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录管理系统课程设计c语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讯录管理系统课程设计c语言
一、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 理解通讯录管理系统的基础概念,掌握C语言实现通讯录管理的核心功能;
2. 学会使用结构体、数组、文件操作等C语言基础知识,实现数据的存储与读取;
3. 掌握函数的定义与调用,能运用模块化编程思想设计通讯录管理系统。

技能目标:
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通讯录管理系统;
2. 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编写规范、可读性强的代码;
3. 提高问题分析能力,通过编写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培养学生对C语言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树立编程自信心;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在团队中发挥个人优势,共同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学术态度,养成勤奋思考、乐于探究的良好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C语言在通讯录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C语言基础,对编程有一定了解,但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实际编程能力。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使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
后,能独立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通讯录管理系统。

二、教学内容
1. 通讯录管理系统概述
- 了解通讯录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与需求;
- 掌握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与模块划分。

2. C语言基础知识回顾
- 结构体、数组的使用;
- 文件操作(读写、打开、关闭文件);
- 函数的定义与调用。

3. 通讯录管理系统核心功能实现
- 设计并实现数据结构存储通讯录信息;
- 编写功能函数,包括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联系人;- 实现数据的持久化存储。

4. 系统测试与优化
- 学习测试方法,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
- 分析测试结果,优化代码与算法。

5. 编程规范与团队协作
- 学习编程规范,编写高质量的代码;
- 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
第1周:通讯录管理系统概述与需求分析;
第2周:C语言基础知识回顾;
第3周:设计数据结构与功能函数;
第4周:实现通讯录管理系统核心功能;
第5周:系统测试与优化;
第6周:总结与团队协作。

教材章节与内容:
《C语言程序设计》第3章 结构体与数组;
第4章 函数;
第5章 文件;
第6章 预处理器。

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程目标,注重实践操作,使学生在完成本章节学习后,能够掌握通讯录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 对于通讯录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C语言相关概念和原理,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
- 讲授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提高课堂互动性。

2. 讨论法:
- 在需求分析、功能设计等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 案例分析法:
- 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通讯录管理系统的应用场景和实际需求;
- 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提炼关键信息,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验法:
- 在课程实践环节,采用实验法,让学生动手编写代码,实现通讯录管理系统的功能;
- 教师现场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 任务驱动法:
- 将课程内容分解为若干任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 通过完成任务,使学生掌握课程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小组合作法:
- 在课程项目中,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通讯录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7. 情景教学法:
- 创设实际工作场景,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体验编程解决问题的过程;
-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8. 反思与评价法:
- 在课程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思与评价,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评估
1. 平时表现评估:
-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环节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发表见解;
- 小组合作表现: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贡献,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
- 课堂笔记:检查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记录和理解程度。

2. 作业评估:
- 定期布置编程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 评估作业完成质量,包括代码的正确性、可读性、编程规范等;
- 及时反馈作业情况,指导学生改进编程技巧。

3. 实验评估:
-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思考、分析及总结能力;
- 实验成果:评估学生完成通讯录管理系统的功能实现、代码优化等方面;- 现场演示: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成果展示,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考试评估:
- 期中、期末考试:全面检测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 考试形式包括理论知识和上机实践,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 考试题目设计紧密结合课程内容和实际应用,提高考试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5. 项目评估:
- 评估学生完成通讯录管理系统的项目质量,包括功能完整性、用户体验、创新性等方面;
- 组织项目答辩,评估学生在项目过程中的表现,如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等;
- 鼓励学生展示项目成果,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6. 自我评估与同伴评估:
- 学生进行自我评估,总结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 同伴之间相互评估,学习借鉴他人的优点,促进相互成长;
- 教师根据自我评估和同伴评估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学评估注重客观、公正,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通过多种评估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安排
1. 教学进度:
- 课程共计6周,每周安排1次理论课和1次实验课;
- 理论课与实验课相互衔接,确保学生及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 每周布置一次编程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学时间:
- 理论课:每周一上午8:00-10:00;
- 实验课:每周三上午8:00-10:00;
- 课余时间安排答疑、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

3. 教学地点:
- 理论课:教学楼A201教室;
- 实验课:计算机实验室B101;
- 课余辅导:教师办公室或线上平台。

4. 考试与评估时间:
- 期中考试:第4周周三上午8:00-10:00;
- 期末考试:第6周周三上午8:00-10:00;
- 作业、实验报告和项目成果提交时间根据课程进度安排。

5. 教学安排考虑因素:
- 学生作息时间:教学时间安排在学生精力充沛的时段,避免与学生的其他课程冲突;
- 学生兴趣爱好:结合学生兴趣,设计相关实践项目,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学生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适当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教学效果。

6. 教学资源与设备:
- 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如教材、实验设备、网络资源等;
- 确保计算机实验室设备完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

教学安排合理紧凑,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