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知识提纲梳理期末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古代埃及
课标: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古埃及国家
⑴产生:约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流域出现了若干个奴隶制小国家。

⑵统一:约公元前3100年,古埃及形成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新王国时期是古埃及的兴盛时期。

古埃及国家实行中
央集权的专制统治,国王称为法老。

⑶衰亡:新王国之后,古埃及国力逐渐衰落,公元前526年被波斯所灭。

2•神奇的金字塔
⑴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

古埃及现存金字塔集中分布在尼罗河下游的吉萨和萨卡拉一带。

胡夫金字塔
是最大的金字塔。

⑵地位: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3•象形文字、天文和历法
⑴象形文字:古埃及人创造了象形文字。

他们把象形文字写在纸草上,或铭刻在石碑或石柱上。

⑵天文:古埃及人已知道43个星座的位置,并绘制出星座分布图。

⑶历法:古埃及人制定了太阳历,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
课标: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两河流域的早期国家
⑴起源: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是古代西亚文明的摇篮。

⑵产生: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两河流城南部出现了苏美尔人建立的为数众多的奴隶制国家。

⑶统一:阿卡德王国在两河流域建立了最早的统一国家。

⑷分裂:公元前2006年,两河流域陷入分裂之中。

2•古巴比伦王国
⑴建立:约公元前1894年,阿摩利人在巴比伦城建立起奴隶制国家一一古巴比伦王国,它是西亚文明的典型代表。

⑵统一:古巴比伦王国在汉谟拉比时再度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

⑶繁荣:汉谟拉比时代,两河流域的社会经济、文化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⑷衰落:汉谟拉比死后,古巴比伦王国走向衰落,公元前1595年,被北方入侵的民族所灭。

3.《汉谟拉比法典》
⑴制定:为加强对统一王国的专制统治,汉谟拉比编订了《汉谟拉比法典》。

⑵概况:法典用楔形文字刻在一个黑色玄武岩石柱上。

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

序言宣扬国王的权力是
神授予的,颂扬汉谟拉比的丰功伟绩。

结语昭告天下,表明法典奉神的旨意保护民众,立法公正,要传之久远。

法典正文对等级制、奴隶制、土地制、租赁制、雇佣制等都作出了具体法律规定,以保护私有制和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⑶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时期两河流域地区的社会面貌。

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
备的成文法典,也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

第3课古代印度
课标: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古代印度国家
⑴起源:印度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孕育了古老的印度文明。

⑵产生:雅利安人成为印度的主要居民。

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至前4世纪,印度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小国,
印度进入“列国时代”。

⑶统一:公元前4世纪中叶,摩揭陀建立了统一的孔雀帝国,在阿育王时代国力鼎盛,佛教盛行,疆域囊
括了几乎整个南亚次大陆。

2•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
⑴概况:古代印度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历史上叫作种姓制度。

第一等级婆罗门掌管宗教祭祀,享有崇高的地位和权
力,是特权等级。

第二等级刹帝利是世俗统治者,主要掌管国家军事和行政权力,也是特权等级。

第三等级吠舍是具有自由身份的平民,是劳动者等级,多数人无政治权利。

第四等级首陀罗是为前三个种姓服务的小生产者,从事被认为低贱的职业,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⑵特点:种姓之间界限森严,不可逾越。

严禁低级种姓从事高级种姓的职业;不同种姓之间的男女不能通
婚。

⑶影响:严重地阻碍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3.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⑴创立: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他被称为“释迦牟尼”。

⑵经典:佛教的经典统称为三藏。

⑶教义:佛教宣扬因果报应,提倡禁欲修行,寻求自我解脱,主张“众生平等”。

⑷传播: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统治时,佛教被宣布为国教。

公元前1世纪末,佛教经西域传入中国,后又
从中国传到朝鲜、日本。

佛教还从印度传到泰国、柬埔寨、缅甸等东南亚国家。

第4课古代希腊
课标:知道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1•希腊城邦
⑴起源: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约公元前2000年,爱琴海中的克里特岛和希腊半岛的迈锡尼出
现了奴隶制国家。

克里特和迈锡尼的古老文明被称为爱琴文明。

⑵诞生: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希腊地区兴起了众多奴隶制国家,其中雅典和斯巴达是其中最著名的城邦。

⑶雅典和斯巴达:公元前5世纪,希腊出现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繁荣,奴隶制度充分发展。

