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现场急救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口对鼻呼吸法 1.适应症 ① 当病人出现牙关紧闭不能张开口; ② 口腔内有严重损伤; ③婴幼儿; ④溺水。 2.操作方法 ①开放伤病者气道; ②救助者用手将病人的口唇禁闭; ③伸吸一口气张开口嘴包绕在病人鼻口周围,向病人鼻孔吹气; ④伤病人胸部缓缓抬起后,救助者口唇离开伤病人鼻孔,使病人通畅呼气; ⑤观察及其他注意要点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食指上方的胸骨正中部位即为按压区。 • 双人心肺复苏术
双人心肺复苏术一般由专业人员或经过训练施行。胸外心脏挤压和人工呼吸之比为5:1。心脏挤压每分钟 (80—100次)心脏按压5次之后停止1—1.5秒。另一人做人工呼吸,救护人员面对面跪在病人两侧,施救时肩 膀不要互相接触,以防止心脏挤压和人工呼吸重叠,使气体进入胃使之膨胀。两人可互换操作,并检查对方合 作者的操作是否有效 。
头后仰颈部上提法(左图) 双手抬颌法(右图) 仰头抬颈法 (左下图)
• 判断是否有效 • ⑴用面颊或手掌在其鼻孔前感受气息 • ⑵听病人呼吸的气流声 • ⑶看病人胸部有无呼吸上下呼吸 • ⑷观察5秒钟左右,看有无呼吸、脉搏,如无呼吸则进行人工呼吸。
看、听、感觉判断呼吸
判断意识
• 判断患者意识是否丧失,应在5~10分钟内完成。 • 1 方法:抢救者可轻拍患者的肩部,高声喊叫:“喂,你怎么啦?”;如你认识患者,则最好直接
双人心肺复苏
• 心肺复苏术的注意事项 (1)按压应平稳而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 (2)不能冲击式的猛压,下压与放松时间应大致相等; (3)垂直用力向下,不能左右摆动; (4)放松时,双手不离开胸壁,使胸廓不受任何压力,自行恢复到原位。 (5)成人儿童、婴儿实施心肺复苏的区别
成人、儿童和婴儿实施心肺复苏的区别表 • 心肺复苏有效的指标和终极指标 ⑴心肺复苏有效的指标 ①大动脉(颈动脉、股动脉)搏动; ②面色由苍白变红润; ③神志 复苏有效,可见病人有眼球活动,甚至有手足活动; ④自主呼吸; ⑤瞳孔变化,由大变小,并有对光反射。 ⑵ 终止心肺复苏的指征 ①脑死亡(深度昏迷、无自主呼吸、瞳孔散大,脑干反射消失); ②无心跳及脉搏。
为方便有效。
• 口对口呼吸法: ⑴保持呼吸道畅通和病人口部张开的位置下进行,病人仰卧位; ⑵抢救者一手托起伤病员下颌,一手捏紧伤病员的鼻翼下端; ⑶抢救开始后,首先吹气两口,以扩张萎陷的肺脏,并检查开放气道的效果,每次吹气要快,大约一秒钟; ⑷抢救者深吸一口气后,张开口贴紧病人的嘴;要把伤病员的口部完全包住; ⑸用力向病人口内吹气,吹气要求快而伸快而深直至病人的胸部上抬; ⑹每次吹入气量约700—1100ml每分钟吹10—12次; ⑺一次吹完气后,与病人口部脱离,同时手也放松不捏病人鼻子,稍微抬起头部,眼观病人胸有无起伏,有无
指压动脉止血法
• 头面部一指指压动脉止血法 • (1)指压颞浅动脉:适用于一侧头顶、额部的外伤大出血,方法如图4-17所示。在伤侧耳前,一只手的拇指
心肺脑复苏术(CPR)
• 单人心肺复苏: (1)病人必须(仰卧位)于硬板床或地板上头颈躯干应平摆直无扭曲,双手放于躯干两侧。 (2)在开放气道的位置下进行。(最好是先做两次人工呼吸) (3)救护者跪坐在伤病者旁边,一只手置于病人前额,使头部保持后仰,另一只手在靠近抢救者一侧触摸颈动脉,
不要用力过大。 (4)先按压穴位救护员一只手中指从一侧肋弓下缘滑到两肋弓(剑突)中置于该交叉,食指在其下方于中指并排
1 方法:大声叫“来人啊!救命啊!” • 呼救
• 2 注意点:协助者的主要任务是协助现场心肺复苏徒手救护者,拨打急救电话,应讲清事故地点、 回电号码、患者状况,绝不可离开患者去呼救。
放置体位 • 将患者仰卧于坚实平面如木板上,使头、颈、躯干无扭曲,平卧有利于血液回流,并泵入脑组织,
以保证脑组织血供。 1 方法:翻动患者时务使头、肩、躯干、臀部同时整体转动,防止扭曲。翻动时尤其注意保护颈
分类 项目
判断意识
成人 呼喊、轻拍肩部
儿童
婴儿
呼喊、轻拍肩部
拍击足底、捏掐上臂
开放气道
方式
吹 气

