对未来世界的
挑战。
亲爱的孩子,你今天所学习的内容,都是人类群体智慧的结晶。
世界在加速发展,气候变化、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问题纷至沓来,我们会面临很多突如其来的风险和困境。
无论今后你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现在所需要确定的是——好好学习,为不确定的未来增加确定性。
愿你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应对世界的挑战时,不至于惊慌失措;愿你有果敢的行动措施,面对人生的风暴时,不至于举棋不定。
愿你也能像今天为我们而战的人们一样,胸怀责任,肩负使命。
亲爱的孩子,请为自己的未来写一份预案,用行动去响应。
三
女孩怎么也没想到,见妈妈最后一面,是在妈妈被送到医院隔离前。
可当妈妈去世时,她只能追着开往殡仪馆的车,一个劲地哭喊着“妈妈”。
空旷的路,寒冷的风,再也没有妈妈的回应。
这是一个家庭最大的不幸。
亲爱的孩子,有些人逝去,你会看到相关的报道,有些人逝去,可能只是第二天报纸上的一个统计数字可是,希望你多年以后回首今天所发生的一切,眼前不仅仅是一个个数字。
因为,即使是个数字,也代表着一个生命。
你要透过这些冰凉的数字,看到那一个个突然破碎的家庭,看到那一双双满含泪水的眼睛。
悲悯是世界上伟大的情怀。
只有当你的眼里有了一个个人,你的内心才有真正的悲悯。
四
请相信,我们对这个世界所做的一切,最后可能会落到每一个人的身上。
很多年后,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请从人的角度去换位思考,去用心感悟,去身体力行。
在考虑后果时,在做出选择时,在付诸行动时,希望你永远心存敬畏,永远满怀深情,真正去体察每一个人的处境,关心每一个人的冷暖,共情每一个人的命运。
每一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家庭;每一个人,是父母的孩子,是孩子的父母。
他伤心,一家人伤心;他快乐,一家人快乐;他的幸福,是一家人的幸福;他的不幸,是一家人的不幸。
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中,每一个生命都渴望点滴温情。
请用你的溫度给他以温暖、用你的爱心给他以信心。
纵然生活充满艰辛,让心灵不要麻木。
人性的光辉,会化作深夜最闪亮的星。
五
今天的瘟疫里,有未来的疫苗。
从出生至今,你打过百白破疫苗,你接种过麻疹疫苗、水痘疫苗。
这些疫苗,都在为你
的身体抗御病毒和病菌。
亲爱的孩子,愿今天所发生的一切能够成为你人生的疫苗──在你一生当中,为你应答良知,祛除烦乱,净化心灵。
愿你的人生能美好,有正直的品格,有睿智的才识,有健康的身心。
每一个孩子都好,未来就好。
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景。
(选自《中国教师报》,有删改)(1).上文以“孩子”为言说对象,其写作目的是()
A.说明疫情为什么来临
B.解释疫情为什么可怕
C.强调疫情需要孩子们参与
D.阐述疫情给孩子们的启示
(2).前面四个部分思路较难把握。
为帮助同桌理清行文思路,一位同学写了下面段文字。
请你在下面空白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这个世界永远充满不确定性,所以应该(1)_____一努力在“不确定”中找到一种“确定”,找到了“确定”还不够,还要(2)_____,为不确定的未来增加确定性。
生活中总有苦难和艰辛。
看到别人的苦难和艰辛,内心要有真正的悲悯。
怎么才能让内心有真正的悲
悯?(3)_____。
具体而言,就是换位思考,用心感悟,身体力行。
(3).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写出第五部分画线句中“疫苗”一词的本义和比喻义。
(4).上文在家长朋友圈传播很广,点赞很多。
请你多角度探究其原因。
10.(15分)父亲的粽叶树
王晓阳
①父亲喜欢树,更喜欢种树。
①有一年夏天,父亲从外地带来了几棵小树,纤弱的树枝上长着硕大狭长的绿叶,仿佛一叶扁舟。
我兴奋地跑过去,问道“父亲,这是什么树啊?”“这是粽叶树,粽叶可以包粽子!”父亲抚摸着我的小脑袋,笑呵呵地说。
“有粽叶就可以包粽子吃啰!”我的眼中流淌出莫大的喜悦。
粽子,多么富有生活气息的美食,想一想都感觉口齿留香!
