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地理热点押题卷——城市转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高考地理热点押题卷——城市转型
一、选择题
碳排放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因素对于完善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绿色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表为“2000—2017年中国区域碳排放总量占比变化趋势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a-东北地区 B.b-东部地区 C.c-西部地区 D.d-中部地区
2.d区域碳排放总量占比下降的原因有()
①重工业的衰退②生态环境修复③天然气占比最高④产业结构调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结合区域发展特征,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①a发展低碳产业,减少碳排放量②b将重工业转出,降低对能源依赖
③c发挥能源优势,承接高耗能工业④d优先开发水能,优化能源结构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1.C 2.B 3.C
【解析】1.a区域碳排放总量占比总体最大,为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A错误;d为区域碳排放总量占比最小的,且占比下降,为生态环境较好,近些年开发减少,环境生态好的东北地区,D错误;西部大开发使得西部地区大规模开发,区域碳排放总量占比明显上升,应为c,C正确;b则为中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但在明显的控制碳排放,B错误;故选C。
2.根据上题,d为东北地区,东北传统工业衰落,环境污染和碳排放减少,生态环境得到修复,固定的二氧化碳增加,使碳排放总量减少,从而减少占比,①②正确;天然气燃烧也会产生碳排放,③错误;产业结构调整,减少高排放产业以达到减少碳排放的作用,④正确;排除ACD,故选B。
3.a为东部地区,发展低碳产业,减少碳排放量,①正确;b为中部地区,资源丰富,因地制宜发展重工业,不宜将重工业转出,可以优化重工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碳排放,②错误;c为西部地区,西部水能、化石能源丰富,可以发挥能源优势,承接高耗能工业,促进经济发展,③正确;d为东北地区,水能资源不够突出,土地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可发展商品农业和旅游业,④错误;排除ABD,故选C。
耕地具有经济生产、社会保障和生态服务等功能。
洞庭湖地区是湖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现已进入城乡转型快速发展阶段。
下图示意1998—2018年洞庭湖地区耕地功能的演化过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1998—2018年洞庭湖地区耕地功能的演化过程中()
①经济收入保障功能上升②基本生活保障功能上升③生态安全维护功能上升④地区产业结构比重上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1998年以来洞庭湖地区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农业劳动力投入增多 B.城乡相互作用增强
C.粮食种植的比重增加 D.耕地功能趋于集中
6.图示三个阶段洞庭湖地区耕地生态服务功能的变化是()
A.较弱—增强—增强 B.较强—减弱—减弱
C.较弱—增强—减弱 D.较强—减弱—增强
【解析】4.从图中可知,1998—2018年洞庭湖地区耕地功能的演化过程中,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副食品的增多,生活质量的提高,粮食作为基本生活保障功能将有所降低,②错误;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收入的保障功能上升,①正确;生态安全功能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不断加强,③正确;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比重下降,④错误。
故选A。
5.由材料可知,中后期洞庭湖形成规模化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粮食种植的比重下降,劳动力投入逐渐减少,农业市场化趋势明显,城乡相互作用增强,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由材料可知,由土地开发强度较低的传统农业,到开发强度较高的规模化农业,再到保护耕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农业,使得洞庭湖地区耕地的生态服务功能由较强—减弱—增强,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辽宁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自2003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提出以来,积极进行经济转型。