雅典工商贸易兴盛,
是当时地中海地区最大的商贸中心和最繁荣的城邦,也是希腊的文化中心,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

斯巴达是农业城邦,由少数贵族掌权,斯巴达的男子以武士为职业。

2雅典民主政治
⑴建立:公元前594年,梭伦改革使雅典走上了民主政治的道路。

⑵发展: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城邦政治更加民主化。

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是掌握国家权力的最重要的
机构。

公民大会是雅典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

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了顶峰。

⑶实质:它是建立在雅典国家对奴隶专政基础之上的民主,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妇女和在雅典的外邦人
不享有政治权利,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只是拥有公民权的少数人;民主只在雅典城邦内部实行;奴隶毫无权利可言)。

⑷衰落:公元前4世纪,雅典民主政治走向衰落。

3•亚历山大帝国
⑴建立: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东征,灭掉了波斯帝国。

经过10年的征战,建立了横
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⑵贡献:亚历山大一方面极力向东方传播希腊文明,建立希腊移民城市;同时又吸取东方的文明成果,鼓
励东西方人通婚,促进民族融合。

他还开辟了由亚洲到地中海的商道,增进了东西方的经济联系,为200年后丝绸之路的开通打下了基础。

⑶影响:亚历山大帝国开创了西方文明东传的所谓“希腊化”时代,为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创造了条件。

第5课古代罗马
课标:知道罗马城邦,了解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罗马共和国
表法》,平民获得了一定的权力和保护。

罗马共和国最重要的机构是元老院,最高的官职是执政官,贵族奴隶主掌握着国家政权,公民享有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

⑵发展:公元前3世纪,罗马统一了意大利,并向外扩张。

到公元前2世纪中叶,罗马取得了整个地中海
的霸权,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这一过程中罗马奴隶制度充分发展。

2•罗马帝国的繁荣
⑴建立:公元前27年,屋大维实行元首制,他被称为"元首”,后又被尊为"奥古斯都”,实际上成为罗
马皇帝,罗马进入帝国时期。

⑵发展:公元2世纪,罗马将地中海变成了它的“内湖”,成为版图空前辽阔的强大帝国。

罗马帝国前期
呈现出所谓“罗马和平”的局面,成为欧洲奴隶制社会最辉煌的时期。

3•帝国的分裂
⑴背景:进入3世纪以后,罗马帝国社会经济衰退、政治混乱、人民起义、外族入侵,爆发了全面危机,史称“三世
纪危机”。

它沉重打击了罗马奴隶制度,使罗马帝国日渐走向衰落。

⑵分裂:395年,罗马帝国最终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西罗马帝国以罗马为首
都。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西欧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第6课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课标:以建筑艺术、公历等为例,初步认识希腊罗马古代文化的成就。

1•史诗与戏剧
⑴史诗:古希腊罗马文学是欧洲文学之始。

《荷马史诗》由《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长诗构成,描
写的是有关特洛伊战争的故事,相传由盲诗人荷马根据民间流行的迈锡尼时代的故事和神话传说整理汇编而成。

《荷马史诗》反映了处在人类文明童年时期的希腊社会面貌,是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

⑵戏剧:包括悲剧和喜剧作品。

歌颂英雄主义是希腊悲剧鲜明的主题。

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是希腊戏剧的典
范。

2•建筑与雕塑
⑴建筑:古希腊建筑盛行大理石柱与雕塑相结合的柱廊式风格。

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是这种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

古罗马建筑与希腊建筑风格颇相一致。

万神殿是最著名的大理石神庙柱廊建筑。

罗马斗兽场是最宏大的竞技场建筑。

⑵雕塑:古希腊雕塑主要以人体为题材,作品多是裸体的人像和神像,注重表现人体的强健与心灵的健康。

代表作品有《掷铁饼者》《米罗的维纳斯》和《拉奥孔》等。

3•数学与历法
⑴数学:古希腊罗马的自然科学是欧洲科学发展之始。

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是古代数学的伟大成
果,欧几里得还建构了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基本内容,使几何学成了一个自成体系的独立学科。

⑵历法:恺撒时代,罗马吸取埃及历法成果,制定了儒略历。

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时期,对其进行了修订,修订
后的历法称为格列历。

20世纪初,它成了国际通用的公历。

第7课法兰克王国与西欧封建制度
课标:以法兰克王国为例,初步理解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逐渐产生新的文明。

了解西欧庄园生活,知道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

知道基督教的传播,了解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法兰克王国
⑴建立:481年,法兰克人首领克洛维建立的法兰克王国是最大的封建国家。