①父亲在屋后挖了四个树坑,撒下一层绿肥,把粽叶树种在里面,平土、压实、浇水,每天当做宝贝疙瘩似的精心照料着。
刚刚种下的时候,我每天都跑去看他们成活了没有,小小的内心盼望着,期待它的翠绿。
第一天,叶子还有点卷第二天,叶子便挺起来了;第三天,小树的叶子便泛了光,看着精神起来了。
小树们没有辜负父亲的深情,长势旺盛,迅速抢占地盘,不到一年,就长到一人高。
叶子挤挤挨挨、层层叠叠,葳蕤葱翠。
沐浴晨光,随风起舞,父
亲没事时就这里看看,那里摸摸,仿佛在看他的小儿子,眼神中满是欢喜。
①端午节前夕,阳光火热,夏风习习,蝉声把大地濯洗了一遍又一遍。
父亲兴奋地带着我和姐姐来到粽叶树下,采摘粽叶。
那一片片扁舟似的粽叶在风中挥舞,发出沙沙的声响。
我们小心翼翼地把翠绿饱满的粽叶摘下,轻放在篮子里。
这些脱离母体的绿叶,依然保持着盎然的青翠,将与粽子一起走上人们的餐桌上,奉献出淡淡的清香。
父亲对我和姐姐说“粽叶树生命力强,不择地而生,为人们倾尽所有,奉献出生命的翠绿。
要求于人的极少,给予别人的很多,我希望你们以后做粽叶树一样的人!”
①我们摘了满满一篮子粽叶,提到水井旁,洗净,拿到家里包粽子。
父亲把柴火烧得噼里啪啦的,母亲包粽子,我和姐姐在一旁打下手。
母亲将粽叶折成一个小袋,把洗净的糯米、枣儿、花生搅合在一起的馅儿放入其中,压实,一折一扣一绕,再把粽子线系上,一个饱满笨拙的粽子就成型了。
然后把粽子放在热气腾腾的锅里煮上两三个小时,等到粽香溢出时,粽子就熟了。
我迫不及待地伸出手去拿,父亲说,小心烫着,心急吃不得粽子!这时,父亲会吩咐我和姐姐把粽子和粽叶送给左邻右舍,共同分享粽叶的清香!
①长大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才知道,粽叶树实际上就是箬竹,粽叶就是箬竹叶。
箬竹叶能提供多酚类物质和钾元素,蒸制时渗入米内,有利于提高人体的抗热机能,不仅可以包粽子、做斗笠,还可用来加工制造箬竹酒、饲料、造纸及提取多糖等,对癌症特有的恶液质具有防治功效。
想不到,在我的认知中,单纯的粽叶竟然有这么多的用途!小小的粽叶都能如此,我是不是也多发挥一些光和热。
①岁月流转,传承不断。
端午节快到了,大街上又开始卖艾蒿和各种各样的粽子。
粽叶飘香中,遥远的山村,父母已经再度泡好了米,正在一片片摘下粽叶,一边叨念着远方的我。
(选自《春城晚报》2020 年6月25日,有删改)(1).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我”的情感发生的变化。
好奇—_____— _____—_____
(2).品析语言。
(1)第一天,叶子还有点卷;第二天,叶子便挺起来了;第三天,小树的叶子便泛了光,看着精神起来了。
(从描写的角度)
(2)那一片片扁舟似的粽叶在风中挥舞,发出沙沙的声响。
(从修辞的角度)
(3).文章主要围绕“父亲的粽叶树”展开,第①段却在写粽叶的作用,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结合文章分析。
(4).联系整篇文章,思考寄托了父亲和我怎样的情思?
九、作文(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63分)
11.(63分)你对家人的担心,体现的是亲情关爱;你对学习的担心,体现的是自我砥砺;你对工作的担心,体现的是敬业担当·····各行各业,不同身份对不同人物或事情的担心,都有不同的内涵。
作为学生的你,又作为子女、晚辈,又作为班级、学校和社会等不同集体的一份子,该如何理解你自身经历或你身边所见所闻的担心呢?