沈阳市和大连市始终是转型水平较高地区。
下图示意2018年辽宁省经济转型水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推测转型水平高值区的形成主要取决于()
A.本地市场 B.政策支持 C.科技水平 D.地理位置
8.2018年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可能更侧重()
A.交通运输业 B.石油工业 C.高端装备制造业 D.化工产业
9.为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的经济转型,建议()
A.发挥中心城市辐射作用 B.延长矿产资源产业链
C.经济中心向辽东地区转移 D.减少农业用地占比
【解析】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沈阳市和大连市是辽宁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人才众多,技术先进,有了资金、人才和技术的支持,更容易实现经济转型,C 正确;根据材料无法获知具体的市场信息,排除A;东北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地,整个辽宁省都能享受到政策的支持,B错误;地理位置是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条件之一,但并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D错误。
故选C。
8.交通运输业属于基础产业,不属于主导产业,与辽宁老工业基地的经济转型关系不大,排除A;石油工业和化工工业对环境的影响较大,辽宁老工业基地实施转型应当逐步降低对石油工业和化工工业的依赖,排除BD;相较于辽宁省传统工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对环境破坏小,且辽宁省工业基础雄厚,高端装备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推测其可能是辽宁省侧重发展的产业,C正确。
故选C。
9.由材料可知,沈阳和大连始终是辽宁省转型水平较高的地区,可发挥其作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其他区域经济转型,A正确;辽宁老工业基地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应降低对矿产资源的依赖,B错误;辽东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发展的优势不足,C错误;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且东北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牺牲农业发展经济的方式不可取,D错误。
故选A。
下图为2018年黄河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指数及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和社会民生三个子指数空间格局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异表现在()
A.高质量发展空间分布呈现均衡格局 B.上游城市群经济发展内部差异明显C.下游城市群需要重点关注资源环境 D.城市群民生改善工作东西差距较小11.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包括()
①中上游城市群推广“企业一基地一农户”模式,壮大特色农业建设
②依托“一带一路”等举措,加快钢铁、煤炭、冶金等产业转型升级
③合理规划产业结构与城镇化建设,大力拓展城市范围与边界开发
④加强黄河下游生态系统修复力度,优化黄河三角洲湿地环境保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0.C 11.B
【解析】10.读图可知,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空间分布不均衡,A错误。
读“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示意图,可知,黄河上游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基本都较低,内部差异不明显,B错误。
读“资源环境”空间格局示意图,可知,下游城市群资源环境水平不高,因此需要重点关注资源环境,C正确。
读“社会民生”空间格局示意图可知,城市群民生改善工作东部较好,西部较差,东西差距较大,D错误。
故选C。
11.在中上游城市群推广“企业一基地一农户”模式,壮大特色农业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依托“一带一路”等举措,加快钢铁、煤炭、冶金等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加强黄河下游生态系统修复力度,优化黄河三角洲湿地环境保护,都有利于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①②④正确。
合理规划产业结构与城镇化建设是正确的,但是大力拓展城市范围与边界开发,不利于区域耕地保护与农业发展,③错误。
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呼包鄂榆城市群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和陕西省榆林市,4个城市属于传统的能源经济强市,在推进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完善沿边开发开放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4个城市都处于产业转型升级中。
