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题14《春夜洛城闻笛》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4《春夜洛城闻笛》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
【知识储备】
一、导入
笛,是中国传统的乐器,被寄予了治国安邦的神圣愿望。

诗,在唐代发展到顶峰,很多诗人以笛声入诗,以表情达意。

你听,《折杨柳》已吹起,正勾起李白的诗情。

现在,跟着老师去欣赏《春夜洛城闻笛》。

二、目标
1、了解作者李白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抓取,分析领会诗人情感。

3、通过找组诗中共同的意象——笛声,明确诗人用笛抒发的情感。

三、原文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四、注释
《春夜洛城闻笛》:选自《李白集校注》卷二十五。

玉笛:笛子的美称。

洛城:即洛阳。

折柳: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

故园:故乡,家乡。

五、诗意
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幽的笛声?(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整个洛阳城。

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曲调,谁又能不萌生发思念故乡的深情?
六、赏析
谁家玉笛暗飞声,
①“暗”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

全句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以主观写客观。

②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③“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

散入春风满洛城。

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

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艺术的夸张。

这里“散”字用得妙。

“散”是均匀、遍布。

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满洛城”;“满”字从“散”字引申而出,二者密合无间,同时衬托其城之静,表达诗人的思乡心切。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情怀,却从他人反说。

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讲话。

诗人由己及人,想到此时许多闻听笛声的游子,又有谁能不被唤起浓浓的思乡情!
整体赏析:
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感情直率真挚又有余蕴,令人回味无穷。

七、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贺知章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诗风雄奇豪放。

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2、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游洛城(即洛阳)时所作。

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时称东都。

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作此诗。

八、问题探究
(1)赏析“谁家玉笛暗飞声”中“飞”一字的妙处。

参考:
“飞”一词巧妙地把被人吹出来的笛声这一客体变成了自己到处飞扬的主体,仿佛笛声也知道人的心思,所以专门飞向那些旅居异乡的人的耳中,勾起他们的离愁别绪。

(2)朗读前两句,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为什么?
参考:
示例1:
我认为最该重读的是“暗”字。

“暗”字,隐隐约约,断断续续的意思,曲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城的每一个角落,更体现出作者感触之深,乡思之切。

示例2:
我认为最该重读的是“满”字。

一个“满”字,遍布的意思,这是作者主观感觉的夸张,体现出作者感触之深,乡思之切。

(3)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

试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参考:
“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
“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4)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

参考:
在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不知从何而来的一曲低迴呜咽的笛声飘入耳际,曲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城的每一个角落。

(5)前人评价“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认为其中“折柳”是全诗关键,为什么?
参考:
用典,“柳”谐音“留”,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的笛声引起的。

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6)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内容分析。

参考:
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折柳指的是《折杨柳》曲。

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

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

“故园情“一词点明了作者内心的思乡之意。

九、诗歌主旨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

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

十、课堂小结
熟读成诵。

十一、板书设计
【基础过关】
1.《春夜洛城闻笛》的作者是,字,号。

(朝代)诗人。

他与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答案】李白太白青莲居士唐代杜甫
【解析】考查基本的文学常识。

同学们平时要注意积累。

2. 写出加粗字的正确读音。

①洛城②折柳
【答案】①luò ②zhé
【解析】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掌握情况。

平时注意拼音的正确书写,注意积累。

3.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玉笛:
(2)洛城:
(3)折柳:
(4)故园:
(1)笛子的美称。

(2)即洛阳。

(3)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

(4)故乡,家乡。

【解析】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实词的理解。

平时学习时注意背记课下注释。

【实战过关】
一、默写
记忆型默写:
1、谁家玉笛暗飞声,。

2、,何人不起故园情。

【答案】
1、散入春风满洛城
2、此夜曲中闻折柳
【解析】
考查古诗词默写能力。

背记并能默写古诗词。

注意“洛”“折”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理解型默写:
1、《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

2、《春夜洛城闻笛》中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的诗句是:,。

3、《春夜洛城闻笛》中诗人由己及人,想到此时许多闻听笛声的游子,又有谁能不被唤起浓浓的思乡情诗句是:,。

【答案】
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3、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考查古诗词默写能力。

同学们平时除了要背记默写古诗词,还要能理解古诗词的内容。

注意“洛”“折”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二、课内诗歌鉴赏
(一)阅读《春夜洛城闻笛》,完成后面小题。

【2018·安岳县初一期中】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朗读前两句,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为什么?
【答案】示例1:我认为最该重读的是“暗”字。

“暗”字,隐隐约约,断断续续的意思,曲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城的每一个角落,更体现出作者感触之深,乡思之切。