频率
检查脉搏
部位
胸 外
方式
挤 压
深度
频率
挤压:吹气
头部后仰、呈90度角 头部后仰、呈60度角 头部后仰、呈30度角
口对口 700-1100毫升
12次/分钟 颈动脉
胸骨下1/2 双手掌根重叠
4-5cm 80-100次/分钟
流量的氧通过鼻腔时伤病者不舒服,且不易控制的不② 双鼻导管法:将两个有短插头的导管分别插入 两侧鼻孔内,此法伤病较为舒坦,但氧浓度也不易控制.③ 面罩法:简单面罩是一个开发系统,氧气通过 导管供给病人,病人呼出的气体则由侧孔排除.在低流量的空气,此法只适用中度缺氧的伤病者.
判断循环
• 由于颈动脉可在不脱衣服情况下检查,故十分方便。对婴幼儿可检查股动脉。应在5~10分钟内完 成这一检查。 1 方法:抢救者一手置于患者前额,使其头后仰,保持气道开放;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轻置患 者喉结处,然后滑向气管旁软组织处(相当于气管和胸锁乳突肌之间)进行触摸颈动脉搏动。
触摸动脉搏动 2 注意点:触摸颈动脉不能用力过大,以免推移颈动脉;不能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以免造成头部 供血中断;不要压迫气管,以免造成呼吸道阻塞;检查不应超过10分钟;颈部创伤者可触摸肱动脉 或股动脉。
心脏胸外挤压
• 1适应症: (1)心脏停搏;(2)无自主呼吸;(3)病人神志突然丧失(4)大动脉搏动消失 (触不到颈动脉,股动脉);(5)
心脏胸外挤压 按压
心肺脑复苏术(CPR)
• 如果伤病员没有大动脉的搏动,说明心跳停止,必须通过按压胸部帮助其进行血液循环胸部按压必 须结合人工呼吸同时进行,这一急救方法称为心肺脑复苏术或简称为CPR。
1、适应症: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心跳停止的伤病员,如急性心肌梗塞,严重创伤。电击伤,溺水, 中毒,窒息等。
2、单人心肺复苏可由专业或非专业人员进行,胸外心脏挤压和人工呼吸之比为15:2,进行4个循环后, 心脏挤压和人工呼吸后检查一次呼吸循环。如伤病员呼吸,心跳已恢复,可保持仰卧位或头偏向一 侧,防止因胃内容逆流而发生危险。如果心跳恢复,呼吸没有则只做人工呼吸,如果心跳呼吸均没 有恢复,应继续做胸外挤压和人工呼吸,CPR按压心脏次数每分钟80—100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次 数每分钟14—16次。若现场只有一个人,一定要坚持,若现场有很多人可轮流替换操作如此周而复 始。
1、脑死亡:(1)深度昏迷,对疼痛刺激无任何 反应;(2)主呼吸持续停止;(3)瞳孔散大固定; (4)脑干反射全部或大部分消失,包括头眼反射、 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吞咽反射、睫毛反射消 失。
2、无心跳和脉搏。
• 一 现场止血技术 • 二 现场包扎 • 三 现场固定技术
第二节 创伤的现场急救技术
气流从鼻孔排出; ⑻人工呼时,吹气时暂停按压胸部。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之对比为30:2; ⑼人工呼吸一般持续到病人恢复自主呼吸后。若病人未呼出气体,口对口呼吸无效,则重新开放气道清除口腔
内异物; (10)预防人工呼吸并发胃扩张,确保气道通畅,吹入气量根据伤病者体型,吹气要均匀。
口对口呼吸法
第一节 心 • 三、现场心肺复苏有效和终止的指征