下图示意呼包鄂榆城市群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呼包鄂榆城市群的主要特征是()
A.自然环境承载力较小 B.城市间人口迁移频繁
C.核心城市带动作用强 D.城市间产业互补性强
13.呼包鄂榆城市群中()
A.包头是西北地区中心城市 B.榆林市的城市腹地范围最大
C.鄂尔多斯的城市级别最高 D.呼和浩特城市辐射功能最强
14.该城市群转型升级的目标最可能是()
A.京津冀城市群服务基地 B.高端能源化工基地
C.西北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D.高效农业示范区域
【答案】12.A 13.D 14.B
【解析】12.根据材料及图可知,呼包鄂榆城市群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自然环境相对较脆弱,环境承载力较小,A正确;城市群中的四个城市煤炭等能源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小,核心城市带动作用小,城市间产业互补性较小,城市间人口迁移少,BCD错误。
故选A。
13.西北地区中心城市是西安,A错误;呼包鄂榆城市群中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的级别最高,故呼和浩特市的城市辐射功能最强,城市腹地范围最大,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4.据材料分析可知,呼包鄂榆城市群内能源资源丰富,是传统的能源经济强市,所以该城市群发展的目标最可能是高端能源化工基地,B正确;该城市群重工业发达,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服务功能较差,科技力量较差,不可能成为京津冀城市群服务基地和西北高新技术产业中心,AC错误;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不可能成为高效农业示范区域,D错误。
故选B。
2006年江苏省成立了第一个省内南北合作共建的新型城际合作园区——锡(苏南无锡)沂(苏北新沂)高新区。
从2006年至今,该高新区经历了从“转移工业化——新城化——产业高新集群化”三次转型时期。
下图为锡沂高新区空间重构历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产:生产空间(同生产);居:居住空间(同居住);服:生活性服务空间;体:体育中心;商:商业服务设施;研:科技研发空间;圆圈大小为该型空间占地面积大小)
15.城际合作园区的创设主要目的是()
A.解决先发城市建设用地紧张问题 B.解决先发城市低端产业转移问题
C.解决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 D.解决后发城市青年人就业难问题16.新城化时期高新区规模迅速扩张,符合该时期的土地政策可能是()
A.低价入驻与重大项目零地价政策 B.建设用地配额制度与土地转让政策C.科技产业与配套商业优惠供地政策 D.旧城改造与土地征收补偿服务政策17.高新区时期的空间结构特征是()
A.大核心,大组团 B.职住分离,大组团
C.大生产,大聚居 D.职住融洽,小组团
【答案】15.C 16.D 17.D
【解析】15.结合材料可知该新型城际合作园区属于南北共建,根据所学知识,苏南和苏北经济差异较大,合作园区的建设可以缩小南北经济差异,解决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C正确;图文材料并没有体现该合作园区建立的先发城市,且该合作园区的建设会占用部分土地资源,会加剧用地紧张问题,A错误;图文材料无法体现该产业园区的具体产业结构,因此该合作园区的创设无法反映先发城市低端产业转移的问题,B错误;该合作园区可以提供部分就业岗位,但是无法解决青年人的就业难题,D错误;故选C。
16.低价入驻与重大项目零地价政策应该发生在转移工业园时期,为了吸引投资,才有低价或零地价政策,A错误;新城化时期高新区规模要迅速扩张,应该急需大量土地供应,不应该实施土地转让政策,B 错误;科技产业与配套商业优惠供地政策应该发生高新区时期,C错误;新城化时期高新区规模迅速扩张需要大量的土地
供应来保证,旧城改造与土地征收补偿服务政策可以促进土地的回收与整改,D正确;故选 D。
17.根据图文信息可知,在高新区时期,表现出多个小组团的空间特点,且居住空间和生活性服务空间相邻,生产空间和科技研发空间、生活性服务空间、居住空间相邻并且在一个小组团内,表明职住融洽,小组团的空间结构特征,D正确,排除ABC;故选D。
2009年淮北市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
近年来在国家帮扶政策“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发展水平”的原则指导下,徐州市帮扶淮北市形成结对城市。
到2022年,淮北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产业转型效果明显,创新驱动特征逐渐清晰,已从“煤城”转型成“美城”。
下图示意徐州、淮北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徐州市帮扶淮北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域文化互补 B.经济水平相近 C.产业相促相融 D.地缘相邻互通19.在淮北市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创新驱动特征体现明显的有()
