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粤教版必修二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学案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弹劾./隔阂.炽.热/整饬.不可胜数./数.典忘祖
B.旖.旎/绮.丽扑朔./追溯.强.人所难/富国强.兵
C.徜徉./佯.装隽.永/镌.刻自怨自艾./期期艾.艾
D.聒.噪/恬.静亢.奋/伉.俪哄.堂大笑/一哄.而散
解析:选B。
A项,hé,chì,shǔ;B项,yǐ/qǐ,shuò/sù,qiǎnɡ/qiánɡ;C项,yánɡ,juàn/juān,yì/ài;D项,ɡuō/tián,kànɡ,hōnɡ/hònɡ。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盛夏的武汉城真不愧有“火炉”之称,炎天烈日,__________,不仅罕见外地旅游者,即使是本地市民也都愿意待在家中,享受着空调带来的清凉。
②在确定国家旅游日的具体日期时,我们期待有关部门________,排除各种沾染了浓厚商业气息的建议的干扰,使“中国旅游日”真正成为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节日。
③作为一名检察官,唯有常怀一颗检察“初心”,持之以恒地在检察岗位上恪尽职守、__________、激情工作,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A.流金铄石探骊得珠宵衣旰食
B.吴牛喘月披沙拣金俾昼作夜
C.吴牛喘月探骊得珠俾昼作夜
D.流金铄石披沙拣金宵衣旰食
解析:选D。
吴牛喘月:比喻疑心遇到不利的情况而害怕。
流金铄石:形容天气酷热。
探骊得珠:比喻文章含意深刻,措辞扼要,得到要领。
披沙拣金:比喻从大量的东西中选取精华。
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起衣服,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俾昼作夜:指晨昏颠倒,常用在无限制地享乐。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坐上画舫游清江,如行画卷之中,江水清澈,绿树蓊郁,自然与人,和谐相依,随风生长,好一派如诗如画的风光!
B.游览三峡大瀑布时,我们从倾泻而下的水帘中狂奔而过,尖叫声、嬉笑声响成一片,那真是充满刺激的难忘体验!
C.当今已经很少有人会像以前那样的闲情逸致,拿出一本小说,从头到尾地阅读一遍,欣赏其委婉动人的故事。
D.现代文明不仅带来了理性化、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这些美好的社会制度,而且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
解析:选B。
A.说“自然与人”“随风生长”,搭配不当;C.成分残缺,应在“那样的”后添加“有”;D.不合逻辑,递进关系不当,应该是先“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然后带来了“理性化、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这些美好的社会制度”。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中午及有好月亮的夜里,椰影的整齐细线条,印在柏油马路上,有如图案画;蕉影饱满纵恣的笔致,则令人想起木匠出身的画家齐白石的特有风格。
①它们仿佛是挂在我家墙上的一幅画
②早上,是水彩;中午,是摄影
③左边,十几棵椰树;右边,三丛芭蕉
④黄昏,是油画;月夜,是粉画
⑤窗外有两片绿
A.⑤①②④③ B.⑤③①②④
C.③①②④⑤ D.③①④②⑤
解析:选B。
注意前后照应处和标点符号的提示作用。
二、阅读与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为了抓住每一个学画的机会,不管是日间部或夜间部,只要有老师的课,我都一定到,而且不只是到,还要求自己要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我想把握住分分秒秒的学习时间。
在课堂上,如果是画模特儿,当模特儿休息时,我也没有停下画笔,我会继续画背景。
不过这种执著不辍的狂热,又为我引爆
..出另一个生理上的考验。
因为当时的我,还没有设计出上“一号”拉开拉链的用具,又不便烦请同学帮忙,所以上课时,就一直憋尿。
每个礼拜总有两三天,是从早上十一点出门,到晚上十一点多才回到家,整整十二个小时,我没有办法上厕所,忍着、憋着,结果膀胱受不了,发出最严重的抗议。
有一天,解出来的不是尿,而是鲜血。
医生判断,我得了肾脏炎,膀胱当然也出了问题。
这次面临生理上的考验,我知道不能忽视。
但我又想,好不容易才挤.进绘画的殿堂,初窥艺术的奥义,怎能这么轻易地就被判出局!画都还没学好,我不能被击倒!不行,绝对不行。
我竭尽所能地激励自己:“谢坤山,如果眼前的这个障碍,你没有办法跨越过去,那你就没有机会再去挑战下一个考验。
”
无论如何我一定要撑下去,要撑,但不是硬撑。
为了不让血尿的情形再度发作,更不能让憋尿的痛苦阻挠我的学画之路。
于是,我再次激发潜能,苦思了三天的时间,终于设计出一只可以拉开拉链的特制长钩,同样把它套在我自制的铁环上,从此我就有了得力的“帮手”。
