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孩子的有效沟通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母与孩子的有效沟通教案。

一、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心理变化非常大,家长应该了解并适应这些变化。

一般来说,孩子的心理变化有以下几个阶段:
1、婴儿期:0-2岁,孩子以需求为中心,只是吸收外界的刺激,在生理、心理上的需求引导下,进化为行为;
2、幼儿期:2-7岁,孩子的心理已经迅速发展,在这个阶段,孩子更容易产生情感、思维和意志行为等多层次需求。

3、学龄期:7-12岁,孩子开始学习新的知识,并且能够把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表达出来。

4、青春期:12-18岁,孩子独立意识增强,同时也经历了生理、心理、性格等方面的变化。

在与孩子交流时,家长需要注意孩子所处的心理阶段,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

比如说,对于幼儿期的孩子,家长可以采取一些有趣、生动的方式来引导和倾听孩子的表达;对于学龄期的孩子,家长可以采取问答式的交流方式来了解孩子所处的问题和困惑;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长则应该更加注重孩子的个性和家庭、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采取更为谅解和尊重的方式来交流。

二、倾听孩子的心声
在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中,倾听和理解孩子的心声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见,尤其是在孩子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时,家长要耐心倾听,认真思考,引导和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

1、要表达真正的关注和对孩子的关爱,让孩子们有发挥和表达自己的感觉和想法的舞台。

2、不要从自己或其他孩子的角度出发判断孩子的想法和行为,要尊重孩子的观点和选择。

3、如果孩子表达的意见与家长的想法不同,不要指责或斥责孩子,要鼓励孩子帮助他或她表达自己的想法,采取以身为师的方式,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告诉孩子。

三、尊重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照顾孩子的同时,家长们也需要通过适当地独立思考,来给孩子一种模仿的榜样。

孩子们会模仿家长的行为,所以家长要给孩子提供正确的行为观念和行为方法,和家庭、社会的公众规范等。

1、要让孩子拥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机会,以便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家长要学习更好的沟通和引导方式,帮助孩子在理性的思考下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不要轻易地干预孩子的选择和决策,让孩子有自己的权利和机会做决策,这样才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决策能力。

3、家长和孩子之间沟通的过程中,要注重良好的语言和过程态度,对孩子所表达出来的观点要仔细倾听和认真思考,不要轻视孩子的想法和观点。

四、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家长要尽量为孩子创造安全、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并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来加强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关系。

1、要注意家庭成员间的交流和赞美,积极地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要斥责和贬低孩子。

2、家长要把握孩子生长的机会来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创造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

3、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关系,与孩子进行互动,让孩子在合作中获得成长和乐趣。

父母与孩子的有效沟通是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必要条件。

通过这种沟通方式,家长能够深入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关注孩子的情感体验和问题困惑、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
创造性,从而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同时,家长还需要采用一些有趣、面带微笑和谅解的方式,来促进孩子和家长之间的亲近和理解。

希望这套父母与孩子的有效沟通教案,能够对广大家长朋友们有所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