A.实施土地复垦,开展生态修复 B.大力发展煤电,增加煤炭附加值
C.承接长三角纺织、服装业转移 D.发展新材料、高端材料产业
【答案】18.C 19.D
【解析】18.图上信息显示淮北和徐州相距不远,地域文化相似,A错误;淮北和徐州一样都是全国重要的资源型城市,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徐州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因而经济水平相对高,淮北产业转型缓慢,限制了经济发展,B错误;徐州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有助于淮北产业的转
型,相互促进,C正确;淮北和徐州相距不远地缘,相邻互通,更加有力与产业的相互促进,但不是帮扶的主因,D错误。
故选C。
19.实施土地复垦,开展生态修复,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是没有体现科技驱动经济发展,A错误;大力发展煤电,实际还是依靠资源发展,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没有体现出创新驱动的特征,B错误;纺织、服装业转移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没有体现出创新驱动的特征,C错误;新材料、高端材料产业创新科技含量较高,对经济的驱动作用明显,D正确。
故选D。
某同学在学习《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一课后,对焦作和大庆两城市进行对比研究,并制作资料卡片(下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焦作市和大庆市转型前工业发展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有()
①资源储量大、质量高②历史悠久,科技水平高
③生产协作条件好④水陆交通便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焦作市与大庆市因地制宜选择不同转型发展之路,主要途径是()
①焦作开发多种资源,培育新的主导产业
②焦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
③大庆以生态农业为主导,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④大庆延长产业链,提升原有资源利用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影响甲地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A.气温年较差大 B.降水年际变化大 C.地势起伏大 D.湿地面积广【答案】20.C 21.D 22.A
【解析】20.阅读材料“焦作市因煤而兴,形成了化学、机械、电力等完整的工业体系”、“大庆市以石油、石化为支柱产业”可知,焦作市和大庆市转型前工业发展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有资源储量大、质量高,生产协作条件好,①③正确;焦作、大庆都是资源型城市,科技水平不高,都位于内陆地区,水运不便利,②④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1.据材料“焦作市利用黏土、怀药等优势资源和条件,推动工业多元发展”可知,焦作转型发展选择的是开发多种资源,培育新的主导产业,①正确,②错误;“大庆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油气资源深加工……发展石化工业”可知,大庆转型发展选择延长产业链,提升原有资源利用价值,④正确,③错误,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2.东北气温年较差大,冬季寒冷,该管道工程管径大,试压残留水难以彻底清除,天然气在低温、高压条件下遇水易生成水合物。
冬季天然气需求量大,管道冰堵,影响天然气输送,冻融变化导致管道变形损坏,因此气温年较差大影响甲地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的主要不利条件,A符合题意;降水年际变化大对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影响不大,排除B;甲地处于平原,地势起伏小,排除C;湿地面积广对天然气管道影响小,排除D。
故选A。
二、综合题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毕尔巴鄂(下图)地处内尔维翁河下游河谷,两侧是绵延起伏的山脉,全年盛行西北风。
14世纪起,该地曾是羊毛集散和制造铁器的小城镇;19世纪下半叶,该地因煤炭资源的输入,促进铁矿石的大规模开采,钢铁、造船工业迅速发展。
20世纪中叶以后,受铁矿石枯竭等因素的影响,该地码头和工业设施迁至比斯开湾沿岸,老城区工业逐渐衰落。
1983年,一场大洪水冲毁了老城区。
20世纪末,该地在废弃工业码头修建了古根海姆现代艺术博物馆。
于是,老城区成为吸引大量游客的文化产业区,该地也成功转型为文化旅游城市。
(1)从自然角度分析内尔维翁河发展水运的有利条件。
(2)分析20世纪中叶以后毕尔巴鄂逐渐走向衰落的原因。
(3)说明铁矿资源开发对毕尔巴鄂产业结构的影响。
(4)简析古根海姆博物馆选址老城区废弃工业码头修建的原因。
【答案】(1)地处温暖西风带,降水多,径流量大且平稳;无结冰期,全年可通航;贸易繁荣,运输需求量大;河海联运,便于货物进出口。