示例2:我认为最该重读的是“满”字。

一个“满”字,遍布的意思,这是作者主观感觉的夸张,体现出作者感触之深,乡思之切。

【解析】考查诗句中文字的表现力。

读懂诗句的内容,再根据语境来理解。

如“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

“暗”字有“隐秘”的意思。

给人一种更加细微的体会。

那笛声仿佛若隐若现之感,时有时无,仿佛内心迫切的思乡之情。

在夜幕降临后,更能察觉到这种效果。

“暗”字在这有铺垫的作用,也有贯穿全诗的作用。

所以最应该重读的是“暗”字。

2.诗中的“闻折柳”是什么意思?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听到《折杨柳》笛曲;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解析】考查诗句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

这一句的修辞很讲究,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

这“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不仅指曲名。

折柳代表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

它能唤起一连串具体的回忆,使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重新激荡起来。

所以“闻折柳”突出诗人思乡之情。

李白这首诗写的虽然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仅仅限于描写音乐,更重要的是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这首诗感人的地方。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
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

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二)诗歌鉴赏。

【2019·德惠市第三中学初一月考】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春夜洛城闻笛》中的“闻”在诗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答案】听、听到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要认真阅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大意,根据诗歌内容及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等来理解。

本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

所以诗中“闻”的意思是听、听到。

4.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所描写的情景?
【答案】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的能力。

学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此题不能直译诗句,要有适当的想象,语言要优美。

示例:不知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笛声融入春风中,飘满整个洛阳古城。

5.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表达了诗人的思念故乡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揣摩诗歌情感的能力。

做答时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揣摩诗歌情感。

“折柳”是指乐府横吹曲《折杨柳》。

“柳”与“留”谐音,故亲友送别,多折柳相赠。

因此,“折柳”二字不仅仅指曲名,它还代表着送别的场景。

当时李白作客洛阳,夜闻笛声,引起思家之情。

所以诗歌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三)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2018·江苏初三期末】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①。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①洛城:今洛阳,唐时的繁华之都。

6.赏析“谁家玉笛暗飞声”中“暗飞”一词的妙处。

【答案】“飞”一词巧妙地把被人吹出来的笛声这一客体变成了自己到处飞扬的主体,仿佛笛声也知道人的心思,所以专门飞向那些旅居异乡的人的耳中,勾起他们的离愁别绪。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关键词语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

答题时需要通晓诗歌大意,理解相关诗句的意思,分析关键词语的含义即可。

首句,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飞”,变客体为主体。

“暗飞声”写出“闻”时的精神状态,先听到飞声,寻找它的来处,却不知何人所吹,从何而来,所以说是暗中飞出。

笛声飞向那些旅居异乡的人的耳中,勾起他们的离愁别绪。

7.李白在《塞下曲(其一)》中写道:“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结合“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诗句,说说“折柳”指的是什么曲?《春夜洛城闻笛》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折杨柳》曲思乡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

根据全诗的意思,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用反问语气写因闻笛而引起的思乡之情。

“折柳”指的是《折柳曲》。

所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是揭示思乡、思念亲人这一主题的句子。

(四)诗歌鉴赏。

【2018·湖南初一期中】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8.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

试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答案】示例:“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解析】考查对词语的赏析。

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文的主旨和具体的诗句分析作答。

这类试题涉及到古诗的“炼字”技巧。

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诗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

如有修辞格,可综合起来分析作答。

诗句“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中的“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这里“暗”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做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

“满”字是充满的意思,“满”字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描写出其城之静,其夜之静,其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

据此理解作答。

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内容分析。

【答案】示例: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折柳指的是《折杨柳》曲。

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

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

“故园情“一词点明了作者内心的思乡之意。

【解析】考查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

诗的第一句是猜测性的问句。

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而打动了许许多多听众,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

第二句说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

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艺术的夸张。

第三句说明春风传来的笛声,吹奏的是表现离情别绪的《折杨柳》。

最后一句“何人不起故园情”直接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思乡之情。

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2019·广东中考模拟】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洛城”指什么地方?
【答案】洛阳。

【解析】此题是词语注释题。

是近年来常考的题型,复习古诗时需要牢记重点字词释义。

洛城:今洛阳,唐时的繁华之都。

(2)这首诗的前两句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赏析。

【答案】洛阳城的夜里非常寂静,笛声呜咽好似飘散传遍整个洛阳,以声衬静。

表达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解析】这是古诗鉴赏常见题型,赏析艺术手法并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答题思路为: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作者思想感情把握。

这首诗的前两句运用拟人和夸张修辞手法,赋予玉笛人的情态,写出了诗人李白的丰富想象力和浪漫主义情怀。

听觉描写和触觉描写相结合,写出了笛声随春风时隐时现的特点。

以声音反衬夜晚的安静,写出诗人此时百无聊赖,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心理。

(六)阅读《春夜洛城闻笛》,按要求回答问题。

【2019·湖北初一期中】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1.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离别常折柳相赠,表达依依不舍之意。

汉乐府古曲《折杨柳》抒发的也正是旅人伤别之情。

B.这首诗全篇扣紧一个“夜”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

这笛声不期然而然地打动了许许多多的听众。

C.“散入春风满洛城”,是艺术的拟人,在诗人的想象中,这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