⑵查理•马特改革:公元8世纪初,法兰克王国的宫相查理•马特推行采邑制,实行土地分封。

经过层层分封,形成
了国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等不同爵位的封建主等级。

各封建主之间以封君与封臣关系依次隶从,构成一座封建等级金字塔,塔的最底层是农奴。

公元9世纪,封建等级制度在西欧开始确立。

⑶强盛:在查理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国力强盛,地跨西欧、中欧。

公元800年,罗马教皇授予查理“罗
马人皇帝”的称号,称查理大帝,法兰克王国被称为查理曼帝国。

⑷分裂:843年,帝国一分为三:西法兰克、中法兰克和东法兰克,分别奠定了法、意、德、国家的雏形,
到9世纪后期,逐渐发展成为法兰西、意大利和德意志三个国家。

2•西欧封建庄园
⑴兴起:9至13世纪,封建庄园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和社会组织遍布西欧各国,庄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单位。

⑵概况:封建庄园盛行农奴制度,在经济上自给自足,封闭保守,是中世纪西欧农业经济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西
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

⑶衰落:11世纪以后,随着西欧城市的兴起,庄园经济逐渐衰落。

3•基督教在欧洲的传播及影响
⑴兴起:公元1世纪,基督教便在巴勒斯坦兴起。

基督教宣扬上帝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耶稣是“救
世主”;后来又宣扬忍耐服从、君权神授等思想。

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组织是教会。

4世纪末,基督教被罗马帝国定为国教。

⑵传播:从5世纪末开始,日耳曼国家纷纷崇奉基督教,并采取种种方式加以推行。

基督教成为欧洲、特别是西欧民
众普遍信奉的宗教。

⑶影响:①教会组织遍布西欧各国,教会成为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堡垒。

②使日耳
曼人实现了从氏族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跨越;使西欧有了相对统一的宗敦信仰,中世纪西欧形成了具有鲜明基督教色彩的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

第8课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课标:知道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以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的兴起为例,初步认识欧洲的早期大学。

1•西欧城市的兴起
⑴兴起:11世纪前后,西欧手工业和商业逐渐发展起来。

一些手工业者和商人在交通要道、江海口岸或教堂、城堡附
近聚集起来。

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

⑵发展:西欧城市都建立在封建主的领地上,完全受封建主控制。

城市居民为摆脱封建主的控制,不断进行反对封建
主的斗争。

他们通过赎买或武力斗争取得了自治权。

为了防止行业竞争,保持行业垄断,手工业者结成同业的行会组织,按行规从事生产。

商人也组织行会,称商人公会。

⑶代表: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法国的巴黎、马赛,英国的伦敦等。

⑷影响:城市的兴起,经济上促进了商品的交换和流通,政治上使市民阶层成为一支新的社会力量,文化上为学校的
兴办创造了条件,对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起着重要的作用。

2•巴黎大学的建立
⑴建立:1160年,巴黎大学建立,它是在巴黎圣母院教会学校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巴黎大学是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典
型,学校行政和教学自主管理,订有成套的教学规章制度。

⑵影响:巴黎大学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成为近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源头。

3.牛津大学的创办
⑴建立:1167年,牛津大学创办。

13世纪初,成为自主的大学。

其早期办学模式仿效巴黎大学,采用它的教学制度
和学位制度。

⑵发展:13至16世纪,牛津大学坚持以人文科学教育为核心,倡导培养精英人才的办学理念,发展建立了多个学
院,形成了独特的学院制办学形式。

并逐渐成为了一所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⑶影响:欧洲早期的大学传播古典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培养了高素质的人才,为此后西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
贡献。

第9课拜占庭帝国
课标: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1•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⑴形成:罗马帝国分裂形成的东罗马帝国史称拜占庭帝国。

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拜占庭帝国逐渐实现了从奴隶制到
封建制的转化。

⑵强盛:查士丁尼统治时期是拜占庭帝国的黄金时代,疆城地跨欧、亚、非三洲,政治、经济、文化出现全面繁荣。

首都君士坦丁堡被西欧人视为人间天堂。

⑶衰亡:11世纪以后,内忧外患接踵而至,十字军和入侵民族的侵扰,使帝国的大片领土被蚕食。

1453
年,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土耳其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改君士坦丁堡为伊斯坦布尔,并将其作为首都。