气道阻塞的原因:肌肉松弛;舌后坠;呼吸道异物

保持气道通畅的方法:头后仰颈部上提法;双手抬颌法;仰头抬颈法;判断是否有效。

判断意识

呼救

放置体位

人工呼吸

氧气疗法

判断循环

心脏胸外挤压

心肺脑复苏术
两次,然后检查心跳有无恢复,若无,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小于8岁的小儿不做体外心肺复苏。 • ㈡仪器除颤的操作 • 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AED) • 除颤器的位置:将一次性使用的除颤电极贴在患者胸部的前一侧位。即前电极安放在左右上胸锁骨
下胸骨右缘,侧电极则安放在躯干的左下胸乳头左侧,电极的中心适在腋中线上。 AED有的仪器面有三个按钮:1 绿色——电源开关(ON/OFF);2黄色——分析;3 红色——电击; 4 连续电源,按压绿色按钮、启动仪器;5 按压分析按钮、仪器迅即提示正在分析并示知分析结果,如 建议电击除颤、要求大家离开患者身体,按压电击键、即电击除颤。6 对持续室颤和窒息患者,可 做一次电击(150J——200J),检查脉搏,如果无脉搏,继续做CPR5次,约2分钟。再次除颤。 电击除颤功率可自小量开始,电击无效时可增大剂量。7 AED不适用于8岁以下的儿童,因AED释 放的电能太高。
面色苍白或紫绀;(6)瞳孔放大。 • 2 方法:(1)病人必须仰卧位于硬板床或地上头颈躯干应平摆直无扭曲双手放于躯干两侧. (2)在开放气道的位置下进行(最好是先做两次人工呼吸) (3)救护者跪在伤病者旁边,一只手置于病人前额,使头部保持后仰,另一只手在靠近抢救者一触摸颈动脉,不要用力
过大. (4)找按压穴位救护员一手中指从一侧肋弓下缘滑到两肋(剑突)中指置于该交叉,食指在其上方与其上方与中指并.
手动除颤的操作
自动体外心脏除颤
现场心肺复苏有效和终止的指征 (一)心肺复苏有效的指标:经现场心肺复苏后,可根 据以下几条指标考虑是否有效。 1、瞳孔:若瞳孔由大变小,复苏有效;反之,瞳 孔由小变大、固定、角膜混浊,说明复苏失败。 2、面色:由发绀转为红润,复苏有效;变为灰白 或陶土色,说明复苏无效。 3、颈动脉搏动:按压有效时,每次按压可摸到1 次搏动;如停止按压,脉搏仍跳动,说明心跳恢复; 若停止按压,搏动消失,应继续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4、意识:复苏有效,可见患者有眼球活动,并出 现睫毛反射和对光反射,少数患者开始出现手脚活动。
口对鼻呼吸法
氧气疗法
如果现场有条件,可使用氧气疗法,在危重伤病员的抢救中氧气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药物之一。 • 1.适应症 ①低氧血症;②组织缺氧,休克,严重贫血,一氧化碳中毒,高热,烧伤.等;③肺严,肺水肿;④气胸;⑤
预防性给氧;⑥昏迷;⑦心脏病发作。 • 2.常用的给氧方式:① 鼻咽管法:多用单鼻子导管将导管插入伤病人软腭后,提供较高的氧浓度,但高
食指上方的胸骨正中部位即为按压区. (5)按压:救护是两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掌心翘起,手指离开胸壁身体前倾,两肋伸直,两肩夹紧并位于胸骨上方,切忌
左右摆动,用腰力和上半身的重量垂直向下挤压,使胸骨下陷4—5cm,然后放松,让胸部回到正常位置,有节奏 地按压30次。然后口对口人工呼吸之比为30:2。每分钟按压频率为80—100次,按压和放松时间相等(1:1) 并且有节奏感。按压时要继续观察伤病员的面色情况与反应。
30:2
口对口 胸部膨起 16次/分钟 颈动脉 胸骨下1/2 单手掌根 2.5-4cm 100次/分钟
30:2
口对口鼻 胸部起伏 20次/分钟
肱动脉 胸骨下1/2 中指、无名指 1.5-2.5cm 110~120次/分钟
30:2
体外心脏除颤
• 手动除颤的操作: • 1定位:同胸外心脏挤压部位,但掌心不要翘起应改为平贴伤病员胸部。 • 2叩击:救护者另一手握空心拳,距伤病员胸部约30厘米高度,垂直较有力地向下叩击自己的手背
呼喊其姓名。如无反应,也可用刺激的方法如用手指甲掐压患者的人中、合谷穴位。 • 2 注意点:患者一旦出现眼球活动或四肢活动及疼痛反应,立即停止掐压穴位。严禁摇动患者头部,
以免损伤颈椎。若现场有人提供患者意识丧失的可靠信息,可省略以上步骤。
呼救 • 一旦确定患者已昏迷,应立即呼救,招呼最近的响应者。
部,抢救者一手托住其颈部,另一手扶其肩部,使患者平稳地转动为仰卧位。
2 注意点:抢救者应跪于患者的肩部水平,这样抢救者不需移动膝部就能实施人工呼吸和胸外心 脏按压,且有利于观察患者的胸腹部。
人工呼吸
• ㈠适应症:常见气道畅通,但无自主呼吸或呼吸较微弱,导致体内缺氧。必须进行人工呼吸。 • ㈡ 方法:常见的有仰卧举臂法、仰卧压胸法、口对口呼吸法等,其中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和口对鼻人工呼吸法最
5、自主呼吸:出现自主呼吸,复苏有效,但呼吸仍 微弱者应继续口对口人工呼吸。 • (二)心肺复苏终止的指标:一旦进行现场心肺复苏, 急救人员应负责任,不能无故中途辍止。又因心脏 比脑较耐缺氧,故终止心肺复苏应以心血管系统无 反应为准。若有条件确定下列指征,且进行了30分 钟以上的心肺复苏,才可考虑终止心肺复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