每每在演讲的现场,当我秀.出这个宝贝时,总是把大家逗得好开心!他们的笑,是一种温暖的关怀。
在习画的过程中,我再度克服了生理上的障碍。
挡在路上的石头,它不但没有把我绊倒,反而让我体验到更多不惧困难的方法。
遇到困难,我绝不给自己找理由,或找借口来宽待自己,而是找方法来面对它、解决它。
当我选择去面对考验并挑战困难时,考验就已经被我征服了一半,再来的我做一分,就多得一分,再努力两分,我又胜算两分。
最后的结果,所有问题都不再是问题,所有的考验更不再是考验。
在自助、人助、天助的善缘助益下,我能如愿跟随着吴炫三老师习画,我非常地珍惜。
虽然长时间的上课是没有问题了,然而程度上的落差,使我每上完一堂课,总会有一些挫折感,但我绝不服输。
5.文中加点的“引爆”“挤”“秀”等词,非常具有表现力。
请选择其中两个,加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引爆”一词诙谐幽默,表现了谢坤山对困难的蔑视。
②“挤”,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己进入绘画殿堂的不易。
③“秀”,此处意为“展示”“给人看”,在这里,谢坤山把自己为解决上厕所所使用的长钩展示给听众,表现了他的乐观开朗,直面困难,不自卑的健全人格。
6.文中画线语句的含意是什么?这表现了传主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含意是:敢于直面困难,挑战困难,就是一种胜利,面对困难要不退缩,尽心尽力解决困难。
表现了作者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不言败、不服输的精神。
7.作为一名身体严重残疾的人,谢坤山对生活的态度是积极乐观的,谢坤山的斗志也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对谢坤山这种积极人生精神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谢坤山身残志不残,他乐观的面对生活,创造性地克服生活中的困难,这些都能给人以无限的激励,显示了人的精神不可被战胜。
生活中,只要我们能以谢坤山为榜样,就没有不能战胜的困难,只要我们看看身残志坚的谢坤山,我们就知道,我们是幸福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吴冠中:飞向天堂的铁骨风筝
吴冠中先生于6月25日晚11点5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突兀的噩耗不仅震动了美术界,也叩击着普通民众的心灵。
回顾吴老的一生经历,他一直是孤独的另类,因为他的真实和硬气。
“我不该学丹青,我该学鲁迅,这是我一辈子的心态,越到晚年越觉得绘画技术并不重要,内涵最重要。
”2009年,吴老在自传《我负丹青》中对他燃烧一生激情付诸的丹青事业做出如上让人不解之说。
这“不解”的答案,印在他坦荡执着的一生。
1946年以绘画第一名成绩考取教育部公费,次年留学巴黎,1950年返国并开启创作生涯,及至近年厚积薄发,荣誉等身——他的艺途轨迹由命运的偶然和无奈铸就。
原先吴冠中迫于生计就读浙江大学工科,一年后与朱德群的偶然结识,重燃他对文艺的炙热,从此不管不顾痴魔献身丹青。
塞纳河畔,拳拳学子内心激烈的挣扎权衡,留在巴黎呼吸浓郁的艺术气息,还是回到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投身建设?朱德群、熊秉明、赵无极……诸多好友选择留下。
吴冠中,义无反顾地成为第一批归国的学子。
这两个貌似偶然的转折,底里潜伏着必然。
鲁迅弃医从文,忧民归国。
以鲁迅为精神父亲的吴冠中,在心中的使命感驱使下也选择了神似的道路。
50年代末,无奈的吴冠中走上风景创作的道路。
他把浓郁的情感映射在一张张风景中……塞翁失马,不曾想囿此孕育出他浓柳成荫的独特艺术世界。
进入春风吹拂的80年代,吴冠中的画作开始被业界接受。
然而,吴冠中总是显得不合时宜,甚至身影孤单。
《笔墨等于零》《绘画形式美》《油画的抽象美》——几篇言辞激烈的艺术文笔如同一颗颗重磅炸弹,引发强烈的纷议甚至责难。
90年代后,当他的艺术成就被国内外权威美术界重视,艺术市场也热捧之时,耄耋之年的吴老仍是犀利得近乎苛求。
他的画作不断创新,严苛甄选后,又大量地焚毁不中意之作,以至于一个新加坡记者目睹后感慨,吴老烧的是豪华房子。
渐次,老人的逆耳言论,更是放眼到教育、文化,“美院无用论”“以奖代养”“文化虚假繁荣”……硬骨的人不畏揭丑,吴老就是要效仿鲁迅先生挑开陋习弊病的脓疮。
诚然,他当今的地位让人不得不做倾听状,可是多少人害怕他开口。
谁又能知吴老的乖张源自对当今文艺界的忧虑。
清醒的人定然看出貌似繁荣的文化艺术界,实则外忧内困。
内忧,是对于艺术自身的雾里看花。
短短三十年,从西方舶来的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当代艺术,诸多名目纷沓而至,中国传统艺术被逼到死胡同。
纷杂的艺术界浮世绘让业内人士都无从应对,更别说是普通大众。
找不到自己方向的创作拼命求新求异,已然在当代艺术界有显赫坐标的大腕却不敢轻易改变风格,小心维护现有的风光。
外患,则源自这个被市场魔棒驱使的时代。
一百多年前巴黎亦是鱼龙混杂的名利场。
不同的是,那时对艺术纯净膜拜的心灵似乎更多。
不该责怪活在当下的人们,首先得求生计。
但诚如吴老所说,“艺术家本无职业”,选择以绘画技艺糊口,无人可指责。
可又想头顶艺术家头衔,又要贪享眼前名利,必然成了吴老抨击之辈。
吴冠中的一生作为,可以看作一面镜子。
多年激烈的言辞,饱含着他从“艺”到“人”