2.《查士丁尼法典》
⑴颁布:为巩固君主专制和帝国的统治秩序,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编订成一部大型的法律典籍《查士丁尼
法典》。

⑵影响:《查士丁尼法典》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这部法典不但是对罗马法的总结,而且成为后来欧
洲国家立法的基础。

3•拜占庭文化
⑴形成:拜占庭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精髓,渗透了基督教文化的精神,吸取了古代东方文化的营养,形成了融汇
东西的拜占庭文化。

⑵文化中心:君士坦丁堡是拜占庭的文化中心。

⑶特点:拜占庭文化典雅多彩,内容丰富,文学、史学、建筑、艺术成就辉煌。

如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普罗可比的
《战争》具有很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

索菲亚大教堂体现了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特征。

⑷影响:拜占庭文化对中世纪西欧文化的演进,特别是对后来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起了重要推动作用,对东欧的文明开
化也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10课日本大化改新
课标:知道大化改新,初步了解日本古代社会。

••大化改新
⑴背景:公元5世纪左右,大和国征服了日本的大部分地区,逐渐形成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7世纪中叶,
日本大奴隶主贵族苏我氏父子专权,大和国统治出现危机。

为了打击贵族,挽救危机,中大兄皇子发动政变,拥立孝德天皇,建年号为“大化”。

⑵开始:646年,中大兄皇子以天皇的名义发布诏令,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⑶内容: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由国家管理;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
法”和租庸调制;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废除贵族世袭控制军事的特权,中央和地方设置官僚机构进行治理。

⑷意义:大化改新为经济和文化发展创造了比较稳定的社会环境,改变了日本的国家性质,使日本由奴隶
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此后,日本的国名正式更名为日本国)。

2•武士与武士集团
⑴形成:8〜10世纪中叶,庄园制度在日本逐步确立起来。

贵族豪强为争夺土地,保护庄园,建立起私家
武装,其中部分人以武为业,逐渐形成武士阶层。

⑵发展:11世纪初期,武士阶层不断发展,形成超越庄园范围的地区性武装集团,即武士团。

1192年,
源氏集团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立幕府,从此,日本进入了幕府统治时期。

⑶衰落:13世纪末,镰仓幕府日趋衰落,此后,日本相继经历了室町幕府、德川幕府时期。

德川幕府的统治在1867
年明治维新前夕结束。

3•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大化改新开辟了日本文化发展的新时代,日本诸方面都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日本吸取儒家学说,提倡“儒道”,仿照唐朝教育制度开办学校。

日本还借用汉字创造日本文字。

大化改新后,留学唐朝的日本学者用汉字的偏旁、部首和楷书、草书创造出标音字母一一假名,形成汉字、假名并用的独特日本文字体系。

大化改新以后,中国流行的佛教也传入日本。

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吸收涉及许多领
域,以致日本文化表现出鲜明的唐朝文化风格。

第11课阿拉伯帝国
课标:了解伊斯兰教的传播,初步认识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贡献。

1.伊斯兰教的创立
⑴创立: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宣扬崇拜天神安拉,安拉是真主,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主
宰。

伊斯兰教的信徒称穆斯林,他们奉穆罕默德为“先知”,奉《古兰经》为经典。

其教义为阿拉伯国家的建立和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

⑵传播: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

630年,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迫使麦加贵
族皈依伊斯兰教。

此后,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得到迅速传播。

阿拉伯帝国建立后,伊斯兰教随之广泛传播,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⑶影响: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阿拉伯各部落迅速走向统一。

到632年穆罕默德去世时,阿拉伯半岛的统
一大体完成。

2•阿拉伯帝国
⑴形成:8世纪中叶,阿拉伯国家形成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封建大帝国。

⑵统治:阿拉伯帝国实行政教合一的专制统治,哈里发独揽国家的军政大权,又是伊斯兰教的最高领袖。

《古兰经》
的教条是国民必须遵守的法律。

⑶灭亡:1258年,蒙古人西征攻陷首都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

3•阿拉伯文化
⑴形成:阿拉伯人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吸取亚非古国文明的营养,融汇古希腊罗马文明的精华,创造了兼容东西
方文明的阿拉伯文化。

⑵成就:文学上,阿拉伯文学的代表作品《一千零一夜》。

天文学上,花刺子密编制了阿拉伯最早的天文
表《花刺子密历表》。

⑶贡献: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将东方文化成果传到欧洲,其中包括中国的造纸术、印
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印度发明的0到9的数字符号(后来被称为“阿拉伯数字”)等,对促进欧洲社会经济发展,摆脱中世纪的神学愚昧起了积极作用。