D.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全在于描写音乐之美,笛声之婉转。

【答案】 A
【解析】 A.正确。

B.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

不是扣“夜”字。

C.“散入春风满洛城”是艺术的夸张,运用的不是拟人。

D. 《春夜洛城闻笛》是借笛声来抒发思乡之情。

故D项“它的意义全在于描写音乐之美,笛声之婉转”的理解是错误的。

据此,答案为A。

12.诗歌首句中的“暗”字有何妙处?全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答案】一个“暗”字,一方面表达了喧嚣过后平静夜嘹亮笛声传来的突然性,像是悄然而无痕迹的;另一方面照应了“谁家”,让人产生无限遐想,游子思乡之苦。

【解析】考查对词语的赏析。

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文的主旨和具体的诗句分析作答。

这类试题涉及到古诗的“炼字”技巧。

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诗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

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

其中用一个“暗”字既写出了笛声的突然性,又照应了“谁家”,含蓄表达了思乡之情。

(七)阅读《春夜洛城闻笛》,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2018·湖北初一期中】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6.17.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紧扣一个“情”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

B.揭示主旨的诗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它表达了诗人折柳后思念家乡的感情。

C.诗人通过虚实结合,从而突出笛声的悠扬、袅绕,同时还丰富了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D.“何人不起故园情”此句用典,诗人触景生情,在寂寞的洛阳城,一个人慢慢品尝游子思乡之苦。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手法运用的分析和思想感情的把握,我们解答时要结合整首诗,逐句进行分析。

C项理解分析正确。

其他各项的错误之处分别为:A: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

B: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它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D:“何人不起故园情”意思是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18.19.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

诗诗中“暗”和“满”中任选一词赏析其的表达效果。

【答案】赏析示例一:“暗”字,一方面表达了喧嚣过后平静夜嘹亮笛声传来的突然性,像是悄然而无痕迹的;另一方面照应了“谁家”,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这笛声是从谁家飞出来的?那打动了许许多多的
听众而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又是谁。

赏析示例二:“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
赏析示例三: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

首先在诗文中要找到该炼字,炼字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或特殊词(如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等)。

炼字赏析常见答题格式: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是……,作用是……,它运用了……的修辞(或化静为动,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虚为实)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八)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2019·山东初一期中】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0.这首诗借_______这一传统风俗,表达了诗人________。

【答案】笛子吹奏《折杨柳》曲对故乡的思念
【解析】《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

折柳指的《折柳曲》,多为送别时所唱。

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

21.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答案】“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满”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炼字”艺术的能力。

重点在于通过字词的本来意思结合原句分析其内在意义,体悟诗人情感。

结合诗文内容赏析可知,“暗”,悄无声息的意思,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不期然地打动了听者,引起人们无限忧思;“满”,充满、溢满的意思,有夸张意味,突出了笛声悠扬的特点,反衬了夜的宁静,表现了诗人孤寂的心情。

(九)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2019·四川初一期末】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22.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赏析诗中“满”字的表达效果。

【答案】“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解析】此题考查了学生炼字的能力。

做此题首先要了解古诗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关键字做出赏析,赏析时要把字放在语言环境中,“散入春风满洛城”,这句话的意思是:融入春风,飘满洛阳古城。

“满”是“遍”的意思。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表现了笛声的悠扬。

传播到洛阳的每一个角落。

写出其城之静,表达诗人的思乡心切。

23.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解析】考查对作者思想情感的理解。

此诗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

(十)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2019·丹阳市第八中学初一期中】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4.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请赏析诗句中的“暗”的表达效果。

【答案】“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触动听者的思乡之情。

【解析】考查诗人的炼字艺术。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

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暗飞声”,写出“闻”时的精神状态,先听到飞声,踪迹它的来处,却不知何人所吹,从何而来,所以说是暗中飞出。

这里“暗”字有多重意蕴。

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程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

答此题一定要把文字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答出来。

25.前人评价“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认为其中“折柳”是全诗关键,为什么?
【答案】用典,“柳”谐音“留”,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的笛声引起的。

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解析】考查诗句中文字的表现力。

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

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

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或指那个地方的杨柳为送行人攀折殆尽。

所以,诗人听到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思。

一般说,久居他乡的人,白天还没有什么,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乡。

在春秋季节,人们也常是多愁善感。

“折柳”为全诗点睛,也是“闻笛”的题义所在。

【点睛】炼字的题目注意从炼意、炼境、炼结构和炼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一般都有炼意的内容,如是写景的诗句往往有炼意的成分,炼结构主要是统领全诗或在诗歌的结构中起关键的作用,如转折、过渡等,炼手法主要是修辞和表现手法。

答题时先答出字的含义,然后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效果。

(十一)阅读下面古诗词,回答问题。

【2019·湖北初一期中】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6.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

【答案】示例:在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不知从何而来的一曲低迴呜咽的笛声飘入耳际,曲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城的每一个角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