的忧思。
于是,吴老说出《我负丹青》中让人“不解”的言论。
“风筝不断线”,这是吴老一篇创作笔记的名字。
他就犹如那只风筝,一直牵着他跌宕人生的那根线就是“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心底”的信念。
这是一只铁骨风筝,风筝飞逝天堂,但是线永不会断,它萦绕在吴老的画上、文中,还有人们的心里。
8.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吴冠中早年迫于生计而学工科,一个偶然的机会,重新点燃了他对艺术的热情,从此走上了艺术创作的道路。
B.50年代末,吴冠中主动选择了风景画的创作方式,他倾注了浓厚的热情,终于孕育出独特的艺术世界。
C.“吴老烧的是豪华房子”,这句话含蓄地说明了吴冠中大量焚烧自己不中意的作品是感情冲动的行为,大量画作被烧令人惋惜。
D.吴冠中性格刚直,言语犀利,锋芒毕露,他的言论不仅限于美术创作,还涉及教育、文化等领域。
E.题目中“飞向天堂的铁骨风筝”取自吴冠中一篇创作笔记之名,化用自然贴切,比喻形象生动,突出了吴冠中的刚直性格。
解析:选BC。
B项,“主动选择”错,文意是“无奈选择”。
C项,“感情冲动的行为”说法不妥。
9.作者说吴冠中是“孤独的另类”,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表现的?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的分析概括。
可以从吴冠中早年留学时的选择、上个世纪对艺术的批判和对自己艺术生涯的认识等方面概括。
答案:①当许多学子留在法国巴黎“呼吸浓郁的艺术气息”时,吴冠中选择了回国。
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吴冠中《笔墨等于零》等几篇言辞激烈的艺术文笔引发强烈纷议。
③吴冠中大量焚毁自己不中意的画作。
④吴冠中的逆耳言论由美术创作延伸到教育、文化等领域。
(答出三点即可)
10.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90年代后,吴冠中为什么对文艺界满怀忧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有对这个问题的详细介绍,可以结合“内忧,是对于艺术自身的雾里看花”及“外患,则源自这个被市场魔棒驱使的时代”分析。
答案:①90年代后的文艺界貌似繁荣,实则内忧外困。
②内忧:艺术观念上崇洋媚外,抛弃传统,艺术创作上求新求异或固步自封。
③外患:艺术不再是纯净圣洁的伊甸园,而成为市场(金钱、名利)的奴隶。
11.怎样理解吴冠中“以鲁迅为精神父亲”的内涵?结合文本和现实生活谈谈你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要注意结合吴冠中对鲁迅的敬仰、在人生道路上的选择和敢于讲真话的性格特点分析。
答案:鲁迅精神中,既包含着爱国情怀,也蕴含着批判陋习弊病的勇气。
①吴冠中早年在使命感的驱使下,像鲁迅弃医从文一样选择回归祖国。
②吴冠中在艺术观念乃至对其他领域的看法总是不合时宜,敢于揭短,言语犀利。
③现实生活中,虽然不乏敢于直言、敢说真话的人,却也有很多缺乏主见、唯唯诺诺的人,文艺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前者。
三、表达与交流
12.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宫,无论怎么坚持,都只是辨不清方向的盲目穿行;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无论怎么用心,都只是见不到光明的胡乱摸索;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无论怎么努力,都只是看不到希望的徒劳跋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比喻句的仿写。
注意“自选话题”的要求,仿写的句子不能再说“理想”。
必须从其他方面去说。
每句的后半部分必须都是“无论……都……”的形式。
每句话都要连贯准确,不能因为满足比喻修辞的要求而忽视了文意。
答案:(示例)没有宽容,人生就如长夜,无论怎么照射,都难以驱散心头的阴暗;没有宽容,人生就如雨季,无论怎么晾晒,都不能拯救发霉的心灵;没有宽容,人生就如严冬,无论怎么取暖,都无法消融心中的坚冰。
13.SOS儿童村是一个以家庭方式抚养孤儿的国际慈善组织,天津儿童村是我国首批建立且规模最大的一个。
儿童村中每个“家”都有一个“妈妈”,她既要照料七八个孩子的生活,还要承担起教育的责任。
妈妈们用青春和无私的爱,使一个个孤儿享受到家的温暖。
6月23日是“国际SOS儿童村日”,请你写一段话,向儿童村妈妈表示敬意和祝福。
要求:感情真挚,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不超过48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简明、生动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把握“儿童村妈妈”这一主体和“节日”这一时间点,抒发真挚情感。
答案:(示例)您用温暖的双手抚慰着一颗颗幼小而孤独的心灵,您用青春的臂膀托起了一个个明天的太阳。
您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