第12课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
课标:从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产生,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

.•动力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分工扩大
⑴动力技术的进步:14〜16世纪,西欧动力技术出现重大变革,风力、水力等自然力取代人力和畜力成为新的生产动
力。

生产动力和生产工具的重大变革,使西欧社会生产力有了显著进步。

⑵社会分工扩大:动力技术的变革促进了生产的专门化趋势,导致社会分工扩大,包括行业性分工扩大和地区性分工
扩大。

社会分工的扩大加强了地区间的经济交流,进一步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为西欧资本主义的萌芽提供了物质基础。

2•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
⑴手工工场的产生:约在14世纪末,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城市出现了手工工场。

16世纪,手工
工场迅速发展,在西欧各国流行,英国成为手工工场最兴盛的地区。

手工工场主雇佣工人进行商品生产,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

工场内采用新的生产方式。

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出现,是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标志。

⑵租地农场的出现:15〜16世纪,英国、法国、尼德兰等西欧国家和地区的农村出现了租地农场。

租地农场主雇人进
行商品化种植或养殖生产,使农场的经营具有了资本主义的性质。

3•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
⑴产生: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西欧社会产生了两个新兴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⑵特点: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要求发展资本主义,是新的生产关系的代表者。

新兴无产阶级既反抗封建贵族
的奴役统治,又反对资产阶级的剥削压迫,是近代无产阶级的前身。

第13课文艺复兴运动
课标:知道《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等,初步理解文艺复兴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

1•西欧的文艺复兴
⑴兴起:14、15世纪,随着城市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城市开始,在西欧掀起了
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即文艺复兴运动。

⑵实质:文艺复兴的实质并不是复古,而是新文化思想的创新一一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⑶核心思想:人文主义,即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世生活。

⑷代表人物: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

⑸影响:文艺复兴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孕育了西欧近现代资产阶级文化,为资产阶级革命创造了思
想文化条件。

2•但丁与《神曲》:但丁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杰出的文学家,被誉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是由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

他的代表作是长诗《神曲》,它揭露了教会的黑暗,热情地歌颂了现世的生活,歌颂了爱情,对封建社会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3•达•芬奇与《蒙娜丽莎》: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画家,与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并称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他的代表作品有《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对人和人性作了生动的刻画,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对现实生活的追求和审美情趣。

4•莎士比亚的戏剧:莎士比亚【英国】是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他的代表作有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和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

其剧作主张自由,赞美爱情,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理想和道德,反映了英国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兴起时期的社会面貌。

第14课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掠夺
课标:通过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

知道“三角贸易”,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

••欧洲人的黄金渴望(背景和条件):①15世纪左右,黄金成为商品买卖最重要的支付手段和最宝贵的财富,因而激发了欧洲人对黄金梦寐以求的强烈渴望。

②西欧经地中海到达东方的商路已被阿拉伯人、土耳其人控制。

③帆船的改进、罗盘针的运用和“地圆说”的传播,使远洋航行成为可能。

葡萄牙和西班牙成了开辟新航路的组织者。

2•哥伦布到达美洲:1492年,哥伦布获得了西班牙国王的资助,率领船队西航,历经艰险横渡大西洋,到达了古巴、海地等地,这就是欧洲人此前不知道的新大陆一一美洲。

3•麦哲伦环球航行:1519年,麦哲伦率领船队由西班牙启航,经大西洋西行,到达了亚洲。

后船队又穿越印度洋,最终返回西班牙。

这次远航是人类历史第一次环球航行,它的成功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这一科学真理。

4•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挑战自然的伟大壮举,打破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使世界开始联结成一个整体;为新兴资产阶级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引发了欧洲殖民者海外扩张和殖民掠夺的狂潮。

5•罪恶的“三角贸易”
⑴国家:早期的黑奴贸易为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所垄断。

17世纪中叶以后英国后来居上,成为最大的黑奴
贩子。

⑵航线:殖民者把欧洲廉价的纺织品、果酒、烟草制品等从欧洲港口运到非洲,交换黑奴,再把黑奴运到美洲,高价
卖给种植园主,然后又从美洲购进棉花、蔗糖、烟草和矿产品等运返欧洲。

⑶影响:罪恶的黑奴贸易使殖民者获得了惊人的财富,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巨额的资本,而带给殖民地,特
别是带给非洲人民的却是深重的灾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