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国维说:“有我之境,以我观 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唐麒麟同学的疑问:是否可把西山理解为作
者自身?
西山不是山,西山是(

西山是他心灵的后花园,是心灵的避难所。
西山是知音,在这里,他可以获得理解和力
量; 西山是桃花源,在这里,他可以心静神清; 西山是伊甸园,在这里,他可以哺育崭新的 自己。 西山是他自己……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古:这样以后 游于是乎始 古:从此时 四、词类活用 今:副词 今:连词
1、名词作状语:
日与其徒上高山:每天
2、形容词用作动词:
始指异之:以……为异
注意这些句子的翻译:
那些高高低低的地形,高的隆起,低的凹陷,有的像小土 堆,有的像洞穴,
(1)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
尺寸之界包含了千里的景物,各种景物聚拢紧缩,层层 堆叠,没有能逃脱(我的眼光)而隐藏起来。
(2)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青山白水相互萦绕,外接天际,四面望去,浑然一体。
(3)萦青繚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4)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
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我的神思)悠悠然与天地之气相应,而无法找到它的边 际;情怀浩荡与大自然共游,而不知道它的尽头。
(5)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作业
联系《赤壁赋》,请思考:为何很多优秀作
品都产生于作者被贬谪期间?为何被贬谪的 文人最容易与山水相交融?
精神专一,忘掉形骸,和万物融为一体。
朗读文章第1节,思考问题:
你感觉“游众山”的柳宗元是快乐的吗?说
说理由。
阅读第2自然段,思考回答问题:
(尽量用原句回答)
1、始游西山时,柳宗元看到了西山的哪些 “怪特”之处? 2、从中得到了什么样的精神感悟?
3、面对西山美景,作者有怎样的活动?
千里之间的高山深谷如土堆、洞穴,尽收眼底
王芳舒等同学问:
作者写了“西山宴游”的景,为何要在
“西山宴游记”前加上“始得”?
本文虽记写西山之景、西山之 游,但却句句写景,字字见情,真 正体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特 点。现在我们就来品味作者写作的 精妙之处。推荐自己喜欢的语句, 并简要分析喜欢的理由
佳句欣赏 1、幽泉怪石,无远不到。……起而归。 2、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 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3、悠悠乎与颢气俱……而不知其所穷。 4、印觞满酌……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5、心凝形释……游于是乎始。 6、其高下之势……四望如一。
背景知识:
柳宗元因“革新集团”的失败,使他从此被贬他乡,远离 亲人。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十年间到处搜奇觅胜,写出一 系列刻划入微又托意深远的山水游记。其中最著名的是 《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的第一 篇
文体: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 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1、注意生字、生词: 施( yí ) 踞( jù ) 培( pŏu) 颓( tuí ) 垤(dié )
阅读
榛( zhēn) 攒(cuán ) ng ) 冥(mí ng ) 萦( yí 岈( xiā )
zhuó 斫( ) 衽( rèn ) 颢( hào ) 遁(dùn ) 蹙( cù )
2、流畅地朗读课文
注意这些字词:
一词多义:
而:施施而行(表修饰) 起而归(表承接) 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却) 为: 不与培塿为类(成为)
故为之文以志(写)
之: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的)
始指异之(代所见景色)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主谓之间,取独) 故为之文以志)(代词,这) 三、古今异义: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古:未曾 攒蹙累积 古:重叠到一起 今:积累 今:未开始
感悟自然
•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曾提出参禅的三重 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 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始得西山宴游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柳宗元
作者简介
• 柳宗元(73-819),字子厚,唐代河东(今 山西省永济)人,人称“柳河东”。他是唐代 哲学家、文学家,与韩愈同为当时古文运动的 领袖,同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晚年贬为柳 州(今广西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
从众山到西山,你看到柳宗元的变化 了?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一下。
这是一种灵魂的进化与自救。从一个苦苦挣
扎在痛苦边缘上的灵魂,从一个不知路在何 方的灵魂,从一个似乎被生活折磨到近乎只 有肉体的灵魂,找到了他的家,找到了他的 根,也找到了他的路,找到了力量和精神。 而这一切因为西山,因为这“怪特”的西山。 只有在宴游了西山之后,才发现自己开始了 真正的宴游之路,这是一个发现,是一种惊 喜,是一种释怀。
• 就游记而言,柳宗元是唐代一位集大成的刻画山水的能手。 一方面,他通过自己敏锐的观察,深入的体会,运用简洁概 括、鲜明生动的语言,精细而准确地把那些易于被人忽视和 遗忘的自然景色画图般地再现出来,给读者一种亲临其境的 真切之感;另一方面,他在描写山水木石、鸟兽虫鱼的声色 动静时,往往将自己横遭贬滴、饱受压抑的境况渗透在里面, 达到情景交融的地步,从而曲折地反映了中唐黑暗的社会现 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