(2)矿产资源枯竭;世界性的钢铁资源过剩;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3)19世纪下半叶,铁矿石大规模开发,使主导产业由羊毛贸易转变为钢铁、造船工业,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20世纪中叶以后,铁矿石开采量减少,第二产业比重降低,旅游业等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4)建设成本较低,且利于提升城市形象;临近人口密集的老城区,且交通便捷。
【详解】(1)内尔维翁河位于43°N附近,地处温暖西风带,风从海洋带来水汽,降水较多,径流量大且平稳,并且最冷月气温大于0℃,河流航运无结冰期,全年可通航;当地发展历史悠久,经济发达,贸易繁荣,运输需求量大;可以发展河海联运,便于货物进出口。
(2)20世纪中叶以后,矿产资源枯竭;20世纪左右,世界性的钢铁资源过剩,导致钢铁工业衰落;传统工业产业结构单一,对市场适应性差;传统工业环境污染严重,对环境破坏性大;受新技术革命的冲击,加速传统工业衰落。
(3)据材料可知,14世纪起,该地曾是羊毛集散和制造铁器的小城镇;19世纪下半叶,该地因煤炭资源的输入,铁矿石大规模开发,使主导产业由羊毛贸易转变为钢铁、造船工业,因此该地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铁矿属于非可再生资源,20世纪中叶以后,铁矿石开采量减少,第二产业比重开始降低,后来20世纪末,该地在
废弃工业码头修建了古根海姆现代艺术博物馆,发展旅游业,使毕尔巴鄂从工业小镇到文化小城的蜕变,第三产业比重开始上升。
(4)古根海姆博物馆选址老城区废弃工业码头修建可以利用现有设施,建设成本较低,且对废旧工业码头的改造,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利于提升城市形象;工业码头位于老城区,古根海姆博物馆选址老城区废弃工业码头,则临近人口密集的老城区,消费市场广阔且交通便捷,能够更好的吸引游客到达。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半城市化,指一种在经济结构、社会形态和景观上介于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城市化形态。
门头沟区位于北京城区以西,是北京最近的郊区县之一,也是典型的半城市化地区。
近年来门头沟区乡村农业人口数量日益减少,产业结构正面临转型,村庄的功能定位开始日益多元化,由过去单一的农业生产功能转变为集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商贸服务、旅游休闲等多元功能于一体。
在半城市化过程中,许多乡村空间日益散乱,呈现出“村村像城镇,镇镇像农村”现象。
下图示意门头沟区位置。
(1)说明推动门头沟区半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2)推测门头沟区半城市化过程中当地乡村人口新职业。
(3)请从乡村景观变迁角度对“村村像城镇,镇镇像农村”现象进行解释。
【答案】(1)北京(大都市)辐射与扩散(或城区工业外迁、人口郊区化和新城建设等);乡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或农业产业化、乡村非农化、乡村旅游及新农村建设等)。
(2)外出务工人员、加工工人、农业生产专业户、乡镇企业家等。
(3)“村村像城镇”是指随着村庄功能的日益多元化,乡村建设用地不断扩大,出现了工业生产加工、商贸服务等用地;
“镇镇像农村”是指村庄的空间布局相对分散,生产难以形成规模,不利于村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人居环境也较难得以改善。
【详解】(1)由图和材料可知,门头沟区位于北京城区以西,是北京最近的郊区之一,北京作为我国首都,经济发达,对附近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北京的迅速发展,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产业外溢,外来人口迁入等,也成为推动近郊区半城市化以及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
(2)门头沟区的半城市化发展进程,使产业结构转型,据材料所说,“由过去单一的农业生产功能转变为集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商贸服务、旅游休闲等多元功能于一体”,从中可以推测当地人口的新职业。
其中有外出打工的人员,制造类企业需要雇佣工人。
乡村地带还存在农业生产。
(3)从乡村景观的变迁角度来解释,半城市化的进程,推动乡村景观向城市景观转变,却又转变的不彻底,存在乡村景观,但同时也有新建城市景观,而镇级行政区地理位置上比较分散,基础设施比不上城区,从而导致“村村像城镇,镇镇像农村”的现象出现。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街区位于伦敦城北,19世纪中期,随着大北方铁路修通并在此设站,煤气厂、油漆制造厂等多家工业企业和仓储物流园入驻此地。
20世纪中叶以后,公路地位上升,该地产业逐渐衰败,街区没落。
1996年规划建设的横跨英吉利海峡的国际高铁在该街区设置伦敦站点,目前“欧洲之星”高铁列车每天能带来15万人次的客流量。
该街区转型发展科技媒体、教育、时尚等第三产业,入驻企业120余家,部分企业直接入驻改造后的工业遗产,提高了遗产的活力。
街区管理部门未将全部工业遗产地改造升级,而是将部分仓库、堆场等空地简易改造成广场,不定期举办各类时尚展览,部分空地可在合适的时机进行深度开发。
下图示意该街区目前的空间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