请以“担心”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 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 字。
2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
3.请认真书写。
答案
一、语言表达(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7分)
1.(7分)(1).煌沧
(2).chì suǐ
(3).A.“在读书”的“在”是副词,“正在”之意,也没有跟名词结合在一起,“读书”是动词。
二、选择题(本题共计2小题,总分6分)
2.(3分)【答案】C
3.(3分)【答案】B
【解析】律诗规定的是颔联和颈联的上下句必须对仗
三、默写(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8分)
4.(8分)(1).万里赴戎机
(2).弹琴复长啸
(3).此夜曲中闻折柳
(4).凭君传语报平安
(5).百般红紫斗芳菲
(6).惟解漫天作雪飞
(7).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四、综合性学习(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8分)
5.(8分)(1).示例一:倡孝扬善,构建和谐;示例二:敬老从心做起,助老从我做起。
(言之有理即可)
(2).本活动的开场白要有三部分内容:称呼问候语+活动目的+导入语。
示例: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赡养老人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为弘扬美德,我班组织了一次征文比赛,题目是《爸爸/妈妈,您辛苦了》。
在这次活动中,涌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现在我宣布颁奖典礼开始!(言之有理即可)
(3).示例一:王祥孝亲敬老,值得学习。
在王祥所处的时代,他的“孝”是社会普遍认可并推崇的。
我们要理解人物所处的特殊的历史时代背景,而不能一味指责人物是愚孝。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传承并弘扬这种美德,孝亲爱老。
我们学习王祥的孝心,但不是盲从他的行为。
如果父母确实做得不对,我们委婉地指出、甚至反对,帮助他们改正,也是一种孝顺。
孝顺父母不是对父母一味地盲从,而是发自内心地尊重、敬爱和关心。
示例二:王祥的“孝”是“愚孝”。
王祥一心孝敬,但后母却无故要取他的性命,他还主动跪前请死,实在愚蠢。
我们要孝亲敬老,但不是一味地盲从。
对于父母的无理要求,不当行为,我们委婉地指出、甚至反对,帮助他们改正,也是一种孝顺。
孝是发自内心地尊重、敬爱和关心。
五、名著阅读(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11分)
6.(11分)(1).有一辆自己的新车,被匪兵抢走,孙侦探,虎妞难产死去
(2).示例:《西游记》中孙悟空因大闹天宫被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护送唐僧西天取
经,历经八十一难,斩妖除魔,最终取经成功,被封为斗战胜佛。
《骆驼祥子》中祥子力图通过个人奋斗摆脱悲惨命运,经历“三起三落”。
在梦想一次次破灭之后,祥子渐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最后沦为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3).要强的祥子为了生活,烈日下挥汗如雨,暴雨中跌爬滚打。
连祥子自己都说“天气仿佛成心跟他过不去”,恶劣的天气,无情击打。
然而,比自然带来的伤痛更严重是精神痛苦,它来源于无情的社会和没有公道的世界。
坐车的人冷酷无情,在极端的天气下连一个铜板也不愿多给,大兵、孙侦探更是诈空祥子的血汗钱,让祥子精神受到重创,心爱的人被逼死,让他失去生活的希望。
六、诗词鉴赏(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5分)
7.(5分)(1).为这场及时雨带来庄稼丰收而高兴,表现出一种关注下层百姓的情怀。
(2).'顿'表明这场雨来得及时,立刻缓解了旱情;'定',表现了作者对秋天粮食的丰收充满了信心。
这两个字的运用,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七、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15分)
8.(15分)(1).①赶得上①按法律①离开①醒悟,明白
(2).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
(3).(1)像这样还能做官吗!用杀人的做法来取悦上级,我不做(这样的事)。
(2)(3)略(4).面对王逵的酷悍,无人敢相争,而周敦顾却独自与其论辩,他的高洁、正直。
他宁可不做官,也不杀人以媚人,这份正直,正与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相吻合。
参考译文: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
原名敦实,避讳英宗旧讳而改了名字。
由于舅舅龙图阁学士郑向的推荐,做了分宁县的主簿。
有一件案子拖了好久不能判决,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
县里的人吃惊地说“老狱吏也比不上啊!”部使者推荐他,调任他到南安担任军司理曹参军。
有个囚犯根据法律不应当判处死刑,转运使王逵想重判他。
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吏,大家没人敢和他争,周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辩,王逵不听,周敦颐就扔下笏板回了家,打算辞官而去,说“像这样还能做官吗,用杀人的做法来取悦于上级,我不做。
”王逵明白过来了,这个囚犯才免于一死。
八、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2小题,总分27分)
9.(12分)(1).D
(2).(1)付出行动,持有信心(2)好好学习(3)眼里要有一个个人
(3).本义:为身体抗御病毒和病菌的药物制剂。
比喻义:从眼前的苦难或艰辛中获取的,可以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办法,和应该具有的美好情怀和人性。
(4).(1)以疫情为背景,紧密联系当下,较易引起关注;(2)以孩子为言说对象,引导孩子正确面对艰难困苦,启发孩子认真审视自我,有积极的教育意义;(3)文章说理生动,言辞恳切,感情真挚,没有生硬说教之感,容易被孩子接受;(4)孩子是每个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每一个孩子都好”
是每个家长的愿望,所以特别容易引起家长共鸣;(5)文章说到的为未来不可测的风险和困境做好准备,对别人的苦难要有悲悯之心,要胸怀责任,肩负使命等,对家长自身也有意义。
10.(15分)(1).喜悦,期待,小心翼翼(包含深情)
(2).(1)“卷”“挺”“泛”等词运用了动作描写,生动形象的表现了粽叶生长舒展的形态,表达了我对它成长的期待之情。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粽叶比作一叶扁舟,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粽叶的
形态,表达了我对粽叶的喜爱之情。
(3).①本段运用了插叙的写作手法;①补充交代粽叶的其它用途,丰富文章的内容;①表达作者对粽叶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
(4).粽叶树寄托了父亲对我们做人的教诲:①生命力顽强,敢于面对任何困难;①无私奉献,不求回报。
父母和我之间思念的情感纽带。
九、作文(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63分)
11.(63分)【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